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西安考古发现隋代秦州刺史墓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266
转发:0
评论:0
记者21日从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日前在发掘一座隋代墓葬时,依据墓内残存壁画和墓志记载,确认墓主为秦州刺史韦协,这一发现为研究隋代关中地区墓葬形制提供了珍贵资料。该墓位于西安市长安区神禾大道北侧,在墓葬天井和墓室内发现有残存壁画,分别绘有列戟、仪仗及内侍、侍女等人物图。出土墓志记载,墓主韦协字钦仁,京兆杜陵人,为韦敻之孙,韦洸世子。隋开皇八年任秘书郎,十八年任泰州刺史,同年卒于任上,卒时仅35岁。考古人员发现,该墓出土的“隋故使持节柱国泰州诸军事泰州刺史韦公墓志”所记韦协任“泰州”刺史一职与文献记载不符,文献均记载韦协最后任“秦州”刺史并卒于任上。根据文献记载,所有担任隋代刺史的人中未见“泰州”刺史一职。韦协最后应任职于秦州,即今甘肃天水一带。至于墓志志盖与志石上刻为“泰州”二字,也可能是字形相涉而搞混了。专家表示,京兆韦氏家族是中国古代重要士族之一。韦协属于逍遥公房一支,...

  记者21日从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日前在发掘一座隋代墓葬时,依据墓内残存壁画和墓志记载,确认墓主为秦州刺史韦协,这一发现为研究隋代关中地区墓葬形制提供了珍贵资料。

  该墓位于西安市长安区神禾大道北侧,在墓葬天井和墓室内发现有残存壁画,分别绘有列戟、仪仗及内侍、侍女等人物图。

  出土墓志记载,墓主韦协字钦仁,京兆杜陵人,为韦敻之孙,韦洸世子。隋开皇八年任秘书郎,十八年任泰州刺史,同年卒于任上,卒时仅35岁。

  考古人员发现,该墓出土的“隋故使持节柱国泰州诸军事泰州刺史韦公墓志”所记韦协任“泰州”刺史一职与文献记载不符,文献均记载韦协最后任“秦州”刺史并卒于任上。根据文献记载,所有担任隋代刺史的人中未见“泰州”刺史一职。韦协最后应任职于秦州,即今甘肃天水一带。至于墓志志盖与志石上刻为“泰州”二字,也可能是字形相涉而搞混了。

