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惊呆!原来我们现在看到的兵马俑是掉色的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341
转发:1
评论:0
惊呆!原来我们现在看到的兵马俑是掉色的,去过兵马俑的你是否也曾有疑惑?为什么满坑满坑的兵马俑都是土色的,大BOSS秦

  去过兵马俑的你是否也曾有疑惑?为什么满坑满坑的兵马俑都是土色的,大BOSS秦始皇也太没有审美情趣了。

  其实,不是打BOSS秦始皇没有审美情趣,而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兵马俑是掉色的,开始的时候兵马俑可是彩色的哦!

  历经数十年考古发掘与保护,鲜为人知的秦俑彩绘得以重现,那些神秘多姿的色彩也将引发无尽的思索。

  “真彩秦俑”集兵马俑发现四十年来的彩绘研究成果,为公众展示了秦瑰丽神奇的颜料用色,匠心独运的装饰技艺,揭示出秦文化的丰富内涵与秦人的色彩审美情趣。

  秦俑彩绘由褐色有机底层和彩色颜料层构成。褐色有机底层的主要成分为生漆;陶俑身上残存的彩绘颜色主要有红(朱砂、铅丹)、绿(石绿)、蓝(石青)、中国紫(硅酸铜钡)、黄、黑、白(骨白、铅白)等,多为天然矿物质材料。

  其中,中国紫和铅白、铅丹均被认为是人工制造的。中国紫这种颜料目前在自然界中还未发现,而秦俑是现在已知的、有确切出土地点和年代的最早使用它的实物。

  秦俑的服装是以色彩艳丽的红、绿色为主,上衣领缘和袖缘的颜色与上衣的颜色成鲜明的对比,如红色上衣则镶粉绿色缘,粉绿色的上衣则用朱红或粉紫的缘;上衣与下裳的颜色搭配亦采用鲜明的对比色,如朱红色的上衣配以粉绿色或天蓝色的下裳;粉绿色的上衣配以朱红色或粉紫色的下裳,从而使其更显绚丽。

  一般武士俑的服装和军吏俑等有一定官阶的陶俑肤色没有明显区别。秦俑雕塑竭力模仿真实,他们的服色亦应是当时真实情况的反映,说明这支部队的服装颜色是没有等级区别的。

  湖北云梦县睡虎地4号秦墓出土的木牍记有秦军士兵黑夫写的家书,让其母“视安陆丝布贱,可以为禅裙襦者,母必为之。”可见秦兵的服装是自备的。这种自备的服装不可能有统一的规格,其形制和服色应与普通平民的衣服相近。也就是说秦军并无统一的服装款式和统一的服色要求,秦军的服制和服色应是当时社会服制、服色的反映。

