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妈祖庙的由来 传统文化中的妈祖是怎么来的?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103
转发:0
评论:0
妈祖庙的由来传统文化中的妈祖是怎么来的?,妈祖的由来:妈祖,一个并不陌生的名字,福建、台湾等地的居民大多笃信妈祖,他们

  妈祖的由来:妈祖 ,一个并不陌生的名字,福建、台湾等地的居民大多笃信妈祖,他们不仅把她视爲航海保护神,而且作爲年岁丰收和保境平安的象征。在以福建爲中心的一些地区,处处可见妈祖庙和祭祀妈祖的活动,尤其是在台湾,妈祖文化得到了更大的发展,其祭祀妈祖的妈祖庙多达五百余座。如果去福建、台湾等地旅游,你可一定得了解一点关于妈祖的常识。

  妈祖的来历

  妈祖是民间林默娘的化身,林默娘爲福建莆田湄洲林愿的第六个女儿,生于宋建隆元年,出生后不闻其啼哭,因而取名爲林默,意爲沉默的女子。默娘自小表现出神异的功能,她读书能过目能诵,且能理解其含义。据史书记载,当她十几岁时有道家人士来往于她家看透病人体内病情,加上能说出别人的吉凶祸福,显得非常神异,人们对她非常崇敬。

  传说一天默娘正在织布,忽然眼前出现她父兄在海上遇难的惨状,她于是掩面泣哭。过了一会儿果然有其父兄在海上遇难的消息传来。由于她的特异功能,常爲渔民预报海上天气变化,使人们避过了台风等自然灾害。当地的渔民非常感激她,把她当作神女、龙女来崇敬。

  林默娘死于28岁那年,人们爲了纪念她,建造了祠庙奉祀,望她庇护渔民的安全。后来林默娘的“圣迹”四面,教授给她“玄微秘法”,学会了气功本领。由于她能运用特异功能,传开,渔民们亲切地称她爲“妈祖”。从夫人到妃、到天妃、到天后、到天上圣母,随著时代的推移,人们对她的崇拜愈加发展。

