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乌孜别克族建筑 乌孜别克族民族建筑简介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145
转发:0
评论:0
乌孜别克族建筑乌孜别克族民族建筑简介,乌孜别克族是以牧业为主的游牧民族。生活在北疆牧区的乌孜别克族人住着和哈萨克族

  乌孜别克族是以牧业为主的游牧民族。生活在北疆牧区的乌孜别克族人住着和哈萨克族牧民结构一样的毡房,只是毡房较小,顶部稍尖,内部装饰不同。最明显的就是围墙上一张张富有民族特色的壁挂,壁挂有大有小皆为长方形,多用紫红色或大红色的平绒做底面,黑色平绒做边,在下沿的边芯相接处,坠有金黄色丝穗。除中心的主要图案外,在左右和下方的宽大黑绒边上,以刺绣、贴绣、扎绣和镶坠的技法,织出一层层结构严谨、色彩对比强烈的图案,所表现的都是美丽的大自然,雄伟的山峰、飞溅的浪花、翻腾的云海、飘香的花卉是他们的最爱。

  新疆自治区木垒县大南沟乌孜别克民族乡乡政府为乌孜别克牧民集中兴建了定居房。新村街道整齐,土墙围成的院落独门独院。院落很大,前院种菜栽树,有水井,房后是牛栏羊圈。有的还单建了厢房作厨房。这里的住房都是长方形土坯平顶房,玻璃窗,墙壁很厚,冬暖夏凉。屋内横梁和走廊的木柱、木梁上有的是工笔重彩的花纹图案,有的用雕花石膏镶嵌或砖、木雕刻后镶嵌,做工精细。墙壁上有整齐排列的拱形壁龛,里面摆着日用品和工艺品,四周也镶嵌着花纹图案。

乌孜别克族建筑 乌孜别克族民族建筑简介

  居民们住板炕,在屋里地上挖一小坑,坑内放置火炉,铁皮烟囱通向室外,坑上横搭木板成板炕,板炕上铺花毡坐毯。靠墙一边摆着叠得整齐的被褥,绣花枕头对称地立在被褥上。墙上挂着壁毯,整个室内既有局部美,又有整体美,赏心悦目。 乌孜别克族的建筑造型与居室布局、陈设具有典型的中亚风格。他们的民居建筑多为庭院式,分为楼房和平房两种。

  有一种普遍的传统楼房建筑形式被称为“阿瓦”,圆形顶楼是其最突出的特点。顶楼一般多用木板、草席和土坯修建,有的还覆有铁皮,以防漏雨,开有玻璃窗。房屋的门多成拱形,有的还设有拱廊。


  平房一般为长方形土木结构的土坯房或砖房。屋顶稍有倾斜,墙壁很厚,冬暖夏凉。房顶留有天窗,有利于采光。室内的圆木横梁上和走廊的木柱、木梁上都有采绘或雕刻的各种美丽的花纹图案。室内墙壁上都挖有整齐排列的拱形壁龛,壁龛的周围镶有异常精美的花纹图案。常见的有植物纹样图案和几何纹样图案等。

  从制作方式上看,有的是工笔重彩精工描绘的,有的是用雕花石膏镶嵌的,有的则是用砖、木雕刻后镶嵌的。工艺精致,整体协调,美不胜收,充分显示了乌孜别克族人民的聪明才智和艺术创造才能。壁龛内放置各种用具和摆设。

