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在跳坡节上苗族人有哪些习俗和好玩的过程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202
转发:0
评论:0
在跳坡节上苗族人有哪些习俗和好玩的过程,跳坡节为苗族传统节日,每年跳坡时间和跳坡地点,都是历史以来就固定的。跳坡节最

  跳坡节为苗族传统节日,每年跳坡时间和跳坡地点,都是历史以来就固定的。跳坡节最隆重的地方广西隆林县的德峨乡,每到这个节日时,都会有5万人左右共同集会庆祝,许多老外也慕名前去游玩。每年农历初二至十四就是苗族的跳坡时节,但是最热闹的日子算是每年的农历九号和十号,也是就居住在桂西山区的苗族人民所特有的和最盛大的民间传统节日。头一天夜里,他们便蒸好面饭,煮好腊肉和辣椒骨,准备好了赶坡会的食物,天未亮即梳妆打扮,穿上最新最艳丽的服饰。

    特别是未婚的青年男女,更是把自已打扮得大方得体,决意在场上展露风韵而选中如意的心上人。尤其是小伙子更是跃跃欲试,因为,他们除了在坡场上展露头角外,还有一关过硬的竞技决斗,那就是爬杆与跳高难度的芦笙舞。爬坡杆是节日的中心内容,青年们围着坡场中竖起的一根高约10米的坡杆,随着笙歌翩翩起舞,为比赛助威喝彩。参赛者则一一展示其强健的体魄和过人的爬杆技巧,那些动作优美、在杆顶畅饮美酒、摘取红腰带和腊肉的小伙子是坡场上的英雄,赢得比赛的同时也赢得姑娘的芳心。

    要完成这些高难度的技巧,没有这硬的本事是万万办不到的。所以苗族人民素来把能顺利闯几这关的人称为(“阿卡又”苗语音译为“冲汉子”),其意为“最有本事的人”或“了不起的英雄”!不言而喻,谁能获得“阿卡又”的殊荣,不但获得了全家人、族人乃至整个苗人的尊重与爱戴,而且还赢得了众多勾彩(苗语:姑娘)爱慕与追求。

     苗族的跳坡节源远流长。“跳坡”苗语称“勾到”,为“玩坡”、“耍坡”之意;也有“斗更”之称,其意为“围着坡杆转”。尽管对它的称谓有别,或因地域和传统习惯的不同而使得它的活动内容也有差异,然而,它却以自己特有的魅力深受各族人民的喜爱,尤其在物质生活和物质文明较为富有的今天,跳坡节仍以它浓郁的民族特色和迷人的传奇色彩招徕一批又一批的中外宾客。

