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清朝高考落榜生有哪些出路?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439
转发:0
评论:0
清朝高考落榜生有哪些出路?,科举考试,应试者如过江之鲫,然而中榜者寥寥。以光绪九年应会试考生16000多

  科举考试,应试者如过江之鲫,然而中榜者寥寥。以光绪九年应会试考生16000多人来看,只“赐陈冕等三百八人进士及第出身有差”,其录取率约为1.9%,是真正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98%的科举考生都成落榜生。

  那么,清代如此众多的落榜生除了继续攻读再考外,还有哪些出路呢?

  第一种是“半工半读”,这是清代科举落第者所通行的方式。一边工作养家糊口,一边继续攻读,以待下届再考。譬如清朝官至左副都御史的吴大,早年经历乡试、会试两级考试落第之后,都有一段边教书边准备考试的时光。34岁那年才中榜,继而成为大臣、著名金石考古家。

  第二种是走捐纳之途。道光九年(1829年),34岁的魏源在连续参加会试落第之后,按例捐资得了个“内阁中书舍人候补”的职务。而后, 他因职位之便得以系统阅读了内阁所藏的清朝开国以来的大量史事档案,开笔写《圣武记》,这是探索清朝盛衰的第一部史书。后来,怀抱忧国情怀的魏源还写成 了《海国图志》五十卷。走捐纳之途的魏源,虽然落榜,但依然用所学为国家作出了贡献。科举落榜生捐纳为官,这在清代尤其在晚清是很普遍的一件事,而这也是 晚清吏治腐败萎靡的一个病灶所在。

  第三种是落榜生放弃应试之路,改弦更张,从军从政。晚清中兴名臣左宗棠即是科举失意、投笔从戎的一个著名例子。左宗棠于道光十二 年(1832年)21岁中举后,“会试三次不第,即弃举业而专治经世之学,知交群推,有名于时”,而后,他凭着真才实学成了晚清重臣。另一个例子是近代 名流梁启超,他17岁中举后,“屡应会试未捷”,但“以言论称雄,仍为政治活动”,而且自视极高,公然声称:除却做国务大臣外,终生决不做一官也。

  第四种出路是所谓的“大挑”。“大挑”是清政府给会试落榜生设计的一个出路,是清代的创新。“清制,举人应会试三科不中后得赴大 挑,亦入仕之一途也。”米脂人高照煦以同治癸酉举人应光绪庚辰大挑,被任为教职,后历官宜川训导、榆林教授。他在《闲谈笔记》中记载:“国朝定制,会试 三次后,特设大挑一科。不试文艺,专看相貌。”

  有意思的是,晚清还有个名臣叫阎敬铭的,会试落第后曾经想弄个教职干干算了,于是去应试“大挑”。令人沮丧的是,他才上场就被刷下来了, 原因是他“状貌短小,二目一高一低,恂恂如乡老”。具有喜剧效果的是,“大挑”落选者阎敬铭此后发愤“补习”,竟然高中进士。与曾国藩齐名的胡林翼曾向 朝廷夸赞他“阎敬铭气貌不扬,而心雄万夫”,并说他是国家少有的贤才,如做法官将会“弄律有准”,如做理财官则“必无欺伪”,典型的一专多能。历史上的 阎敬铭的确为官清廉耿介,有“救时宰相”之称。清代的“大挑”看似给了落榜考生一个希望,但是以貌取人,实在是有失偏颇。

