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三晋”、“三秦”是指哪些地区?三秦的由来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085
转发:0
评论:0
“三晋”、“三秦”是指哪些地区?三秦的由来,“三秦”的由来春秋战国时因陕西是秦国治地,故后人将陕西简称“秦”;将横贯

  “三秦”的由来

  春秋战国时因陕西是秦国治地,故后人将陕西简称“秦”;将横贯陕西中部的主要山脉称“秦岭”;将渭河平原称“秦川”。陕西还称“三秦”,这又是为什么呢?

  原来,经过春秋时期一系列战争,许多国家消亡。到战国时期,中国大地上只剩下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国家。秦王嬴政在位时,从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国先后灭掉了其他六国,在中国首次建立了空前统一的封建中央集权制的秦王朝。但由于秦朝赋税、兵役、徭役等特别繁重,法律严酷,使得民不聊生,到公元前206年刘邦率军队攻占咸阳,秦帝国只存在了15年。

  至于陕西为什么又称“三秦”?这要从项羽说起:公元前206年项羽领导的军队在刘邦之后也来到咸阳。项羽出身于楚国旧贵族家庭。在秦末农民起义时为恢复楚国,公元前207年在巨鹿之战中项羽消灭了秦军主力,章邯投降。公元前206年项羽引兵入咸阳,杀了已归降的秦王子婴,并火烧咸阳城,焚毁阿房宫,自立为西楚霸王。

  项羽后引兵东问,都彭城(今徐州),以中国最高统治者自居,大封诸侯。其中将刘邦封汉王,都南郑,辖陕南及巴、蜀之地。为防刘邦势力扩张,牵制刘邦,他又将陕西的关中和陕北一分为三:封秦降将章邯为雍王,都废丘(今兴平东南),辖咸阳以西及甘肃东部地区;封司马欣为塞王,都栎阳(今西安阎良附近),辖咸阳以东;封董翳为翟王,都高奴(城址史有三说:富县、安塞、延安)辖陕北。故后世泛称陕西为“三秦”,咸阳成了三秦的分界点。其实当年三秦之地不包括陕南,只是后来人们理解的“三秦”观念变化,即将陕北、关中、陕南合称“三秦”。

  “三秦”的称谓产生后,历史上也有人将它作为政权名称。例如五胡十六国时期,公元350年居住在甘肃秦安县东南的氏族首领苻洪起兵,自称“三秦王”,建立政权。352年,其子苻健称帝,都长安,国号“秦”,史称“前秦”;385年羌族首领姚苌擒杀前秦皇帝苻坚。386年姚苌称帝,都长安,国号“秦”,史称“后秦”。

  “三晋”的由来

  相传太原是古唐国封地,山西简称晋,三晋是山西、太原的美称。本文将就唐、晋、三晋的联系说一段有关太原的历史。

  关于“三晋”。公元前458年,晋哀公即位不久,晋国六卿(智、赵、魏、韩、范、中行)之一的智伯掌握晋国的实权,他伙同韩氏、魏氏瓜分了范氏、中行氏的邑地。接着智伯又联合韩、魏围攻赵国都城晋阳,兵将水灌,企图一举灭赵。赵襄子以“唇亡则齿寒”的道理,派人秘密说服韩、魏,三家联合起来反对智伯,大败智军于晋阳,杀死智伯。公元前453年,赵、韩、魏三家瓜分了晋国的领地。公元前403年,即周威烈王二十三年(晋烈公十七年),赵、魏、韩受封为诸侯。由于赵、魏、韩都孕育于晋国,“三国分晋”后,虽然晋国宣告灭亡,新兴的赵、魏、韩济身诸侯之列活动于中华舞台;但晋作为公国,其烈公、孝公、静公在狭小的天地中还有名无实地存在了28年。