乌孜别克族建筑 乌孜别克族民族建筑简介

    室内墙壁还砌有壁炉,供冬天生火取暖用。炕很大,上面铺有花毡和坐毯,靠墙一边摆放着被褥,各式绣花枕头整齐地竖立在被褥上,起着美化装饰的作用。

  有的家庭冬季也用火炕取暖,这种火炕与其他民族的截然不同。它是在室内挖一小坑,坑内放置火炉,烟筒通往室外。坑上横搭木板,木板上再铺毡毯,墙上挂有壁毯,既有局部美,又有整体美,身置其境,堪称是一种美的艺术享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乌孜别克族建筑乌孜别克族建筑有何风格
乌孜别克族的建筑中,有很多具有中亚的建筑艺术和建筑风格。其住房一般为土木结构的平顶长形房屋,这种房屋造形别致,独具风格。“安集延墙”乌孜别克人称为“滑稽泥墙”,是一种用栅栏将土坯连接固定成一个整体的建筑,适合在沙漠或沼泽地等地基不稳定的地带建造。乌孜别克族房屋建筑中有一种叫“阿瓦”的,还遗留着他们古老的传统建筑艺术痕迹。“阿瓦”顶楼呈圆形,有的楼顶覆有铁皮,防止漏雨,开有玻璃窗,木门成拱形,有的还设有拱廊。南疆的乌孜别克人住的一般是平顶而稍有倾斜的长方形土房,屋墙很厚,冬暖夏凉。屋外用土墙围成一个院落,过去,在院内离院门1米左右的地方通常砌有一堵土墙。住宅前一般都搭设葡萄棚遮阳,葡萄藤枝密盖其上,棚下就成了夏日凉爽的活动场所。庭院内一般还栽有花卉和其他果树,打扫得十分干净。室内墙壁上挖有许多壁龛,壁龛周围用雕花石膏镶砌起来,形状多种多样,别有一番情趣。壁龛内放置各种用具和摆设,既实用又美观...
· 乌孜别克族建筑乌孜别克族民居什么样
乌兹别克族的建筑造型与居室布局、陈设具有典型的中亚风格。他们的民居建筑多一般为土木结构,自成庭院,分为楼房和平房两种。房屋一般高大宽敞,土墙很厚,一般在1米左右,四面用砖打底或包裹,平顶稍斜,有的在顶上覆盖铁皮以防漏雨渗雪。乌孜别克牧民们夏、春、秋多住毡房(又叫蒙古包),冬季则多住固定土屋或木房。有一种普遍的传统楼房建筑形式被称为“阿瓦”,圆形顶楼是其最突出的特点。顶楼一般多用木板、草席和土坯修建,有的还覆有铁皮,以防漏雨,开有玻璃窗。房屋的门多成拱形,有的还设有拱廊。平房一般为长方形土木结构的土坯房或砖房。屋顶稍有倾斜,墙壁很厚,冬暖夏凉。房顶留有天窗,有利于采光。室内的圆木横梁上和走廊的木柱、木梁上都有采绘或雕刻的各种美丽的花纹图案。室内墙壁上都挖有整齐排列的拱形壁龛,壁龛的周围镶有异常精美的花纹图案。常见的有植物纹样图案和几何纹样图案等。从制作方式上看,有的是工笔重彩精工描绘的,有的...
· 乌孜别克族音乐乌孜别克族民歌简介
乌兹别克族分布在新疆自治区伊宁、塔城、喀什、莎东、叶城、乌鲁木齐等地。乌兹别克族有自己的语言,乌兹别克语属阿尔泰语系语族,乌兹别克文是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现一般通用文或哈萨克文。乌兹别克族的歌曲种类很多,其中有舞蹈歌曲、礼俗歌曲等。埃希来或称“大艾修来”、“穹艾修来”,属民间歌曲。唱词为多段式律诗,每段四句,每句13至16个音节。内容多是悲叹人生苦难、失恋痛苦或劝人止恶行善等。篇幅较长大,为多段式发展型结构。第一段常具有开头性质,以后各乐段依次为小高潮、中高潮、大高潮,最后是结尾。每乐段四乐句,每乐句长10多小节。旋律以级进为主。有较强的叙诵性。情绪由深沉起,渐转激动,最后回到深沉结束。全曲音域宽广,有时超过两个八度。调式结构以七声为主,同一首民歌,甚至同一乐段内常采用各种调式、调性的变化,演唱时常用回音、颤音、倚音,滑音等装饰手法,以苍老、深沉的音色,独具特色和风韵。主要由民间...
· 乌孜别克族历史乌孜别克族称谓简介
乌孜别克族的先民由属印欧语系的伊兰人和南下的蒙古-昔班尼汗国牧民混合而成。古代伊兰人主要生活在中亚细亚的锡尔河和阿姆河流域以及泽拉夫尚河流域,也称为河中地区。公元前2世纪,属于阿尔泰语系的人部落开始陆续进入中亚细亚地区。随着交往的加深,当地土著的伊兰人部落受其影响,逐渐演变成操语的人群。根据活动区域的不同,这部分人一直被称为人、布哈拉人、费尔干纳人、花剌子模人、撒马尔罕人。乌孜别克族的名称,最早来源于公元14世纪时蒙古帝国四大汗国之一的金帐(钦察)汗国的统治者苏丹·穆罕默德·乌孜别克汗,元史上称为“月即别”、“月祖伯”等。金帐汗国在乌孜别克汗的统治下,国势曾一度强盛,在当时被称为“乌孜别克汗国”。然而好景不长,从公元14世纪中叶开始,金帐汗国便因汗位之争而陷入了连年的战乱之中。到了公元15世纪,国困民乏的金帐汗国终于土崩瓦解。这时,作为金帐汗国组成部分的白帐汗国日益强盛起来,其统治范围内的...
· 乌孜别克族历史乌孜别克族历史简介
上古中亚人种主要为伊兰人及操东伊朗语的印欧语裔族群中的印度─伊朗支。中亚地区既然是“文明的十字路口”,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又迎来了不同的族群,包括六世纪时入侵的人、七世纪入侵的阿拉伯人和十三世纪入侵的蒙古人。人在横跨欧亚大陆的汗国(包括中亚)境内推行语化。阿拉伯人的入侵导致了整个地区的化,蒙古人的后裔则成了今日中亚哈萨克及乌兹别克两国的主要族群之源。乌兹别克族占了今日乌兹别克共和国人口的八成。哈萨克族则占了哈萨克共和国人口的六成。乌兹别克经济以农业为主;哈萨克则仍然维持草原游牧文明的特色。尽管如此,两国主体民族的族源原来其实是十分接近的。十三世纪蒙古帝国创立时,成吉思汗的长子术赤的封地是额尔齐斯河以西的地区(即今日的哈萨克和西西伯利亚)和花剌子模。术赤之子昔班则得到了从乌拉尔一直延伸到额尔齐斯河上游的广阔领土作为他的封地。十四世纪初,昔班的后裔乌兹别克汗接受了教。一四二八年,其后裔阿不勒海尔汗...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