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江东小霸王 孙策为什么会英年早逝?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32
转发:0
评论:0
江东小霸王孙策为什么会英年早逝?,读《三国演义》,每读到孙策的死,心里总是非常婉惜。小霸王随父亲孙坚领兵出战时

  读《三国演义》,每读到孙策的死,心里总是非常婉惜。小霸王随父亲孙坚领兵出战时,年仅十七岁,可谓是英雄少年。孙坚死后不我久,孙策在朱治、吕范的策划下从袁术处借得三千兵马,就此走上了他的创业之路。

  前途故然艰险,但冥冥中仿佛得到了孙坚在天之灵的护佑一般。其起先便有朱治、程普、黄盖等一干旧将辅佐,行至历阳,又得周瑜倾心相随,并揽得江东“二张”,兵马虽然不过三千,文武干将却是一流配置,单从创业之初的人才储备来看,不要说刘备见了要羡慕到流口水,只怕曹操也要自愧不如。其后又收得大将陈武,更将不打不相识的太史慈招至麾下,这样的阵容,与曹操在兖州时的规模相比,也是不遑多让了。以这样的一流配置来对付江东诸郡的二流、三流甚至不入流势力,显然是如狂风卷残云,势如破竹。短短数年之间,孙策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平定江东,曹操也不得不发出“狮儿难与争锋也”的感慨,并被迫结亲。

  曹操和袁绍显然是其时的两大超级势力,官渡之战便是曹、袁争霸的终极对决。由于有袁术的存在,孙策不大可能倒向与袁术不和的袁绍,加上袁绍当时仍是最强大的势力,而皇帝却在曹操手里,从上,袁绍是反动的,因此从战略上分析,不单是我们,周瑜和二张也会为孙策分析,得出的结论应当是:作为最具潜力的新兴势力,必然需要向曹操靠拢。

  这样的战略格局,跟上世纪八十年代有相似之处。孙策派张纮到许昌上表,目的是为自己争取最大的政治利益,结亲是曹操作出的让步,或许在曹操看来,这应该是双方都能接受的双赢局面。但问题是,孙策的要求绝不止于此,他还要做大司马,这种“赤祼祼”的“政治讹诈”遭到了曹操的断然拒绝,从而导致孙策“甚恨之,常有袭许都之心”,这必然要引起曹操极大的不安,如何遏制甚至颠覆孙策的江东势力,也必然成为曹操阵营的一个重大议题。

  《三国演义》中说吴郡太守许贡上表,建议将孙策召到京师起来,这个策略实施的可能性大约为零,孙策是肯定不会应诏的,曹操也做不出这么此地无银三百两的事,那么这个上表的实质就是:许贡要向曹操表明心迹,他是忠于朝廷,忠于曹公的。许贡上表事件发生得恰逢其时,既然在江东有这样一个孙策的反对派,事情就好办了,尽管许贡的上表被孙策截获,许贡势力也随后遭到了摧毁性的打击,但这并不影响曹操势力借此遏制孙策,这一点,从中情局的对华政策上可以得到足够的启发。

  演义中说孙策绞杀许贡之后,“贡家小尽皆逃散。有家客三人,要与许贡报仇,恨无其便。”,所谓恨无其便,是指找不着下手的机会,但我们知道,最终三人还是得手了,从恨无其便到行刺得手,中间必然暗藏玄机。这便不得不让人想到郭嘉的话,郭嘉这番话是从许昌来人的口中转述的,嘉靖本和毛本内容略有不同,但大意差不多,大意便是:孙策不足惧也,轻而无备,性急少谋,乃匹夫之勇耳,他日必死于小人之手。

  这话传到孙策耳中时,刺杀事件已经发生了,尚在养伤的孙策听到后是大怒曰:“匹夫安敢料吾!射吾者,必曹之谋也!吾誓取许昌,以迎汉帝!”(注:这句话在毛本三国演义中被改成了“匹夫安敢料吾!吾誓取许昌!”,笔者以更接近原著的嘉靖本为准。)

  为什么孙策会认为在这起刺杀事件中曹操脱不了干系?我们有必要提到孙策被刺过程中的一个小细节:

  策方举辔而行,一人拈枪望策左腿便搠。孙策大喝,急取所佩之剑就马上砍去,剑举忽坠,止存剑靶在手。一人拈弓搭箭,射中孙策面颊。

  这个细节充分说明一点,这次行刺是经过了精心策划的,甚至连孙策随身所带的佩剑都被动了手脚。我们不免要怀疑,许贡的这三个家客,有这样的能力吗?能够将魔爪伸到孙策的身边,这是怎样的一股势力?那个在孙策佩剑上做手脚的人又会是谁?

