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刘备救孔融:太史慈如何说服刘备出兵援救孔融?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010
转发:0
评论:0
刘备救孔融:太史慈如何说服刘备出兵援救孔融?,北海太守孔融被黄巾军管亥围困。太史慈拿了孔融的求救书信,杀出重围,向平原县令

  北海太守孔融被黄巾军管亥围困。太史慈拿了孔融的求救书信,杀出重围,向平原县令刘备求援。孔融和刘备素不相识,太史慈和刘备也毫无交情。但刘备却毫不犹豫,带着关羽、张飞紧急赴北海增援……

  太史慈为什么能说服刘备出兵援救孔融

  ——中间立场策略

  管亥率领十万黄巾军来围攻北海孔融,除非孔融提供军粮一万石方肯撤军。孔融哪里肯轻易服从?当然是举全城之力与管亥相斗,但管亥势大,孔融无法抵抗。管亥将北海团团围住,加紧进攻,孔融束手无策。

  正在危急之际,有一壮士从外边杀透重围,入城来见孔融,此人正是太史慈。他向来在辽东闯荡,昨夜刚刚归家探母。太史慈在外期间,其母在离城二十里的都昌独居,孔融知道太史慈是个英雄,怜其母孤老无依,经常派人送米面布匹接济。太史慈之母对孔融十分感激。根据互惠原理,必然要对孔融做出回报。太史慈一回家,母亲就将孔融的善行告诉了儿子,同时还告诉他,黄巾军管亥将北海死死围困,要太史慈速去援助孔融,聊表寸心。

  太史慈主动提出为孔融出城杀敌,但孔融担心他一个人寡不敌众,白白搭上一条性命。太史慈再三请求说:“我老母亲深感你的厚德,特意要我来。如果不能解了此围,我也没有脸面去见母亲了。我愿意决一死战!”

  孔融想了想说:“我听说刘备就在离此不远的平原县,这个人是当世英雄,一向以‘仁德’著称。如果能够请他来援助,那么内外夹攻,也许就可以解围了。”

  太史慈当即表示,自己愿意杀出重围,去向刘备求救。孔融写好书信,交给太史慈。太史慈利用“瞒天过海”之计,巧妙地麻痹了黄巾军的注意力,奋力突围,来见刘备。

  在当时的军阀割据时代,敌友关系转换非常之快,往往今天还是推杯换盏的铁哥们,明天就是刀兵相见的大仇人。而各股割据势力最可宝贵的资源就是自己手下的兵力。如果因为帮助别人而丧失了自己的兵力(战斗力),那么自己的生存也就成大问题了。此时的太史慈面临的难题则是:孔融和刘备素不相识,太史慈也和刘备素不相识。一个陌生人替另一个陌生人向第三个陌生人求救,这样的说服是不是太过艰难?是不是基本没有成功的可能?

  但太史慈竟然轻松完成了这样一个几乎不可能的说服任务,成功地让刘备出兵援救孔融。太史慈使用的就是“中间立场策略”。

  我们知道,立场和利益是紧密相关的。一般情况下,你的立场,必然代表了你的利益。就太史慈而言,他作为孔融的使者,肩负着孔融交托给他的重任,那么他的立场应该和孔融的立场是一致的。那么他们二人的利益也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保护北海的安全。但是,如果太史慈这样做了,作为求救对象(说服对象)的刘备必然要考虑一下,自己的利益和孔融、太史慈的利益有什么关系,值不值得牺牲自己的利益去挽救对方的利益(毕竟此前刘备和这二人从无来往,没有交情,不能贸然派出自己并不充裕的兵力去救援)?当刘备做这样考量的时候,太史慈作为求救者,为了完成说服任务,必然只能采取苦苦哀求的方式。而越是这样,结果就越是会偏离方向。因为,如果说服者站在自己的立场上,为谋求自己的利益而进行说服,那么说服往往会演变成利益的争夺。

  太史慈却没有落入这样的俗套,他将自己和孔融巧妙地分割开来,把自己包装成一个独立的第三者。也就是说,他采取了“中间立场”,以表示自己和孔融并没有任何利益关联,只是出于道义,古道热肠才主动前来求救。

  太史慈是这样说的:“我是东海的一个老百姓,和孔融非亲非故,也不是他的乡党。只是不忍看到北海被黄巾祸害,激于义愤,这才替孔融到使君这里求救。孔太守和我,虽然和使君您素不相识,但老早就听说您的仁德大名,一定能够救人于危难之中,所以冒昧前来求救。”

  太史慈说自己和孔融非亲非故,意在表明自己和孔融没有任何利益瓜葛。这样,他就是一个纯粹第三者身份。一个和孔融没有利益关联的第三者,都能够冒死突围前来向刘备求救,那么,一向以“仁德”闻名天下的刘备应该怎么做呢?这是一个不言自明的对比推动,刘备除了立即答应太史慈的请求外就没有别的选择了。

  刘备马上叫来关羽、张飞,带领三千精兵,往北海郡进发。

  实际上,孔融对太史慈之母有恩,太史慈必须要回报孔融。两者之间是有利益关联的。太史慈虽然没说假话,但他巧妙隐藏了他和孔融之间的恩惠回报关系,将自己包装成不折不扣的“中间立场”。如果太史慈把这些背景纠葛说出来,势必会影响他的说服力。

