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置顶
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元宵节的来历 元宵节为什么又是中国得情人节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199
转发:0
评论:0
元宵节的来历元宵节为什么又是中国得情人节,中国情人节有两个,只说七夕是情人节的是孤陋寡闻,元宵节也是中国情人节元宵

  中国情人节有两个,只说七夕是情人节的是孤陋寡闻,元宵节也是中国情人节

  元宵节也是一个浪漫的节日,元宵灯会在封建的传统社会中,也给未婚男女相识提供了一个机会,传统社会的年轻女孩不允许出外自由活动,但是过节却可以结伴出来游玩,元宵节赏花灯正好是一个交谊的机会,未婚男女借着赏花灯也顺便可以为自己物色对象。元宵灯节期间,又是男女青年与情人相会的时机。

  在台湾,还有未婚女性在元宵夜偷摘葱或菜将会嫁到好丈夫的传统习俗,俗称:“偷挽葱,嫁好”、“偷挽菜,嫁好婿”,希望婚姻美满的女孩,要在元宵之夜到菜园里偷摘葱或青菜,期待未来家庭幸福,唐代的灯市还出现乐舞百戏表演,成千上万的宫女,民间少女在灯火下载歌载舞,叫做行歌、踏歌。

  欧阳修(生查子)云: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书;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辛弃疾(青玉案)写道:众里寻它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就是描述元宵夜的情境,而传统戏曲陈三和五娘是在元宵节赏花灯进相遇而一见钟情,乐昌公文与徐德言在元宵夜破镜重圆,《春灯谜》中宇文彦和影娘在元宵订情。所以说元宵节也是中国的“情人节”。

  “中国情人节”--元宵节

  元宵节是春节过后的第一个重要华夏民族传统节日。元宵节自汉代“燃灯礼佛”,而到了唐代则“燃灯成俗”,逐渐演变成为一个可以让人们“纵情”的节日。

  有些民族在元宵节有男女青年可以互表爱意的做法。民俗中有“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之说,在白天还举行耍狮子、跑旱船、扭秧歌、踩高跷,晚上则有猜灯谜、舞龙灯,未出嫁的少女可以特许在这一天晚上外出游玩。在过去“灯”和“谜”是分不开的,“灯谜”俗称“打灯虎”。谜条贴在花灯上,猜中者有奖。有的店铺张灯挂谜,“如有猜中者,奖苹果三千”,当猜中者领奖时才发现奖品不过是一只苹果上插着三根牙签。

  许多东南亚华人保留着过传统节日的习俗,马来西亚华人对元宵节和春节非常重视。他们从冬至到正月十五都算做过年,除了保持吃元宵、点灯笼的习俗之外,还有一项有趣的活动,那就是在正月十五这一天,未婚男女相互抛水果,男孩向女孩抛苹果,女孩则向男孩抛柑子,其中的含义是希望自己未来找到一个如意的伴侣。

  这种习俗其实在我国内地的一些少数民族中也有保留,如南方地区的白族、壮族和苗族等,都有在春节到元宵节男女青年互相“抛绣球”的习俗。凡是接不住绣球的男女,都要赠纪念品给对方。而太多次失球又无法赎回纪念品的人,就表示接受对方的爱情了。由此也有人称元宵节为“中国情人节”。

  元宵节是另一个情人节

  “天上月圆,地上人圆,情人之间也要团圆。”吉林省社科院民俗所所长朱立春这样说,其实元宵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浪漫的节日,在封建社会,女孩子长期处于“养在深闺人不识”的状态,青年男女平时没有见面的机会,唯独元宵节时,女孩儿们才可以“合理合法”地结伴出游观灯赏月,这也就成为未婚男女借机寻找意中人的天赐良机。“正因如此,元宵节具有了类似西方情人节的味道,而与中国传统的情人节‘七夕’相比,元宵节显得更加实用,如果男女一见钟情,就留下手帕或荷包作为定情信物。”朱立春说,所以元宵节可以说是除“七夕”之外的另一个情人节。

  针对情人节一说,施立学表示赞同,他告诉记者,我国一些少数民族庆祝元宵节具有“纵偷”、“纵情”的特点,而“纵偷”是“纵情”的一种表达方式,古时的人们只有在元宵节这天,才可以“肆无忌惮”地表达爱情。我国西南少数民族的“偷菜节”恰在正月十五,这天姑娘们可以去偷人家菜园子里的菜,以此表达对失主家小伙儿的爱慕之情。“而在金代元宵节又称为‘纵偷日’,人们偷的不是东西,而是‘人’,并且这种行为是被法律认可的。”施立学解释说,有人认为“纵偷”是陋俗,这未免太过严肃地看待这个问题,有句老话叫“黄土打墙墙不倒,小伙子跳墙狗不咬”,讲的就是男子偷偷跑到女子家中的情景。而狗不咬入室的小伙儿,可以理解为这对男女已经是被双方父母认可的情人,俩人需要选在正月十五,用所谓“偷”的方式来完成婚姻,所以“狗不咬”应是女方家里事先安排好的。

