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司马衷的太子地位何以稳固:共当了22年的太子?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930
转发:0
评论:0
司马衷的太子地位何以稳固:共当了22年的太子?,司马衷的太子地位何以稳固从历史上看,围绕太子而产生的权力争斗,那从来都是

  司马衷的太子地位何以稳固

  从历史上看,围绕太子而产生的权力争斗,那从来都是非常激烈的。为此引得帝国形成几大集团,一派支持太子,一派支持某个亲王,最后引得几大集团之间火并、两败俱伤的事实在太多了。

  我们去三国的历史就会发现;曹丕兄弟争得差点煮豆燃了豆萁;孙权两个儿子争得更是死伤狼籍;至于从前的袁绍两个儿子争得更是各率数万大军玩命打仗,为此他们甚至不惜引狼入室。刘表两个儿子争得就更不成器了,弟弟刘琮费尽心机从哥哥刘琦手中夺来了权力,却把所有地盘拱手让给了敌人。

  但晋帝国却从来没有发生这种太子之争。司马衷在毫无竞争的背景下,足足当了22年的太子。这本身就说明帝国内部支持司马衷当太子的力量一直拥有压倒性的优势;这绝不是他的父皇、母后支持他就能做到的。

  太子的智力有问题,对普遍军政大佬而言;绝不是坏消息。所以帝国普遍军政大佬都是支持司马衷当太子的。只要细心看晋初的历史,我们就会发现反对司马衷当太子的人,实际只有寥寥可数的几个人。历史上明确记载反对太子司马衷当太子的人,好象只有卫瓘与和峤,而这两个人也只是含糊其词的表达过一两次。除此之外,我们实在没有看到别人曾公开反对过司马衷当太子。

  做为军政大佬们,实际上很少有人反对司马衷当太子的。未来皇帝智力有问题,那属于皇帝的权力,自然就得让军政大佬们共同分配。辅政大臣会行使皇帝的权力,但辅政大臣再怎么也不是皇帝;基于避嫌的理智,他也会把皇帝的权力分给其它军政大佬一部分。仅基于这种可能的利益,就会让他们会支持司马衷当太子。更可况,与一个强势皇帝相处,那是伴君如伴虎。

  汉帝国的文、景皇帝是优秀的皇帝;清康熙皇帝是优秀的皇帝,但这些人成为皇帝后,那都是报着先发制人处世风格;总而言之那是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的。他们喊的口号通常是:“削亦反,不削亦反;早削早反祸小,晚削晚反祸大。”总而言之,谁敢拥有强大的势力,皇帝不杀了他肯定会睡不着觉的。这种优秀的皇帝,也许是帝国的福音;但对那些拥有太多既得利益的贵族而言,恐怕实在是一种噩耗。司马衷那种人当了皇帝,他们自然不会有这种威胁。

  在这种背景下,帝国军政大佬、豪门代表们自然不会反对司马衷的太子地位。既然普遍军政大佬、豪门代表都不反对司马衷的太子地位,那有心反对司马衷太子地位的人,自然也就只有闭上嘴了。

  在贵族政治的权力搏奕中,很容易搏奕出一个低能、软弱、幼小的皇帝。因为在正常的权力搏奕中,普遍贵族都喜欢这种皇帝。从这层意义上说,司马衷能稳坐太子之位二十多年,绝不是某个偶然原因造成的。

  后来的愍怀太子(司马衷的儿子)之所以死于非命,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太刚强、太有能力了;虽然他一再装出混吃等死的庸人模样;但那些处于强势的贵族们,都依然认为他是一个最危险的竞争对手。贾氏因此一心往死整他,他好容易躲过了这一劫,赵王却也因为同样的原因希望他快点死掉。

  我们常认为愍怀太子后来太不求上进了,但我们却常常忘了,假如贵族们真认为愍怀太子不求上进,那他就用不着死了。假如愍怀太子就那父亲那种智商,那他就更用不着死了。因为一个无所是事的太子,一个智商有问题的太子,绝不会对贾后、赵王等贵族代表构成威胁。

  卫瓘对太子地位的挑战

  司马衷在当太子的二十多年时间里,其地位实际上只受过一次温和的挑战。那是在司马衷十九岁时,卫瓘含糊其词的对皇帝说太子能力太差。

  那一年的某次宴会上,卫瓘假装喝醉了酒,指着武帝的座位说“此座可惜了。”虽然晋武帝知道卫瓘这是在说司马衷不能胜任太子职,但晋武帝却没有搭理他这种话题。

  但在不久后的一次宴会中,晋武帝却找了一些疑难问题,叫人拿给太子作答。太子把相关问题都一一写在纸上,让人拿回给皇帝去看。

  皇帝把太子写的内容让全体政府官员去看;对于太子所写的这些内容,大家都认为太子写的字句粗浅,但见解高明(这绝非阿谀之词,事实就是如此);总而言之,太子最大的缺点无非不好读书罢了。

