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大理七宣彝族哑巴节是什么样的节日?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143
转发:0
评论:0
大理七宣彝族哑巴节是什么样的节日?,“哑巴节”是彝族独有的一种民俗节日。每年农历正月初八在云南大理祥云县禾甸镇大营村

“哑巴节”是彝族独有的一种民俗节日。每年农历正月初八在云南大理祥云县禾甸镇大营村委会七宣举办。“哑巴节”至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2009年,七宣彝族“哑巴节”被云南省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节日当天,由族人毕摩主持的恭请“大哑巴”仪式和跳哑巴舞表演,哑巴队从村头到村尾,通过祭拜神树、年松,经过“三请三唱三起号”,将“大哑巴”请到文化节会场,随后开始具有浓厚文化底蕴的哑巴舞表演。

关于“哑巴节”的传说、历史来源有很多种,有一种比较普遍的说法是:相传,很久很久以前,祥云大营七宣村突然爆发了一场瘟疫,很多人在这场瘟疫中不幸死去,活下来的人无可奈何,只好四处漂流,乞讨谋生,留在村里的大部分人,老的老,小的小,有的落下了残疾,有的变成了哑巴。年复一年,哑女已经长大,出落得像一朵山里美丽的小花,她心地善良,聪明伶俐,为村子里做了许多好事,倍受村里人喜欢。看着山村就这样衰落下去,村里的人们病的病,哑的哑,她毅然决定外出寻医访药,为大家治病。过了三百六十五天,又过了三百六十五天,不知走了多路,访了多少药,但人们的病仍然不见好转,她心急如焚。

一日,村里突然来了一个眉清目秀,举止不俗的后生,一眼就看上了哑女。他对哑女说,他喜欢她,如果她愿意嫁给他,他就医好村子里所有人的病,还能让村里风调雨顺,丰衣足食。哑女将信将疑,当众表示如果他能实现诺言,愿意以身相许。后生大喜,叫村子里的人架起锅灶,跟他去山上找来草药熬给大家喝,就这样一连喝了三天的大锅药,奇迹果然出现——人们的病好了,哑巴会说话了。大家欢天喜地,歌舞狂欢。当人们冷静下来欲感谢恩人的时候,才发现哑女和后生都不见了,这一天正是农历的正月初八。后来村子里的很多老人同时做了一个梦:哑女和那个后生在龙宫举行婚礼,观音菩萨还为他们主婚呢,新郎就是龙三公子。人们豁然开朗,拜谢上苍。

