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解密:清朝的八旗军队分别驻防在哪些地区?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85
转发:0
评论:0
解密:清朝的八旗军队分别驻防在哪些地区?,镶黄旗满洲,清代八旗之一。建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因旗色为黄色镶红

  镶黄旗满洲,清代八旗之一。建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因旗色为黄色镶红边而得名,镶黄旗是上三旗之一,旗内无王,由皇帝所亲统,兵为皇帝亲兵,侍卫皇室的成员也从上三旗中选。清末时的规模达到下辖84个整佐领又2个半分佐领,兵丁2.6万,男女老少总人口约13万人,很多清皇室成员都是镶黄旗,如嘉庆帝的皇后孝和睿,乾隆帝的皇贵妃,"垂帘听政"的慈禧和慈安(也称东宫)都是,朝廷的高级官员中也有不少是来自镶黄旗的。

  正黄旗满洲以旗色纯黄而得名。正黄、镶黄和正白旗列为上三旗,上三钠无王,都归皇帝所亲兵,侍卫皇室的成员也从上三旗中选。至清末,是八旗洲中人最多的一个,下辖92个整佐领又2个半分佐领,约3万兵丁,男女老少总人口约15万人。康熙的爱臣,乾清门一等侍卫纳兰性德就是正黄旗人。

  镶白旗满洲,清代八旗之一。建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因旗色为白色镶红而得名,镶白旗属于下五旗之一,不是由皇帝所亲统,而由诸王,贝勒和贝子分统。清末时规模是84个整佐领,兵丁2.6万丁,男女老少总人口约13万人。

  正白旗满洲,清代八旗之一。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努尔哈赤初定,以旗色纯白而得名。正白旗是八旗的上三旗之一,顺治前,上三旗中并无正白有正蓝旗,因在顺治初,多尔衮将自己所领上正白旗纳入上三旗而将正蓝旗降入下五旗,这以后就了定制。正白旗是皇帝亲统之一,旗内无王,兵为皇帝亲兵,并从中挑选侍卫皇室的成员。清末规模为辖86个整佐领(基本户口和军事编单位100-300人为一单位)约2.6万兵丁,男女老少总人口约13万人。清末末代皇后婉容是正白旗人。

  镶蓝旗满洲因旗色为蓝色镶红而得名,镶蓝旗是下五旗,由诸王,贝勒和贝子分统。清末时模达到下辖87个整佐领又一个半分领,兵丁2.7万,男女老少总人口约13.5万人。著名表演艺术家侯宝林先生便是镶蓝旗人。

  正蓝旗满洲,清代八旗之一。建于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因旗色纯蓝而得名。正蓝旗在顺治前与正黄、镶黄列为上三旗,顺治初,被多尔衮降入下五旗,不再由皇帝所亲而由诸王,贝勒和贝子分统。清末时模达到下辖83整佐领11个半分佐领,兵丁2.6万,男女老少总人口约13万人。