  有人怀疑这件事与孙权有关,因为孙权是一个权力欲望非常强的人,孙策死后,孙权是最大的受益者。笔者以为,尽管孙权在这件事中获得很大的利益,但其时孙权尚且年幼,何况此事有违人伦,孙权从中作祟的可能性不大。但这个大胆的观点也启发了笔者,既然连孙权都可以怀疑,那还有谁不能怀疑呢?

  在笔者看来,谁是江东最大的投降派,谁就是重大嫌疑人。联想到赤壁大战之前张昭对于投降的热衷,一个大胆的猜想也由此产生:

  郭嘉对孙策之死的预料,可以被看作是对曹操的一个建议,至少也是提醒,于是许贡的这三个家客,便成为了曹操阵营天然的棋子,而曹操方面更是利用自己的人际网络,找到了埋伏在孙策身边的一个危险人物——张昭。

  周瑜在介绍张昭时是这样说的:一人能博览群书,善书隶字,兼明天文地理之学,彭城人也,姓张,名昭,字子布。陶谦曾聘,不肯屑就,故来江东避乱。——很有意思,曹操与陶谦有仇,张昭也对陶谦不感冒,并且张昭是一个典型的读书人,对比孙策,他与曹操之间似乎有更多的共同语言,更何况皇帝在曹操手里,这对张昭来说或许极具吸引力。相比之下,张纮似乎要更中忠心于孙氏,曹操想趁孙策之死起兵伐吴,多亏张纮劝说才作罢,孙策派张纮而不是张昭到许昌上表,看来还是非常明智的,这似乎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孙策对张昭的政治立场是有顾虑的。

  外有许贡家客,内有张昭,在曹操势力的推动之下,要制订一个针对孙策的周密计划,自然也从“恨无其便”变成了易如反掌。从表面上看,最大的受益者是孙权,但年幼的孙权还需要依仗张昭等人来稳固政权,尽管在张纮的劝说下,曹操没有采取军事行动,但有了张昭这枚棋子,一切都变得好办了许多。由张昭辅政的孙权,对曹操的态度比起孙策时期,有了很大的变化,这一点可以由袁绍派去江东的使者陈震来证实——却说陈震回见袁绍,说:“孙策已亡,孙权领众。曹操封权为讨虏将军,结为外应矣。”

