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唐宣宗李忱是怎么当上皇帝的?以皇太叔即位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786
转发:0
评论:0
唐宣宗李忱是怎么当上皇帝的?以皇太叔即位,武宗弥留之际,把37岁的光王李怡立为皇太叔,并更名李忱,成为新的皇位继承人。

  武宗弥留之际,把37岁的光王李怡立为皇太叔,并更名李忱,成为新的皇位继承人。他是唐朝历史上惟一以皇太叔即位的皇帝,又是晚唐皇帝中顺宗以后的11帝中寿命最长的一位,他死于大中十三年(859)八月,享年50岁。

  唐宣宗李忱大中元年(847)——十三年(859)唐宣宗是宪宗第十三子,元和五年(810)六月二十二日生于大明宫,论辈分,他是敬、文、武宗的皇叔,论年龄却比敬宗和文宗还小一岁。他在穆宗长庆元年(821)三月,被封为光王。会昌六年(846)三月,武宗弥留之际,把37岁的光王李怡立为皇太叔,并更名李忱,成为新的皇位继承人。他是唐朝历史上惟一以皇太叔即位的皇帝,又是晚唐皇帝中顺宗以后的11帝中寿命最长的一位,他死于大中十三年(859)八月,享年50岁。另外,宣宗在晚唐的皇帝中也是得到较高声誉的一位,《资治通鉴》载:“宣宗性明察沉断,用法无私,从谏如流,重惜官赏,恭谨节俭,惠爱民物,故大中之政,讫于唐亡,人思咏之,谓之小太宗。”金丹之祸宣宗亲眼目睹了武宗服食金丹中毒而死,也很明白自秦皇汉武以来向方士求取仙药的事很是荒诞无稽,但是,长生不老的无穷终使他自己也无法逃出这样的一个怪圈:信任方术、梦想长生,服食所谓仙丹妙药,最后毒发而死。