为了感激龙三公子和哑女,村里人把正月初八定为“哑巴节”,又在后山建起了龙王庙,每逢节日都要祭拜龙王和哑女,舞蹈祈福,盼望丰收。“哑巴节”就这样代代相传,不知延续了几十年?几百年?还是几千年?没有人能够说清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彝族节日跳弓节是那坡彝族村寨的传统节日
跳公节,为期三天,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那坡县彝族村寨的传统节日。跳公节是彝族对击败外族侵略取得胜利的一种庆祝活动。庆祝活动历史至少有上千年,后人一直沿袭下来以示纪念。跳公节即跳弓节,彝语称为“嘈契”,意为“跳弓舞”,也称“孔够”,意为“快快乐乐,祈祷祝福”。跳弓节是居住在那坡县桂滇交界地区彝族人民一年之中最隆重的节日。各个村屯过节的具体日期虽不尽相同,一般都在每年农历四月上、中旬举行。节的来历,据传是有一位祖先曾率领彝人在保卫疆土的战斗中被敌人围困在大山竹林中,情况十分危急。后他们以竹子制造弓箭,奋起反击,终获胜利。凯旋回来,受到族人的热烈庆贺,久而久之,遂成风俗节日。跳弓节的活动内容极为丰富多彩,而以祭神和歌舞为主,整个节日活动要举行三天才能结束。第一天,先祭祀祖先和天地众神。祭完神后,人们集中到村寨场坪跳集体舞,表现以前庆祝胜利归来的场面,一直持续到第二天。第二天晚上,人们又到各家各户去跳...
· 彝族节日彝族“阿卑”狂欢节是一个什么样的节日
彝族“阿卑”狂欢节早就听说在云南县老集寨乡的彝族支系一一阿噜人中保留着一种传统的民族节日叫“阿卑节”,汉语意为“姑娘节”。当我第一次走进阿噜山寨,置身“阿卑”狂欢夜,品尝阿噜醇香的米酒和“阿卑茶”时,便被这里的神秘深深吸引。相传很久以前,阿噜山寨的人们为了躲避灾难而分居各地,男人们纷纷外出,只有女人在家劳作,为感谢女人们一年四季的辛劳和无私奉献,老人们便选择了春节后的第一个“牛日”,来奖励她们,让她们尽享欢乐。从此,这一个属牛日便被定作阿噜人独特的“阿卑节”,并且一直沿袭至今。这一天,天刚蒙蒙亮,太阳就从远方的山峦中露出羞红的笑脸,乳白色的云雾向山脚飘去,绿荫中的阿噜山寨炊烟袅袅,土掌房下的男人们忙着准备丰盛佳肴慰劳姑娘们;而终于可以轻松一天的姑娘们都穿上了崭新的衣裳,相邀着去荡秋千,清脆的笑声和欢快的歌声在场院上、在树林间、在寨子里荡漾开来。都说三个女人一台戏,此时的阿噜山寨简直成了戏的...
· 彝族撒尼村寨的密枝节是什么样的节日
密枝节是彝族的传统节日,具有悠久的历史。居住石林文化圈的撒尼、阿哲、黑彝、阿乌等彝族支系均有过密枝节的习俗。密枝节一般在农历二月初二过,而山区的撒尼村寨大多于农历十月过节,即彝历的鼠月鼠日过节。撒尼村寨的密枝节比较完整地保留了传统礼仪。每个村寨都在离村不远的地方封一片山凹中的树林为"密枝林",林中选一棵较苍老的"龙树"为密枝林的神。密校林是神圣不可冒犯之境,不准在林中伐木折枝,不准攀爬"龙树",不准在林区放牧。林中的动物生灵不准捕猎,这里的一草一木都富有威严的神力,若有冒犯,不仅会受到社会的谴责,还会受到"神力"的惩治,密枝节的活动完全在密枝林中进行。参加节日活动的人仅限于同一地区各家各户成年男性。节日的主持人每年一换,通过古卜的方式选出,区域内的每个成年男子都有被选举权。当选为密校主持人的神职人员纯粹是为大家服务的,既无利可图,也无丝毫特权。他们按照传统的严密分工各司其职,各尽其责。一般...
· 彝族节日白族彝族的祭鸟节是怎么来的
白族彝族与鸟共舞“祭鸟节”云南鹤庆西山区白族和彝族聚居地,自古以来人与鸟类和睦相处,人与鸟结成了生存的伙伴和亲密的朋友,充分体现了人与大自然的和谐。这里的人们平时就养成了饲鸟的习惯,而且每年的清明节和冬至节都要举行祭鸟活动。民间传说西山人原先不会种庄稼,后来林音山神的二十四个儿子,变成了二十四只候鸟,呼唤人们按时耕作、收获,使西山人获得丰收,过。上了好光景,因此西山人特别喜欢鸟。每到清明节,目鸟在黄郁坪中繁殖之际,或冬至百鸟南迁之时,人们都要用食物“酬劳”。百鸟,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传统的祭鸟节。清明节这天的祭鸟活动在大干山。上歌泉畔举行。春天,万物生机勃勃,百花盛开,百鸟繁衍,把大干山点缀得万紫千红、旖旎多彩。太阳刚刚爬上山,穿着盛装的白族、彝族同胞就成群结队,吹着唢呐,唱着山歌,从各个村寨向黄郁坪走来。人人都带着松子仁、橡子果、剁碎的洋芋、切成丝的萝卜、炒燕麦、炒豌豆、炒黄豆,还有临时捕...
· 巴蜀文化—节日习俗—哑巴会藏族传统节日
哑巴会藏族传统节日。流行于嘉戎藏族地区。每年农历四月十三日至十五日举行,节期三天。十三日晚上,人们都尽量吃饭。十四日不进食物,只喝少量水。十五日全天不吃不喝,甚至连唾液也不能咽下。人们之间严禁说话,均前往寺院默默转经,给菩萨叩头,故称。当地藏族认为:举办哑巴会后,来世不会转生牲畜。金川一带除四月十三外,六月初四还举行一次哑巴会;四土等地则每月举行一次哑巴会。该习俗现已不流行。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