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谶纬是什么?什么是谶纬之学?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189
转发:0
评论:0
谶纬是什么?什么是谶纬之学?,谶纬,是中国古代谶书和纬书的合称。谶是秦汉间巫师、方士编造的预示吉凶的隐语,

  谶纬,是中国古代谶书和纬书的合称。谶是秦汉间巫师、方士编造的预示吉凶的隐语,纬是汉代附会儒家经义衍生出来的一类书,被汉光武帝刘秀之后的人称为“内学”,而原本的经典反被称为“外学”。谶纬之学也就是对未来的一种政治预言。

  流行于中国两汉时期的一种学说。主要以古代河图、洛书的神话、阴阳五行学说及西汉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为理论依据,将自然界的偶然现象神秘化,并视为社会安定的决定因素。它适应了当时封建统治者的需要,故流行一时,在东汉被称为内学,尊为秘经。魏晋后日渐衰落,刘宋后谶纬之书亦受到历朝查禁,所存仅少量残篇,有明《古微书》、清《七纬 》等辑本存世。谶纬之书除其中包含的迷信成分外,还含有某些古代自然科学知识。

  所谓的“谶纬”,其实是“谶”与“纬”的合称。“谶”是秦汉间的巫师、方士编造的预言吉凶的隐语、预言作为上天的启示,向人们昭示未来的吉凶祸福、治乱兴衰。谶有谶言、图谶等形式,如“亡秦者胡也”即为秦代的一句谶言。“纬”即纬书,是汉代儒生假托古代圣人制造的依附于“经”的各种著作。东汉时流传的“七纬”有《易纬》、《书纬》、《诗纬》、《礼纬》、《乐纬》、《孝经纬》和《春秋纬》,皆以迷信方术、预言附会儒家经典 。谶大概起源于先秦时期,《左传》中就有一些谶语的记载。纬则较为晚出,通常认为出现在西汉。后来谶、纬逐渐合流。

      发展

  东汉初年谶纬大盛。东汉光武帝刘秀曾以符瑞图谶起兵,即位后崇信谶纬,“宣布图谶于天下”,谶纬之学遂成为东汉统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高度的神圣性。当时用人施政、各种重大问题的决策,都要依谶纬来决定;对儒家经典的解释,甚至也要向谶纬看齐。谶纬在汉代的流行,是与汉代思想界天人感应、阴阳灾异泛滥分不开的。谶纬与经学的结合,推动了汉代经学的神学化。

  谶纬之学对东汉政治、社会生活与思想学术均产生过十分重大的影响,在东汉末年渐衰。由于谶纬本就是人为制作的,可以被一些人利用来散布改朝换代的政治预言,统治者逐渐认识到其中的危险,魏晋以后屡加禁止。隋炀帝正式禁毁之后,谶纬之书大量散失。

  谶纬充斥着浓重的神学迷信色彩,注定不能与儒家经典长期并行,很快就从经学中被剥离了出去。但谶纬中并非全是荒诞的东西,其中还含有许多天文、历数、地理等方面的古代自然科学知识。此外,像“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作为两千年中国君主专制社会的最高伦理规范,其最初的确切表达即是《白虎通义》从礼纬《含文嘉》中引来的。

  历史上有些比较著名的谶纬。

  比如秦朝时,“亡秦者胡”,秦始皇误以为说的是匈奴,于是命蒙恬率30万大军北击匈奴,后来历史表明,“亡秦者胡”指的是胡亥。

  唐代时,有人预言“唐三世以后,女主武王代有天下”,唐太宗以为是李君羡,找个借口把他杀了,结果历史表明预言说的是武则天。

  南北朝后期,曾流传过一条神秘的预言,预言将有一位“黑衣人”降临成为天子以终结乱世。初期预言是“亡高者黑衣”,结果穿黑衣的北周灭了高家的北齐,后来预言变为“黑衣临天位”,穿黑衣的佛教盛行,连皇帝都出家为僧了。

  在四大名著中也有许多谶纬:

