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置顶
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东乡族文化 东乡族的传统手工艺文化有哪些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518
转发:0
评论:0
东乡族文化东乡族的传统手工艺文化有哪些,东乡族传统手工艺文化东乡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他们通过勤劳的双手和智慧,创造出

东乡族传统手工艺文化

东乡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他们通过勤劳的双手和智慧,创造出许多具有东乡族特色的文化。而这些文化经过多年的传承及改善变得更加的具有历史价值。下面的东乡族文化为您带来东乡族的传统手工艺文化,一起来看看吧。

东乡族是中国甘肃省颇具特色的一个少数民族,其历史、民俗十分悠久,融合发展了多方文化,形成了今天的东乡族。东乡族主要聚居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的东乡族自治县,少数散居在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和新疆自治区。东乡族地区位于甘肃省的洮河以西、大夏河以东和黄河以南的山麓地带。

东乡族因居住在河州(今甘肃临夏地区)东乡地区而得名。该民族自称“撒尔塔”(Sarta)。是以撒尔塔人为主,融合当地回、汉、蒙古族等逐渐形成的。撒尔塔原始意思为“商贾”,指定居于中亚一带信仰教的各族人,主要有人、塔吉克人、波斯人,统称为色目人。

东乡族的来源和形成,一度观点颇为分歧。其中蒙古人为主说,早在明末清初时期,东乡族人民积极参加了以米刺英、丁国栋为首的农民起义。由于民族形成的特殊环境,所以东乡族形成时,其社会结构即为社会制度。东乡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东乡语的词汇中,汉语借词较多,也有不少语、阿拉伯语和波斯语借词。东乡族至今只有本民族的语言而没有文字,如今使用的是汉文,绝大部分群众懂汉语。