  妈祖庙

  在福建、台湾等地随处可见祀奉妈祖的妈祖庙。妈祖庙一般爲“前殿妈祖,后殿观音”,即在供奉妈祖的前正殿之后,隔羊一个天进,后面供奉观音的十八罗汉。

  台湾北港妈祖庙

  台湾北港妈祖庙是现在台湾妈祖庙中规模最大的一座,它是清康熙三十三年由福建姓傅的人迁往台湾的,至今已有上百年曆史

  妈祖舞

  因爲妈祖文化的影响和传播,形成了许多与妈祖有关的习俗。每当重大节日或妈祖生日(农曆三月二十三日),人们要抬妈祖像出游,出游时,有特殊性别的规范、律谱,人们敲锣打鼓,由9个小孩执小旗,18个大人抬著棕桥。小孩、大人边走边舞,到了广场,便围著火堆起舞,叫做“摆棕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揭秘传统文化中的妈祖及妈祖庙的由来是什么
妈祖的由来:妈祖,一个并不陌生的名字,福建、台湾等地的居民大多笃信妈祖,他们不仅把她视爲航海保护神,而且作爲年岁丰收和保境平安的象征。在以福建爲中心的一些地区,处处可见妈祖庙和祭祀妈祖的活动,尤其是在台湾,妈祖文化得到了更大的发展,其祭祀妈祖的妈祖庙多达五百余座。如果去福建、台湾等地旅游,你可一定得了解一点关于妈祖的常识。妈祖妈祖的来历妈祖是民间林默娘的化身,林默娘爲福建莆田湄洲林愿的第六个女儿,生于宋建隆元年,出生后不闻其啼哭,因而取名爲林默,意爲沉默的女子。默娘自小表现出神异的功能,她读书能过目能诵,且能理解其含义。据史书记载,当她十几岁时有道家人士来往于她家看透病人体内病情,加上能说出别人的吉凶祸福,显得非常神异,人们对她非常崇敬。传说一天默娘正在织布,忽然眼前出现她父兄在海上遇难的惨状,她于是掩面泣哭。过了一会儿果然有其父兄在海上遇难的消息传来。由于她的特异功能,常爲渔民预报海上天...
· 潮汕文化—妈祖宫庙—汕尾凤山妈祖庙
汕尾凤山妈祖庙位于汕尾市区,是广东著名的妈祖庙,是我国著名渔港之一的汕尾港的主要要标志性建筑,是汕尾港发展史的见证和发祥地。在广东沿海以至港澳台地区的渔民、船工、商旅及其后代的心目中,有较高的知名度。汕尾成为地级市以后,以凤山祖庙为主体建成了粤东著名的风景名胜区——凤山祖庙旅游区,经过十年的建设,凤山祖庙成为人们访问汕尾的必经之处。凤山上耸立的妈祖石像,是大陆目前规模最大、最为壮观的妈祖雕像,知名度极高。旅游区目前还设有极具地方特色的《汕尾渔家风情陈列馆》和《妈祖圣迹馆》,还有《海陆丰戏曲脸谱园》等展示汕尾历史文化的参观项目。妈祖民俗文化活动的恢复和发展,更使汕尾的凤山祖庙成为广东的妈祖文化中心社区。随着旅游区各项配套的日臻完善和汕尾旅游业的兴起,凤山祖庙已成为广东著名的风景名胜区。成为汕尾市主要对外窗口,近十年来,接待过众多的美国、日本、西欧、东南亚各地的国际友人和海外华侨、港澳台同胞和...
· 潮汕文化―妈祖宫庙―汕尾凤山妈祖庙
汕尾凤山妈祖庙位于汕尾市区,是广东著名的妈祖庙,是我国著名渔港之一的汕尾港的主要要标志性建筑,是汕尾港发展史的见证和发祥地。在广东沿海以至港澳台地区的渔民、船工、商旅及其后代的心目中,有较高的知名度。汕尾成为地级市以后,以凤山祖庙为主体建成了粤东著名的风景名胜区――凤山祖庙旅游区,经过十年的建设,凤山祖庙成为人们访问汕尾的必经之处。凤山上耸立的妈祖石像,是大陆目前规模最大、最为壮观的妈祖雕像,知名度极高。旅游区目前还设有极具地方特色的《汕尾渔家风情陈列馆》和《妈祖圣迹馆》,还有《海陆丰戏曲脸谱园》等展示汕尾历史文化的参观项目。妈祖民俗文化活动的恢复和发展,更使汕尾的凤山祖庙成为广东的妈祖文化中心社区。随着旅游区各项配套的日臻完善和汕尾旅游业的兴起,凤山祖庙已成为广东著名的风景名胜区。成为汕尾市主要对外窗口,近十年来,接待过众多的美国、日本、西欧、东南亚各地的国际友人和海外华侨、港澳台同胞和...
· 惊蛰节气的由来传统文化中惊蛰有哪些习俗?
惊蛰节气的由来和习俗:惊蛰,是24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今年3月5日,太阳到达黄经345度时为“惊蛰”。惊蛰的意思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蛰是藏的意思。《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晋代诗人陶渊明有诗曰:“促春遘(gòu)时雨,始雷发东隅,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实际上,昆虫是听不到雷声的,大地回春,天气变暖才是使它们结束冬眠,“惊而出走”的原因。我国古代将惊蛰分为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黄鹂)鸣;三候鹰化为鸠。”描述已是桃花红、李花白,黄莺呜叫、燕飞来的时节,大部分地区都已进入了春耕。惊醒了蛰伏在泥土中冬眠的各种昆虫的时候,此时过冬的虫卵也要开始卵化,由此可见惊蛰是反映自然物候现象的一个节气。惊蛰雷鸣最引人注意。如“未过惊蛰先打雷,四十九天云不开”。惊蛰节气正处乍寒乍暖之际,根据冷暖预测后期天气的谚语有...
· 二百五的由来传统文化中的二百五怎么来的
二百五的由来:人们常把那些说话做事尽出洋相的人或是做事不大清醒的人称为“二百五”,你知道这个口语的来由吗?相传在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有一位很了不起的人名叫苏秦,他曾身挂六国的相印,是几朝的元老,可是却不知为什么突然被人杀害了。齐王得知苏秦被害后十分震怒,他下决心要捉拿凶手,为苏秦报仇,可是他的手下多方侦捕都没有什么结果,他十分焦急。忽然有一天他灵机一动,想到了一个计策。他吩咐左右把苏秦的头从尸体上割下来,把它悬挂在城门上,然后在下面贴了一道悬赏榜。榜上写道:苏秦是一个内奸,杀了他是为我们齐国除了大害,当赏黄金千两,望除奸的壮士前来领赏。榜文一上墙,马上就有4个人前来,声称是自己亲手所杀,请求赐赏。齐王接见了这4条汉子,笑着说道:“你们可不许冒充啊!”这4个人一口咬定是自己干的,并异口同声地说:“请大王明查!”齐王点了点头,大声说道:“你们4位是真正的‘勇士’啊!1000两黄金,你们4...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