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尼族人是怎样通过“铓鼓舞”表达感情的
哈尼族人是怎样通过“铓鼓舞”表达感情的,铓鼓舞产生于哈尼族以狩措为生的古代。人们为了在狩猎时进行联络和邀约猎手,由无
铓鼓舞产生于哈尼族以狩措为生的古代。人们为了在狩猎时进行联络和邀约猎手,由无意中发现打击山中空心树会发出响声,于是他们用原木凿空绷上牛皮,做成了鼓。鼓声除进行联络和邀约猎手外,有时也可以轻轻地敲击起到吸引猎物的作用,若是单身或人少而碰到猛兽时,急风暴雨似的击打又可以起到口下跑野兽防身自卫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他们又模仿农业生产的农耕动作,使铓鼓舞得到了丰富的发展,特别是铜的发现和利用,开始有了铓,成了名副其实的错鼓舞。
铓是代表谷子的饱满,鼓是代表谷子粒多,铓鼓舞是祈祷庄稼饱满、粮食丰收或庆贺节日喜事的一种主要活动。特别是哈尼人祈祷风调雨顺、万事吉祥的传统“祭龙”仪式,更是离不开铓鼓,他们总是将铓鼓舞贯穿始终。
太阳西下催人归,当我们踏上返程的路时,那回肠荡气、震天动地的鼓声仍在耳边回响。那激越奔放潇洒劲健的舞姿还在眼前闪动。我问中央电视台的记者有何感受时,他们很高兴地说:“很好,这么美的舞蹈,应该把它推出去。”
其实,近年来,建水的哈尼族铓鼓舞已走出深山,多次参加了省内外的一些大型演出活动,在全国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会和第三届中国艺术节的开幕式和闭幕式上,以动人心魄的震撼力,受到称赞。
在首都举行的中华鼓舞大赛中获最高奖——山花奖。还在意大利蒙特卡尼第8届国际旅游电影节上获最高奖——苍鹭奖。铓鼓舞是哈尼族古老文化的重要遗产之一,它不但是哈尼族舞蹈的精华,而且对研究哈尼族历史以及繁荣今天的民族舞蹈艺术具有重要的价值。同时,它为建水的旅游业增添了一道民族风情的新景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哈尼族铓鼓舞是怎样的?为何会有世界风采
铓鼓舞产生于哈尼族以狩措为生的古代。人们为了在狩猎时进行联络和邀约猎手,由无意中发现打击山中空心树会发出响声,于是他们用原木凿空绷上牛皮,做成了鼓。鼓声除进行联络和邀约猎手外。有时也可以轻轻地敲击起到吸引猎物的作用,若是单身或人少而碰到猛兽时,急风暴雨似的击打又可以起到口下跑野兽防身自卫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他们又模仿农业生产的农耕动作,使铓鼓舞得到了丰富的发展,特别是铜的发现和利用,开始有了铓,成了名副其实的错鼓舞。铓是代表谷子的饱满,鼓是代表谷子粒多,铓鼓舞是祈祷庄稼饱满、粮食丰收或庆贺节日喜事的一种主要活动。特别是哈尼人祈祷风调雨顺、万事吉祥的传统“祭龙”仪式,更是离不开铓鼓,他们总是将铓鼓舞贯穿始终。太阳西下催人归,当我们踏上返程的路时,那回肠荡气、震天动地的鼓声仍在耳边回响。那激越奔放潇洒劲健的舞姿还在眼前闪动。我问中央电视台的记者有何感受时,他们很高兴地说:“很好,这么美的舞...
· 哈尼族人是怎样唱歌的?哈尼族音乐特色
哈尼族也是一个热爱音乐和舞蹈的民族。无论男女老少,都喜欢随身带着自己的乐器。小伙子爱的是三弦四弦,姑娘们喜欢“把乌”和“响篾”,男孩子爱吹直笛,老年人也有他们特制的“小把鸟”。在节日和盛大的祭祀场合,乳锣和鼓等敲击乐器是不可缺少的。“把乌”是哈尼族特有的乐器,以细竹管制成,长六七寸,五个孔,形如笛,吹的一端加一个鸭嘴形的,音色幽雅深沉,如泣如诉,宜于抒发情感。歌唱为广大群众所喜爱,主要有“哈八惹”和“阿其古”两大类。“哈八惹”意思是喝酒时唱的歌,或诗歌咏唱。多在祭祀、节日、婚丧等隆重的场合由“米谷”或是老年人唱,如《创世纪》、《祭祀歌》、《祭龙规矩歌》、《老人安葬歌》、《讨媳妇的歌》等都这一类。调子庄重严肃、低沉缓慢,歌时由一人主唱,唱完一小段,周围听众接唱合声。这种合声有固定格式,常常配上“苏呵——依——苏”之类的声音,既表达欢乐的情趣,又起着助兴的作用。《阿其古》是生产劳动时唱的歌,...
