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置顶
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仫佬族节日 仫佬族春节习俗都有哪些?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545
转发:0
评论:0
仫佬族节日仫佬族春节习俗都有哪些?,仫佬族春节习俗都有哪些?春节为一年诸节中时间最长的一个节,与除夕的活动联为一体。

仫佬族春节习俗都有哪些?

春节为一年诸节中时间最长的一个节,与除夕的活动联为一体。各个地方的春节习俗总是别有一番趣味。那么,仫佬族人是如何过春节的呢?他们都有哪些春节习俗呢?跟小编一起走进仫佬族文化,看看他们的春节有何趣事吧。

除夕

除夕那天,家家户户贴春联,其内容丰富多彩。中堂正面设置一个香火台,台上之中用大红纸书写“天地君亲师位”或“某氏历代宗亲位”;台左用红纸书写“司命灶君之位”,两旁贴有小对联:“有德能司火,无私可达天。”台右用红纸书写“财帛星军之位”,两旁贴小对联:“日进千金,时招万里财”。个神位前设有宴台、香炉架。

台下有一个烧纸钱的盒子,用以焚香、燃烛、烧钱。中堂的背面设有纪念台,台上贴关羽像,书联:“秉烛达旦,忠义双全”;或岳飞像,书联:“精忠报国,还我河山”。堂屋的两旁墙上贴有红纸书写的彩话:“诸事遂意”、“老少平安”等。除夕之夜,宴台上摆设素供,烛光辉煌,香烟渺渺。青年人在宴台前守岁到天亮,子夜零点,鸣炮迎春。

初一

初一清早鸡刚刚啼叫,各家各户的家庭主妇马上点燃一束香火和一个火把,挑上桶快步出门,向平日取水食用的地方跑去。到了水边,先把带来的香插上,然后往水里丢几枚硬币给水神爷爷,将“新水”挑回家中。家里的人早就在大门口守候,水一到,每人都喝上一碗,然后才取睡觉。民间认为,新水有神奇的作用,人喝了人兴旺,牛喝了牛健壮,猪喝了猪长得快,新水染布布发亮,洗米煮饭喷喷香,熬出的米酒香又甜。第一位挑到新水的时刻一到,家家争先恐后地向河边泉边奔跑,一星星香火,一串串火把,闪烁着,游动着,在夜色里形成一幅美丽的夜景图。

初一早上,全家吃水圆。当天均食。

初二

初二早上用香纸敬财神爷,在天未亮到放亮之间燃放鞭炮,然后才出外拜年和请客吃饭、参加各种文娱活动。如在本世纪40年代以前,文娱活动在大罗村附近的开元寺广场上举行。80年代转移到歌场,年节期间青年都来次出走坡,唱歌找情侣。又如下里乡青年男女期间在村头巷口或山野岭坡唱歌作乐。尤其正月十三至十五期间,青年和部分中年人在晒谷坪大开歌堂,日唱“欢冬久”(情歌),夜唱“欢古”(古条歌)。春节期间也是唱彩调戏的时节。正月十五之夜到别人家的菜园摘几片菜叶回来,没有蔬菜,青草也要抓一把,称为“偷青”。民间认为,会给家中带来清洁平安。

出嫁的妇女年初二回娘家。娘家在女儿回家的前后,送糯米糍粑给女儿各一次,每次为二、三担,每担20余斤。女儿回家,带一些肉、鸡、鸭腿等礼物。在娘家住一两天之后即回夫家。

