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南朝著名隐士陶弘景思想中的儒道释三教融合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825
转发:0
评论:0
南朝著名隐士陶弘景思想中的儒道释三教融合,陶弘景是南朝时期著名的隐士,是道教茅山一派的真正创始人。他寿命很长,在世八十

  陶弘景是南朝时期著名的隐士,是道教茅山一派的真正创始人。他寿命很长,在世八十几年,历经了宋、齐、梁三朝,后世一般认为他是南梁时期的。  

  陶弘景塑像

  陶弘景生于公元456,当时是宋朝,出身士族家庭,祖上是王府的参军,父亲当过孝昌的县令,可见世代为官。而他也从小熟读经书,九岁就开始读《礼记》、《尚书》、《周易》等经典。

  之后,萧道成发动兵变把持了朝政,不久就建立齐朝以代替宋。而当时,陶弘景也已经二十几岁,开始出仕。之后十几年,他就一直在齐朝为官,先后成为巴陵王、安成王等诸王的侍读,还兼任着他们的书记。等到他三十六岁,也不过是一个奉朝请,一个十分闲散的六品文官,可以说是仕途失意,怀才不遇。不过这也与他的性情有关,陶弘景从小喜欢道教养生之类的东西,为官后也时常把自己自己一个人关在屋里面,不和外面来往。于是,他就不愿自取其辱,辞官归隐。

  辞官后的陶弘景,拜师道士修行,学习符箓炼丹养生等等。他时常游历名山大川,寻访仙药,不过后来主要是隐居在茅山,撰写道教著作。而期间,502年的时候,齐朝也步了宋朝的后尘,梁朝建立,当时皇帝几次请陶弘景出山为官都被他拒绝了。不过皇帝还是深念他以前的功劳,派人给他送炼丹的材料,给他在茅山建道观等,时常写信向他请教国家大事。

  等到陶弘景去世,南梁的皇帝还下诏封他为中散大夫,谥号贞白先生。 

  陶弘景有什么之称

  陶弘景是南朝著名的隐士,字通明,所以后世称其为陶通明。所谓“通明”,可以两种解读,一是开通而贤明,语出《荀子》的“求仁厚通明之君而托王焉”,二是通晓明了。 

  陶弘景画像

  如果是第一种意思,那么陶弘景取这个字,其实就是抱着一种得遇明君的希望。这就是积极出仕为官的心态,也很符合他是士族家庭的出身,以及他早期的人生经历。据说,陶弘景在书中自己写到,他以前希望四十岁左右做到尚书郎,然后到浙东做一方好县令。可见他也曾希望在仕途上有一番作为。

  如果是第二种意思,那就是对自己智力的一种肯定。据说,陶弘景四五岁的时候就很喜欢读书,九岁就开始读《礼记》、《尚书》、《周易》等经典,而且能属文达意。可见他从小聪慧,理解能力不凡。但相对而言,还是第一种的可能性比较大。

  陶弘景辞官后,去了句容之句曲山,并称这座山是叫茅山,然后在山腰建了座房子就开始隐居修道。于是,他自号华阳隐居。

  此外,陶弘景还有一个“山中宰相”的称号。他后半生一直隐居,即使梁朝皇帝三番两次地来请他出山,他都坚决地推辞了。虽然如此,皇帝还是深知他的才华,又是派人给他送炼丹的材料,又是给他在茅山建道观。而且国家每次遇到吉凶和出兵有关的大事,皇帝都会写信向他请教,一个月会有好几封信。可见陶弘景虽然隐居山中,但是在朝廷的地位仿佛宰相一般。 

  陶弘景与儒道释三教

  陶弘景是南朝时期著名的道士,精通养生、炼丹,还有不少有关他占卜道法方面的传说。不过他的一生,其实不只有道教,他的思想其实是融合了儒道释三教。 

  陶弘景画像

  陶弘景的前半生其实是个儒士,出生士族,从小学习的也大多是儒家学说。他九岁就开始读《礼记》、《尚书》、《周易》等经典,而且能属文达意。之后,成年后在朝为官十几载,巴陵王、安成王等诸王的侍读兼书记,后来任奉朝请。他曾经在书中写到,他以前希望四十岁左右做到尚书郎,然后到浙东做一方好县令。可见他也曾希望在仕途上有一番作为,这是儒家的积极入世的思想。