  镶红旗满洲因旗为红色镶白而得名。清末时规模达到下辖86个整佐领,兵丁2.6万,男女老少总人口约13万人,清光绪帝的宠妃珍妃就是镶红旗人。

  正红旗满洲,清代八旗之一。建于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因旗色为红纯红而得名,正红旗是下五旗,由诸王,贝勒和贝子分统。至清末,是八旗中人口最少的一个旗,规模为下辖74个整佐领,兵丁2.3万,男女老少总人口约11.5万人,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原隶正红旗;清乾隆年间的大贪官和珅也是正红旗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解密:清朝为何会把罪犯流放到八旗崛起的东北?
清朝期间,发配到宁古塔的“名门望族”也不计其数。康熙年间,轰动朝野的戴名世《南山集》案、方孝标《滇黔纪闻》案,先后涉及三四百人,包括康熙的宠信江苏巡抚张佰行、名人志士方苞等许多无辜人员受到株连。康熙看过奏折后,认为涉案人太多,有些恻然。再过一个多月就是他的六十大寿了,他也想讨个吉利。据此判决,只斩戴名世一人,并未罪及家人。对方孝标,因其已过世,并未深究,只是将其子及家人一并发往宁古塔。宁古塔环境如何?“君独何为至于此,山非山兮水非水,生非生兮死非死。”宁安市原政协主席关治平长期致力于宁古塔文化研究,他告诉记者,这是清代诗人吴伟业赠给“流人”吴兆骞的诗句,反映了关内人特别是清代江南文人对宁古塔的想象。“其实宁安有山有水,自然条件算是优越的。”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王雅林通过当地谚语,对此说法表示了赞同。“宁古塔,宁古塔,去一个,回来俩”。王雅林解释道,其意是说宁古塔山美水美人美,去了那里的人都会...
· 清朝八旗的关系:蒙古八旗与汉军八旗的关系?
蒙古八旗与汉军八旗也有禁旅与驻防之别,编制基本上与满洲八旗相同。但汉军八旗每佐领下置领催四人,马兵三十人,步军领催一人,步军十二人,共计四十七人,与满洲八旗略异。编入汉军八旗的兵丁,不再是分属满洲八旗的奴隶,而是国家直属的军队。其地位当然低于满洲八旗,但因降清较早作战有功,军事、政治地位又都优于入关后的汉人降军绿旗。吴三桂、尚可喜、孔有德、耿仲明等藩王,所率领的旧部虽按八旗制度编制,设统领,但各自成系统,并不隶属满洲八旗或汉军八旗。在历年作战中,收降的绿旗兵,也由藩王直接管辖。“三藩”战后,康熙帝将吴三桂藩下人丁编入内务府三旗,分遣到辽东各地。尚之信藩下十五佐领兵丁,改属驻防广州的汉军旗。耿精忠藩下十五佐领兵丁,改属福州的汉军旗。原属孔有德藩下的兵丁,也编入汉军旗。
· 康熙时期年羹尧在成都:开八旗他地驻防之先河
成都与少城好比是一种母子关系。少城在原成都市区的西边,即是现在的东城根街以西,同仁路以东,小南街、半边桥街以北,八宝街以南,它曾经是一座相对成都独立的城池,即是成都大城中的子城,所以俗称少城。少城始建于秦惠文王二十七年(公元前311年),后来几经重建,尤其在明朝嘉靖年间,由蜀王朱让栩建筑城廓环抱,自成一统,而又与整个成都连成一体,于是它才相对大城而得名。少城建成不久,曾遭受到连年的战乱纷扰,特别是在“大西皇帝”张献忠毁城弃市之后,整个成都现出满目残垣颓壁的破败景象,少城自然也不能保全,遭到严重毁坏,成为一片废墟。当时,连大清王朝首任四川衙署也无法在疮痍破败的成都市立脚,只好暂时驻节川北重镇阆中。少城,后来又称满城。那是1718年,随着成都地区的八旗兵逐渐增多,清政府下令平定三藩之乱后,在原少城领地上专为八旗兵及其家属修建的“城中城”。由于满城处于原少城遗址之上,故人们仍称为“少城”。少城周...
· 清朝八旗都统有哪些职责?都又什么制度?
早在后金时期,努尔哈赤便在女真族牛录制度的基础上创建了八旗制,八旗制度创设之初设固山额真为每旗的最高管理大臣,后来固山额真便改汉名为都统。八旗都统最初仅指一官名清朝的八旗制度分为京师八旗和驻军八旗,其中规定京师八旗每旗各设都统一人,官阶为从一品。十六年(1695年),皇帝下谕铸给八旗都统印一颗,雍正时期又专门设立了都统衙门,“现今八旗并无公所衙门,尔等将官房内选择八处,立为管旗大臣公所。”八旗都统有专门的印信和办公区域,逐渐规范化。满清入关前,八旗的都统一般由每旗旗主荐举,因而直接听令于旗主,入关后都统的任命权归于皇帝,都统直接对皇帝负责,此后八旗中都统成为最高长官,专由满洲人充任,兼具负责军事和掌管民事。根据《大清会典》的记载,八旗都统的职能为:“掌满洲、蒙古、汉军八旗之政令,稽其户口,经其教养,序其官爵,简其军赋,以赞上理旗务。”由此看出看出,八旗都统的职责主要包括两方面:八旗制度(一...
· 清朝龙脉的四大谜团分别有哪些?
;沈阳故宫,原名盛京宫阙,后称奉天行宫,是满清入关挪位置之前的皇宫,也是爱新觉罗氏的龙兴之地。300多年前,清朝的开创者就是在这里,迈出了他们入主中原的第一步。由于史料缺失,沈阳故宫仍然有许多待解谜团。为此,专家们各持己见,众说纷纭。谜团之一,罕王仓促迁都只为保江山龙脉?公元1621年,努尔哈赤率领八旗大军以锐不可当之势挺进辽东,并将都城从赫图阿拉迁至辽东重镇辽阳,大兴土木,修筑宫室。然而,出人意料的是,1625年农历三月初三早朝时,努尔哈赤突然召集众臣和贝勒议事,提出要迁都盛京(今沈阳),诸亲王、臣子当即强烈反对,但努尔哈赤坚持自己的主张。努尔哈赤为何如此“仓促迁都”?民间一直流传:努尔哈赤深信“传统风水”,按照风水先生的指点,他在当时的东京城西南角修建娘娘庙;在东门里修建弥陀寺;在风岭山下修建千佛寺,想用三座寺庙把神龙压住,以保龙脉王气。但是,三座庙宇只压住了龙头、龙爪和龙尾,城里的龙...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