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普米族文学 普米族的诗意世界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178
转发:0
评论:0
普米族文学普米族的诗意世界,普米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在这诗歌之乡,有许多著名的歌手。早在东汉时期,就

  普米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在这诗歌之乡,有许多著名的歌手。早在东汉时期,就流传着著名的诗篇《白狼歌》。普米人在节庆、访友、聚会、跳锅庄时,都要唱歌。这些歌词,有些属于经典方面,已用丁巴文和藏文记录下来,人们可以按照歌词进行唱颂。内容大多属于宗教和历史方面的,如《古利歌》,是记载普米族传统习惯法规的诗歌。《请神歌》载于丁巴文经书中。内容是把四方诸神全请来,接受主祭者的供品和召唤。《柞树叶子歌》是叙述普米人曾受到柞树叶子的救命之恩,应代代不忘。

  普米族诗歌内容广泛而古老,一般都是由年老的人讲诵或吟唱。诗歌分祝词、长诗、谜语、谚语等几种。祝词即祭祀歌,是在节日现的各种仪式活动中的祝福词,内容有祝福人间太平安康的,有祭祀祖先神灵的,有驱逐妖魔鬼怪的,短的两三句,长的达上千行,韵律节奏感强,格式规整,以五字和多体字的句式最常见。如《雀多帕》、《祭锅庄菩萨》、《荣赛荣来》(招供招福)、《日怎切》(祭山神)、《祖格》(捧鬼)、《宗巴拉切》(祭祖先神灵)等。长诗中有途述天地日月形成,万物产生由来,各种生活习俗来历和普米族先民的迁徙过程和同大自然作斗争的情景的《培米查哩》,有反映英雄人物的《冲格萨》,等等。

  节庆时,普米人常唱《贡嘎岭歌》,利用诗歌的形式,描述了贡嘎岭的风光和富饶:

  在崇高的贡嘎岭上,有狮子在欢笑。在险峻的山巅上,有岩羊在跳跃。在万丈悬崖底下,有麂子在奔跑。在茂密的竹林里,有马鹿出没其间。在绿油油的松林里,有黄牛在走动。在松软的坡地上,有骏马在奔驰。在芳草如茵的坪子上,有牦牛在吃草。

