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和社会背景是什么?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67
转发:0
评论:0
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和社会背景是什么?,春秋战国时期,旧制度、旧统治秩序被破坏,新制度、新统治秩序在确立,新的阶级力

  春秋战国时期,旧制度、旧统治秩序被破坏,新制度、新统治秩序在确立,新的阶级力量在壮大。隐藏在这一过程中并构成这一社会变革的根源则是以铁器为特征的生产力的革命。生产力的发展最终导致各国的变革运动和封建制度的确立,也导致思想文化的繁荣。

  政治和社会背景

  作为对公元前221年之前的先秦史有意义的认识理解,我们必须从广义上对周代(传统时期为公元前1122—前256年)出现的政治和社会形势进行了解。在那个时代最后两三个世纪的动荡对汉民族许多形形色色的变化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西周时期,周天子保持着天下共主的威权。平王东迁以后,东周开始,周室开始衰微,只保有天下共主的名义,而无实际的控制能力。

  当周王室推翻商朝时(可能约在公元前1025年,而不是传统的公元前1122年),新统治者将征服的土地分封给王室成员、紧密盟友和原商朝统治者的后裔,以及一些获准保持原来土地的地方豪强。这样,中华世界就被分成大批政治实体;据认为,在周代的春秋时期(公元前722—前481年)已有约170个政治实体。

  当然,其中绝大部分是非常小的,它们在内部分成采邑,又被分给每个统治家族的亲戚或官员。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战争连绵不断,许多诸侯国被消灭,或者其面积大为缩小,所以当周代的下一个分期战国(公元前403—前221年)来临时,只剩下了七个大国。七国中包括远处华夏大家庭极西端的秦,但不包括周王室本身。

  当公元前770年一次夷狄的进攻迫使周王室放弃今西安(在陕西)附近的西都,而在今洛阳(河南)附近建立新都,也就是东部的都城重立王室(其疆域及重要性均远不如前)时,它已经丧失了一度行使的大部分政治权力。这些诸侯国到了战国初期已经变成了完全独立的国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春秋战国历史-战国政治制度的背景
战国政制的背景,尤其要紧的是“列国的相互关系”、“封建的解体”、“货币经济与商业活动”诸题。此处只需将若干重要的节目点明,而且凡以春秋与战国作对比时,并不意味为两个时期间的制度有一突然转变的转捩点,凡所对比,都无宁是各种特性最盛时的程度与性质。第一个要注意的,是春秋时代世卿制度的变化。本文作者曾经对此有过专题讨论,发现卿大夫的世家,自春秋中叶以后,数量逐渐减少。用数字来说明《左传》中所见强宗大族,由西元前572至543年的二十三个,逐步跌到西元前542至513年的十四个,西元前512至483年的十三个,以至西元前482至464年的七个。这些世卿家族的式微,大半都是互相并吞斗争的结果。最具代表性也最具戏剧性的例子,是晋国各卿大夫家族的斗争:最先是狐氏的消失于政治舞台(西元前621年);然后是三谷阝的一时覆灭;范氏又出头把栾氏赶出了晋国(西元前552年);祁氏和羊舌氏在西元前514年覆亡,土地...
· 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的分水岭是什么?是三家分晋吗
《资治通鉴》的开篇就是三家分晋,为什么司马光会以这一事件作为《资治通鉴》的开篇呢?因为三家分晋这一事件得到了周天子的认可,司马光认为这一事件是真正礼崩乐坏的开端,是对君臣之礼的彻底破坏,所以他把这一有着分水岭意义的事件,作为了整部巨著的开篇。后世的史家们,也把这一事件作为了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的分水岭。“《周纪一》,起著雍摄提格,尽玄默困敦,凡三十五年。”(大意:周纪第一篇就从这里开始,记载了从周威烈王至周烈王三十五年间的大事件)“威烈王,二十三年,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臣光曰:臣闻天子之职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何谓礼?纪纲是也。何谓分?君臣是也。何谓名?公、侯、卿、大夫是也。”这段文字的大意是: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周天子任命晋国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针对这件事,司马光发表看法说:我听说天子的职事没有什么比礼更重大的,礼没有什么比区别职分更重大的...
· 荀子的社会政治思想
荀子希望借助圣人的教化,转变百姓的性情。但是荀子认为圣人更重要的作用在于他能够“使天下皆出于治”,这就是儒家的外王学。不过荀子按照自己的知识论重组了这种外王学。1、“明分使群”的社会(礼义)起源说以往的儒家学者都曾建筑过自己的外王学,而且大都把这种外王学的正当性诉诸于天道、天命,很少有人能够从现实社会组织、社会结构的源出处证明自己的外王学。荀子的经验知识的立场使他得以面对现实,回到现实社会组织、社会结构的源出处。荀子注意到,人与动物的不同而且得以优异于动物的地方,是人能群,即人能组织社会。而人所以能“群”者,在于“分”。“分”即是建立社会等级,从事不同的社会分工,将社会协同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以面对自然、战胜自然。“分”是组织社会的根本法则。而“分莫大于礼”。通过圣人的治礼作乐,将社会分为上下有序的等级,以解决基于物欲的争斗。“分”的标准就在于“礼义”,即封建的伦理道德和礼法制度。]关于分靠...
· 战国时期著名政治家西门豹的死因是什么
西门豹是战国时期魏国的一个传奇人物,他是著名的政治家、水利家,对如何管理地方他有一套成熟的方法。西门豹被魏文侯任命为邺城的县令,经过西门豹的一番努力,邺城政治清明、经济繁荣,人们安居乐业,为魏文侯解除一个心头大患。西门豹的对邺城贡献,被人们记载下来,而西门豹的故事家喻户晓。图片来源于网络西门豹初到邺城的时候,他感到非常地失望,因为邺城人烟稀少,田地荒芜,人们生活在困苦之中。西门豹见此状况,他下定决心要整治这个县城。邺城一直以来都有河伯娶妻的习俗,其实这个习俗是地方恶霸剥削老百姓的借口。西门豹了解了真相后,他趁着河伯娶妻的风俗活动,惩治了压迫百姓的恶棍,并且颁布法令,禁止举行不良的风俗。通过这件事情,广大人民真正地知道河伯娶妻的真相。西门豹的故事除了关于惩治地方恶霸之外,还有就是他亲自带领当地的百姓勘察水源,用科学的方法开挖12条渠道,使得大片的荒土得到灌溉。西门豹非常清楚地知道粮食和兵力对...
· 政治社会学
权威类型马克思·韦伯依据理想类型套入权威体制得出三种的权威模型,在《政治作为志业》一书里提出。传统权威是以血统,血缘为依归而继承权威的类型。除了从血缘上的继承获得权威的正当性之外,也透过下一代血亲的方式得以让权威合法传递。韦伯认为,传统权威是以维护传统习俗的方式为在世权威重要来源(譬如古中国的天子,必须归循祖先祭拜的典礼模),若不遵守,就容易丧失其权威正当性。克里斯玛(charisma)指因个人在身上所其拥有和他人不同的特质或超自然力量而其成为权威来源的一种。灵验性是最重要的权威来源。韦伯对克里斯码最感到好奇,认为此权威通常容易出现在社会情境危及与关键情境的时候,并认为克里斯玛权威是传统权威的前奏。由于灵验性会随着人逝世而消失,因此会借由两种方式来维持克里斯码权威:挑选:从灵验者追随者寻找出最适任者,并借此流传。譬如教皇。继承:透过灵验者本身的血缘继承来延续权威正当性。譬如皇帝。法治权威权...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