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衣节祭祖有哪些禁忌?寒衣节民间活动及注意事项
每年农历十月初一,又称“十月朝”、“祭祖节”、“冥阴节”、“秋祭”,民众称为鬼头日。这一天,特别注重祭奠先亡之人,谓之送寒衣。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新收时祭祀祖宗的习俗,以示孝敬、不忘本。故人们也初一用黍矐祭祀祖先。十月初一祭祀祖先,有家祭,也有墓祭,南北方都是如此。今天江南的许多地区,还有十月初一祭新坟的习俗。
十月初一,也是冬天的第一天,此后气候渐渐寒冷。人们怕在冥间的祖先灵魂缺衣少穿,因此,祭祀时除了食物、香烛、纸钱等一般供物外,还有一种不可缺少的供物--冥衣。在祭祀时,人们把冥衣焚化给祖先,叫做“送寒衣”。因此,十月初一,又称为“烧衣节”。
后来,有的地方,“烧寒衣”的习俗,就有了一些变迁,不再烧寒衣,而是“烧包袱”人们把许多冥纸封在一个纸袋之中,写上收者和送者的名字以及相应称呼,这就叫“包袱”。有寒衣之名,而无寒衣之实。人们认为冥间和阳间一样,有钱就可以买到许多东西
寒衣节民间活动
1、烧寒衣
准备供品
一般在上午进行。供品张罗好后,家人打发小孩到街上买一些五色纸及冥币、香箔备用。五色纸乃红、黄、蓝、白、黑五种颜色,薄薄的,有的中间还夹有棉花。晌午吃过饭,主妇把锅台收拾干净,叫齐一家人,这就可以上坟烧寒衣了。
进行拜祭
到了坟前,焚香点蜡,把饺子等供品摆放齐整,一家人轮番下跪磕头;然后在坟头划一个圆圈,将五色纸、冥币置于圈内,点火焚烧。有的人家不但烧冥币,还烧用五色纸糊成的豪宅、汽车等“奢侈品”,一边烧,一边念叨:“某某呀,你活着时辛苦操劳,死了就好好享福吧,住豪宅,开宝马,风风光光,气死阎王!”生怕亲人在阴曹地府过不上好日子。还有的人家,在坟头划圆圈时,不忘在旁边另加个圆圈。其用意乃在救济那些无人祭奠的孤魂野鬼,以免他们穷极生恶,抢走自家祖先的衣物。
禁忌事项
凡属送给死者的衣物、冥钞诸物,都必须烧焚,只有烧的干干净净,这些阳世的纸张,才能转化为阴曹地府的绸缎布匹、房舍衣衾及金银铜钱。只要有一点没有烧尽,就前功尽弃、亡人不能使用。所以十月一日烧寒衣,要特别认真细致。这种行动虽然看来好笑,却也反映了生者对亡人的哀思与崇敬,属于一种精神上的寄托。
民间送寒衣时,还讲究在十字路口焚烧一些五色纸,象征布帛类。用意是救济那些无人祭祖的绝户孤魂,以免给亲人送去的过冬用物被他们抢去。焚烧寒衣,有的地方在亡者坟前进行,讲究在太阳出山前上坟。有的地方习惯在门前焚烧祭物。雁北许多地方及晋中的平遥等县,傍晚妇女要在门外放声大哭。临县旧日传有一诗:“粘纸成衣费剪裁,凌晨烧去化灰埃。御寒泉台果否用?但闻悲声顺耳来!”既描述了送寒衣的情景,又对其传说效应提出了质疑。儿女们守孝,穿三年孝服。孝满之年的十月初一日换穿常服。先人的迁坟合葬等仪式,民间也总是习惯一日进行。
2、其他风俗
民间一日,不仅要为亡人送寒衣过冬,就是生者也要进行一些象征过冬的传统活动。妇女们要在这一天将做好的棉衣拿出来,让儿女、丈夫换季。如果此时天气仍然暖和,不适宜穿棉,也要督促儿女、丈夫试穿一下,图个吉利。男人们则习惯在这一天整理火炉、烟筒。安装完毕后,还要试着生一下火,以保证天寒时顺利取暖。十月一日,妇女忌出行。民间改善生活,山区兴吃荞面、莜面。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从鬼文化中可见一斑。其实也并不如很多人所说的荒谬离奇,反而是反映了国人的慎终追远和孝道文化,21世纪的我们,需要剔除其中的一些糟粕,继承和弘扬中华文明的精髓。
寒衣节有哪些注意事项:
寒衣节的注意事项一
有时间的朋友要给去世的亲人烧去寒衣。如果不能亲自去坟前或者墓前,也可以就近居住地附近祭奠。每到这个时候就会看到远在他乡的晚辈们在路口一些地方给去世的亲人送去寒衣。
寒衣节的注意事项二
刚刚说到送寒衣如果不在当地或者没时间回去的话。可以在离家不远的路口祭奠,也可以去墓地或者坟前祭奠。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干燥的天气一定要预防火灾的发生。还有说法就是如果是新去世的人最好是去到墓前或者坟前祭奠。去祭奠的时候一般选择上午进行拜祭,中午之前,这个时节阴气比较重,老人、孩子以及身体虚弱的人要更加注意,适当回避一下。
寒衣节的注意事项三
“送寒衣”的时候除了我们一些常见的香蜡纸烛、供果供品、酒水之外,
还要准备我们需要烧去的寒衣。还有一些讲究的朋友会做一些用纸糊的房子、车辆、金元宝等一些豪华的东西也算是表达了对他们的思念之情吧。
寒衣节的注意事项四
这不仅是一个节日,它也象征着孝道的传承,所以可以借着这个机会对孩子进行孝行教育,宣传家族传承、先人事迹,让自己这种行为给晚辈做一个好的带头作用,成为一个推崇孝道的家庭,只有这样的家庭才更能成为一个和谐美好的家庭。
寒衣节的注意事项五
在拜祭送寒衣的时候,大家要怀着感恩思念之情,不要睹物伤情,忧伤过度,避免影响身体健康,逝者已矣我们活着的人应该好好的,这样才是对他们最大的孝敬与思念。
以上这几点注意事项都是需要了解的,但是由于每个地方跟每个地方的习俗不一样,还是要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唯一的共同点就是一样的缅怀亲人,用拜祭的方式来表达我们对去世的亲人的一种思念,希望这种传统美德传承下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