    坡场上,到处是欢乐的人群,苗族的芦笙、唢呐、口琴、快板,彝族的打磨秋、抱腰,仡佬族的八音齐奏,壮族的对歌等,无不表达了对丰收的喜悦、对幸福的向往和各民族间水乳交融的深厚情谊。夜幕降临,人们意犹未尽,烧起熊熊的篝火,青年男女围着火堆尽情地唱歌跳舞。夜深了,口弦、月琴声和人们的欢呼声还在夜空飘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苗族跳坡节是怎样的节日?跳坡节历史简介
跳坡节是苗族人民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其由来有多种说法,在隆林民间大致有下面几种说法:一种说法是:相传大约600—800年前苗家祖先“杨搂”(杨老郎),率众家族从中原到贵州,跨越红河到达现今隆林县境内定居,由于当时圩场少,杨搂老人便创办了圩场给人们做生意。但逢过年过节青年人无处玩乐,“杨搂”又才创办坡场供大家相互来往,结交朋友,进行娱乐。另一种说法是:自从中原浪迹到隆林县境内定居,因苗家人大都居住在山坡上,吃在山坡上,乐在山坡上,与山坡结下了不解之缘,所以每年春节便三五成群在这个坡或那个丫口玩,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跳坡的习俗。后来,有些向世人施行善心以求得祖宗赐给贵子的人家才把“坡”搬到平地上来,所以现在才在平地“跳坡”。民间能创办坡场的人大都是无女无儿或是有女无儿的人家。这种习俗一直流传到现在,所以各地苗族不断组织新坡场。在坡场的中心树立一根笔直,高两丈多的木杆就是坡场的标志。再一种说法是:...
· 寒衣节的习俗有哪些?
寒衣节在如今是一个比较冷门的节日,然而在封建时代,这个节日非常的被重视。针对这个节日有不同的名字,例如“祭祖节”“冥阴节”“秋祭”等等,而在风俗习惯上,也是非常的多。1、祭祖农历十月初一寒衣节这天,千家万户会准备供品,五色纸(红、黄、蓝、白、黑)、纸钱、香等,坟头划一个圆圈,在圆圈或在祖先坟前焚烧。老百姓通过焚烧冥衣,五色纸,纸钱等,(五色纸是防止烧给祖宗的冥衣被其他的孤魂抢走)除了哀思祖先,还希望能够通过这种方式给在阴间的祖先送去物资,生活的好。2、过冬的准备冬天是一年里最寒冷的时候,不太适合劳动和耕作。所以在寒衣节人们会预备过冬所需。这天家人会整理火炉、烟囱,生火取暖,保障大冷天能够顺利取暖。同时,也会购置新冬衣给孩子,家人,在古代还有亲身做棉衣的习惯。3、饮食红豆饭:在寒衣节,会吃红豆饭来纪念祖宗。为何是红豆?因为红豆有相思之意,“红豆生南国,此物最相思”。寒衣节也有吃面的习俗,对于...
· 走进广西彝族跳公节揭秘跳工节的由来和习俗
跳公节是广西那坡县和云南富宁县一带彝族人民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对于跳公节有几种不同的说法,最主要的说法是纪念救彝族祖先的金竹。跳公节又称跳弓节,在当地,虽然过节的具体日期各村屯不尽相同,但一般都在每年农历的四月上、中旬举行。关于跳公节的来历,有不同的传说,传说一:彝族的祖先在保卫疆土的战斗中被敌人围困在竹林中,情况十分危急。他们急中生智,用竹子制造弓箭,奋起反击,终获胜利。凯旋后,族人热烈庆贺,久而久之,遂成风俗。另一传说是彝族首领九公率部出征,在一次战斗中吃了败仗,无奈之下钻进一片金竹林暂避。广西彝族跳公节敌人雨点般的乱箭射向林中,但金竹林形成了天然的屏障,令敌人无法杀伤,乘此机会,他们点燃竹叶迷惑敌人,敌方误以为九公在施妖术,不战而退。回乡之后,九公不忘金竹救命之恩,率族人于农历四月,在广场中央种金竹一丛以示纪念,并世代相传,形成那坡地区彝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跳公节的活动以祭神和歌舞为主...
· 中秋节习俗有哪些?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介绍
八月十五中秋节,在这个中国传统的团圆节日,除了赏月、吃月饼还有什么其他中秋节习俗吗?你想知道中秋节的来历吗?关于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就让小编来告诉你!中秋节的来历关于中秋节的来历,大致有三种:起源于古代对月的崇拜、月下歌舞觅偶的习俗,古代秋报拜土地神的遗俗。“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根据我国古代历法,一年有四季,每季三个月,分别被称为孟月、仲月、季月三部分,因此秋季的第二月叫仲秋,又因农历八月十五日,在八月中旬,故称“中秋”。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新唐书·卷十五志第五·礼乐五》载“其中春、中秋释奠于文宣王、武成王”,及“开元十九年,始置太公尚父庙,以留侯张良配。中春、中秋上戊祭之,牲、乐之制如文”。据史籍记载,古代帝王祭月的节期为农历八月十五,时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又因为这个节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节”、“八月节”、“八月会”、“中秋节”;又有祈求团圆的...
· 苗族婚俗简介苗族人在婚恋过程中有何习俗
苗族青年男女认识的方式有很多,但是苗族青年传统的方式就是通过知情人介绍,找媒人上门提亲,而且第一次女方家找尽各种借口拒绝,在拒绝的同时设法打听对方的家庭情况,人品等。男方来提亲时,女方是不能当面出现的,只能由叔、伯等上辈同男方请来的媒人闲谈,谈到有切入点的时候才将话题引到提亲。另外,男方同媒人第一次来时必须带上一壶酒,还有烟。首先进门坐下就发烟,连发两次。女方家就知道是来提亲的,就会去叫叔伯到家里面来陪客人。叔伯就坐,男方媒人就去找酒杯把带来的酒一一倒上,才开始天南地北的聊,当然女方和她的伙伴们会在隔壁偷听。第一次虽然女方家没有一点同意的意思,但是在男方青年要离开时,还是要找到对方(女方)把准备好带去的信物(一般是头巾等)强行交给女方,而且收也得收,不收也要收。这样可以给双方都留下余地。通过几天时间的考虑,男方就要准备第二次去女方家提亲,这次是关键,因为如果去了,女方没有第一时间把第一次去...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