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俄罗斯族舞蹈 俄罗斯族舞蹈有何风情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936
转发:0
评论:0
俄罗斯族舞蹈俄罗斯族舞蹈有何风情,“俄罗斯”(Русские)一词起源于欧洲古代一个东斯拉夫部落的名称“罗斯”

  “俄罗斯”(Русские)一词起源于欧洲古代一个东斯拉夫部落的名称“罗斯”,俄罗斯族的先民最早居住在欧洲东部,公元1世纪时被罗马史家称为“维勒底人”,他们居住在维斯杜拉河及波罗的海南岸,从事农牧业,公元6世纪时,已有罗斯之称。10世纪,罗斯大公奥列格控制了以基辅为中心的周围部落,13世纪,基辅罗斯被蒙古人吞并,归入蒙古人建立的金帐汗国。

  元朝文宗皇帝时,曾征调金帐汗国境内的1万名罗斯军人入大都充扈卫亲军,并赐给土地令其耕种,这是历史上俄罗斯人大批进入中国的最早记载,中国的史书中称他们为色目人。从14世纪起,俄罗斯人脱离古代罗斯部族,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以莫斯科为中心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国家。

  在种族分类上,俄罗斯族属于欧罗巴人种。人体特点是肤色白,眼睛呈棕色或蓝色,鼻高、唇薄、细软黄发、身材高大,第三类毛发(胡须、腋毛等)中等发达。中国的俄罗斯族由于与周围民族通婚,体质逐渐变化,具有黄种人特征。

  中国的俄罗斯族早在18世纪初从沙皇俄国迁来的,18世纪后期,由于不堪忍受沙皇俄国的残酷统治,大批俄罗斯人迁来中国,尤其是在19世纪末和俄国十月革命前后,更多的俄罗斯人从西伯利亚等地涌入我国新疆北部地区、东北各地。

    俄国十月革命后,又有一些人为躲避战争,进入中国。

  那时他们被称为“归化族”,他们聚居的村落被称为“归化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为俄罗斯族,被确认为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同其他各族人民一样,享有平等的权利。我国俄罗斯族的生活习俗、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等,基本上与俄罗斯的俄罗斯人相同。由于俄罗斯族迁来我国的时间不长,他们当中有不少人在前苏联国家还有自己的亲友。

  新中国成立后,他们之间又恢复了关系,不少人要求返回家乡与亲人团聚。50年代,经中苏两国政府协商同意、并帮助他们陆续迁回家乡。此外,也有部分俄罗斯族迁往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地,因为那里也有他们的亲族,因此,中国现有俄罗斯族的人口数量已经不多了。

  俄罗斯族也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他们经常举行各种家庭宴会、晚会,跳交谊舞、俄罗斯舞、天鹅湖舞、乌克兰舞、俄罗斯的集体舞,以及踢踏舞、头巾舞、马车舞等,舞姿优美,参加的人多,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踢踏舞是俄罗斯族的一种民间舞蹈,复活节时跳的舞蹈之一。