  在通常情况下,普米人唱歌都是即席编唱,流传的诗歌都是经过加工提炼的。如《放牦牛歌》、《赶马歌》、《马帮歌》、《推磨歌》、《盖新房歌》、《煮茶歌》、《办酒歌》、《拜年歌》等等,这些歌大多是伴有舞蹈、并具有一定的情节内容,而男女情歌更是普米人诗歌的重要内容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普米族习俗普米族是怎样“喊魂”的
普米族相信灵魂不死,认为一个人有三魂七魄,每当人失去三魂七魄时,人就会表现得奇怪异常。时常惊骇不安,食欲减退,精神不振,噩梦不断,严重者可导致死亡。每当有这种种情形出现,普米族人就要找懂法术的道士拆字算命,也就是看八字,然后在道士推算出的吉日择时进行喊魂仪式。普米族的喊魂从远古一直流传至今。据调查,现在仍然被广泛使用的有以下三种:龙洞边喊魂普米族认为,人们从龙洞里汲水喝或从龙洞边经过时,不小心犯了龙王神的忌讳,龙王就会将其魂魄拘禁起来。这时就要请族中法术最高的道士若干人,到龙洞边去喊魂。喊时需用一个鸡蛋,一块猪肉,一定数量的果品,一块木板,木板的一头要用刀削尖,分别用红、绿、黑三种颜色画上牛、马、羊图样,削尖的一头插在龙洞内。从家里出发时,道士肩上斜挎一块一丈长的红布,吹起海螺,直到喊完魂回家,把红布挂在香水案上。从家里出发时,还要带一个铜香炉,香炉内插满柏香,到了龙洞边,点燃柏香,开...
· 普米族
族源和历史普米族是中国古代民族氐羌的后裔,汉文史书称之为“西番”、“巴苴”等;其自称为“普英米”、“普日米”或“培米”等;周围的纳西族和藏族人称他们为“巴人”,是同一名称的变体,意为“白人”。最初的普米族可能属于犬戎、鬼戎、西戎中的一支,居于甘肃省南部和青海省东部,后来进入青藏高原的东部地区。因西羌与秦国斗争失利,所以其中的一部分南迁至四川邛崃山脉以西,金沙江、雅砻江和大渡河之间的地区,形成了许多小的国,其中的筰都夷即为普米等族的先民。后从贡嘎岭地区、巴塘、理塘逐渐南迁至九龙、越西、冕宁、西昌及云南一带。元世祖征大理时,部分普米人从贡嘎岭随军南下,定居滇西北。语言文字普米族的语言是普米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的羌语支,分南北两个方言区。居住在四川省木里、盐源以及九龙等地的约25000名藏族人也说普米语,其中木里县人数最多,约有18000人。除使用普米语之外,多数人兼通汉语和一些邻近民族的语...
· 普米族
普米族的族源属于中国古代西北游牧民族氏羌支系,“普米”意为白人。主要居住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丽江地区的丽江纳西族自治县、永胜县和宁蒗彝族自治县;还有一部分居住在四川省木里藏族自治县和盐源县。人口2.96万多人(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普米族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羌语支。解放前曾使用一种藏文拼写的文字,但流行不广,后逐渐不用。现普米族大都使用汉文。普米族主要从事农牧业生产,兼营家庭手工业。农作物主要有玉米、小麦、蚕豆、大麦、燕麦、青稞等。现在大力发展农、副业基础上,发展了铅矿、盐矿、铁工厂等工业企业,建造了发电站。普米族群众崇拜神,祭祀祖先,还有信仰喇嘛教和道教的。节日主要是大过年、大十五等。大过年即春节,同一氏族的各家要吃年饭。1952年到1956年完成了民主改革。禁忌普米族禁止打狗,忌食狗肉;忌用手摸火塘上的三架和在灶上烘烤衣服;不准背着枪进门,须拿在手...
· 普米族婚俗简介普米族的泼水迎亲
一家嫁女九族皆知普米族青年男女结婚时,迎娶前,新郎须送给女方父母一块布,以谢抚育女儿恩情;另送一条黄牛,作为"奶母钱",象徵女家两只脚出去,有四只脚进来,总算不蚀本的意思。送女方兄弟长刀一把,意思是作为兄弟姐妹分别的纪念。另送耕牛及铁铧一套,作为新娘走后"土地牲畜伤心"的安慰。男方家长和媒人每次带去的礼品,都要分成三份:一份敬锅;一份送女方家长;一份送女方亲友,招待女家和女方村寨各家代表吃饭,以示"一女出嫁,九族皆知"。泼水迎亲有的地区在订婚后,依照习惯,男的要到女家做一两年活,女的也要到男家做一两年活,双方父母对他们的劳动和其他方面都满意了,才许结婚,然后选定结婚日子。普米族人的婚期一般选在冬天腊月间。结婚时,有的地方男家派亲叔伯和兄弟三人到女家接亲,并请本寨能说会唱的两个男子一同前往,新郎则不用去。男方接亲人到女家门口,女家出来泼水迎接,接着迎亲的送亲的双方开始唱歌。女方也由亲友送亲,...
· 普米族舞蹈普米族是怎样跳锅庄舞的
民间舞蹈种类繁多,内容十分丰富。既有自娱性与交际性的舞蹈,如《搓磋》、《葫芦笙舞》;又有模拟性和礼仪性的舞蹈,如《仆瓦磋》;还有崇拜英雄、自然、祖先神灵的祭祀舞和丧葬舞,如《醒鹰磋》、《寨细磋》等。舞蹈以反映耕作、狩猎、纺织等生产劳动的生活为多,用葫芦笙、笛子等伴奏。舞步刚健明快,并配以优美生动的曲调。跳锅庄是普米族传统的舞蹈形式,一般是傍晚时在院内或场坝上举行。跳舞时,总要在中间燃起一堆火,与室内的锅庄相似,所以叫跳锅庄。此外,常见的舞蹈还有“初歹”(即“打跳”)、“初及”、“帕手拉”、“洗麻舞”等,多为集体舞蹈。跳舞时无论男女老少都加入舞蹈行列,欢聚一堂,往往跳至深夜不知疲倦。普米族的传统舞蹈“打锅庄”就属于生活舞。一般是傍晚时分在院子或者场坝上举行。跳舞时,在场地中央燃起一堆篝火,因与屋内的锅庄相似,故被称为打锅庄。锅庄舞舞蹈动作大多反映了耕作、狩猎、纺织、洗麻等方面的生产劳动形象。...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