  孙策暴亡,不啻于江东发生了一场“”,曹操从此不必再担心江东发动的奇袭,而可以专门应对袁绍。什么是政治,我想说,这便是政治,三国时的政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江东小霸王孙策为什么英年早逝?郭嘉早有预言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孙策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东汉末年,群雄并起。虽然最后是三国鼎足。但很多人都会替一个人感到遗憾,若是他不早逝,天下未必成现在的三国局势。他17岁继父遗业,屈事袁术。袁术时常叹息:“有子如孙朗,死也瞑目”;后,他毅然创业,脱离袁术,建立江东霸业。曹操听后,常呼:猘儿,难与争锋也他就是江东小霸王孙策。公元199年,这一年,他25岁,雄姿英发,攻破皖城,双手抱取国色美人大桥。然而,第二年却遇刺,英年早逝。孙策因何而亡?为何英年早逝?陈寿在《三国志》中交代,孙策死于早已亡去的吴郡太守许贡门客之手。是他刺杀死的孙策。至于原因,很简单,不忘故主,为主报仇,手刃仇人。当初,许贡给汉献帝打报告,说:“孙策勇盖天下,似秦末的项羽。应该召回京城,给予‘贵宠’,否则任他势力坐大,将成大患。”不料这份报告被截获。所以孙策只能将他杀死。以防被召回京,凶多吉少,建立江东霸业的机...
· 江东小霸王孙策为什么看到镜子就喷血而亡?
三国时期的孙策,英俊挺拔,威武逼人,年仅26岁英年早逝,但却统一了江东,奠定了吴国的基础。孙策是赫赫有名的英雄,建功立业,追随者众多,还有娇妻大乔相伴,可谓风光无限,而孙策就十分在意这份面子。网络配图当时江东有一叫高岱的隐士,此人饱读经书、出口成章,孙策就想和他讨论《左传》。而此时有一小人对孙策说:“高岱为人狂妄,他认为将军只是一介武夫,没文化,根本就不屑于和您讨论什么学术问题,你问他,他肯定说不知道。”而后,这小人又跑去与高岱说:“你要小心,孙策死要面子,他最讨厌人家跟他讨论问题的时候压倒他,比他说得好,所以你见到他你就说不知道。”孙策与高岱讨论《左传》,果然高岱就说不知道,再问,不知道,又再问个问题,还是不知道。孙策勃然大怒,果然高岱瞧不起他,不屑于和他讨论,就下令关起高岱。高岱是文化界知名人士,引来了几乎所有的名人和士大夫来求情。孙策一气之下就杀了高岱。因为面子,孙策错杀了一位文化名...
· 小霸王孙策为何能一千军马定江东
袁术交给孙策一千多兵马,但没有允许孙策离开,而是耍弄手腕,把孙策牢牢地掌握在股掌之中。当时,朝廷派遣太尉马日磾到关东抚慰诸侯,马日磾来到了袁术的地盘,开始招揽贤士,希望那些人为朝廷所用。听闻孙策是江东出名的豪杰,马日磾就上表奏请孙策担任怀义校尉。看到朝廷代表都这么重用孙策了,袁术自然也得有所表示,于是答应让孙策担任自己手下的九江郡太守。可等到马日磾离开寿春之后,袁术又翻脸不认人,让自己的心腹陈纪担任九江太守去了。搞得孙策很窝火。袁术不放心孙策,不想给孙策实权,在孙策的军中,也多安插密探,了解孙策的动向。一旦孙策有离开的意图,袁术就可能抢先动手。孙策了解到自己手下一个骑士可能是袁术的密探,就故意找了个别的罪名去那个骑士。那个骑士连忙逃到袁术的府邸。可孙策毫不迟疑,带兵直接冲到了袁术家,在马厩里抓到了骑士,并且当众杀了那个骑士。袁术自然生气,可当孙策主动前来请罪,袁术也不好发作。毕竟孙策是处置...
· “小霸王”孙策
在《三国演义》中,作者以雄健的笔力,精心刻画了曹魏、刘蜀、孙吴三大集团的创业者们的艺术形象。其中,开创江东基业的“小霸王”孙策,便是一个虽然来去匆匆,却充满英武气概的人物,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历史上的孙策(175——200),本来就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英雄。兴平二年(195),年仅21岁(虚岁)的他摆脱袁术的羁绊,独自率兵渡江南下,短短三四年间就夺得丹阳、会稽、吴郡、豫章、庐陵等郡,占据江东大片地盘,为孙吴立国奠定了基础。《三国志·吴书·孙讨逆传》这样概括了他的气势和风度:策……渡江转斗,所向皆破,莫敢当其锋,而军令整肃,百姓怀之。策为人,美姿颜,好笑语,性阔达听受,善于用人。是以士民见者,莫不尽心,乐为致死。陈寿在传末评中肯定了孙策的历史功绩:策英气杰济,猛锐冠世,览奇取异,志陵中夏。……割据江东,策之基兆也。罗贯中在史籍的基础上,艺术地再现了孙策创业的...
· “小霸王”孙策
在《三国演义》中,作者以雄健的笔力,精心刻画了曹魏、刘蜀、孙吴三大集团的创业者们的艺术形象。其中,开创江东基业的“小霸王”孙策,便是一个虽然来去匆匆,却充满英武气概的人物,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历史上的孙策(175——200),本来就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英雄。兴平二年(195),年仅21岁(虚岁)的他摆脱袁术的羁绊,独自率兵渡江南下,短短三四年间就夺得丹阳、会稽、吴郡、豫章、庐陵等郡,占据江东大片地盘,为孙吴立国奠定了基础。《三国志·吴书·孙讨逆传》这样概括了他的气势和风度:策……渡江转斗,所向皆破,莫敢当其锋,而军令整肃,百姓怀之。策为人,美姿颜,好笑语,性阔达听受,善于用人。是以士民见者,莫不尽心,乐为致死。陈寿在传末评中肯定了孙策的历史功绩:策英气杰济,猛锐冠世,览奇取异,志陵中夏。……割据江东,策之基兆也。罗贯中在史籍的基础上,艺术地再现了孙策创业的过程,塑造了一个虎虎有生气的...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