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族节日 瑶族传统节和倒稿节都有啥习俗
瑶族节日瑶族传统节和倒稿节都有啥习俗,农历十月十六日,是瑶族人民传统的欢庆丰收的日子。这时,稻子、红薯、包谷、粟米
农历十月十六日,是瑶族人民传统的欢庆丰收的日子。这时,稻子、红薯、包谷、粟米等农作物都己收割完毕,瑶族人民把这一天定为“倒稿节”。在这一天之前,谁种谁收,不准乱割滥收,否则按乡规民约处以罚款。过了这天,任何人可以上山下田收捡成果,谁收谁得,不得干涉。
“倒槁节”这一天,人口多的大瑶寨要举行一次大规模的“斗牛赛”,选择大田垅或一块平地做赛场,牵一膘肥体壮的水牯牛到赛场,牛角上系一红绸结,吃完一倒稿饭:(一般是鸡。鸭、鱼、肉俱全,仅次于春节),寨上的男女老少和请来的客人,纷纷来到赛场。主赛人宣布比赛开始,寨上的青年小伙子自告奋勇地站出来,长辈们给他们头上扎好“英雄节”,并讲一些吉利祝愿的话。
长者退场后,赛手们手持棍棒与牛角斗,直到把牛斗得精疲力尽,自动退阵为止;到了晚上,男女青年自动集合在一起唱“倒稿歌”(即丰收歌)。
一般有两种形式:一是约定一个坪场为歌堂,吃完晚饭,烧上一篝火,男女青年围着篝火,纵情歌唱,二是小伙子在姑娘的大门口唱“引歌”姑娘在屋内唱“迎歌”,把小伙子迎进家里,捧出“瓜瓢酒”(即糯米酒掺凉开水,用瓜瓢去舀),摆上土特产,边吃边唱,通宵达旦。
一般每首歌都带有“咪咪嘿,了啊也”的配词(谣语“美好的意思”)。充满着喜悦、美满、幸福的激情。通过唱歌,男女双方情投意合的,离别时,他们除了赠送礼品,还留下对方的手电筒、背袋或提篮之类,这是要求对方下次再来,然后依依不舍而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https://imgs1.zupu.cn/static/web/img/toplogin.png)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5f77025c-05aa-4528-8ff4-390397a5720d.png)
0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fc60bb85-0172-4554-b1b5-84e226beefd2.png)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77b1b221-2263-4a50-a438-3fe70c458147.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bf46d3b7-c6b5-4a58-ae45-919cadfc8f58.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3/71ed74ca-9551-4d33-913e-aed4f1956e48.jpg)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bf46d3b7-c6b5-4a58-ae45-919cadfc8f58.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106cf47a-2bf9-43b3-8b6f-76bb2958edd9.png)
{{item.label}}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3/71ed74ca-9551-4d33-913e-aed4f1956e48.jpg)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24小时热门
推荐阅读
· 瑶族节日瑶族“达努节”和“牛节”有啥习俗
![](https://imgs0.zupu.cn/zupuls/p357/714bb2bd-83d4-40e0-8a09-021cda3735e8.jpg)
达努节“达努”是瑶语,意为“不要忘记”。节日定在农历的五月二十九日。相传这一天,是瑶族始祖“祖娘”的生日,所以又叫“祖娘节”。传说祖娘叫密洛陀,她曾派三女儿带着谷子到山里垦荒。密洛陀将珍藏的铜鼓送给三女儿,并帮助她驱逐鸟害,使粮食获得丰收。从此,祖娘的三女儿就在山区安居乐业,繁衍子孙,成为瑶族。瑶族人民为了纪念密洛陀,就把她的生日定为“达努节”。过节这天,瑶族村村寨寨都要打扫得干干净净,并祭献给祖娘甜米酒和糯米粑粑,按照传统习俗,家家都要杀鸡宰羊,穿着节日盛装的青年男女约聚在预订的地点,敲击着象征祖娘遗留下的铜鼓,虔诚地为祖娘祝寿,并祝瑶家人畜两旺,年年丰收。在表演击鼓的时候,人们还争相给最佳鼓手敬酒祝贺,赐予“鼓王”的美名。此外还要唱传世的“密洛陀”古歌,跳起欢快的舞蹈,歌颂祖娘的功德。牛节瑶族的牛节也和农业生产有关。在瑶族地区,牛是重要的畜力,犁地耙田都用牛力,过去一些地区的瑶族还用牛...
· 瑶族传统节日瑶族人在"干巴节"上都干啥
![](https://imgs0.zupu.cn/zupuls/p357/c56b2038-1a27-4f89-8f2a-7d724e8632db.jpg)
“干巴”节,是瑶族人民的传统佳节,每节农历三月初三举行。农历二月下旬各村寨的瑶族人民便忙碌起来,商议节日活动的内容,然后各村分头准备。上山狩猎的村寨,负责修理枪支、冲火药、打码子,做弓弩等。下河捕鱼的村寨也置鱼网、鱼叉等器物。节日这天,天刚蒙蒙亮,原商定上山围猎的村寨的成年男子,手持火枪、弓弩,带上耙耙等食物,上山围猎,老年人和妇女则在家中宰鸡杀鸭,染制各种糯米饭,舂耙耙,准备酒菜。男子上山获得的野物,拿回来分配时,人人有份。要是获不到野物,就会被人们取笑。尤其是“门胞”(小伙子)要被“门煞”(姑娘)所轻视,因此上山狩猎的“门胞”总是不辞艰险,千方百计地捕获野物。原商议下河捕鱼的衬寨也在黎明之前出发,男女老少结队而去。捕到的鱼虾,也按户分配,共享节日的欢乐。傍晚,人们回到寨中,互相串门,互相祝贺,取出香甜的米酒,吃着香味扑鼻的糯米花饭,用当天的猎物或鱼,美美地饱餐一顿,但或多或少要留下一部...