  晋,三晋是秦统一以前,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悠久文明古国。所谓三晋,就是三家分晋,晋分为三家的意思。三家分晋在中国历史上是战国时代的开始(公元前403年),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将三家分晋作为开端,并提到三晋这个述语。三晋,实际上也是后世对这一段历史的统称。我想,正如后人称东汉末年的蜀、魏、吴为三国一样,是泛指这一段历史的。三晋既代表称霸春秋的晋国,又包括跻身战国七雄的赵、魏、韩。人们历经二千数百年至今仍然怀念三晋,赞美三晋,把山西统称为三晋,说明三晋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比晋更广泛地体现了作为中华民族文明史上的发源地之一的内涵;说明三晋文化实现了北方文化与中原文化的融合,对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文化做出的历史贡献;说明三晋大地地理优越,资源丰富,人才荟萃,是祖国的一块风水宝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三秦
历史秦朝灭亡之后,项羽封刘邦为汉王,统治秦岭以南的汉中,而另封原秦朝三位降将为王,统治关中地区,以遏制刘邦,其中封章邯为雍王,管辖关中西部,封司马欣为塞王,管辖关中东部,封董翳为翟王,管辖关中北部。《史记》、《汉书》等书将此三位秦将称为三秦。如《史记》郦生陆贾列传:“起蜀汉之兵击三秦,出关而责义帝之处。”汉高祖元年(前206年),楚汉相争已达白热化,刘邦听从韩信之计,趁项羽北上攻齐之时,明修栈道,以吸引章邯的注意力,同时暗渡陈仓(今陕西宝鸡东),一举歼灭章邯军,平定三秦,接着灭魏、韩、赵、代、燕、齐等国,最后在垓下之战击败项羽,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后来三秦成为地理名词,指关中地区,见于“二十四史”中的《晋书》、《北史》等。地理三秦日后成为整个陕西的别称。也可以指陕西以地理气候差异由北至南三分为:陕北、关中和陕南。明末陕西原任通政使马鸣世即提到:“三秦为海内上游,延安、庆阳为关中屏藩,榆林又为...
· 定三秦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有人把汉军的动向告诉了还陷在富贵幻梦中不可自拔的章邯时,章邯脸上一阵错愕。汉军已据陈仓?怎么可能!狗肉贩子樊哙不还在蚀中工地上晒太阳吗?前线的斥候也没发现任何汉军行动的迹象。如果汉军冒险走褒斜道,此道就在章邯眼皮底下,那就更不可能了。来人回答:“陈仓之南有故道,罕有人迹,汉军即从此过。”“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章邯无力地倚在案上,脸色苍白。这是汉军中的哪个高人提出来的军事欺骗计划?来人说对此并不知情,但据可靠消息,汉军新拜了一位大将军,名叫韩信,原来是西楚霸王帐前的执戟郎。如果没有猜错的话,汉军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必是韩信所谋。虽然章邯多次在项羽的帐前见过那个执戟郎,但并不知道此人叫什么,来自哪里。一个执戟郎会有什么见识,怎么会想出“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妙计?章邯还在怀疑。不过再想这些已经毫无意义,章邯现在最需要做的是抵挡住汉军的进攻。章邯丝毫不敢大意,他知道自己肩上的...
· 三秦战役
三秦得名秦朝末年,楚怀王熊心为了激励士气,从而更快灭亡秦朝,宣布谁先进入关中,就让谁在关中地区称王。关中之地,是指中国陕西秦岭北麓渭河平原,秦、汉等王朝均定都于此,是过去秦国的基本据点,在当时是富裕之地。在刘邦的努力和一系列机缘巧合下,刘邦先攻下秦首都咸阳,平定秦国。项羽先发后至,虽然凭借武力控制了关中,却未获得咸阳城民心。因此项羽与谋士范增谋议:“汉中也算是关中的一部分,可以把刘邦分封到汉中,还可以把巴蜀地区也分封给刘邦。巴、蜀这两个地方地形险恶,不如将刘邦迁至这些地方,秦民不会跟着刘邦去这些地方。”于是立刘邦为汉中之王,分割关中之地,将汉中、巴、蜀封给刘邦,并在刘邦封地四周立投降的秦国将领为王,让这些秦国将领掌控关中地区,和刘邦呈现剑拔弩张的对立情势,以控制刘邦。项羽封章邯为雍王,管辖关中西部,封司马欣为塞王,管辖关中东部,封董翳为翟王,管辖关中北部。三秦,原指章邯、司马欣、董翳三位被...
· 黄河文化—三秦奇井
古谚云:“耕田而食,凿井而饮”,这是农耕生活的写实。众所周知,三秦大地,到处都有大量水井,或为人畜饮水,或为汲水灌田,而一些神奇水井鲜为人知,说来令人耳目一新。户县烟雾井位于户县城东南圭峰山下的草堂寺,有一口奇特的烟雾井。据《户县县志》载:井内“辄有白气一股由井上腾,缭绕于省城西南,所谓草堂烟雾者,此也。”“草堂烟雾”为关中八景之一。为了保护烟雾井,1978年在井上修建敞亭,请书法家赵朴初题写“烟雾井”的匾额,使古井增辉。草堂寺以烟雾井而驰名,以山川秀丽、林壑优美而引人,还是佛教三论宗和成实宗的祖庭,以千年古刹享誉中外。后秦时印度著名高僧鸠摩罗什,博通经藏、律藏、论藏,被尊为三藏法师。后秦姚兴弘始三年几经周折到达长安,被姚兴行国师之礼以待。他精通梵文和汉语,和沙门弟子3000余人翻译梵文经典96部、427卷,被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之一。死后葬于寺内玉石宝塔内,该塔为中国最高的玉石塔。此外...
· “三秦”项羽史缘谈:项羽不仅是英雄,还是仁者
在史圣司马迁的《史记》中,我最喜欢阅读的是《项羽本纪》。说起这位英雄,还与我们陕西有着密不可分的历史渊源。被陕西人引以为自豪的“三秦大地”一词,即始于项羽的“划秦为三”之策,至今已有两千多年了;另外,“皇帝制”的秦朝其实只不过是“帽儿戏”,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帝制史上,建朝立国长达四百余年之久的“大汉皇朝”国号“汉”的最初命名者,实际上是这位楚霸王——项羽,他在“划秦为三”时,将位与自己“鲁公”平齐的“沛公”刘邦贬封为“汉王”于汉中。没想到,刘邦灭项之后,仍以“汉”为国号,从秦到清,“汉”立朝最久,而且,从此成为了大汉民族的由来。网络配图项羽是中国历史上集大成与大败两者之经验教训于一身的典型人物,颇值得后人借鉴。项羽的勇武史所罕见,真可谓是“力拔山兮气盖世”。他26岁起兵,以勇不可挡、摧枯拉朽之势统帅天下诸侯,而一举灭秦。不但使敌军闻风丧胆,就是联臂作战的各路诸侯,亦被其神勇所震慑。以至在晋见...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