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现代人穿越回古代能和古人交流吗?古代的“普通话”什么时候开始的?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43
转发:0
评论:0
现代人穿越回古代能和古人交流吗?古代的“普通话”什么时候开始的?,现代人穿越回古代能和古人交流吗?古代的“普通话”什么时候开始的?下面小编就为

  现代人穿越回古代能和古人交流吗?古代的“普通话”什么时候开始的?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现代人说普通话是非常普遍的了,很多人的日常交流,使用的都是普通话。不过,普通话虽然也是由方言发展而来,但是在古代,却并没有这个概念,大家基本上也都说着自己的家乡话,而且不同时期方言可能发音也不一样。如果现代一个人穿越回了古代,那么他用普通话,想要与古人正常交流,恐怕是难如登天了吧?

  一、回到清朝可以说普通话

  现代人穿越到了清朝还有可能正常交流,也仅限口语方面,当时的书面语言还是文言文,按照现在大家的文言文水平来说,在当时清朝人的眼里就是文盲了。之所以能口语交流是因为现在的普通话跟李超袋中清朝中后期的发音最为相似,当年满人入关后满语和明朝的官话、吴语融合形成了满清官话,原来只是满人专用的官话,后来慢慢推广逐渐形成了今天的普通话。比如大家熟悉的康熙御批“朕知道了”“朕就是这样的汉子”。此外最近公开的清朝奏折中乾隆皇帝的批示。他非常喜欢米芾的字帖,一位官员就投其所好进献了10幅米芾的字帖,乾隆大喜过望,鉴定后御批:“假的,不要。”

  二、我们的普通话是三个巨大差异发音阶段的产物

  如果穿越到其他朝代,以现代普通话对当时的语言,基本上是鸡同鸭讲的效果。

  因为古代汉语的发音变化经历了三个重大时期的变化:从西周到汉朝的上古音、南北朝到唐朝的中古音、从宋朝到清朝的近古音。三种发音的差距非常大,比如“青青子衿”的发音:上古音是“cencen zilong delong”,中古音是“cngceng zigien”,近古音是“cingcing zigin”,现代人完全听不懂。

  古汉语发生变化的原因是古人的迁徙和民族的融合。语言的发音也发生过变化,如上古语没有声调,声母系统比中古音复杂,复辅音多;中古音有了声调,简化了声母系统但是韵母系统变的复杂起来,现在的粤语和客家话中还保留着中古音发音的痕迹,近古音是当时江淮官话,在江苏一带保留的最好。

  三、非要穿越到其他朝代,请配合手语讲普通话

  没有歧视的意思,只是表达起来实在困难,需要其他语言的辅助。比如跟老外对话时一脸的懵逼,你听懂英语他听不懂普通话,可以做出吃的动作,老外会大概明白你说的是什么,这些行为是世界通用的,易于理解。

  虽然秦朝开始统一了文字,但是发音却没有做到完全一致,而且仅有14年的王朝寿命,之后各地的发音延续原来习惯的可能性也比较大。所以即使穿越到了秦朝也会面临看似在说话但谁也不明白对方的尴尬处境。不过呢,也不用担心古人会摇头晃脑的跟你叽里呱啦说一堆的文言文,因为古人的教育程度普遍没那么高,日常生活还是要靠白话文来交流的。这也是为什么古代发音无法考究,纸面的文字却能流传至今的原因。到了唐宋时期,白话形式的官方语言开始出现,但是发音仍与现代普通话有巨大差异,交流也存在巨大障碍。