· 瑶族节日简介瑶族共有多少传统节日
![](https://imgs0.zupu.cn/zupuls/p357/8c7a6bdd-6ea8-4230-81eb-7576d53f2ade.jpg)
瑶族的节日较多,有大节日、小节日之分。大节日有盘王节、春节、达努节、中元节、社王节、清明节等,小节日几乎每月都有。广西都安瑶族的达努节比较隆重,相传是纪念先人反抗土司斗争的节日。盘王节,俗称“跳盘王”、“还盘王愿”。每隔三五年举行一次,时为农历十月十六日,一般由一户、数户或一村进行。主要仪式由师公跳神祈祷,唱盘王歌,跳长鼓舞,祷告盘王(盘瓠)保佑赐福。盘王节,一般是自称“勉支”的瑶族的节日,十分隆重。瑶族自己的节日有盘王节、祭春节、达努节、耍歌堂、啪嗄节等。节日里因为人多,饭一般不用铁鼎锅煮,而用木甄蒸,这种饭香气更浓。每逢节日。瑶族人家还要做粑粑。节日菜肴主要是鸡、鸭、鱼、猪肉、豆腐、粉丝以及各种蔬菜。五岭山脉的瑶族,节日里喜作豆腐圆,包“荷包扎”。盘王节每隔若干年才举行一次。过去过盘王节时,都要大量宰杀牲畜,进行祭祀。祭春每年都要进行,一般都选在农历三月,届时青年男子要上山围猎,下河捉...
· 瑶族节日瑶族的“盘王节”的特色都是啥
![](https://imgs0.zupu.cn/zupuls/p357/f4934a3a-c214-414c-bf7b-de67b3f063aa.jpg)
从《盘王歌》的主要内容来看,大体上包括着以下六个方面:一、神话方面《盘王大歌》下集中的《远古天地人间》、《洪水淹天》、《雷落地》、《葫芦歌》、《禾王送禾到人间》等歌段(章)都是。二、古歌方面《盘王大歌》上集里面的《盘王出世》、《盘王献计》、《盘王出游歌》、《十二姓瑶人游天下》、《过山根》、《六面词》、《桃源洞歌》、《千家峒歌》、《连州歌》等均属此方面的内容。三、劳动生产方面其中既有反映瑶族狩猎生活的,如《放猎狗》、《立横枪》等;又有表现农耕生活的,如《天大旱》、《种竹禾》;还有描述手工业劳动的,如《鲁班造车》、《长鼓出世歌》等等。四、爱情生活方面诸如《日出早》、《日出中》、《日斜斜》、《歌一段》、《郎老了》、《夜深深》、《大小星》、《月亮亮》、《天地暗》、《相逢贡曲》、《万段曲》、《亚六曲》、《荷叶杯曲》、《夜黄昏》、《梁山伯》等。《盘王大歌》里面情歌的篇目(或歌段)和分量均较重。《盘王歌...
· 瑶族节日瑶族春节习俗有何特别之处
![](https://imgs0.zupu.cn/zupuls/p357/589ea19d-fc75-4d6c-9c6c-2a1ea25d0692.jpg)
每年农历12月15日以后,瑶家就让孩子们吹牛角,敲铜锣,表示迎接新年的到来。每天黄昏到深夜,瑶排就在呜呜、哨8当声中热闹起来。同时,各家准备过年的用品,添置新衣、鞋袜。杀猪宰牛自然是必不可少的,有的一家自宰一头猪,有的几家人合宰一头猪或一头牛,把肉类串吊于火炉塘上熏烤加工;酿酒也掀起了高潮。到了除夕那天,家家户户都杀鸡、磨豆腐、炸三角糍粑,并敬祖先,贴红、黄、绿色春联,过去没文化就贴红纸,放鞭炮。这一晚,铜锣响彻山岗,全排各家皆以吃喝和唱歌作庆,一直延续到天亮。年初二后,除了自己家里办菜,也走访亲戚,或父母兄弟之间互请吃喝,嫁出去的女儿回家拜年。小孩子是以敲铜锣、吹牛角、放鞭炮取乐。男女青年上山入林,过“喜花贵”(即男女自由相交)。有些大排如南岗、三排、油岭的青年,则组织牛角队、铜锣队、长鼓队等,金坑瑶排的金狮队和麒麟队等还下山到汉区墟镇去作“迎春”娱乐。汉人也友好地包“利市”,备黄酒接待...
关于我们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fc6ee093-f219-47fc-90da-21bd9721b53d.jpg)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ea3c7971-1e11-4045-b81c-880d962d4986.png)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01105/f86bb195-6306-4041-b306-d17003e00182.png)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