· 羌族水祭羌族人对水有着怎样的感情
羌人自来认为大禹是羌族的祖先,是羌族第一个酋长兼巫师的伟人。大禹治水,功盖华夏,恩泽九州。羌人为有这样一位祖先自豪,并奉为天下第一水神,世代崇祭。在四川羌族地区——岷江上游、涪水源头、青衣江(羌江)两岸,均立有大禹庙或禹王宫,任人朝祭,以念祖先的千古恩德。在大禹故里北川县,有“禹穴”、“刳儿坪”、“石纽山”和禹王庙、禹王宫等古迹圣地,让人瞻仰,以缅怀大禹的盖世功德。所以,释比在各种祭礼活动作法请神时,都要恭请大禹,而施行水祭仪式(或天干求雨)多在禹王庙、禹王宫里进行。其主祭之神,自然是禹王大禹了。届时,释比在大禹神像前,踏着“禹步”,跳着“莎朗”,唱着颂扬大禹治水的伟大事迹,缅怀大禹治水的功德,并祈求大禹佑福羌寨昌盛、六畜兴旺、人寿年年。在羌族某些地区,也有视水神即龙神的习惯。水祭,特别是天旱求雨时,在龙王庙中,隆重祭祀龙王,降水驱旱。更为有趣的是,羌族崇祭水神,其中还有一位因疏通岷江,救...
· 舞蹈“夸耳环”表达了羌族人怎样的情谊
“夸耳环”舞蹈的圆圈不封口,青年们饮完咂酒后,在大家的哄闹中,第一对相爱的青年男女首先分别站到圆圈的首尾位置,舞蹈在羌、汉两种语言相互混合的歌曲中进行。每段歌曲的前半部,由这一轮舞蹈的两位男女“主角”领唱,后半部歌曲则是大家齐声欢唱、帮腔或起哄。舞蹈动作随领唱时节奏的缓慢、平和与合唱时的激烈、欢快而频繁变化。伴舞的歌词,在以“夸耳环”为主题的基础上即兴填词。舞蹈开始的舞段,是男主角以模拟形式极其风趣地边歌边舞,夸赞自己心上人聪慧和所佩戴耳环如何美丽。在众声附和后,满面通红的姑娘怀着羞涩之情,在答唱中用充满激情的古朴舞姿感谢男友对自己的赞美并讲述自己对男友情有独钟的原因。随着男女双方的相互赞美和爱慕的表达层层深入,舞蹈气氛逐渐进入高潮,转向众人提问和男女主角轮流对答的歌舞场面。这样欢快的歌舞直延续到二位主角再也招架不住,无言答对为止。然后再换另一对恋人重新开始。“情歌”也是表达双方爱慕之情的...
· 苗族男女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爱意的
通常在湘西州古丈县、吉首市、龙山、凤凰等县常见。苗族青年婚前恋爱比较自由,青年们赶场、聚会,往往是男的两三个一伙,女的五六个一群,或坐在树荫下,或坐在草坪中,有说有笑。散场回家的路上则挑中意的对象,以歌表情,以歌结友,谓之“边边场”,整个过程充满浪漫情调,充满诗情画意。唱苗歌是苗族表述心迹、传递情感的一种方式。苗歌博大精深、构式严谨、种类繁多。在或激越高亢或委婉缠绵中表情达意。青年男女苗歌唱答时陶醉在一种艺术氛围中,求含蓄多比兴,绝无淫词烂调;赶“边边场”必须避开同宗父老兄弟,偶而相遇也必须马上规避,否则将被视为大不敬;同姓男女皆为兄弟姐妹,不能谈情说爱,更不能通婚,同姓通婚将被视为大逆不道。试探的方式是奇巧的,男的与姑娘见面后,就以向姑娘讨东西的方式来试探姑娘愿不愿意相交。例如:在赶场的途中讨糖、讨果子,在山上相见讨菜、讨水。小伙子向姑娘讨东西,并不是要这些东西吃,而是通过“讨”,来试探...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