  陶弘景的后半生大多和道教在打交道。其实他从小就很迷道教,据说十岁的时候就因为看葛洪的《神仙传》而有养生的志向。而他的性情也偏向自由清净,喜好山水。等到辞官,他就开始正式学习道教,拜过道士为师学习符箓、图谶、道法等。而陶弘景在道教方面,著作繁多,茅山上清派实际上就是他开创的,此外他也可以说是中国第一个提出神仙体系的人。

  南北朝时期佛教非常盛行,陶弘景也不可避免地与他们有所交集。他早年就与当时的一些高僧有来往。晚年陶弘景曾经梦到有佛陀给他传法,于是他自称是“胜力菩萨”转世,还曾经到宁波阿育王寺接受五大戒。据说,他的遗嘱就要求弟子给他尸体披上袈裟,而里面是道服,由此来表示自己是佛道双修。 

  陶弘景的故事

  陶弘景虽然历经了宋、齐、梁三朝,但一般被认为是南梁时期的人,据说国家取名“梁”也跟他有关。

  陶弘景画像

  梁朝开国皇帝萧衍早前就和陶弘景有过亲密的交往,而等到他即位,因为当时国号还没定就来请教陶弘景。而陶弘景进行了几次占卜,发现结果都是一个“梁”字,他就上书给萧衍,说“梁”有助国运。于是梁武帝萧衍就把国号立为“梁”。

  当时陶弘景一直在茅山隐居修行。武帝向请他出山来入朝为官,他亲手写了诏书给他,并且赐给他一条鹿皮的头巾,后来又几次增加聘任的礼物。可是陶弘景始终是没有答应,他画了一幅画给武帝。画上有两头牛,一头牛被散放着在吃水草,一头牛戴着金络头,还有人牵着绳子并且用棍子驱赶他。两头牛,前者是他现在隐居的自己,而后者就是为官后的他,享受富贵但失去自由。

  武帝看到这幅图后,大笑着说:“这个人没有什么尘世的追求,只想要效仿庄子的那只摇尾巴的乌龟,这哪里有可以让他做官为我所用的道理啊?”从此,他不再提起聘任陶弘景做官的事情。

