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傈僳族舞蹈 傈僳族的阿尺目刮舞蹈有什么特点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926
转发:0
评论:0
傈僳族舞蹈傈僳族的阿尺目刮舞蹈有什么特点,傈傈族的歌舞绚丽多姿,傈傈族的民族舞蹈为傈傈族文化的传承起着重要的作用,而“阿尺

傈傈族的歌舞绚丽多姿,傈傈族的民族舞蹈为傈傈族文化的传承起着重要的作用,而“阿尺目刮”则是傈傈族民族歌舞中最具代表性的舞蹈。“阿尺目刮”是“山羊的歌舞”,这歌舞不用乐器,是一种人们自娱自乐的舞蹈,而且唱词还十分的丰富,没有界限,可以即兴自编,是种十分有趣的歌舞。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傈傈族的民族舞蹈“阿尺目刮”。

“阿尺目刮”的来源据说与傈僳族群众的半农半牧,特别喜爱饲养山羊有关。据介绍,当地傈僳族崇奉原始宗教,但无庙宇,宗教活动大多通过歌舞进行,也就催生了“阿尺目刮”。

“阿尺目刮”的发源地是云南省迪庆州维西县叶枝乡同乐傈僳大村,这个村寨的傈僳族居民全部是用原木搭成的“木棱子”,呈阶梯状一层层分布在山坡上。

乐歌以领唱和伴唱合成,每一乐曲开头,都有一个无唱词内容的起音,其音颤抖悠扬,宛如旷野里山羊的悠悠长鸣。参舞者分男、女两队,每队有一名领唱者,其余合唱。

唱词内容十分丰富,可从远古洪荒的神话传说唱到身边的生产生活,可承袭前人留下的唱词,也可即兴自编自唱。

“阿尺目刮”是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民族舞蹈,仅流传在以叶枝乡为中心的澜沧江上游地区,是一种群众性自娱性舞蹈,其特点是不用乐器,自始至终踏歌起舞,曲调可缓可急,且跳动幅度较大,给人以舒展自如的感受。

阿尺目刮的起源

“阿尺目刮”———山羊的歌舞,是流传于澜沧江上游的傈僳族传统舞蹈,“阿尺目刮”是来自远古的歌,曲调深沉悠远,如山羊长鸣,音色婉转舞步多变。维西县叶枝乡同乐村是“阿尺目刮”的故乡。“阿尺目刮”的歌词内容丰富,涉及日常生活中的婚、丧、嫁、娶,节日喜庆,欢庆丰收,迎送宾客等方方面面;舞步古朴,多变,至今还保持着原汁原味的跳法。那震撼山谷的歌声,粗犷雄建的舞姿使人回味无穷。

“阿尺目刮”是傈僳族历史的真实写照。傈僳族是山的民族,其族源、迁徙历史、文化习俗等大多以民间文学和口碑相传下来。傈僳族是追赶太阳的民族,太阳哪方落就往哪方迁徙。在三次大规模迁徙过程中,澜沧江是西迁的主要通道,成为傈僳族文化的聚集和传播带。

“阿尺目刮”以热烈奔放、粗犷有力的歌舞生动地反映了傈僳族游牧、狩猎、采集、刀耕火种的历史演变过程。傈僳族是酷爱狩猎的民族,对各种动物的习性都非常熟悉,特别是在长期的迁徙过程中,傈僳族人民的衣、食、住、行与山羊结下了不解之缘。

例如:傈僳族用山羊皮制成的羊皮褂,既能保暖,又能遮风挡雨,是傈僳族人民生产生活的必备物品。因此,傈僳族人民模拟山羊习性动作而创作成的“阿尺目刮”,舞姿生动形象,情绪欢乐热烈,富于变化,充分表现了傈僳族人民对各种动物的挚爱以及向恶劣的生存环境作艰苦卓绝斗争的乐观向上精神,保留了浑厚古朴的原始艺术风格和特色。

傈僳族先民还通过对大自然长期细致的观察,借助山花开放、蝉鸣鸟啼、草木枯荣、大雪纷飞、叶绿枝添来定季节。

阿尺目刮的舞蹈内容

“阿尺目刮”歌舞内容有祭祀、婚丧、生产、时政、历史传说、情歌、忆苦歌等。

例如:人们在吟唱嫁娶调子时,领唱的两位长辈男女都要教新郎和新娘如何经营土地、使用镰锄、饲养家畜、相亲相爱等,整个生产生活过程全部教完,使新郎和新娘倍加珍惜婚姻,同甘共苦,白头偕老。在逢年过节、喜庆丰收、串亲访友、婚丧嫁娶等场合,傈僳人民也以歌问候,相互祝愿,他们不仅触景生情,遇事而歌,而且能即兴随编随唱。