  “元宵”比“七夕”更合适作为情人节

  “七夕”一直被认为是中国传统上的情人节,但民俗学者沈燕认为,牛郎织女的古老传说,虽然浪漫但也凄美,让“七夕”多少带有“悲凉”的味道。“纵然牛郎织女的忠贞爱情感天动地令人羡慕,但终究两个人一年只能见一面,谁会向往这样‘两地分居’的生活?”沈燕略带玩笑地说,中国人讲究讨吉利、讨口彩,电话、车牌都以“8”和“6”为至宝,恐怕很少有人会选择“七夕”与情人约定终身。而元宵节就比“七夕”浪漫得多,至少出游时能实实在在地看见意中人,能够纵情地爱上一把。两相比较,元宵节作为中国情人节更容易被人们接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元宵节---中国的情人节
传统文化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一、元宵节的起源元宵在早期节庆形成过程之时,只称正月十五日、正月半或月望,隋以后称元夕或元夜。唐初受了道教的影响,又称上元,唐末才偶称元宵。但自宋以后也称灯夕。到了清朝,就另称灯节。而在国外,元宵也以TheLanternFestival而为人所知。各式各样的灯固然是元宵的主要特色,但在这一节日的发展史中,灯到隋朝(五八一─六一九)才出现,算是晚出的节目内容之一,而要到唐以后灯才成为元宵的主要...
· 元宵节的由来中国元宵节的来历和各地风俗
元宵节的由来: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夜、灯节。相传,汉文帝(前179—前157年)为庆祝周勃于正月十五勘平诸吕之乱,每逢此夜,必出宫游玩,与民同乐,在古代,夜同宵,正月又称元月,汉文帝就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这一夜就叫元宵。司马迁创建《太初历》,将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隋书·音乐志》日:“每当正月,万国来朝,留至十五日于端门外建国门内,绵亘八里,列戏为戏场”,参加歌舞者足达数万,从昏达旦,至晦而罢。当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但至今仍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吃汤圆吃“汤圆”是元宵节的一项重要习俗。汤圆,又名“汤团”、“元宵”。吃汤圆的风俗始于宋代,当时的汤圆称“浮圆子”,亦称“汤圆子”、“乳糖圆子”、“汤丸”、“汤团”,生意人则美其名日:“元宝”。宋元元初时,汤圆已成为元宵节的应节食品,所以人们又称它为“元宵”。如今,...
· 元宵节才是中国古代“情人节”?
传统文化元宵节也是一个浪漫的节日,元宵灯会在封建的传统社会中,也给未婚男女相识提供了一个机会,传统社会的年轻女孩不允许出外自由活动,但是过节却可以结伴出来游玩,元宵节赏花灯正好是一个交谊的机会,未婚男女借着赏花灯也顺便可以为自己物色对象。元宵灯节期间,又是男女青年与情人相会的时机。历代诗词中,就有不少诗篇借元宵抒发爱慕之情。北宋欧阳修词“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抒写了对情人的思念之苦;同样脍炙人口的“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也是出自欧阳修之手。辛弃疾(青玉案)写道:“众里寻它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就是描述元宵夜的情境,而传统戏曲陈三和五娘是在元宵节赏花灯进相遇而一见钟情,乐昌公文与徐德言在元宵夜破镜重圆,《春灯谜》中宇文彦和影娘在元宵订情。所以说元宵节也是中国的“情人节”。在台湾,还有未婚女性在元宵夜偷摘葱或菜将会嫁到好...
· 中国的情人节不是七夕,而是元宵节
民间故事知名民俗学家齐守成表示,将七夕节当成“中国情人节”是对七夕节的一种误读。事实上,“中国情人节”确实有,但不是七夕,而是正月十五“元宵节”,即“上元节”。相传农历七月初七这天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所以,很多人已经把七夕当成了“中国情人节”。但昨日,知名民俗学家齐守成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将七夕节当成“中国情人节”是对七夕节的一种误读。齐守成介绍,“七夕”节又叫乞巧节,最早起源于汉代。节俗是晒经书及衣裳,向双星乞愿和穿针乞巧。齐守成认为,如果真要将七夕节赋予一种通俗的叫法儿,应该是“中国女儿节”。齐守成解释,在历史上“七夕”节这一天,未出门的姑娘们一定要手绑彩线,乞求未来像天上的织女一样心灵手巧。因此,“七夕节”是古代女孩最重视的节日。在东北地区,七夕节的传统活动就是女孩子们用彩线穿上绣针,比比谁的针线活做得好,同时摆上瓜果贡品,乞求心灵手巧。之所以当今社会将七夕节误读为“情人...
· 元宵节为什么是情人节?元宵节的习俗和食俗
作为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元宵节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元宵节,古时称为上元节、元夕节,兴起于汉代。作为农历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元宵节被定为吉日加以隆重庆贺。按中国民间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除了以上这些传统习俗,元宵节在古代还是一个特别的浪漫的节日,被称为“中国情人节”,下面就一起了解下元宵节的传统习俗吧。元宵节为什么被称为情人节?封建社会的年轻女子不轻易被允许外出自由活动,且古代有严格的禁夜制度。但元宵节这天晚上,女子却可以结伴游玩,为少女们提供了一个走出深闺、结识朋友、物色爱人、密约幽会的机会。在这一全民性的夜游活动中,男女可以不顾平日的拘束而自由交往,浪漫的爱情故事、相思的悲情伤感、一见钟情的际遇,往往在这一夜生发。元宵节的食俗1、汤圆在元宵节的时候,南方的人吃的是汤圆,台...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