擀毡

制毡是东乡族传统手艺,工具有弹弓、竹帘、柳条等;工序为洗毛、弹毛、整形、洗毡、整边;种类有沙毡、棉毡,其中用秋天的羊毛制成的棉毡最佳;规格,有四六毡(宽4尺,长6尺)、五七毡(宽5尺、长7尺)、单人毡、礼拜毡等;颜色分为白毡、花毡、红毡、青瓦毡,还可以制成毡帽、毡鞋、鞍鞯等。有的擀毡工匠还设计出各种典雅的图案,如“牡丹芍药”、“红杏闹春”、“松竹图”、“清水远山”等。东乡县南北二岭、龙泉、董岭一带的毡匠最有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东乡族文化东乡族的舞蹈都有哪些
刚健、豪放、挺拔的东乡族舞蹈舞蹈是人们宣泄自己情绪的方式之一,开心,或抑郁,或沮丧都能从一个舞蹈里体会出来。当重大节日来临时人们通常载歌载舞。同时像春晚更是舞蹈的大杂烩,我国有56个少数民族,每个民族也有自己的特色舞蹈。东乡族舞蹈艺术丰富多彩,具有刚健、豪放、挺拔的特征,包括宴席曲、哈利舞和哲兹白。其中,宴席曲是流行在中国西北地区回族、东乡族、撒拉族、保安族的传统习俗性舞蹈,是迎亲时男方宴请女方送亲者的宴席间演唱的歌舞形式。岁月更迭中,在生活中土生土长的民间舞蹈往往以经过提炼、组织和美化了的肢体动作,表达着舞蹈者深层的精神世界,以神奇的力量滋养和丰富着他们的生活和心灵。但对于东乡族舞蹈而言,由于东乡地方大都为高山峻岭、道路崎岖不平,行走都要上山下坡。妇女在狭窄的地埂阡陌中行走时往往头部也左右摆动,体态显得轻盈、柔婉。又因宗教影响,东乡族妇女在气质上比较含蓄端庄,这些在舞蹈动律上即形成了富有...
· 东乡族文化东乡族的民间故事都有哪些
东乡族民间故事在中国有许多的民间故事,而这些民间故事大多都是来源于人们的生活中,无论是神话故事还是民间爱情故事他们都有着人们想要表达的内涵。在东乡族也有着属于自己当地特色的民间故事。一、东乡族民间故事的题材内容东乡族民间故事大多是民众在封建社会制度下集体创作而成,带有鲜明的时代色彩,反映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蕴涵着深刻的思想内容。(一)反抗封建统治阶级压迫东乡族形成于元末明初,由于元代的民族政策,回族人的地位一般都高于汉族,所以,东乡地区的社会较为稳定。从清初到新中国成立以前,清政府的封建统治和国民党政府的反动政策使东乡族人民深受统治阶级的和。东乡族的民间故事从普通民众生活的角度出发,深刻地揭露官僚地主阶级的贪婪和对人民的剥削和压迫,体现了人民群众积极反抗、顽强抗争的精神。其中较有影响的作品有《三个县的衙役》、《新媳妇驱鬼》、《尕孙子》、《背地的故事》、《俄晃祖哈》,还有“玉斯哈的故事”系列...
· 东乡族文化东乡族的民歌艺术有哪些特点
风格多样东乡族的民歌艺术民歌是指民间流传的用于口口相传的口水歌,著名的民歌艺术者是刘三姐,她的歌曲通俗易懂,并且朗朗上口,深受人们的喜爱。当然,各个民族也都有属于自己的民歌艺术,民歌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那么,你想知道风格多样的东乡族民歌艺术吗?东乡族民歌风格多样,生活气息浓郁,主要分为劳动歌谣、花儿、婚礼歌三种类型。东乡族的民间文艺活动有“那敦赤”摆摊献艺,表演说、拉、弹、唱。本族乐器有“咪咪”(类似两支并排的小竹笛)、“四弦子”和“什鸦”(泥制吹器)。聚居在甘肃省境内,其中半数以上居住在甘肃东乡族自治县。其余分别聚居在和政县和临夏县。十四世纪后半叶由聚居在东乡的许多不同民族成份融合而成的,主要为信仰教的回族人和蒙古人。东乡族有自已的语言,没有文字。大多数东乡族人都兼通汉语,通用汉文。东乡族民歌概况东乡族的民歌独具特色,可分为叙事歌、东乡号子、端斗拉、宴席曲等。叙事歌,叙事长诗较古老,都是...
· 东乡族文化东乡族的砖雕文化有什么特色
雕技艺是我国众多民间文化中的一种,它的出现为我国的传统文化添上了浓重的色彩。砖雕的技艺主要流行语我国的撒拉族、回族以及东乡族等地。他们将砖雕技艺加上当地的特色变得精美绝伦。下面的东乡族文化为您带来东乡族的砖雕文化,一起来看看吧。一、历史:砖雕是我国民间一门独特的传统建筑雕刻艺术。它的历史源远流长,始于秦汉时代的画像砖。画像砖采用摸印的方法,使砖坯上形成浮雕的图案,《府志》上赞曰:"技艺皆精。"甘肃省临夏位于陇南夏河之畔,这里的建筑砖雕艺术形成了以回族为主体又融合其他民族传统的独特风格。临夏砖雕艺术是从汉代祠堂、墓室、宫殿等建筑物上的画像砖、画像石雕刻演化发展而来的。据考证,临夏地区砖雕艺术源于北宋初期,明清时日趋成熟,至现代则日趋完善。因为战乱,名族迁徙等诸多原因,临夏早期砖雕作品已很难寻觅,目前所指的主要是临夏地区出土的宋金砖墓中,红园路、铜匠庄、邓家庄、和政县杨马家庄等地均发掘出的宋金...
· 东乡族历史东乡族的姓氏有哪些
在中国的历史上有着许多的姓氏,据统计百家姓里也包含了许多的少数民族姓氏。而少数民族的姓氏都有着属于当地特色,在东乡族他们的姓氏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宗教色彩。对于东乡族姓氏你了解多少呢?东乡族的姓名,有浓郁的民族特点和教色彩,这与东乡族的族源、形成和发展有着直接关系。东乡族先民撒尔塔人原先是没有姓的,自十三世纪来到河州后,因受汉族文化的影响,遂有用姓之习,并多采用以本民族人名的首音或尾音为姓的方法,因而产生了诸如马、买、巴、白、牙、丁、米、坡、下、且等姓,并以马姓最为普遍。马姓所以居多,是因为教创始人穆罕默德之首音“穆”,取谐音“马”为姓,此外,还因村寨不同,而有不同的支系,称谓时要在马姓之前冠以村寨名,如拾拉泉马、东达恒马等。不同村寨的马姓分属不同的阿恒德,别的姓亦有类似情况。东乡族中的汉姓,历史悠久,发展至今几乎每一个东乡族人都有一个汉姓,究其来源,有的是皇帝赐姓。如高、赵、陈、康、张、...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