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基诺族有什么特色工艺?基诺族的独特工艺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460
转发:0
评论:0
基诺族有什么特色工艺?基诺族的独特工艺,基诺族的砍刀布基诺族妇女善于纺织。当你走进基诺山寨,随处都可以发现:在村

  基诺族的砍刀布

  基诺族妇女善于纺织。当你走进基诺山寨,随处都可以发现:在村头寨边或田间的小路上,一个个基诺族妇女无不用纺锤捻着线,两只灵巧的手时开时合,时上时下,雪白的棉花霎那间就化为一根根均匀的银丝。

  基诺族的布料用腰机手工纺织而成,名为“砍刀布”。织布时,妇女席地而坐,经线的一头拴在自己的腰上,另一头拴在对面的两根木棒上,纬线绕在竹木梭上。操作时用双手持梭来回穿行,每穿行一次用砍刀式的木板将纬线推紧,如此周而复始,一块漂亮的“砍刀布”便织成了。

  基诺族就用这种“砍刀布”装扮着自己。男子通常穿无领无扣的对襟黑白花格上衣,前襟和有几根红、蓝色花条,背部绣有约20厘米见方的太阳花式图案,下穿宽大的长管裤或短裤;妇女胸穿鸡心式的绣花胸兜,外穿蓝、红、黄、白花格无领对襟上衣。下穿红布镶边的短裙,裹蓝色或黑色的绑腿。头戴长及肩部的披风式尖顶帽。这种帽子别具一格,形似现代都市风雨衣上的尖顶帽,是基诺族妇女服饰的一个显着特征。它是用长约60厘米、宽约23厘米的竖线花纹砍刀布对折,缝住一边而成。戴时常在帽沿上折起指许宽的一道边。身材苗条的基诺族妇女穿戴上这样一套色彩协调、剪裁适体的服装,显得既庄重大方,又活泼俏丽。

  基诺族的太阳鼓

  每年农历十二月,基诺山鲜花盛开,欢声笑语。寨子里的卓巴(长老)敲响了牛皮大鼓——太阳鼓,人们情不自禁地围着大鼓,随着鼓点跳起喜庆丰收的民族舞蹈“太阳鼓舞”,欢度每年一度的“特懋克节”。

  基诺族崇拜太阳,看看太阳鼓便知一二,它的正面似一轮太阳,鼓身插有17根木管,象征太阳的光芒,基诺人在除夕敲之,据说能带来吉祥。

  太阳鼓是基诺族最神圣的祭器和乐器,每个村寨一般有两面,即公鼓和母鼓。

  基诺族视太阳鼓为神灵的化身、村寨的象征,认为它能保佑全寨人丁兴旺、五谷丰登。平时将其供放在卓巴和卓生(地位仅次于卓巴的另一长老)家里,任何人均不得随意触摸、敲击。只有卓巴宣布过年时,以及某些特定的场合才能敲击。

  制作太阳鼓是每一个寨子极为重大的活动,并有一套严格的程序。首先是选好一棵树,并择吉日杀鸡祭神砍树。蒙鼓前先杀鸡祭鼓,鼓面蒙好后再次举行祭鼓仪式,欢跳大鼓舞。随后人们一路歌舞欢腾,将太阳鼓抬到卓巴或卓生家供奉,这才算完成一件众人倾心的大事。

  基诺族工艺

  基诺族妇女从小学挑花,常用彩色丝线在胸兜上、筒帕上挑出各种植物、云彩、江河的图案。男子喜欢雕刻,常在耳环木上、镰刀柄上、背东西的背板上、三弦柄上、口弦上雕出各种植物叶子和房屋的形象。他们还善于做篾活,能把蔑削得又薄又滑,编成精美的槟榔盒、烟盒、针线盒、手饰盒、钱盒、酒杯盒等,家庭中用的篾桌也是自己编的。