  秦俑的感染力,不仅体现在绚丽的色彩上,其独特的雕塑艺术、精湛的纹饰图案更是带给我们无尽的遐想。

  这支默默守护着地下王陵的军团,他们的面容、体态、表情、精神风貌各不相同,素有“千人千面”之说。一方面,这是秦俑雕塑艺术写实风格的体现,另一方面,这或许也跟制作者的情趣有关,工匠在制作这些陶俑时,免不了会融入一些个人的感受和情绪!绚丽色彩与精致纹饰的配合,写实主义与创作灵感的碰撞,共同成就了秦俑之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惊呆!兵马俑的奇异发型竟暗示这等秘密
秦兵马俑中的一部分武士俑,头上盘有一种罕见的发髻,它偏向头顶一侧,与历代汉人的装束习惯大相径庭。通过对比历史文献和考古记录,本书作者大胆推测:梳“歪髻”的兵马俑与我国南方的楚文化有着微妙的联系,秦始皇曾祖父秦昭王之母芈氏(秦宣太后)恰恰是楚人,兵马俑可能是后者主政时期的产物。网络配图“歪髻”武士不似汉人作为一种民间习俗,古人对头部的各种装束,历来都给予高度重视。就秦人的衣冠服色而言,从来都是崇尚俭朴、反对奢华的。在《荀子强国》中,有“应侯问孙卿,入秦何见?孙卿曰:……入境观其风俗,其百姓朴,其声乐不流污,其服不挑”的记载。参照这种说法,秦俑头顶一侧,梳起一个歪髻,确是一种典型的奇装。歪髻的形象,往往是和丑角联系在一起的。在我国西南省份,有的面具艺人,会将古代先人捏成“头梳歪髻、斜眉扯眼、歪嘴咧牙、五官失调”的样子。虽然不能说梳“歪髻”的人群本身真的属于“丑类”,但它至少能反映出他们与汉人之...
· 原来我们的“杨姓”是那么牛!!震撼全球杨氏宗亲!
杨姓,中华姓氏之一,最早源于春秋时期的杨国(今山西省洪洞县),为隋朝国姓,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姬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杨伯侨为得姓始祖。当代杨姓的人口接近4200万,为全国第六大姓。从明朝时期,杨姓大约有24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2.5%,为明朝第6大姓。浙江一跃成为杨姓第一大省。宋、元、明600余年中,全国人口纯增长率是20%,杨姓人口增长比全国人口的增长速度要慢些,杨姓人口总增加率仅为13%,净增加了30万。杨姓人口的分布总格局也发生变化,人口主要向东南地区迁移。全国重新形成了浙苏鲁、赣闽、晋陕、川湘四大块杨姓人口聚集地区,重心由西部传到了东南部。杨姓总人口已超过4000万,为全国6大姓之一,约占全国人口的3.1%。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四川、河南、云南三省,大约占杨姓总人口的30%;其次分布于山东、湖北、湖南、贵州、河北,这五省又集中了30%。四川为当代杨姓第一大省...
· 原来我们的“孙姓”是那么牛!!震撼全球孙氏宗亲!
《孙氏之歌》《孙氏起源与历史名人》
· 原来我们的“肖姓”是那么牛!!震撼全球肖氏宗亲!
肖姓最早起源可追溯于夏朝,南齐、南梁、西梁三朝的国姓,是辽朝的后族姓氏,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99位,在2013年中国四百名义大姓排名第30位,人口约936万,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59%。1977年12月20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公布《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将“萧”简化成“肖”,但未注明“姓氏不在简化之列”。因此大量的萧氏族人被改姓为“肖”先秦时期,萧姓族人由于国家被灭而居鲁、宋、楚之间,后子孙多居丰沛。秦汉时期,社会动荡,迫使萧姓外迁,进入第一个发展迁徙时期。汉时随着萧何拜相封侯,其子孙也多有列侯为官者,分封各地,陕西、河南、河北和山西等地也逐渐有萧氏迁入西晋初,已有萧氏因任官南迁,最远到了今广东等地。西晋末年“永嘉之乱”后,北方士族大举渡江南迁。萧氏在此次迁徙中,主要定居于江苏和湖北。其中,萧彪后裔萧整举家定居在丹阳附近的南兰陵县。从此兰陵即为萧氏主要聚居地和重要郡望。南北朝时期...
· 揭秘我们所看到的弥勒佛为什么总是笑着的
我们现在见到的弥勒佛总是笑呵呵的。那么弥勒佛为什么笑呢?弥勒佛玉像其实弥勒佛的笑有两层意思。第一个呢,就是告诉世人要笑着面对人生。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不可能每件事情都是顺顺利利的,就像经常说的“困难像弹簧,你弱它就强”这里也是一样的,如果笑着面对困难,那么所有的问题就都不是问题,总会迎刃而解的,如果刚遇到困难总就是愁眉苦脸的,总觉得自己没办法战胜它,那么真正的困难还没来临,自己就先被愁坏了,所以说遇到困难,我们首先要做的不是发愁,而是要保持头脑清晰,笑着面对困难。第二呢,就是要笑迎和谐,从心开始。那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要分享,分享快乐,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弥勒佛就是在用自己的笑来感染大家,让大家每天都开开心心的,这样人与人之间能和谐相处,世界就更加和谐了。什么是从心开始呢,佛经中有句话”欲得净土,当净其心”如果自己的心净不了的话,心中充满了对权利和金钱的渴望,那心又怎么可能纯净呢,如果...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