正月实物闹元宵、耍龙灯。不少地方这一天杀鸡、春糍粑聚餐。年节结束。

年节有十一忌

(一)忌天亮才起床。大年初一这天要天未亮就起床,不然的话这一年田土会崩溃。

(二)忌打破东西和拨火。否则缝衣断针锄地断锄。

(三)忌扫地。大年初一不得扫地,否则钱财将被扫出去,今后不在招财。

(四)忌吃青菜。大年初一不得吃青菜,否则鸟兽会把地里种下的玉米挖起来吃掉,今年没有收成。

(五)忌吃荤。大年初一不得吃荤菜,否则家畜会生病、发瘟。

(六)忌洗衣物。大年初一不得洗衣物,否则福气将被洗掉,今后清贫如洗。

(七)忌打人、骂人。大年初一打人是将自己的力气送给别人,是别人体魄健壮,自己是身体却因此而虚弱了。骂人将自己的运气送个别人,被打者交好运,骂人者将倒霉。

(八)忌劈柴。大年初一不得劈(逼)柴(财),否则财神爷被这么一吓后再也不登家门了。

(九)忌早开门。大年初一不能一清早就打开大门,要待日出雾散之后才开门;否则邪气回进到屋里来,人丁不兴旺。清早日出之前均从后门或侧门出入。

(十)忌卖干柴。大年初一只能卖生柴,买卖双方都有好彩,卖者有生柴(财)出售,表明家庭富裕;买者能生柴(财)。

(十一)忌炒豆子。大年初一炒豆子,家里的小孩会生疮,生疖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仫佬族节日仫佬族依饭节的由来
仫佬族是广西特有的少数民族,依饭节是仫佬族人民最隆重的节日。依饭节是仫佬族信仰习俗长期积淀的结晶,它体现了仫佬族文化的精髓,成为仫佬族文化的重要象征。那么关于依饭节的由来和习俗,你知道多少呢?起源“依饭节”又称“依饭公爷”和“喜乐愿”,是向祖先还愿和庆贺当年好收成、预祝来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意思,带有十分强烈的感恩和祝愿的成分。相传在很久以前,仫佬族的祖先被奸人陷害,在即将遭到杀身之祸时,突然得到梁善利、吴广惠两位监管和一骑白马姑娘搭救。之后隐居山林,相安无事、生活富足、繁衍后代。为了感激梁、吴和白马姑娘救命之恩,后人把两位监管尊称为“王侯”,把白马姑娘敬为神仙来祭祀,激励后人光大祖德和祈求平安。该节一般都在“立冬”前后择吉日而定。习俗当天,人们宰猪杀鸡,包三角粽,蒸糯米团,用红薯、芋头制作许多黄牛、水牛模型,用红线扎起一束束糯谷穗,并备素肉食品十二种,陈列于祭坛祭“依饭公爷”。法师二人...
· 仫佬族节日仫佬族牛诞日是怎么来的
仫佬节日——牛诞日牛勤劳能干,为人们犁田耕地,默默无闻,任劳任怨,所需的仅仅是草和水,可奉献的却很多。所以不少民族都崇拜牛、爱护牛,把它当成人类的好朋友,仫佬族也不例外。农历四月八是仫佬族的“牛诞节”即牛的生日,这一天,无论农活多么忙,都要给牛放假休息。家家户户清扫牛栏,把牛洗得干干净净,将牛栏清扫一新,给牛吃好料。还在大门插枫树枝,以驱赶蚊蝇。家家都宰鸡宰鸭,备酒备肉供奉“牛栏神”。用枫树叶汁蒸黑糯米饭先祭过祖先和“牛王”后,先拿一团来喂牛,然后人才吃。仫佬人如此重视牛是因为人们认为:开春以后几个月,农事大忙,人很辛苦,牛更辛苦,应该让牛休息一下,喂些好饲料酬劳酬劳。这一天要给牛吃上好饲料,做好的黑糯米饭要先请牛吃,之后人才吃。家境好的人家,还沤制黄豆、玉米,拌入鸡蛋酒糟喂牛,真可谓对牛爱护备至。近十多年来,人民生活提高了,欢庆这个节日更为隆重。节日里,祭牛神的旧俗没有了,但仍让耕牛休息...
· 仫佬族饮食日常仫佬族日常食物都有哪些
日常仫佬族食物,都有哪些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每个人家中的食物都会有所不同,只是在同一个民族里。日常的食物都也不会相差多少。但是不同的民族之间的食物相差的就会不同很多。所以本期的仫佬族文化,就要带你一起来看看仫佬族日常的食物都有哪些。白馍白馍是糯米制品,其做法是:先把糯米蒸成熟饭,放在石臼里捣烂,然后捏成拳头大的团子,吃时可用火烤,香甜爽口,也可用糖水煮食。五色糯饭五色糯饭是一种风味食品,其制法是先用红、黄、黑三种颜色将泡好的糯米分别染色,以及不染色的白糯米放入蒸熟,便成了色美味好的五色糯饭了,由于染料取自花朵的天然汁液,而无毒无害无副作用,除具有特殊的香味外,还有防病祛邪、治疗腰酸骨痛的功效。白炠肉白炠肉是仫佬山乡的一种风味食品。其做法是:将整块的猪肉或整个的鸡鸭(去毛和内脏)放入水中白煮,肉熟后取出切成小块,然后配以调味汁食用。做法讲究火候,只有八分熟。斗糍粑“斗糍粑”是仫佬山乡在春节期...
· 仫佬族饮食仫佬族美食特产有哪些
仫佬族美食特产有哪些中国是一个多名族的国家,仅在中国就拥有多达56个民族。除了人口最多的汉族之外,其他的民族都称为少数民族,这些民族分布在全国各地,拥有着不同的语言不同的风俗习惯和不同的民族文化。那么在仫佬族文化中有哪一些美食特产你知道吗?饮食习惯以稻米为主食,麦类、薯类、玉米、豆类辅之。稻米有粘米和糯米,粘米作为日常的正餐,糯米作为节日的食品原料。仫佬族大都习惯日食三餐,早餐为粥,午餐食用早餐留下的粥,晚餐吃米饭和比较丰富的菜肴。农忙季节一般都是早餐吃粥,午餐和晚餐为饭。红薯是仫佬族主要辅助粮之一。有时把红薯煮熟,除去外皮,捣成糊状,与麦粉混合煮食,香甜可口。黄豆平时的都经炒、煮后吃,节日和婚丧大事时用来制作豆腐。每年秋天,家家都要做二十至三十斤的豆酱,用以佐粥。仫佬族一向喜冷食,饭菜煮熟之后,晾凉了才吃,一餐吃不完,下餐再吃也不用再加热。平时一般都喝生水。烹调肉类习惯于“白氽”,即把大...
· 仫佬族节日仫佬族依饭节有什么特点
仫佬族依饭节仫佬族主要聚居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称"伶"和"谨"。仫佬族过去崇信多神,节日较多。一年之中除十月、十一月之外,几乎每个月都有节日。最具特色最隆重的是三年一大庆、一年一小庆的“依饭节”,也叫“喜乐愿”、“依饭公爷”,有祈神驱邪、保安集福、贺五谷丰登之意,是仫佬族特有的传统节日,带有强烈的感恩和祝愿色彩。依饭节每逢丑、辰、未、戌、(有的村是卯、未、亥)之年,于立冬后“吉日”举行,多数村是三年举行一次,有的是四年举行一次。流行于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东门镇、四把等地。“依饭”的法事的程序节日仪式,一般经过起坛、请圣、点牲、劝圣、唱牛歌、合兵、送圣等七个程序。安坛--又名“安坛起首”,用鸡、鸭、猪头之牲焚香请神。请宴--请的第一位神是“引光”,因为他在神国里负责联络众位神仙,因此请他先临坛,这样别的神仙才能找到地址赴宴。以后依次是鲁班(为众仙铺路搭桥)、家仙、四大五;三元、法主……最后一...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