  不过,国家每次遇到大事,梁武帝还是会派人前往向陶弘景询问请教。他和陶弘景之间,书信的联系一直不断,每个月常常就有好几封。而武帝每次收到他的书信,都会烧着香虔诚地接过,态度十分恭敬,简直无可复加。所以当时的人都称陶弘景是“山中宰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儒道释大融合历史上的“儒”家来源以及变革!
(指点江山谈“儒释道”第三十九期)何谓儒?在说文解字说给出了如下的注解:“儒即术士。”但我们现在所说的儒与这个字最原始的注解已经发生了演变。现在所说的“儒”,大要是指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派。时代演变到今天,“儒”,在很多人眼中已经是迂阔守古,冥顽不灵的代表。那么,追本溯源,我们既然要谈“儒”,那就从儒家的来源开始说。“春秋乱世无义战”,在那个高岸为谷的年代里,却是中国古代思想井喷的大时代!诸子百家争鸣,都希冀用自己的学术去改变君主,改变天下乱象。儒家也是应运而生的其中一种学派。鲁国的孔子一生述而不作,留给他的弟子们将他的言行撰著成书,并且形成了一大学派——“儒”。历史的车轮走入战国之后,齐国首先尊崇人才,在稷门建造了稷下学宫,延揽天下各派人才,百种学派都在其中自由的研究。法家的慎到、儒家的荀卿、甚至于阴阳家星象家都有。这些大才一时盘踞,在各派学术争鸣辩论的同时直接促进了我们古代哲学思想的大...
· 隋朝的统一对儒释道三教融合的影响
隋朝的统一,是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它的意义不仅在于结束了几百年来南北分治的局面,而且开始将南北文化融为一体,优势互补,从而为唐朝的文化繁荣以及宋明时期中国文化的再生创造了条件。即使仅从儒学的发展情况看,享国短暂的隋朝虽然并没有最终形成南北儒学的统一、儒释道三教的融汇与合一,但是,如果没有隋朝的短暂过渡及隋朝儒家学者的努力,恐怕唐初的儒学统一不可能那样快、那样彻底。故而从这个意义上说,隋朝历史虽然不长,但隋朝儒学则在儒学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就隋朝政治统治者对儒学的态度而言,基本上是利用与扶持。隋文帝杨坚既然凭借儒学的智慧资源完成了北周到隋的权力和平交替,又凭借儒学的大一统理念完成南北统一,因而无论他怎样喜欢释道二教,也根本不可能对儒学表示反感。相反,在他夺权之后更感儒学足以利用,于是不仅多次下诏提倡儒家的礼仪道德以恢复和重建社会秩序,而且上台伊始,尽易北周官仪,依照儒家典籍中的规范...
· 南北朝著名隐士陶弘景有什么之称?陶弘景的故事
陶弘景是南朝著名的隐士,字通明,所以后世称其为陶通明。所谓“通明”,可以两种解读,一是开通而贤明,语出《荀子》的“求仁厚通明之君而托王焉”,二是通晓明了。陶弘景画像如果是第一种意思,那么陶弘景取这个字,其实就是抱着一种得遇明君的希望。这就是积极出仕为官的心态,也很符合他是士族家庭的出身,以及他早期的人生经历。据说,陶弘景在书中自己写到,他以前希望四十岁左右做到尚书郎,然后到浙东做一方好县令。可见他也曾希望在仕途上有一番作为。如果是第二种意思,那就是对自己智力的一种肯定。据说,陶弘景四五岁的时候就很喜欢读书,九岁就开始读《礼记》、《尚书》、《周易》等经典,而且能属文达意。可见他从小聪慧,理解能力不凡。但相对而言,还是第一种的可能性比较大。陶弘景辞官后,去了句容之句曲山,并称这座山是叫茅山,然后在山腰建了座房子就开始隐居修道。于是,他自号华阳隐居。此外,陶弘景还有一个“山中宰相”的称号。他后半...
· 揭秘南北朝著名隐士陶弘景有什么之称?
陶弘景是南朝著名的隐士,字通明,所以后世称其为陶通明。所谓“通明”,可以两种解读,一是开通而贤明,语出《荀子》的“求仁厚通明之君而托王焉”,二是通晓明了。陶弘景画像如果是第一种意思,那么陶弘景取这个字,其实就是抱着一种得遇明君的希望。这就是积极出仕为官的心态,也很符合他是士族家庭的出身,以及他早期的人生经历。据说,陶弘景在书中自己写到,他以前希望四十岁左右做到尚书郎,然后到浙东做一方好县令。可见他也曾希望在仕途上有一番作为。如果是第二种意思,那就是对自己智力的一种肯定。据说,陶弘景四五岁的时候就很喜欢读书,九岁就开始读《礼记》、《尚书》、《周易》等经典,而且能属文达意。可见他从小聪慧,理解能力不凡。但相对而言,还是第一种的可能性比较大。陶弘景辞官后,去了句容之句曲山,并称这座山是叫茅山,然后在山腰建了座房子就开始隐居修道。于是,他自号华阳隐居。此外,陶弘景还有一个“山中宰相”的称号。他后半...
· 南朝少数民族的融合
南朝的政治控制与经济开发向南深入,扩展到中国南部广大地区,汉族与少数民族的接触联系日益频繁。少数民族与汉族人民联合反抗南朝政府,在联系与斗争过程中,加快了南方各族的融合。南方少数民族主要有蛮、�荨①怠⒘拧㈧嗟取B�族人数最多,占地最广,遍及荆、湘、雍、郢、司、豫、南豫、江等州。蛮人分为两大支。一大支是以虎为图腾的廪君蛮。他们由南郡向东移动,到汉水下游,北接淮汝,南极江汉。其中最有名的是由西阳郡(治所在今湖北黄冈)的五条水得名的五水蛮。另一大支是以狗为图腾的��瓠蛮,发祥于辰州,由长沙武陵一带北上到荆雍。武陵有五条溪,因此也称为五溪蛮。蛮族生产米谷布绢,与汉人相似。部落解体,社会以户为单位,已进入封建制阶段。不少蛮族酋帅拥有大量部曲。南朝政府设立左郡左县,羁縻统治。这类郡县数目渐增,反映汉族与少数民族接触融合的范围日益扩大。南朝政府一般只从蛮族收纳米谷,不征徭役,所以汉民避徭役者往往逃入蛮中...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