  跳此舞时,男女老少穿上皮鞋一起参加。用手风琴伴奏,众人围成一圈,用脚尖、脚跟、或脚掌的某一部位击地,发出踢踏响声。

    妇女们边跳边挥手绢,男人们边跳边吹口哨,拉琴者亦加入跳舞行列边拉边跳。节奏清晰多变,脚下动作灵活而响声大,场面活跃热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俄罗斯族音乐俄罗斯族民歌有何特征
俄罗斯族的民间歌曲有仪式歌曲、抒情歌曲和叙事歌曲和舞蹈性短歌等类别。仪式歌曲主要是反映人民生活习俗,在婚丧仪式中所唱的歌。仪式歌是俄罗斯民歌的重要形式,多与这个民族的传统生活习俗相关,主要用于婚丧类仪式,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婚礼歌。传统的俄罗斯族婚礼中,姑娘出嫁的前一天亲友们都会赶来祝贺,并在女伴们为新娘梳洗打扮时唱歌送行,是由新娘的亲属、女伴们怀着离别之情唱的,歌声充满着离愁别绪,令人伤感不已。《飞去的燕子》就是一首非常著名的婚礼歌。抒情歌曲以反映爱情生活为内容,旋律优美,多采用二部、三部合唱,或1人领唱、众人合唱。歌手们自由地选择自己所乐于担任的声部,并即兴地为曲调配上和声。唱时各声部自由组合并随时进行调整,以保持声部的平衡,如《渔夫之歌》就是一首领唱与二部合唱的抒情歌曲,高声部采用富于特色的俄罗斯自然小音阶,低声部用旋律小音阶。并用拍节奏。歌词叙述了渔夫3个儿子的爱情故事。旋律具有抒情...
· 俄罗斯族习俗俄罗斯族有何婚姻习俗
俄罗斯族实行婚姻自由、恋爱自由,但结婚须征得父母同意。俄罗斯族与其他民族皆可通婚。俄罗斯族的传统婚礼十分隆重,程序和仪式也十分繁琐、复杂。举行婚礼要事先通知亲朋好友,如果接到邀请不来,则被认为是一种失礼行为,会引起主人的不悦。婚礼先在女方家举行,来客用餐、唱歌、跳舞,热闹一阵,结束后,由男方亲友及新郎组成迎亲队伍到女方家去迎亲。迎亲队伍快到新娘家门口时,女方的亲友把大门关上,并派一群小孩向新郎要开门钱,给钱后新郎才能进女方家的门。按照传统习俗,新郎新娘还要到教堂去举行证婚仪式,新娘身穿白色礼服,头戴桂冠,与新郎一起站在神像前,由神父询问男女双方是否同意结为夫妻。在双方肯定答复之后,双方要交换定情的信物,然后由神父诵念规定的祈祷经文,并对新婚夫妇祝福。仪式完毕,由男方家宴请亲友和宾客,接着举行舞会。晚上还要仿照汉族人的习惯,闹一闹新房。俄罗斯族人的家庭实行一夫一妻制,父亲是家长,掌管家庭经济...
· 俄罗斯族建筑俄罗斯族建筑有何特点
位于新疆西北角的边境城市塔城,是一座充满俄罗斯风情的小城,其浓郁的俄罗斯味道,不仅表现在玛洛什冰激凌、格瓦斯、列巴、玛林娜酱等俄罗斯美食上,那些俄式建筑缓缓散发出来的独特气息更耐人寻味。斗篷式黑铁皮屋顶、木地板、房屋高大、墙壁厚实,内部有毛炉、雕花桌椅,这些元素成就了风格独特的俄式建筑。而红楼、双塔、四中教学楼这些俄式建筑,更成为了塔城的地标性建筑。塔城的俄罗斯建筑日益受到重视保护,据塔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主任郭向飞介绍,解放初期,塔城市拥有俄罗斯式的民居和公共设施近300座,仅存10座,其中19世纪末至新中国成立前建造的有6座,其余的建造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东北哈尔滨,虽然也存在许多俄式建筑,但多为当年官方建筑,民居很少,当地也鲜有人会此营造技艺。保护和传承俄罗斯族的民居营造技艺,对研究中国新疆俄罗斯族的文化、历史、建筑艺术、民俗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塔城市准备将两座百年俄式民...
· 俄罗斯族饮食俄罗斯族有何饮食习惯
俄罗斯族的饮食,在许多方面保留着早期在俄国生活的传统习俗,同时又深受汉族和其他民族的影响,主食是自己烤制的面包,副食多为列巴俄式煎菜。俄罗斯族人的一日三餐是:早上喝牛奶,吃抹上黄油的面包;午饭是面包,菜;晚餐较丰盛,多是米饭、炒菜,或是抓饭、面条等。俄罗斯族人的饮食不仅继承了传统的煎、烤、炖、炸、煮等烹饪习惯,又吸收了汉族以及其他民族饮食文化的长处和经验,俄罗斯族的饮食依然保持着传统风味,他们制作的面包、糕点品种繁多,味道鲜美。他们特别喜欢吃黄瓜、西红柿等营养丰富的蔬菜。他们制作的拌有牛奶、鸡蛋、黄油、果酱的点心为当地其他民族所仿效。俄罗斯族牧民家庭生产的熏肠、熏火腿和小深受各族人民的欢迎。俄罗斯族人喜爱饮酒,善于制做各种食品和饮料。著名的是烤制面包和制做啤酒。俄罗斯人称啤酒为“毕红菜汤瓦”,自制的味甜,不象一般啤酒味苦。俄罗斯族的主食主要是自己烤制的列巴(一种较硬的面包)和煎饼,副食有肉...
· 珞巴族舞蹈珞巴族舞蹈有何民族风情
珞巴族舞蹈大致可以分为无言的舞蹈和有言的舞蹈。无言之舞和图腾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以模仿图腾崇拜为主,动作缓慢粗犷;有言之舞则将歌词与一定的、程序化的舞蹈动作相结合,更多地表达出珞巴族人民劳动和生活的感悟。珞巴族舞蹈中有原始的巫术之舞。生活在喜马拉雅山麓的珞巴人相信万物有灵。通过巫术,人类可以和自然之灵沟通。这些舞蹈刚劲有力、情绪激昂、气氛严肃,表现了珞巴族人刚毅倔强的性格,以及同恶魔势不两立、顽强斗争的精神。跳舞时没有乐器,姑娘们跟着巫师所唱歌曲的末句,重复合唱,并按着歌曲的节拍起舞。这些歌谣代代相传,通常讲述的是创世纪的宏大故事,例如人和动物的起源、箭的发明、毒药的发现、历史的传说和部落世系等。珞巴族还有古老的生殖崇拜之舞。在农历正月时,巫师带领年轻小伙子各村巡游。路过田野时,巫师抛下大米粒,青年就挥刀而舞,同时举着竹制生殖器的舞者在地里跳起生殖之舞,意在预示丰收。同样,珞巴舞蹈中也有激...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