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墨分千层”的观点是谁提出的?蔡茂友黄居寀水墨荷花对比欣赏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409
转发:0
评论:0
“墨分千层”的观点是谁提出的?蔡茂友黄居寀水墨荷花对比欣赏,蔡茂友,1963年出生于江西九江瑞昌市。1982年于瑞昌二中考入北京师范大学

  蔡茂友,1963年出生于江西九江瑞昌市。1982年于瑞昌二中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书法师从启功先生和秦永龙老师,绘画拜崔如琢先生为师。蔡茂友提出了“墨分千层”的艺术观点,并独创了“墨分千层”的水墨画法。

  他的水墨荷花多为洁白,源自唐李白“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称颂,到宋周敦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的赞美,尤其是“香远溢清,亭亭茎直,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赞美,其圣洁、宁静、清贵的形象呼之欲出。

  他画荷,充分发挥自己在书法方面创作的优势,并研究在“写与画”两种艺术创作形式进行互相转换,虽然它不表现具体的图像,但在写的过程中所留下的看似抽象的线条与图形本来就是“具万象于一象”的,它那点线面之间的各种组合关系,构成了各具形态,继而具有绘画的特征。他以书法之笔写荷枝出撇叶,绘偃仰起伏、前后穿插之态,有条不紊地表现出荷花在清风中飘举摇曳的情状,尤其叶梢提笔一转,将风荷潇洒婆娑尽现纸上,由此可见,他的水墨荷花与其书法具有同样的美学风格,这是蔡茂友画荷的显著特征。

  黄居寀 cǎi (933年-993年后)〔五代〕字伯鸾,成都(今属四川)人,五代十国名画家黄筌季子。擅绘花竹禽鸟,精于勾勒,用笔劲挺工稳,填彩浓厚华丽,其园竹翎毛形象逼真,妙得自然;怪石山水超过乃父,与父同仕后蜀,为翰林待诏。尝合作殿廷墙壁,宫闱屏幛,不可胜记。在圣兴寺画有《龙水》《天台山》《水石》等壁画。《宣和画谱》著录其作品有《春山图》《春岸飞花图》《桃花山鹧图》等332件。

