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唱响哈萨克族草原的“阿肯”和“冬不拉”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420
转发:0
评论:0
唱响哈萨克族草原的“阿肯”和“冬不拉”,在哈萨克草原上,每逢节日和喜事,都要举行赛歌、对歌和赠歌。特别是到了盛夏,还

  在哈萨克草原上,每逢节日和喜事,都要举行赛歌、对歌和赠歌。特别是到了盛夏,还要举行阿肯弹唱会。来自天山深处的哈萨克说唱诗人,聚集在一起用诗和歌进行表演和较量,这成为最受群众欢迎的一次盛会。“肯”是哈萨克群众对民间歌手的称谓。阿肯知识丰富,感情充沛,文思敏捷,即兴弹唱,出口成章。他们除了能弹会唱,还会背诵许多民间传说、诗歌、故事,并能创作。可以说既是民间文学的继承者和整理者,又是艺术一家。

  草原上的阿肯,无论骑马漫游到什么地方,他们都身不离“冬不拉”。冬不拉是哈萨克族最普及最流行的乐器。它有两根弦,左手按弦,右手弹拨。这种乐器十分轻巧,音质优美,许多哈萨克牧民都会制作。

  关于冬不拉,在草原上流传着许多优美动人的传说。据说,冬不拉本是一位国王的独生子,有一次,他为草原上消灭熊害而献出了生命,国王知道后悲痛万分,派人四处寻找,但无结果。后来,有位叫阿肯的牧民,用松木做了一把乐器,并用这把乐器在草原上日夜弹唱,那悠悠的琴声中传出了王子和黑熊搏斗的声音,同时也表达了草原人民怀念王子的深厚感情。