  三国演义中关羽年轻时,有一位老人对他说:"雨水盛,麦子亡”这句谶纬中暗示了关羽水淹七军与在麦城被谋害。

  水浒传中鲁智深,一位禅师告诉他:遇林而起,遇山而富。遇水而兴,遇江而止。逢夏而擒,遇腊而执,听潮而圆,见信而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谶纬
历史在秦朝,陈胜、吴广的大泽乡起义就利用谶语制造了“大楚兴,陈胜王”等等天赐的预言。汉朝是谶纬之学最兴盛的时期,尤以西汉末年及东汉末年最盛。例如王莽称帝就利用谶语制造舆论,制作了“告安汉公莽为皇帝”的石碑。之后的汉光武帝也利用《赤伏符》即位。之后,在中元元年(56年)宣布图谶于天下,使之合法化。建初四年(79年),汉章帝还主持召开了一次全国经学讨论会,即白虎观会议,会议纪录由班固整理成《白虎通德论》,以法令形式将谶纬之学定形,和正统经书具有同等地位。魏晋以后,随着玄学的兴起,对儒家传统经学有了全新的解释,于是宣扬宿命论的谶纬之书渐遭毁禁;至宋欧阳修〈论删去九经正义中谶纬札子〉后,谶纬学说更是式微,其书籍文献多散失不传。主要内容谶纬之学的内容很庞杂,其内容比如:天人感应,星象预测吉凶(参看占星学)报应说,人的善恶能够影响到人的寿命昆仑山是神仙所在之地,西王母则是指引修行的神仙黄帝是北斗之神孔
· 王莽的谶纬
渊源谶纬源自阴阳学,后与儒学融合,共有祥瑞、符命与异兆等。王莽借由这些谶纬得以掌握西汉政权,并且篡位建国新朝。祥瑞与符命白雉:起初,王莽唆使益州令塞外蛮夷献白雉,元始元年(1年)正月,王莽告诉太后下诏,以白雉荐宗庙。白石:元始五年(5年)十二月,适逢汉平帝崩,“前煇光谢嚻奏武功长孟通浚井得白石,上圆下方,有丹书著石,文曰“告安汉公莽为皇帝”。符命之起,自此始矣。”新井:居摄三年(8年),宗室广饶侯刘京上书称,‘七月中,齐郡临淄县昌兴亭长辛当一暮数梦,曰:“吾,天公使也。天公使我告亭长曰:‘摄皇帝当为真。’即不信我,此亭中当有新井。”亭长晨起视亭中,诚有新井,入地且百尺。’石牛:居摄三年(8年),车骑将军千人扈云奏言巴郡石牛。十一月壬子,直建冬至,巴郡石牛到于未央宫之前殿雍石:居摄三年(8年),大保属臧鸿奏言扶风雍石。十一月戊午,雍石文到于未央宫之前殿。铜符帛图:居摄三年(8年)十一月,巴郡...
· 《四库全书》经部之谶纬
所谓的“谶纬”,其实是“谶”与“纬”的合称。“谶”是用诡秘的隐语、预言作为上天的启示,向人们昭示未来的吉凶祸福、治乱兴衰。谶有谶言、图谶等形式,如“亡秦者胡也”即为秦代的一句谶言。“纬”即纬书,是汉代儒生假托古代圣人制造的依附于“经”的各种著作。东汉时流传的“七纬”有《易纬》、《书纬》、《诗纬》、《礼纬》、《乐纬》、《孝经纬》和《春秋纬》。谶大概起源于先秦时期,《左传》中就有一些谶语的记载。纬则较为晚出,通常认为出现在西汉。后来谶、纬逐渐合流。东汉初年谶纬大盛。东汉光武帝刘秀曾以符瑞图谶起兵,即位后崇信谶纬,“宣布图谶于天下”,谶纬之学遂成为东汉统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高度的神圣性。当时用人施政、各种重大问题的决策,都要依谶纬来决定;对儒家经典的解释,甚至也要向谶纬看齐。谶纬在汉代的流行,是与汉代思想界天人感应、阴阳灾异泛滥分不开的。谶纬与经学的结合,推动了汉代经学的神学化。谶纬之学对...
· 《四库全书》经部之谶纬
所谓的“谶纬”,其实是“谶”与“纬”的合称。“谶”是用诡秘的隐语、预言作为上天的启示,向人们昭示未来的吉凶祸福、治乱兴衰。谶有谶言、图谶等形式,如“亡秦者胡也”即为秦代的一句谶言。“纬”即纬书,是汉代儒生假托古代圣人制造的依附于“经”的各种著作。东汉时流传的“七纬”有《易纬》、《书纬》、《诗纬》、《礼纬》、《乐纬》、《孝经纬》和《春秋纬》。谶大概起源于先秦时期,《左传》中就有一些谶语的记载。纬则较为晚出,通常认为出现在西汉。后来谶、纬逐渐合流。东汉初年谶纬大盛。东汉光武帝刘秀曾以符瑞图谶起兵,即位后崇信谶纬,“宣布图谶于天下”,谶纬之学遂成为东汉统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高度的神圣性。当时用人施政、各种重大问题的决策,都要依谶纬来决定;对儒家经典的解释,甚至也要向谶纬看齐。谶纬在汉代的流行,是与汉代思想界天人感应、阴阳灾异泛滥分不开的。谶纬与经学的结合,推动了汉代经学的神学化。谶纬之学对...
· 讲历史——佛教面对谶纬、黄老和清流
从西汉末年经过王莽的新朝,一直到东汉初年,谶纬之学盛极一时。在构建政权合法性基础和推动政权转移上,谶纬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东汉光武帝在崛起到稳固统治的过程中,也曾经有赖于谶纬的加持,才能由相对边缘的皇室后裔,一路上升取得正统地位。影响所及,光武帝的儿子们,都与图谶、鬼神方术有关系。比如,史书上记载济南王刘康,说他“不循法度,交通宾客”,而且他身边经常围绕着许多人,包括渔阳颜忠、刘子产等“州郡奸猾”。他如何“不循法度”?他的宾客们又如何“奸猾”?最主要的罪状是“作图谶,祠祭祝诅”,也就是私下动用超自然力量为自己求非分之利,而长期以来这种力量都涉及政治、涉及权力,于是运用这种力量本身就足以惹来猜忌。另外有广陵王刘荆,他的问题出在“迷于孽巫……广陵敬奉李颁”,刘荆为了这个号称有神力的李颁而“倾竭府库”,而且“常使巫祭祀祝诅”。更有名的是楚王刘英。前面提到济南王招募的宾客之一渔阳颜忠,后来到了楚国...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