  此外,有些落榜生对于科举失望改而从事商业。譬如咸丰八年(1858年),16岁的郑观应童子试未中,即弃学从商,后成为有名的爱国实业家、教育家、文学家、慈善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宋代落榜生的幸福出路
传柳永父柳宜、叔柳宣、兄柳三复柳三接、子柳涚、侄柳淇均为进士。柳永却于景祐元年(1034年)年近半百才赐进士出身。图为戴敦邦的《柳永·雨霖铃》图□刘永加宋代重文,政府求贤若渴,打破唐科举录取之例,将皇恩覆盖到落榜生阶层,推出了“特奏名”制度。科举考生,落榜并不可怕,只要年复一年地坚持考,考上十年八年,极有可能被取为“特奏名”,赐予功名,终生享受俸禄。1、扩大了科举取士的名额,减少落榜生在唐代,每年各科考试录取者不超过50人,甚至常常是一二十人,实在是少得可怜。而急需人才的宋初,政府把录取的名额扩大了十倍甚至二十倍,通过科举考试而授予官职者甚众。太宗在位21年,由科举授官者近万人,年均500人左右。仁宗在位41年,三年一举,共13举,以进士科入仕者4570人,平均每举取351名左右。徽宗在位时,平均每举取680余名。而南宋庆元六年(1200年)至端平二年(1235年),35年间...
· 宋代落榜生的幸福出路
传柳永父柳宜、叔柳宣、兄柳三复柳三接、子柳涚、侄柳淇均为进士。柳永却于景祐元年(1034年)年近半百才赐进士出身。图为戴敦邦的《柳永·雨霖铃》图□刘永加宋代重文,政府求贤若渴,打破唐科举录取之例,将皇恩覆盖到落榜生阶层,推出了“特奏名”制度。科举考生,落榜并不可怕,只要年复一年地坚持考,考上十年八年,极有可能被取为“特奏名”,赐予功名,终生享受俸禄。1、扩大了科举取士的名额,减少落榜生在唐代,每年各科考试录取者不超过50人,甚至常常是一二十人,实在是少得可怜。而急需人才的宋初,政府把录取的名额扩大了十倍甚至二十倍,通过科举考试而授予官职者甚众。太宗在位21年,由科举授官者近万人,年均500人左右。仁宗在位41年,三年一举,共13举,以进士科入仕者4570人,平均每举取351名左右。徽宗在位时,平均每举取680余名。而南宋庆元六年(1200年)至端平二年(1235年),35年间...
· 清朝科举落榜生的出路:可半工半读可靠相貌入仕
科举考试,应试者如过江之鲫,然而中榜者寥寥。以光绪九年应会试考生1.6万多人来看,只“赐陈冕等三百八十人进士及第出身有差”,其录取率约为1.9%,是真正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98%的科举考生都成落榜生。那么,清代如此众多的落榜生除了继续攻读再考外,还有哪些出路呢?第一种是“半工半读”,这是清代科举落第者所通行的方式。一边工作养家糊口,一边继续攻读,以待下届再考。譬如清朝官至左副都御史的吴大澂,早年经历乡试、会试两级考试落第之后,都有一段边教书边准备考试的时光。他34岁那年才中榜,继而成为大臣、著名金石考古家。第二种是走捐纳之途。道光九年(1829年),34岁的魏源在连续参加会试落第之后,按例捐资得了个“内阁中书舍人候补”的职务。而后,他因职位之便得以系统阅读了内阁所藏的清朝开国以来的大量史事档案,开笔写《圣武记》,这是探索清朝盛衰的第一部史书。后来,怀抱忧国情怀的魏源还写成了《海国图志》...
· 古代牛气十足“高考落榜生”
又是一年高考时,广大考生又将面临“千军万马冲向独木桥”的激烈竞争,但是一次高考失利并不是人生永远的失败,在我国古代就出了很多牛气十足的“高考落榜生”。明代画家唐伯虎是一位受到科举严重打击的落榜生。当年,他因购买考题作弊东窗事发,被永远夺去了考生资格。起初他无法接受这个现实,于是视游山玩水为人生第一乐,把红颜知己当人间最美,兴趣来时拿起画笔涂上几幅。但正因为这次打击,却打出了中国古代一位著名画家,他的画现在卖到了几千万元人民币一幅。我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药物学家李时珍也曾三次落榜。李时珍十四岁就中了秀才,之后的九年中,他三次考举人都没能考上。于是,便下定决心立志从医,一生潜心钻研医药。他走遍大江南北,并参考了八百多种医书,历经27年的辛劳,终于写成药物学巨制《本草纲目》。此书至今流传海内外,是一部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博物学著作。《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同样难逃落榜厄运。蒲松龄19岁时考童子试,成...
· 有关高考的对联
上联:受技乘风开凤羽;下联:挥毫对策到云衢。上联:曲激湘江千秋豪气洲头涌;下联:画开麓山万里扶摇蟾宫游。上联:千日铸精兵胸怀丘壑经天地;下联:九州为彩卷笔吐风云谱春秋。上联:磨剑十年,及锋而试,展真我风采;下联:定邦百代,选贤以考,立强国根基。上联:盛世重英才,展卷挥毫书壮志;下联:潭州多俊彦,考场竞技数风流。上联:砺志报亲,拼十年寒窗挑灯苦读不畏难;下联:笑书人生,携双亲期盼背水勇战定夺魁。上联:览前贤思己任铁杵磨针只求前程似锦;下联:念亲情感师恩悬梁刺股但愿无愧我心。上联:科教兴国,人才是珍,此会群英开玉尺;下联:天道酬勤,伯乐常有,休言一榜定终身。上联:金榜题名,辞旧迎新寒风阵阵催人逝;下联:师生同心,苦尽甘来捷报片片暖人心。上联:击水三千,抟风九万,鲲鹏变化从兹始;下联:论文咫尺,哲理锱铢,天地纵横任我行。上联:功能技成,庖丁解牛久练而技进乎道;下联:路在脚下,荀子劝学博学则青出于...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