甚至发生矛盾纠纷、告状打官司时,当事人双方也常以歌代言,申诉各自的理由,调解人也以歌代言。在歌声中,矛盾纠纷得到解决。生活在维西县巴迪乡洛义村倮马村民小组的傈僳族群众,每年农历春节后初三至初十间,选定一个吉祥的日子,到山上举行盛大的“尼古”(汉语译为祭祀)。

这一天人们纷纷拿出酒、鸡、肉等食品祭山神,请求来年全村老少平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当天晚上全村人集中在主办祭祀活动的主人家举行盛大的晚会,引吭高歌,抒发情怀,唱跳起欢乐的“阿尺目刮”。人们沉醉在歌的海洋中,一直唱几天几夜。这样的习俗已延续了上百年,成为了傈僳族文化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阿尺目刮的舞蹈跳法

“阿尺目刮”舞蹈的跳法共有十多种,包括“左倮邓”(舞圆环)、“腊腊邓”(进退舞步)、“洒托闭”(三步跺脚)、“阿尺邓”(跳山羊)、“别别玛”(舞旋风)等,其中“玛夺担"(寻求爱侣)、“矣然邓”(迎宾客、)等在特定场合才跳,不同的跳法还配有大圆圈、直纵队、半圆弧等不同的队形。

阿尺目刮的舞蹈服饰

“阿尺目刮”舞者的服饰十分独特,据清代余庆远《维西见闻录》记载,表演“阿尺目刮”时“男挽髻戴簪,编麦草为缨络缀于发间,出入常佩利刃。妇挽发束箍,盘领衣,系裙裤”。如今这种别具一格的服饰已不多见,现在“阿尺目刮”表演中仍保持“编麦草为缨络缀于发间”的惟有叶枝镇境内的傈僳族。

阿尺目刮的舞蹈传承

“阿尺目刮”舞多次走出大山到县城、到州府中甸演出。2004年5月,迪庆州举办首届香格里拉艺术节,叶枝乡组成阵容庞大的表演队,那古朴的穿着,精彩的表演博得了上万观众的阵阵掌声,拿到了金奖。“阿尺目刮”如今广泛流行于叶枝乡的村村寨寨,成为活跃山区各族群众文化生活,开展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

逢年过节或收获季节,高山深谷中的傈僳族山寨,到处篝火熊熊,灯光明亮,各族群众手拉手,跳起“阿尺目刮”,歌唱赋于人类生命的大自然,歌唱给大地带来光明的日、月、星、辰,歌唱五谷丰登、牛羊成群的幸福生活阿尺目刮”被专家认定为有较高艺术价值的民族歌舞,编入《中国舞蹈集成》。

