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族传统节日 瑶族人在"干巴节"上都干啥
“干巴”节,是瑶族人民的传统佳节,每节农历三月初三举行。农历二月下旬各村寨的瑶族人民便忙碌起来,商议节日活动的内容,然后各村分头准备。上山狩猎的村寨,负责修理枪支、冲火药、打码子,做弓弩等。下河捕鱼的村寨也置鱼网、鱼叉等器物。
节日这天,天刚蒙蒙亮,原商定上山围猎的村寨的成年男子,手持火枪、弓弩,带上耙耙等食物,上山围猎,老年人和妇女则在家中宰鸡杀鸭,染制各种糯米饭,舂耙耙,准备酒菜。男子上山获得的野物,拿回来分配时,人人有份。要是获不到野物,就会被人们取笑。
尤其是“门胞”(小伙子)要被“门煞”(姑娘)所轻视,因此上山狩猎的“门胞”总是不辞艰险,千方百计地捕获野物。原商议下河捕鱼的衬寨也在黎明之前出发,男女老少结队而去。捕到的鱼虾,也按户分配,共享节日的欢乐。
傍晚,人们回到寨中,互相串门,互相祝贺,取出香甜的米酒,吃着香味扑鼻的糯米花饭,用当天的猎物或鱼,美美地饱餐一顿,但或多或少要留下一部分,挂在火炉边上,烤成野味干巴,用以招待最亲近的人。晚上,男女青年围在火炉边,唱起动人的谣歌。
要说三月三的来历,可推到伏羲氏。伏羲和其妹女娲抟土造人,繁衍后代,豫东一带尊称伏羲为“人祖爷”,在淮阳(伏羲建都地)建起太昊陵古庙,由农历二月二到三月三为太昊陵庙会,善男,南船北马,都云集陵区,朝拜人祖。
古时以三月第一个巳日为“上巳”,汉代定为节日。“是月上巳,官民皆絜(洁)于东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病),为大絜”(《后汉书·礼仪志上》)。后又增加了临水宴宾、踏青的内容。晚上,家家户户在自己家里每个房间放鞭炮炸鬼,传说这天鬼魂到处出没。魏晋以后,上巳节改为三月三,后代沿袭,遂成汉族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