  专家表示,京兆韦氏家族是中国古代重要士族之一。韦协属于逍遥公房一支,隋代京兆韦氏共有16任刺史,其中有5人都是逍遥公韦敻之后。该墓的发掘为完善京兆韦氏的谱系提供了佐证,也填补了逍遥公房这一支的人物序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论“梁州刺史甘府君墓”呼吁考古发掘
钦定四库全书《至正金陵新志》卷十二下。古志陵墓列举了古越王冢、甘宁墓、东晋名臣温峤墓、卞啄埂⑺母君等墓、义阡后有:唐人诗云楸梧远近千官V古今埋没不闻者不可胜究(用小字注释了一些古今埋没不闻者不可胜究的墓葬最后一段是)又有甘府君墓在横山南乡甘泉里西今呼甘墓岗近有锄地者得一石上云梁州刺史甘府君墓不知其名乡之甘氏遂藏之以传家其东又有甘府塘甘府桥云清嘉庆16年有甘梦六者假该“梁州刺史甘府君墓”为江南甘氏共尊的先祖甘公卓“重修立碑”,并请著名文人姚鼐撰写《晋镇南大将军于湖甘敬侯墓重修记》。梁州刺史不是卓公遇害前最终官衔,《晋书》云“诏书迁卓为镇南大将军、侍中、都督荆梁二州诸军事、荆州牧,梁州刺史如故”。显然卓公墓不能仅以诏书中最小的一项官衔“梁州刺史”为之刻石。“梁州刺史甘府君墓”八个字前面未见朝代,只能算一块残石。残石缺失的朝代可以是晋、宋、齐、梁、陈、隋、唐之中的任意一个。汉时开始称太守为府君,...
· 西安考古发现6000年前大型公共墓地
新华社西安1月29日电(记者冯国、许祖华)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学家在著名的史前巨型聚落遗址——杨官寨遗址旁边,首次发现一处距今6000年的大型公共墓地,其埋葬2000余人的规模堪称史无前例。杨官寨遗址位于陕西省高陵县姬家乡杨官寨村,面积80余万平方米,属关中地区仰韶时代中晚期超大型聚落,其环壕围筑的聚落状态颇有“以沟围城”的感觉,可与西安半坡遗址的聚落建筑相媲美。主持考古发掘的陕西历史博物馆研究员王炜林表示,杨官寨考古队2015年对遗址环壕外围进行考古时,意外发现了大量史前墓葬,遂开展持续考古工作。根据出土随葬品及碳十四测年等相关资料,推断该批墓葬是与杨官寨遗址同时的大型墓地,可谓国内首次发现并确认的仰韶文化时期中期庙底沟文化的大型公共墓地。参与考古发掘的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杨利平说,2016年考古队着重对75座墓葬进行了清理,发现墓葬均为东西向,单人一次葬,葬式均为仰身平...
· 广州考古发现东汉大型砖室墓
今年7月初,广州[注:广州市-广州市是广东省的省会,是政治、经济、科技、教育和文化中心,中国南方最大的海滨城市,是全国著名的华侨之乡,也是全国华侨最多的大城市。]动物园在施工时挖出墓砖,即停止施工,并报告文物部门。这一区域位于广州历史城区东北郊,属广州地下古墓葬重点埋藏区。1956~1958年,配合广州动物园建设,抢救发掘古墓葬20余座,此外,近60年来,在其周边地区发掘汉至明清墓葬数百座。接到报告后,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立即对工程范围进行抢救性考古勘探和发掘,现已清理4座砖室墓,分属东汉[注:东汉(公元25年~220年),又称后汉,是中国古代继秦朝和西汉之后的又一个大一统王朝,由光武帝刘秀建立。二十四史中的断代史—《后汉书》,即记载了上起光武帝,下至汉献帝的东汉一朝共196年历史。]、南朝、隋和明代。其中一座东汉砖室墓,是近年广州地区考古发现规模较大、结构保存最完整的东汉砖室墓。此墓编号...
· 陕西:西安北郊发现汉代平民墓
近期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在西安北郊一个基建工程中,发掘了15座汉墓。历经千年虽然也曾被盗扰,但还是出土了170余件文物。其中最珍贵当属11件原始瓷器,这也为西安地区汉代墓葬与汉文化研究提供了重要材料。早在今年4月,考古人员在西安市北郊一建筑工地中,发现了这15座汉墓,时间跨度为西汉中晚期到东汉中晚期。这些墓大多规模宏大,有竖穴土圹砖椁墓、竖穴墓道洞室墓和斜坡墓道洞室墓三种。本次发掘共出土了各类文物170余件(不含铜钱)。以陶器最多,包括鼎、罐、仓等。还有镜、铜钱、车马器饰件等铜器及车马器。还有石砚、玉鼻塞、玉握、贝壳等,及大小两种五铢钱[注:中国古代记重货币。主要行使于两汉、魏晋南北朝,至唐高祖时期止。-wuzhuqian]。考古人员分析,根据墓葬位置在汉长安城东偏南约4800米推断,墓主很可能是长安城内居民,并且他们应该具有一定身份地位,故而才能住在长安城内。比较特别的是,在其中M3...
· 西安地铁施工发现东汉古墓
据新华社10月7日电国庆长假期间,西安地铁二号线施工方在西安城[注:名称安城简介日本本州中南部城市。属爱知县。在矢作川右岸。人口13.3万(1986)。1880年开水田后农业发达。]南发现一座东汉古墓,考古专家勘探后,又在其附近发现5座唐代古墓。10月3日,建设部门在西安南郊东三爻堡村地铁施工中,发现有古代的青砖,随即保护现场,给相关部门进行了汇报,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的专家赶到现场进行了勘查。10月5日,考古专家开始对这座古墓进行发掘,在古墓前室发现铜镜、猪陶俑、鸡陶俑等陶制品及古钱币,根据墓葬中的钱币年代,专家认为此墓葬为东汉时期墓葬。距离这座东汉古墓南边不远处,考古人员还发现一个墓群,共有5座唐代古墓,均为刀形墓,已发现釉陶盂、陶执壶、古钱币等,没有被盗的痕迹。据专家介绍,刀形墓是唐代中晚期流行的殡葬习俗,墓形像一把菜刀,一般墓室都是刀身向北,刀柄向南。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