  四、多学习才能穿越交流无障碍

  现代普通话不在各朝代通行,如果要穿越,多研究一下当朝的文字,包括大篆、小篆、金文,至少说不明白还可以写,还要精通文言文及繁体字,明白古人表达的方式。另外可行的方法是就当做去留学了,重新学习汉语,估计过几年可以无障碍的跟古人交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古代有统一的“普通话”吗?古人是怎么交流的?
每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的方言,甚至可能同个地区,不同村落的人的说话语调都是不一样的,不过为了方便交流,我们在工作上以及与人交流过程中都是使用普通话的,那么古代有统一的“普通话”吗?古人是怎么交流的?今天就由族谱网小编来说一说。图源自网络其实早在春秋时期的时候,就有最早的官话了,也就是“雅言”,在《论语》中有讲到“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意思就是说孔子在诵读《诗经》、《尚书》和主持典礼的时候,都是用“雅言”,还有在各个诸侯国的弟子沟通以及在游历各个诸侯国的时候,也是通过雅言进行交流的。不过也有语言学家指出,在上古时期的时候,“雅”和“夏”是想通的,而所谓的雅言是夏朝人流传下来的,流行于黄河、洛水一带的语言,所以在夏商周时期,一般诸侯国也都是讲雅言的。后来秦统一六国之后,当时的官话就是采用秦朝国都的“关中话”。到了西汉时期,先是采用了“关中话”,不过后来东汉迁都洛阳后,他们的官话也变...
· 古代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吃猪肉的?古人喜欢吃猪肉吗?
猪肉在各肉类需求中占据主要地位,无论是炒菜还是做馅料都常有猪肉的存在。今年猪肉的价格持续增长,到现在已经呈现出七连增的趋势,让人直呼吃不起。我国古代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吃猪肉的?古人也像我们现在这样喜爱猪肉吗?小谱在此为你解答。猪肉正式走上人们的餐桌是在宋代开始的,这其中还跟一位名人以及一道名菜有关,那就是苏东坡发明东坡肉。我们都知道苏东坡是个吃货,且很爱吃肉。当初他被贬到海南的时候,还写诗埋怨肉食少,不够吃。即“五日一见花猪肉,十日一遇黄鸡粥”。图源网络苏轼发明东坡肉也跟他的吃货属性密不可分。苏轼任黄州知州的时候,遇到大雨倾盆,黄河决堤,洪水围困徐州。苏轼身先士卒,率领禁军武卫营和全城百姓抗洪筑堤保城,经过艰苦奋战终于保住了徐州城。徐州城的百姓带上肉食感谢苏轼,在苏轼的亲自指点下,烧出了东坡肉。至宋朝,猪肉才开始成为餐桌上的主流肉食。在之前,古人多是食牛羊肉的,这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受到游牧...
· 郭嘉为什么能预言孙策的死亡?他是穿越到古代的吗?
虽然在三国时期,诸葛亮、周瑜、司马懿等顶级谋士数不胜数。但是对于他们的各种谋略计策,其实在事后听听他的推理,纵使是天马行空的手笔,至少还是可以解释的。不过,就郭嘉来说,这个人实在太神奇了,以致于有人怀疑郭嘉和秦始皇等人一样,是不是穿越到古代的人。对于郭嘉的神奇,主要体现在他那让粉丝疯狂的预言上。郭嘉弱冠时候预测到天下必将大乱也就罢了,预测袁绍难成大事也就罢了,预测刘备是后患也就罢了,他还预测出打刘备的时候袁绍肯定不会南下!好吧,这也罢了。和袁绍对峙的时候有传言说孙策要袭击许都,结果尼玛他还能预测出来孙策必定会被刺客给害死!其中,就今天笔者要说的郭嘉预言孙策之死这一事件,在陈寿的《三国志》中大致记载如下:孙策转斗千里,尽有江东,闻太祖与袁绍相持於官渡,将渡江北袭许。众闻皆惧,嘉料之曰:“策新并江东,所诛皆英豪雄杰,能得人死力者也。然策轻而无备,虽有百万之众,无异於独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
· 古代的普通话
作者:汪翔我国最古的词书叫《尔雅》,意思是解释雅言以逼近正音。《辞海·雅言》:“雅言,古时指‘共同语’,同‘方言’对称。”孔颖达《正文》曰:“雅言,正言也。”阮元《与郝懿行论〈尔雅〉书》中解释:“正者,虞夏商周都之地之正言……正言者,犹今官话也。”可知,雅言,即我国最早的古代通用语,相当于当今之普通话。雅言来自夏言。“雅”“夏”古代互通的例证很多。《左传》“公子雅”,《韩非子》作“公子夏”;近年出土的郭店楚简《孔子诗论》“大雅”“小雅”作“大夏”“小夏”;《墨子》引“大雅”也作“大夏”。《荀子·荣辱篇》“越人安越,楚人安楚,君子安雅”,《儒效篇》作“居楚而楚,居越而越,居夏而夏”,这个与楚越相对的“雅”或“夏”明显指中原。商继承夏文化,周又代商,夏言可谓一脉相承。东周“雅言”以王都洛邑语音为准,往上承自周人学习殷商文字,夏起于晋南,但后来长期建都于伊洛地区,洛阳...
· 古代有春运吗?古人过年放假是怎么回家的?
春运一直以来都是大家极为关注的问题,每年春节放假,五湖四海的人都抢票准备回家过年。所以,春运是每年出行量最大的时候。那你知道古代有春运吗?古人过年放假都是怎么回家的呢?其实,自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了春节回家团聚的习俗,就有了春运。古人们虽然因条件所限,不像现代人一样大规模在外工作打工,但是古代官员、在外经商的商人、在外游历的文人、外出谋生的人,也会争取赶在春节前回家。古代春节也是放假的,比如宋朝。据宋史笔记《文昌杂录》记载,元日(春节)、寒食、冬至各放假七日;天庆节(正月初三)、上元节、天圣节(皇帝母亲生日那天)等也都放假,这么前后连起来,差不多这一个月都在放假。唐朝虽然没有宋朝这么多假日,但也出台了不少人性化的政策,比如∶父母住在三千里外,每隔三年有30天的定省假(不含旅程);父母在五百里外,每隔五年有15天的定省假。清朝中期,春节和寒假的假期均延长至一个月。即便有这些在我们现代人眼里看上...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