  但有一个明摆着的疑问,却显然没有人去提出来。那就是这些内容虽然是太子亲笔所书,但真是太子独自完成的吗?因为皇帝让太子解答疑难时事问题时,根本没有设置任何监考措施。总而言之,太子当时完全有机会叫几十个高材生集体解答这些问题然后抄一遍。事实上,太子也正是通过种方式解答这些疑难问题的。

  想证明太子的智力;叫太子出来随便问几个问题就可以了。真用得着考试吗?即使考试也总得有一点监考的措施呀;这种所谓的考试也实在太如同儿戏了。

  对于这种疑问,随便拉个人出来都是会有的。但晋武帝、及晋帝国满朝文武都对此视而不见,为什么呢?因为基于他们的利益,他们都也希望太子的地位得以巩固。

  晋武帝用这样一种离奇的方式证明太子的能力,也许并不是想证明太子的能力有多高,而只是想证明太子的人气有多;你看满朝文武除了你卫瓘之外,还有一人个试图去摇太子的地位吗?显然一个也没有!

  在这种背景下,不要说区区一个卫瓘了,就是晋武帝本人想动摇太子的地位,恐怕也是难以成功的。

  谁当太子,绝不是某个人说了就能算的。从前汉高祖刘邦够牛了,但这位老兄一心想废掉太子刘盈,最后结果却只能无奈的安慰戚夫人:“你们母子以后的命运,就听老天安排吧!”因为刘邦实在没有能力废掉太子,而太子当了皇帝后,即使太子想饶掉戚夫人母子,但他们母子恐怕也只有死路一条了。权力顶峰上的争斗,失败者从那样高的地方摔下去,想活下去恐怕只有求上帝保佑了。

  刘邦在废太子的过程中,终于发现支持太子的势力实在太强大了,在这种背景下强行废掉太子,恐怕随时都可能把帝国的天给捅下来。以刘邦一代开国皇帝,尚且不能随心所欲的决定太子的人选,一个继承父祖之业的晋武帝就更不用说了。

  一个人气超高的太子即使被废掉了,新立的太子就能安心在位吗?甚至新立的太子当了皇帝,如果许多人都拿旧太子来作文章,新皇帝能安于其位吗?

  于是晋武帝指着太子所做出的答案,更指着纷纷称颂太子的群臣问卫瓘:“太子将来能不能胜任皇帝的职责?”晋武帝所表达的意思非常明显。太子能不能胜任皇帝之职责,不是你卫瓘说了算,甚至也不是我这个当皇帝的人说了算。请你老兄以后再提这种话题时,想好了前因后果再说吧!

  卫瓘看到动摇太子之位的举动,竟然是自己完全孤立的行为,于是大为紧张与惶恐,从此再也不敢提此类的话题了。因为太子地位的稳固,绝不是源于皇帝一个人的意思,而是帝国普遍军政大佬、豪门代表们共同的意思;如果一个人非要这个问题大唱对台戏,那岂不真是想断送自己的政治前途吗?

  如果真有许多人想动摇太子的地位,那太子恐怕一天也混不下去。因为太子是成年人了,因为太子是帝国的二号人物,他总会出席众多大型宴会、庆典活动的;如果人们非要收集太子智力有问题的证据,那有意无意的设一些小局,那太子恐怕随时会说出一大堆关于时事的经典名言。

  如果事实总是一再表明太子是智力有问题的人,如果普遍人都有无意的表示太子的智力有问题,那这种声音自然会变得越来越无可抑制;到时皇帝想证明太子只是不好读书但智力超群,恐怕比证明公鸡能下蛋也难。