  唐宣宗李忱宣宗即位后,就把武宗信任的道士赵归真等处死,但是他不久也拜了一个衡山道士刘玄靖为师。后来,他还下令整修武宗在大明宫所建的望仙台,由于谏官的反对,才只好停下来,但是他对道术和丹药的热望并没有丝毫的减退。到大中末期,宣宗中毒越来越深,为了能够得到长生不老的法门,他派人到南方寻访到罗浮山人轩辕集,向他寻访“治国治身之要”。对此,朝廷官员纷纷提出劝谏,谏官的意见尤其尖锐。宣宗派宰相向他们做解释工作:“替我转告谏官,就是道术再高明的方士也不能蛊惑我。我听说轩辕集是一代高士,只想与他谈谈而已。”轩辕集也许称得上是有道之士,他见到宣宗以后并没有谈及那些方士的诡异之道贞陵神道翼马。到大中十三年春天,他态度坚决地请求重还山中修炼。宣宗对他说:“先生少留一年,等我在罗浮山给你建的道馆修成再走也不迟。”但是轩辕集丝毫没有继续留下的意思,坚决要走。宣宗很不解:“先生这么着急舍我而去,难道是国家有灾吗?朕有天下,竟得几年?”轩辕集取笔写下“四十”,而“十”字挑上,乃“十四”年也。而这一数字正与宣宗在位的时间相同,使人不禁感觉冥冥之中兴替自有定数,宣宗所剩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大中十三年(859)五月起,宣宗因为食用仙丹中毒,身体状况已经很糟了,一连一个多月都不能上朝。到了八月,病入膏肓的宣宗一病归西了。嗣后宫中又是变故频频,而宣宗已是无知无觉了。他一直信任的宰相令狐绹摄冢宰负责治丧,为他做了最后一件事。群臣上谥号曰圣武献文孝皇帝,庙号宣宗。第二年二月,葬于贞陵。历史上评价说,宣宗在位期间曾经烧过三把火,一把火使“权豪敛迹”,二把火使“奸臣畏法”,三把火使“阍寺詟气”,并称誉他为“明君”、“英主”。综观宣宗50年的人生,他曾经为祖宗基业做过不懈的努力,这无疑延缓了唐帝国走向衰败的大势,但是他又无法彻底扭转这一趋势。当大厦之将倾,谁又有雄才大略能施展回天之力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唐宣宗李忱为何要装疯卖傻36年才能当上皇帝?
李忱原名李怡,他虽然是宪宗的亲生儿子,后也被封为光王,但却是庶出,母亲郑氏只不过是一名身份卑微的宫女。由于母亲地位卑微,光王李怡出生后自然享受不到其他亲王那样的荣宠,只能在一个无人注目的角落里孤独成长。所以他从小就显得落落寡欢、呆滞木讷,往往终日而不发一言。长大成人以后,这种情况不但没有好转,反而愈发严重。网络配图此后无论大小场合,光王就成了专门被人取笑和捉弄的对象。有一次,文宗皇帝在十六宅宴请诸王,席间众人欢声笑语,唯独光王闷声不响,文宗就拿他开涮,说:“谁能让光叔开口说话,朕重重有赏!”诸王一哄而上,对他百般戏谑。可这个光叔始终都像一根木头,无论大伙如何戏弄他,他甚至连嘴角都不动一下。看着他那逆来顺受的模样,众人越发开心,文宗在一旁笑得前仰后合,众人也不断哄堂大笑。可是就在这时候,有一个年轻的亲王却忽然止住了笑容,这个亲王就是后来的武宗李炎。然李炎刚才戏弄光王的时候也很起劲,可现在他忽...
· 唐宣宗李忱之后的皇帝是谁?唐宣宗死后谁做皇帝
唐宣宗李忱之后的皇帝是谁?唐宣宗死后谁做皇帝唐宣宗李忱(公元810-859年),汉族,唐朝第十八位皇帝(公元846—859年在位),唐宪宗李纯第十三子,穆宗李恒异母弟。初名李怡,初封光王。唐武宗死后,以皇太叔的身份为宦官马元贽等所立,在位十三年,年号大中。唐宣宗勤于政事,孜孜求治,喜欢读贞观政要,整顿吏治,并且限制皇亲和宦官。把死于甘露之变中除郑李之外的百官全部昭雪。对外关系上,宣宗时期击败吐蕃,收复河湟,安定塞北、平定安南。尤其是收复河湟,这是安史之乱后,唐对吐蕃的军事胜利之一。宣宗时期是唐朝继会昌中兴以后又一段安定繁荣的时期,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称之为“大中之治”。唐宣宗性明察沉断,用法无私,从谏如流,重惜官赏,恭谨节俭,惠爱民物,故大中之政,讫于唐亡,人思咏之,谓之小太宗。公元859年(大中十三年)八月唐宣宗病逝,享年50岁,葬于贞陵(今陕西咸阳泾阳县)。唐宣宗死后唐懿宗李漼继位。唐懿宗...
· 唐宣宗李忱皇后是谁?唐宣宗李忱元昭皇后简介
元昭皇后,晁氏,唐宣宗李怡的妃子,唐懿宗李漼的生母。年轻时入光王李怡邸,最受宠爱。833年,晁氏生光王的长子李漼,其后又生长女万寿公主。会昌六年(846年),李怡即位,是为唐宣宗,封她为美人。万寿公主是唐宣宗很宠爱的女儿,下嫁郑颢。大中年间(847年—860年),晁美人逝世,赠昭容之位,诏命翰林学士萧寘为她写墓志铭。大中十三年(859年),晁氏的儿子李漼即位,是为唐懿宗。李漼追谥母亲为元昭皇后。相关史料《旧唐书》列传二:宣宗元昭皇后晁氏,懿宗皇帝之母也。事阙。《新唐书》列传二:宣宗元昭皇后晁氏,不详其世。少入邸,最见宠答。及即位,以为美人。大中中薨,赠昭容,诏翰林学士萧寘铭其窆,具载生郓王、万寿公主。后夔、昭等五王居内院,而郓独出阁。及即位,是为懿宗。外颇疑帝非长。寘出铭辞以示外廷,乃解。帝追册昭容为皇太后,上尊谥,诏后二等以上亲悉官之,配主宣宗庙,自建陵曰庆陵,置宫寝。
· 唐宣宗是如何当上皇帝的?唐宣宗在位多少年
唐宣宗李忱,生于公元810年,卒于859年年,是唐朝历史上的第十六位皇帝。他在846年至859年在位,在位时间为十三年。他是唐朝第十二位皇帝唐宪宗李纯的第十三个儿子,也是唐穆宗李恒同父异母的弟弟。他在一开始的名字为李怡。李忱是一个十分勤勉的皇帝,在继位之后,他励精图治,整顿官吏,在甘露之变中除了郑注、李训之外的官员全都平反昭雪。而且他在位时稳定了对外局面,为唐朝的疆域稳定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李忱自小的个性便和当时皇宫中的很多人都不一样,他很少说话,因此宫中的人都认为他是一个蠢笨的人。唐文宗和唐武宗经常在宴会上强迫他说话,以此作为乐趣。在会昌五年即845年的时候,唐武宗李炎病重。把持朝政的宦官认为李忱比较容易控制,于是便立他为皇太叔,也就是新的皇位继承人。李忱即位之后,并不像宦官们想的那样木讷愚笨,他十分注重改善唐朝中期以来所遗留的各种问题。对内,他贬斥了重臣李德裕,结束了长达四十年之久的牛李...
· 中国历史上唯一以“皇太叔”身份即位的皇帝
中国历史上的皇位继承,除了改朝换代以外,一般遵照“父死子继”的顺序,但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也会出现比较特殊的继承顺序,如亲兄弟之间的兄终弟及——例宋太宗赵光义以弟弟身份继承哥哥宋太祖赵匡胤皇位,堂兄弟之间的继承——例明代嘉靖皇帝继承其堂兄正德皇帝的皇位,皇太孙即位——例明代建文帝朱允炆继承爷爷朱元璋的皇位等。网络配图上述几种皇位继承顺序都是上一代传给下一代或者是同代相传,但在中国历史上还存在另外一种更特殊的继承顺序,即后一代传给上一代,典型的就是叔叔继承侄儿的皇位。在中国历史上,被封为皇太叔的一共有3位,但以皇太叔的身份继承皇位的却只有一位,这就是唐宣宗李忱。唐宣宗李忱原名李怡,是唐宪宗的第十三个儿子,在他之前的三个唐朝皇帝敬宗、文宗、武宗都是他的侄儿,他是他们的皇叔,辈分是高,但李怡的年纪并不比三个侄儿大多少,他比敬宗和文宗两个还小一岁,也只比武宗大4岁。网络配图李怡从小就沉默寡言,宫中的...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