如今,“阿尺目刮”已走出山门,在香格里拉文化中显得鲜艳夺目,被多数人认知、熟唱,在迪庆州民族民间歌舞表演中多次获奖。尽管该歌舞目前处于初步的挖掘、整理阶段,但迸发出较高艺术价值和生命力,这是有目共睹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傈僳族舞蹈傈僳族的刮克舞有什么特色
傈僳族刮克舞少数民族的人民大多都能歌善舞,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创造出许多具有民族特色的舞蹈,而傈僳族的刮克舞表现出了傈僳人的团结和豪迈。傈僳族刮克舞是一个群体性的舞蹈,在特别的日子里,人们会围在一起跳刮克舞。下面的傈僳族文化为你带来刮克舞的更多内容,一起来学习一下吧。“刮克”可分“其本刮克”和“无伴奏踢踏刮克”两种。“其本刮克”是以类似琵琶的乐器“其奔”为伴奏的舞蹈;“无伴奏踢踏刮克”是以跺、擦舞步踏地为节的舞蹈。“刮克”舞约有70多个套路,有一步跺、扭摆跳、撒荞舞、赶熊舞、围猎舞、刀舞、盔甲舞、砍火山舞、种谷舞、栽秧舞、破板子舞、背水舞、吸烟舞、摇篮舞、野鸡找食舞、豹子甩尾舞、麦叶长舞、射箭舞等,内容十分丰富,生产生活、自然生物无所不包。其中,《米依刮走》意为“跳劳动生产舞”,再现了傈僳族刀耕火种的劳动生活全过程,找土地、砍火山、挖地、种谷、薅草、扳包谷、背包谷、丰收等一系列过程都以舞蹈形式...
· 傈僳族舞蹈傈僳族阿尺木刮到底是什么
独特的傈僳族阿尺木刮文化每个民族必定都有着属于他们自己的独特文化,经过时间的演变,这些文化才能源远流长。傈僳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特色的一个民族,他们有一个独具一格的民族文化——阿尺木刮。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傈僳族文化中的阿尺木刮到底是什么吧!僳僳族阿尺木刮,意为“山羊的歌舞”或“学山羊叫的歌调”,流传于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维西僳僳族自治县叶枝镇的同乐、新乐一带,是当地传统的自娱性民间歌舞。“阿尺木刮”涉及僳僳族人民婚丧嫁娶、节日喜庆、欢庆丰收、喜迎宾客等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实现和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阿尺木刮”作为有较高艺术价值的民族歌舞载入了《中国民间舞蹈集成》。2006年入选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阿尺目刮”是一种群众自娱性舞蹈,流传于以叶枝乡为中心的澜沧江上游地带,其特点是不用乐器,自始至终踏歌起舞,乐歌以领唱和伴唱合成,每一乐曲开头,都有一个无唱词内容的起音,其音颤抖...
· 傈僳族舞蹈傈僳族的舞蹈常见的有哪些
傈傈族是云南的特有民族,傈傈族文化丰富多彩,傈傈族人们能歌善舞,傈傈族的舞蹈主要来源于生产劳动及狩猎活动等生活内容中。他们的舞蹈传承至今还保留着原汁原味的原始特色。那么傈傈族舞蹈究竟保有怎样的原始特色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傈僳族舞蹈因地区不同而异,怒江流域的民间舞蹈只舞不歌,完全以竖笛(与羌笛相似)、横笛、琵琶、二弦、西北民族乐器和自制的弹拨乐器“达比亚”为舞蹈伴奏。舞蹈名称一般以舞步动作为名,更多的随乐曲名称而定。每逢节日、播种和收获后,人们都要跳被称为“迷依刮克哦”的自娱性《生产舞》。这个舞蹈据说产生于17世纪,当时的傈僳人还处于以狩猎和采集野果为生的时代,舞蹈只能以模拟各种动物为主。在后来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傈僳人学会了务农,渐渐把模拟动物的原始舞蹈改进成为表现农务的《生产舞》。在圆圈舞蹈中,人们以各种模拟姿态细致地表现人们挖地、种玉米、锄草、收获归仓等内容。而且至今在舞蹈中还保留了一...
· 傈僳族舞蹈嘎且且撒勒舞是什么样的舞蹈
嘎且且撒勒舞:“来跳美好的舞蹈”傈傈族,一个舞蹈的民族。傈傈族不管老人还是小孩都爱好跳舞,也都会跳舞。而嘎且且撒勒舞则是傈傈族舞蹈中最具有寓意的一个舞蹈,也是傈傈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嘎且且撒勒舞有什么寓意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傈傈族舞蹈的嘎且且撒勒舞。“嘎且且撒勒舞”傈僳语意为来跳美好的舞蹈。相传是由72种曲调组成的72种舞蹈。傈僳人但凡祭庆典礼、红白喜事、逢年过节、庆贺丰收和战争、祈祷神灵,或男女青年相聚,都跳嘎且且撒勒舞,充分展示了傈僳人热爱生活,以及丰收的喜悦,节日的欢乐,男女间美好的爱情和战争胜利的狂欢等等。嘎且且撒勒舞又是傈僳青年男女表达情爱,建立个人关系的重要媒介。但原则上是点下包谷到收成之前是不跳欢庆舞的。嘎且且撒勒舞包含很多种不同曲调、不同内容和形式多样的舞步,往往是一曲接着一曲,连续不断的跳完为止。主要有《衣采拜华》、《七古尼查》、《匡娃娃》、《拉不拉呆呆》...
· 傈僳族舞蹈傈僳族葫芦笙舞乐是怎么发展的
傈僳族葫芦笙舞乐的历史渊源及特点葫芦笙舞乐是傈傈族文化的重要组成不分,是傈傈族最重要的传统器乐形式,也是傈傈族大众自娱自乐的舞蹈,“刮七七”则是该舞蹈的领舞乐器。随着历史的发展,傈傈族也改编创造出了许许多多具有民族特色的傈僳族葫芦笙舞乐,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傈僳族葫芦笙舞乐的历史渊源及特点。历史渊源及传说据对一些曲目的比较分析,认为葫芦笙曲是傈僳族较传统的原生态音乐。与苗族葫芦笙曲比较,以《大蛮调》为例,苗族大量使用了半音,而傈僳族则全部是五音乐调(全音),至于古代黄管共鸣现象的发现怎么样影响了苗族和傈僳族,进而使各自的葫芦笙音乐的以起源发展,我们不得而知。但很明显,苗族(丽江范围)葫芦笙和傈僳族葫芦笙的许多曲目的主旋律和基本乐句有许多地方是相似或一致的。从葫芦笙音乐发展的总体布局上看,以迪庆州香格里拉县和丽江市永、华、宁三县以及玉龙县在内的东部傈僳族主要擅长葫芦笙的使用,而怒江等西部则擅...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