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国画大师徐悲鸿的励志学画故事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432
转发:0
评论:0
国画大师徐悲鸿的励志学画故事,一天,一个外国学生很不礼貌地冲着徐悲鸿说:“徐先生,我知道达仰很看重你,但你

  一天,一个外国学生很不礼貌地冲着徐悲鸿说:“徐先生,我知道达仰很看重你,但你别以为进了达仰的门就能当画家。你们中国人就是到天堂去深造,也成不了才!”

  徐悲鸿被激怒了,但是他知道,靠争论是无法改变别人的无知和偏见的,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

  从此,徐悲鸿更加奋发努力。他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骏马,日夜奔驰,勇往直前。(励志名言)

  那个外国学生,看了徐悲鸿的作品,非常震惊。他找到徐悲鸿,鞠了一躬说:"我承认中国人是很有才能的。看来我犯了一个错误,用中国话来说,那就是'有眼不识泰山'。"

  徐悲鸿画马

  杰出的画家徐悲鸿特别爱画马。他笔下的许多骏马图成了艺术珍品。

  1934年春天,徐悲鸿到莫斯科国立博物馆举办画展,并为观众现场作画。那天,观众把展览厅挤得水泄不通。徐悲鸿从容地磨墨、铺纸,转眼之间,一匹活生生的骏马便出现在纸上了。观众被徐悲鸿的高超技艺征服了,大厅里响起雷鸣般的掌声。这时候,一位身材魁梧的元帅拨开人群,走到徐悲鸿面前,彬彬有礼地说:

  “徐先生,我能要这幅画吗?不然,我会发疯的!”

  徐悲鸿被这位元帅的诚意感动了,他点头微笑,挥笔题上字,把这幅画送给了元帅.元帅高兴得像打了胜仗似的,和徐悲鸿热烈拥抱,大声称赞道:“徐先生,你不但是东方的一枝神笔,而且是世界的一枝神笔。你笔下的马,比我骑过的那些战马更壮美!”

  由于徐悲鸿经常画马,他对马有一种偏爱。和马在一起,听着马蹄得得,看着马御风奔驰,他觉得是一种精神享受。他的心仿佛和马一同驰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国画大师徐悲鸿诞辰120周年
徐悲鸿之子、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书画家联谊会主席、全国政协委员徐庆平在开幕仪式上发言。邢洋摄估价4亿元的8幅徐悲鸿真迹在现场展出。邢洋摄“中国梦·艺术魂——纪念徐悲鸿诞辰120周年暨徐派书画真迹作品展”开幕式现场。邢洋摄中新网重庆1月17日电(邢洋)17日下午,“中国梦·艺术魂——纪念徐悲鸿诞辰120周年暨徐派书画真迹作品展”在重庆开展,估价4亿元的8幅徐悲鸿真迹在现场展出。徐悲鸿之子、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书画家联谊会主席、全国政协委员徐庆平现身活动现场。徐悲鸿是中国当代国画大师中,公认艺术造诣最高的一位书画巨匠,尤以画奔马享名于世,擅长以马喻人、托物抒怀,以此来表达自己的爱国热情。其笔下之马“一洗万古凡马空”,独有一种精神抖擞、豪气勃发的意态。此次展出的画作中有3幅奔马真迹,分别为《奔马图》、《立马图》和《天马行空》。此外展...
· 徐悲鸿简介徐悲鸿对于中国画坛影响有多深?
导读:徐悲鸿(1895-1953年),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汉族,江苏宜兴人。曾留学法国学西画,归国后长期从事美术教育,先后任教于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和北平艺专。1949年后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擅长人物、走兽、花鸟,主张现实主义,于传统尤推崇任伯年,强调国画改革融入西画技法,作画主张光线、造型,讲求对象的解剖结构、骨骼的准确把握,并强调作品的思想内涵,对当时中国画坛影响甚大。所作国画彩墨浑成,尤以奔马享名于世。生平简介徐悲鸿(1895年7月19日-1953年9月26日),原名徐寿康,江苏宜兴市屺亭镇人。中国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他是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奠基者,主张发展“传统中国画”的改良,立足中国现代写实主义美术,提出了近代国画之颓废背景下的《中国画改良论》。徐悲鸿出身贫寒,自幼随父亲徐达章学习诗文书画。1912年17岁时便在宜兴女子初级师范等学校任图画教员。1916年入上海...
· 徐悲鸿的故事现代著名画家徐悲鸿画马的故事
导读:徐悲鸿(1895-1953年),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汉族,江苏宜兴人。曾留学法国学西画,归国后长期从事美术教育,先后任教于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和北平艺专。1949年后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擅长人物、走兽、花鸟,主张现实主义,于传统尤推崇任伯年,强调国画改革融入西画技法,作画主张光线、造型,讲求对象的解剖结构、骨骼的准确把握,并强调作品的思想内涵,对当时中国画坛影响甚大。所作国画彩墨浑成,尤以奔马享名于世。徐悲鸿励志学画一天,一个外国学生很不礼貌地冲着徐悲鸿说:“徐先生,我知道达仰很看重你,但你别以为进了达仰的门就能当画家。你们中国人就是到天堂去深造,也成不了才!”徐悲鸿被激怒了,但是他知道,靠争论是无法改变别人的无知和偏见的,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从此,徐悲鸿更加奋发努力。他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骏马,日夜奔驰,勇往直前。那个外国学生,看了徐悲鸿的作品,...
· 励志故事回报
有一回,日本歌舞大师勘弥扮演古代一位徒步旅行的百姓,正当分要上场时,一个门生提醒他说:“师傅,您的鞋带子松了。”他回了一声:“谢谢你呀。”然后立刻蹲下,系紧了鞋带。当他走到门生看不到的舞台入口处时,却又蹲下,把刚才系紧的带子又弄松。虽然,他的目的是,以草鞋的带子都已松垮,来表达一个长途旅行者的疲劳。演戏能细腻到这样,确实说明勘弥具有我们影视明星不具有的泰斗素质。正巧,那天有位记者到后台采访,亲眼看见了这一幕,戏演完后,他问勘弥:“您该当场教那位门生,他还不懂演戏的真谛。”勘弥答道:“别人的亲切必须坦率接受,要教那位门生演戏的技能,机会多的是。在今天的场合,最要紧的是要以感谢的心去接受别人的亲切,并给予回报。”
· 励志故事习惯与自然
一根小小的柱子,一截细细的链子,拴得住一头千斤重的大象,这不荒谬吗?可这荒谬的场景在印度和秦国随处可见。那些驯象人,在大象还是小象的时候,就用一条铁链将它绑在水泥柱或钢柱上,无论小象怎么挣扎都无法挣脱。小象渐渐地习惯了不挣扎,直到长成了大象,可以轻而易举地挣脱链子时,也不挣扎。驯虎人本来也像驯象人一样成功,他让小虎从小吃素,直到小虎长大。老虎不知肉味,自然不会伤人。驯虎人的致命错误在于他摔了交之后让老虎舔净他流在地上的血,老虎一舔不可收,终于将将驯虎人吃了。小象是被链子绑住,而大象则是被习惯绑住。虎曾经被习惯绑住,而驯虎人则死于习惯(他已经习惯于他的老虎不吃人)。习惯几乎可以绑住一切,只是不能绑住偶然。比如那只偶然尝了鲜血的老虎。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