  黄居寀画荷工整,画中的荷叶枯黄斑驳,半浸于水中,一只蟹挥螯伏于叶上。荷叶用淡墨描绘,叶筋、斑纹及莛上的小刺都工整画之,蟹的用笔缜密,造型严谨。此作画面意境生动,淡雅空潆,刻画细致,质感丰厚,一展黄氏荷韵。黄居寀画荷偏重于墨线与墨染造型的笔法表现。这其中涉及重墨、运笔造型之道等问题,典型面貌倾向工笔之类,讲求用墨之功、笔法之道、造型之细致。此作原载《烟云集绘册》(《石渠宝笈续编》著录)。无款,签题黄居寀作。居寀为筌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蔡氏墨荷,画家蔡茂友的独特创作!
北宋《宣和画谱·花鸟叙论》云:“诗人六义,多识于鸟兽草本之名,而律历四时,亦记其荣枯语默之候,所以绘事之妙,多寓兴于此,与诗人相表里焉。”在中国画中,凡以花卉、花鸟、鱼虫等为描绘对象的画,称之为花鸟画。在不同时期的画家都有其不同的理解与展现。画家蔡茂友对水墨画荷有着更多独特的理解与感悟:他用饱满的大红直接点染或留白勾写荷花,衬以大块面浓淡墨渲染的荷叶和用清新墨色写就的荷梗,还将包括翠鸟、蜻蜓、游鱼在内的物象与荷花相结合,使得画作充满了动感,在红黑、留白、浓淡、干湿的对比变化中形成鲜明奔放的视觉效果,表现出浓郁的个人审美趣味,同时散发出勃然的生命力。画家在荷叶造型上,追求“不似之似”与“似与不似之间”,笔法随着荷叶的造型变化而变化,借以荷花的水墨神采,传达出他的情意。在构图上,他擅用横竖长构图,重点突出荷韵的主体,善于剪裁,讲求布局中的虚实对比与顾盼呼应,而且在写意墨荷作品中,尤善于发挥与画...
· 名家画作欣赏,五代十国画家黄居寀《山鹧棘雀图》
本幅构图之重心,大致居于画幅中央,与北宋山水画之中轴式构图相似,荆棘、蕨、竹、飞鸟平布画幅,颇有图案式的布局意味。按,唐花鸟画仍具浓厚的图案意味,未脱尽图案的装饰意义,如唐高昌古墓《花鸟屏式壁画》,六屏构图格式如出一辙:近处坡石小草与山禽(或水鸟),禽鸟之后耸立一株花卉,画幅上方有飞鸟、云彩。本幅构图虽源自此传统,但已跨入宋人讲究写生的时代。黄居寀画山鹧、山麻雀表现出他对观察与描写更为详细生动,且对动植物生态有较深入的研究。因为山麻雀并非一般之麻雀,外形上其脸颊无黑色斑点,习性上不像麻雀喜欢栖息在人类房舍附近,或开发区周边。故山鹧配以山麻雀,不但合乎其自然生态,也有远离尘嚣的寓意。山石、棘条、竹叶等皆工笔匀皴,然后著色,继承、发展了“黄家富贵”风格,有“画艺敏瞻,不让其父”之誉(见《益州名画录》)。本幅描绘巨石土坡尚无皴纹,画荆棘以赭墨涂染近似没骨法。蕨之羽状叶片、山鹧之喙、爪都填染以朱砂...
· 四川省-成都市黄居寀
黄居寀:(公元933年—?),字伯鸾,五代宋初画家。四川成都人。擅绘花竹禽鸟,精于勾勒,形象逼真。官为翰林待诏,曾与他的父亲黄筌合作殿廷壁画、宫闱屏嶂,他的画风富丽,适合宫廷需要。他还画有《龙水》、《天台山》、《水石》等壁画。《宣和画谱》中选入他的作品332件。传世作品有:《山鹧棘雀图》,绢本,上方有宋赵佶题“黄居寀山鹧棘雀图”8字,横书,辑入《故宫名画三百种》。山鹧棘雀图轴黄居寀(933-993后)〔五代〕字伯鸾,成都(今属四川)人,黄筌季子。擅绘花竹禽鸟,精于勾勒,用笔劲挺工稳,填彩浓厚华丽,其园竹翎毛形象逼真,妙得自然;怪石山水超过乃父,与父同仕后蜀,为翰林待诏。尝合作殿廷墙壁,宫闱屏幛,不可胜记。入宋仍任翰林待诏,尤得太宗看重,授光禄丞,委以搜访名画,鉴定品目,一时侪辈莫不敛?G。居?u与其父画格均富丽浓艳,适合宫廷需要,故黄氏在画院居于主持地位,其他画家要入画院,一时俱以黄氏画风...
· 巴蜀文化—历史名人—黄居寀
字伯鸾,成都市人,黄筌次子。原在西蜀画院供职,后随旧主入宋。黄筌去世后,黄居寀成为领袖人物,受到太祖、太宗的重用,他的画法也成为画院的标准,在宋代宫廷中占了90余年的主导地位。创作的作品不少,仅《宣和画谱》著录的就达332件,然传世作品仅有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山鹧棘雀图》轴,以细线勾出轮廓,然后敷重彩,层层晕染,感觉极为细腻,有富贵华丽之趣。
· 水墨画
作画方式水墨画传统是用手持画笔作画,以后更衍生出用口咬笔、脚趾握笔、双脚夹笔、腋夹笔、身体着墨(包括手指、脚趾、头发、手肘等部位)等特殊方式,但均非主流。当代中国水墨画家在创作水墨画时,材料运用是广泛的,目前在非宣纸上创作水墨画成了潮流,如在衣服上、人体上;题材上更是多样化,不仅限于山水花鸟,除抽象水墨外更扩展到行为艺术范畴。古代绘画六法绘画六法由5世纪的画家及艺术理论家谢赫所著,并记录在其著作《古画品录》的序论中,当中提及的六法为:气韵生动是也,一种说法指其意为传神,此外亦有指表达画家人品或使用画笔及墨水的技术要精湛的说法。骨法用笔是也,即用画笔的技巧在表现钩线点戳时要有"骨力",这和当时书法和绘画密不可分的关系有关。应物象形是也,即感受物体的结构再描画出物体的形态。随类赋彩是也,即因应物体的本身色彩而在作品中加上适当的色调及表现出层次感。经营位置是也,即对作品构图、深度的思考。传移模写...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