  孔明印:基诺族的一种刺绣工艺。基诺族喜欢在衣服边、胸围、帽尾、绑腿等服饰上刺绣各种装饰花纹,在筒帕上绣上各种几何图案。男子喜穿无领对襟黑白花格小褂的背部,有一块六寸见方的各色线绣成之花纹,有的象太阳,有的象月亮,有的象兽形,基诺族把这些花纹图案称之为“孔明印”。他们认为,孔明是基诺族的祖先,于是,就把基诺族的族源和族称,以及生活中的许多东西都与孔明连在一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基诺族穿什么服饰?基诺族服饰有何特色
基诺族男子服饰基诺族男子穿镶边白色粗布对襟短褂,无领,无纽扣。背部一般都缝有绣在白色方块布上的月亮花式图案,有的胸部、下摆、袖间及袖口都有黑红两块10厘米左右的方形黑布,中间绣着太阳纹、月亮花,称为“孔明印”。下着白色或蓝色裤子,左右两侧胯部各有一块传说是神人所赠治箭伤的膏药形方块黑布,以保护他们不遭受伤害。腿上裹白色绑腿。头上留三撮发,额前正中一撮,头顶脑门心两边各一撮,用宽约一尺、长约丈余的黑布缠头。基诺族女子服饰基诺族妇女穿自织棉布做的紧身对襟小褂,镶绣色彩艳丽的花纹图案,无领,无纽扣,肩尖。袖笼以上用蓝或黑色,袖笼以下用各种宽窄不同的条纹花边,有的以红、赭、灰为主调,有的以紫、绿、蓝为主调,有的配以银饰。上衣背部绣有圆形太阳花式图案。胸前戴一贴身三角形黑色绣花小兜。下穿红布镶边的黑裙,裙子上部用白底织纹布,与上衣装饰相呼应,约占裙长的2/5,下面3/5为黑色。裙下摆有彩色花边,两
· 基诺族有什么节日基诺族的节日介绍
基诺族节日之打铁节基诺语称“特毛切”,是基诺族最隆重的节日,一般于每年农历十二月举行,历时三天。节日第一天上午要举行剽牛仪式,午后寨子里的长者敲响牛皮大鼓,人们情不自禁地随着鼓点围着大鼓跳起粗犷的舞蹈,这就是基诺人欢庆丰收的“太阳鼓”舞。太阳鼓是基诺族最神圣的祭器和乐器,每个村寨一般都有两面,分公鼓和母鼓。他们视太阳鼓为神灵的化身和村寨的象征。祭祀太阳鼓,目的是祈盼它能保佑全寨人丁兴旺、五谷丰登。基诺族节日之火把节基诺族传统岁时节日。每年农历六月间择日举行。节前,由卓巴(寨父)、卓生(寨母)分派一些人上山砍松柏,把砍来的树枝在寨内广场上支起一高大火把。这天全寨人停止征税,男女老幼皆着节日盛装,家庭主妇忙于准备节日会餐,亲戚朋友互相拜访。晚上,在塞外烧起火把,人们汇集到火把周围,待卓巴向火把祈祷后,人们便纵情歌舞,老人们开怀饮酒。青年男女则合着锣、象脚鼓和三弦,尽情鼓舞,直至通宵达旦。基诺族...
· 基诺族听什么音乐?基诺族的民间音乐
基诺族民间音乐也相当丰富。民歌有叙事歌、山歌、贺新房歌、哄娃娃歌、儿歌等。主要乐器有口弦、“毕吐鲁”——二洞箫和二胡、“七柯”(用7个竹筒组成,有7个音阶)、“塞吐”(大鼓)、硭和钹等,基诺族人民喜爱歌舞,从小学习传统曲调,成年即兴填词,对歌。在节日和一些重大仪式期间,载歌载舞,舞蹈动作一般较简单。基诺族音乐特色民歌调:基诺族民歌以徵、羽两种调式较多(徵、羽是中国古代七声音阶的音级。徵、羽调式即现代的5调式和6调式)。速度较自由,多使用混合节拍,曲调常用五声式二、三度级进行。旋律与语音的关系极为密切,复合元音的唱词前倚音:每句唱词的最末一个音节如果是小三度(1-6)下行时,常使用连续下滑进行。每句歌词多为七或九两种单数音节组成,很讲究对仗。双数句最末一个音节要协韵(韵母、声调都相同)。如情歌(巴格勒)、上房新歌(扫高格勒),这类民歌叙事性较强,演唱时要先唱一个“歌头”,之后开始唱正词。唱歌...
· 基诺族跳什么舞蹈?基诺族的舞蹈艺术
儿童舞基诺族的“儿童舞”(基诺语称“佐交交麦”)流传甚广,几乎每个基诺族村社都有。舞蹈的队形多种多样;有的围圆拍手跳,有的排成两行跳,有的围圆勾脚单腿跳,有的拉手跺脚跳,有的围圆相互对面拍打臀部两侧跳。舞姿活泼大方,天真烂漫,多是载歌载舞,一般无伴奏。歌舞动律特点是跺脚、屈膝,跺脚时似被火烫了一下,抬腿敏捷快速;屈膝半蹲跳时身体微有颤动,形成活泼而不轻狂,稳重而不压抑的风格特点。贺新房舞基诺族庆贺新房落成都要跳刹锅克,即贺新房舞。由一个长者领头,带领众人手拉手围成个圆圈,人数不限,但圆圈留下一个口子,让后来者加入。领唱者面前置一张篾桌,上面放酒,边饮边唱。领唱者领唱一句,圈内的一领唱者起头重复领唱者唱词前一句的两个词,然后众人接下去重唱这句歌词。节奏自由急迫,音域宽广舒展。合着歌声,还有众人脚踏新竹楼篾巴的响声。酒助歌,歌助舞,通宵达旦。大鼓舞大鼓舞,基诺语称“司土锅”,“司土”为“大鼓”...
· 基诺族礼仪有什么规矩基诺族的礼仪与禁忌
基诺族的山寨,多建于山顶或半山腰上,四周森林环绕,有着独特的热带雨林奇观。这一带方圆几十公里是国家自然保护区。基诺族对花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他们把鲜花看做是纯洁、友爱和吉祥的象征。每一家的住房周围都种满鲜花,一年四季花开不败。基诺族把鲜花与家运联系起来,认为家庭幸福和美,是因为种植了鲜花。每逢节日,妇女们除了穿上艳丽的民族盛装外,还要在耳环及头上插几枝花,特别是当山茶花盛开时,青年男女都要在发髦或胸前插上山茶花。男女之间表示爱情,鲜花成了“媒人”。某青年看上了一位姑娘,便摘几枝花表示爱慕之心,如果姑娘有意,就会接过青年送来的鲜花。在基诺山寨,很少看见不戴耳环的人,每个人不是在耳环眼里塞上一个纸卷,就是在耳垂上挂上一个粗大的耳环。然而最弓队注目的是耳环眼。不少民族的耳环眼只略比针眼大一点,基诺族的耳环眼却大得令人吃惊。他们从小就穿耳环眼,随着年龄增长,逐渐扩大。一个人的耳环眼越大,说明这个人越...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