  用一种近于儿戏的智力测验证明太子的智力与能力,所证明的绝不是太子的智力与能力,他证明的只是太子的人气。太子的人气实在太高了,高到了根本没有一个人愿意、也不敢公开说太子坏话的地步。既然如此,太子的地位怎么可能遇到危机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司马衷的太子地位何以稳固:共当了22年的太子?
从历史上看,围绕太子而产生的权力争斗,那从来都是非常激烈的。为此引得帝国形成几大集团,一派支持太子,一派支持某个亲王,最后引得几大集团之间火并、两败俱伤的事实在太多了。我们去三国的历史就会发现;曹丕兄弟争得差点煮豆燃了豆萁;孙权两个儿子争得更是死伤狼籍;至于从前的袁绍两个儿子争得更是各率数万大军玩命打仗,为此他们甚至不惜引狼入室。刘表两个儿子争得就更不成器了,弟弟刘琮费尽心机从哥哥刘琦手中夺来了权力,却把所有地盘拱手让给了敌人。网络配图但晋帝国却从来没有发生这种太子之争。司马衷在毫无竞争的背景下,足足当了22年的太子。这本身就说明帝国内部支持司马衷当太子的力量一直拥有压倒性的优势;这绝不是他的父皇、母后支持他就能做到的。太子的智力有问题,对普遍军政大佬而言;绝不是坏消息。所以帝国普遍军政大佬都是支持司马衷当太子的。只要细心看晋初的历史,我们就会发现反对司马衷当太子的人,实际只有寥寥可数的几...
· 南北悲歌——无可救药的白痴太子司马衷
?看着司马炎沉迷于酒色,身体越来越差,一些有忧患意识的臣子觉察到了国家前途的不妙,他们先是劝司马炎戒酒戒色,在收效不大的情况下,就把希望转移到下一任皇帝候选人的身上。这时的皇帝候选人是司马炎和皇后杨艳所生的二儿子司马衷。之所以立二儿子司马衷为太子,是因为他们的长子司马轨早早就夭折了。这真是悲剧啊。这悲剧不单单是指夭折了司马轨,更多的是指立司马衷为太子这件事本身。司马炎膝下一共生有二十六个儿子,其他个个聪明伶俐,唯独司马衷是个智障人士。而且,他和杨皇后除了生司马轨、司马衷,还有一个司马柬。司马柬相貌堂堂,智力超常。可没办法,太子大位就是传了给司马衷。究其原因,除了周礼上说的“传嫡不传庶,传长不传贤”那一套外,主要是杨艳的坚持。这个女人,对于儿子的天生脑残感到非常负疚,坚持要把最好的留给司马衷作为补偿。当然,杨艳的坚持,背后也是得到了司马炎的默许的。司马炎是司马昭的长子,而当年,司马昭很是想把...
· 史上最悲情的太子刘据:当了30多年太子还被杀
刘据是卫子夫与刘彻所生的儿子,史称卫太子,刘据一出生,就得到汉武帝刘彻的爱护。他命人写了一首赋,叫做《皇太子赋》,很显然这首赋预示着刘彻已经把刘据视作太子了。在刘据七岁的时候,刘彻就立他为太子。自然刘据的生母卫子夫也成了皇后。因为刘据是韩无毒唯一的嫡长子,所以汉武帝对其百般爱护,尽力培养他的政治才能。不仅找来了最好的老师来教他,还未他修了一座苑。图片来源于网络这座苑是供刘据和其他客人平日相处的地方,也算是刘据的私人场所。长大后的刘据在政治上的思想与观念却与汉武帝截然相反,大概是受其母卫子夫的影响,性格温顺。汉武帝在行政上喜欢严刑峻法以武服人,刘据却主张用怀柔政策以德服人。正是这样的矛盾使得汉武帝对刘据产生了怀疑的态度,加上卫子夫年老色衰渐渐失宠,于是两人渐行渐远,成为了一对有隔阂的父子。晚年的汉武帝有沉迷于长生和巫蛊之术,这时候诸多小人奸臣便上了风头。因为与太子和卫皇后一方产生冲突,一些奸...
· 西晋皇帝司马炎为何立白痴司马衷为太子
东吴的衰亡始于孙权,因为他选了毛头小孩做接班人,无力掌舵,终使大船倾覆。晋武帝司马炎也没聪明到哪里,因为他选的太子司马衷是个头脑有问题的痴呆。网络配图为何会这样说,因为司马衷的确不是个聪明的孩子。一次,司马衷和一个谢才人生了个儿子叫司马遹,一次司马衷和儿子到晋武帝那里吃饭。吃了一半,司马衷突然问:这是哪里来的孩子?晋武帝说:这是你自己的儿子。后司马衷在宫中,听到侍从说有的地方没有粮食吃,饿死不少人。他很不理解地问:没有粮食吃,为什么不吃肉粥呢?看完这两个小故事,是不是对司马衷有了初步的认识?没错,司马衷就是个痴呆,司马炎这么聪明为何糊涂到要选择一个痴呆立为太子,原因何在?说起来还与一个女人有关。杨艳是司马炎的皇后,她为司马炎生了三子三女,长子两岁就夭折了。司马衷是第二个儿子,按顺序立为太子。晋武帝想换太子时私下征求杨艳意见。网络配图杨艳坚持己见,认为规矩不能改。后37岁的杨艳病逝,弥留之际...
· 司马炎为何要选“傻子”司马衷当太子?有何隐情
一位智力如此低下的人,怎么能让他去做皇帝呢?这就要从司马衷的父亲——晋朝开国之君晋武帝司马炎说起了。司马炎是司马懿的孙子、司马昭的儿子,经过了爷爷和父亲两代人的积淀和准备,司马炎终于在公元265年逼曹魏皇帝退位,登上了皇帝的宝座。晋朝建立后,于公元280年灭了东吴,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又一次统一了中国。社会初定之后,司马炎开始怠于理政,沉溺于女色之中。据记载,司马炎的后宫有万人的规模,而他的儿子就有二十六位之多。司马炎的长子司马轨早夭,次子司马衷是杨皇后的儿子,当时杨皇后又正得宠信,所以司马衷被立为太子可谓名正言顺。网络配图司马炎不是不知道太子在智商方面的缺陷,他也曾多次表达过对太子继位的忧虑,甚至产生过另立太子的想法。然而由于皇后的阻挠和佞臣的谄媚,司马炎一直犹豫不决。一次,他决定考一考这位愚笨的太子,就找来一些国家公文,送到东宫让太子决断。以太子的智商,当然是解决不了这些问题的。这时...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