    从此,哈萨克人民有了这种乐器。哈萨克人民为了纪念王子,便把这种乐器命名为“冬不拉”。这也是阿肯离不开冬不拉原因。

  冬不拉在草原上流传很广,式样也有很多种,铲子形冬不拉叫“阿巴依式冬不拉”,马勺形冬不拉叫“江布里冬不拉”。后来经不断改革,将这两种式样的冬不拉加以结合,出现了一种“民族新式冬不拉”。冬不拉是阿肯手中的武器,它既可叙事又可抒情,特别当它描绘草原新生活时,那明快的旋律,充满了浓厚的草原气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秦陇文化—文化艺术—阿肯和冬不拉
在哈萨克草原上,每逢节日和喜事,都要举行赛歌、对歌和赠歌。特别是到了盛夏,还要举行阿肯弹唱会。来自天山深处的哈萨克说唱诗人,聚集在一起用诗和歌进行表演和较量,这成为最受群众欢迎的一次盛会。“肯”是哈萨克群众对民间歌手的称谓。阿肯知识丰富,感情充沛,文思敏捷,即兴弹唱,出口成章。他们除了能弹会唱,还会背诵许多民间传说、诗歌、故事,并能创作。可以说既是民间文学的继承者和整理者,又是艺术一家。草原上的阿肯,无论骑马漫游到什么地方,他们都身不离“冬布拉”。冬布拉是哈萨克族最普及最流行的乐器。它有两根弦,左手按弦,右手弹拨。这种乐器十分轻巧,音质优美,许多哈萨克牧民都会制作。关于冬布拉,在草原上流传着许多优美动人的传说。据说,冬布拉本是一位国王的独生子,有一次,他为草原上消灭熊害而献出了生命,国王知道后悲痛万分,派人四处寻找,但无结果。后来,有位叫阿肯的牧民,用松木做了一把乐器,并用这把乐器在草原上...
· 哈萨克族美丽的“冬不拉”有啥神秘传说
冬不拉是居住在新疆伊犁一带哈萨克族人心爱的乐器,说起它的来历,有这样一个故事。传说,很早以前,草原上有一个残暴的可汗。一提到他的名字人们就满腔的厌恶和愤怒,他的同样凶狠残暴的儿子在他筹办50大寿前的一次狩猎中失踪,凶残的可汗命令王宫里的仆役在三天之内必须找到他。谁要是带来一点不吉祥的消息,就要用鼎沸的铝水灌满他的嘴!经过一番周折,一个年轻的骑手终于发现了可汗儿子的尸体。他僵卧在一棵胡杉旁,看来他是被野猪扑倒,又被锐利的牙齿,挖去了心脏。“怎么办?怎么向可汗讲述这可怕事情?”大家用惊恐的目光互相探问。后来他们来到老牧人的毡房,请他帮助出主意,老人苦思沉默好久,最后他说:“有办法了,如果能够不用我们的嘴去讲述这件可怕事件,那我们不是都可以逃脱这次残酷的惩罚了吗?”说罢,他就从自己房前的树上据下两块最好的薄薄的木板,又宰杀了自己的马,从马的腿上抽出两条长长的筋。“朋友,别可惜这匹瘦马吧,因为它死
· 什么是哈萨克族“阿肯弹唱”?其又有何风格
阿肯弹唱,大体有两种形式。一是阿肯怀抱冬布拉自弹自唱,这种弹唱,多是演唱传统的叙事长诗和民歌。从这些诗歌中,我们可以看出哈萨克族的宗法社会制度,生产方式的演变,阶级关系在氏族部落之间的变化;婚丧嫁娶,衣食住行等生活习俗的特点;草原上不成文的习惯法,各种宗教的影响以及山川地理的名称等等。其中既有社会现象的细腻描述,又有自然现象的生动写实。这些诗歌对民族发展史、民族关系史和宗教史的研究,都有很重要的价值。它又是研究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民族学、民俗学的重要资料。阿肯弹唱的第二种形式是对唱,对唱有2人对唱和4人对唱,有时也有一人单独弹唱叙事长诗和经典曲目。2人对唱一般是一男一女,也有男阿肯对男阿肯、一个阿肯对几个阿肯的对唱,形式灵活自如,可视情况变化随机应对。对唱含有较量之意,把雄辩和唱诗结合在一起,既富有生活气息,又生动活泼,它是人们所喜爱的一种古老而至今仍盛行的艺术形式。在对唱中,孕育和保...
· 温带草原、稀树草原和疏灌丛
植被特征温带草原是一种由多年生丛生禾本科旱生植物为主所组成,植物群落连绵成片。水分的不足使乔木难以立足。杂类草虽然也有出现,但一般处于次要地位。禾本科草类根系扎得较深,并成丛分布形成连续而稠密的草地。典型草原的禾本科草类具有旱生的结构特点:叶片狭窄,有绒毛卷叶,甚至具有蜡质层等。在温带草原的内部,由于干旱程度的不同,禾草的高度也有一定的变化,根据禾草高度分出所谓的高草草原和矮草草原。有时根据组成草原的层片结构分为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和高寒草原等类型。温带草原在不同的地区有各自独特的名称,如在北美洲称为普列利(prairie),在南美洲则叫做彭巴(pampa),而在俄国却称为斯第普(steppe)。
· 行走在草原上的哈萨克族游吟诗人
“阿肯”是哈萨克族人对本民族游唱诗人的尊称。被尊为阿肯的人,是歌手中的优秀者,是能即兴吟咏的诗人、是弹奏冬不拉的高手;是草原上受欢迎、受爱戴的民间艺术家……阿肯魅力风从草原上吹过,在草原的深处、在那水草丰美的湖泊中,有大群的天鹅在戏水、飞翔。草原上的牧人,每日就在天鹅的陪伴下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直到有一天,草原被白雪覆盖,天鹅纷纷离开乌孙大草原。一个牧羊人用白蜡木雕成一把琴,用骆驼皮做琴箱,用马尾做琴弦,黄杨木的琴头上雕刻着牧人梦中的那只天鹅。这把琴发出像天鹅一样婉转的声音,被行游在草原上的阿肯们带到各个部落,飘进了哈萨克牧民的毡房,融进了一个民族的血液中,这就是哈萨克族游吟诗人——阿肯的魅力。“哈萨克”意为“战士”,或“白色的天鹅”。“阿肯”是哈萨克族人对本民族游唱诗人的尊称。被尊为阿肯的人,是歌手中的优秀者,是能即兴歌咏的诗人、是弹奏冬不拉的高手;是草原上受爱戴的民间艺术家。阿肯主要...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