  太史慈的后半段话也附加运用了“标签约束策略”,让刘备必须做出符合他一向名声的行为,但毋庸赘言,太史慈的成功最主要还是得益于他对“中间立场策略”的运用。

  “中间立场策略”的用处极大。学会了这个策略,确实可以极大地提高自己的说服力。我们不妨再来看看吕布为什么能说服纪灵退兵。

  袁绍曾经派大将纪灵来讨伐刘备。两军对垒之际,刘备希望吕布能够支援自己,但纪灵却请求吕布袖手旁观。吕布知道,袁术势大,如果任由其将刘备消灭,接下来袁术就会来对付自己。可是,要是明着帮刘备,也会得罪袁术,说不定这次就立刻翻脸了。所以,吕布必须找到一种合适的办法,既帮助了刘备,又不至于太得罪袁术。

  吕布用的就是“中间立场策略”。他将刘备和纪灵两方都叫到自己的营寨里来,在辕门外远远树立一戟。吕布设定的规则就是自己站在一百五十步外,遥射戟上的小枝。如果射中,则两家说和。如果射不中,则吕布两不相助,任由厮杀。

  这样的距离,这样的射法,难度极大。所以吕布声明,这等于由老天来决定两家到底是战是和。但刘备和纪灵却均认为射中的可能性不大,故而刘备暗中祈祷吕布射中,而纪灵则静观其变,只等吕布射不中,就无须顾忌,立即对刘备开战。

  实际上,吕布对自己的射术非常有把握,如果没有意外,必然射中。所以,吕布通过高难度的“辕门射戟”巧妙地将自己的真实态度隐藏,包装出完全置身事外的“中间立场”,最后说服了纪灵退兵。

  吕布这一次使用的说服策略,仅凭一支箭,就劝退了纪灵十万大军,可以说胜过了他历次战斗之威力。

  “中间立场策略”可使用的范围非常广泛。“好好先生”司马徽也曾经用来向刘备推荐“卧龙凤雏”。司马徽以一个世外高人的身份,高度评价了“卧龙凤雏”的才能,这直接导致了后来刘备的“三顾茅庐”,恳请诸葛亮出山。

  刘备虽然是个求贤若渴的人,但如果没有司马徽以“中间立场”进行第三方推崇,刘备恐怕也不可能以如此的耐心和诚意,苦苦地请求诸葛亮出山。

  司马徽之所以能够成功说服刘备高度认可从未听说过的诸葛亮,其原因就在于,他表现出来的利益不相关。如果刘备事先得知,司马徽和诸葛亮、庞统等人交游甚广,实际上是同一个联系紧密的小圈子里的人,那么,刘备必然会对司马徽的推荐心存疑虑。

  世上其实没有完全纯正的中间立场,每个人必然有自己的倾向性意见。但只要包装得当,就能给人营造出不偏不倚的“中间立场”感觉,从而收到说服的奇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刘备传——解救孔融
话说刘备在青州的平原国,做出了显著的政绩,站稳了自己的脚跟。他又开始注意做另外一件大事。什么大事?就是谋求在更大的范围和更高的层次上,提高自己的社会声誉。你会有疑问了,这社会声誉不是很虚无缥缈的东西吗?刘备把它作为头等大事来抓,理由是啥?目的又是啥呢?请听我细说端详。现今常说的要融入主流社会,其实并不是新鲜玩意儿,这一观念早在当时就已经有了。东汉后期以来,作为社会主流群体的士大夫阶层,有一种风气盛行,就是极为重视个人在社会上的声望和名誉。这是清流士大夫与宦官群体作殊死斗争中,一种与对方划清界限的排他性政治手段。有声望名誉者,就能得到主流社会群体,即士大夫阶层的认同,成为现今常说的“圈子里面的人”,从此在政界不受他们的排斥和鄙视。反之,哪怕你当了三公九卿的高官,清流士大夫也不会与你交往,而且坚决拒绝你进入他们的社交沙龙。提高个人声望名誉最有效的途径,便是争取得到某位掌握了声望名誉评定权的重量...
· 孔融求助刘备,刘备为什么很高兴立马出兵解救他?
孔融求助刘备,刘备为什么很高兴立马出兵解救他?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本期的三国战争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十一回,发生在黄巾余部围攻北海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麋竺、孔融、管亥、太史慈、刘备和关羽。故事的大意是这样的:曹操父亲曹嵩遇害,曹操大怒,举兵大举入侵徐州。徐州刺史陶谦节节败退,只好派麋竺前往北海向孔融求援。谁知麋竺刚刚来到北海,黄巾余部管亥率十万人马前来攻城。孔融不敌,只能据城坚守。没过几天,太史慈只身突入城中。孔融又派太史慈前往平原向平原相刘备求援。太史慈随即出城,杀出重围,来到平原见到了刘备。得知孔融被围,刘备立即率领关羽、张飞及精兵三千赶来。在北海城外,关羽提刀出阵。经过几十个回合的单挑,终于将管亥斩下。刘备率部掩杀,黄巾大败,降者无数,北海之围遂解。不久后,刘备又向公孙瓒借兵,借到了马步两千及猛将赵云。随后,刘备进军徐州,终于解了徐州之围。小说中提到的此次...
· 关于孔融的轶事典故孔融的历史评价如何?
四岁就懂得“让梨”的孔融长大以后还有哪些故事呢?他后来成为了一个怎样的人?人们又是如何评价孔融的呢?孔融少年时期便才名初显,十岁那年,孔融跟随父亲到了京城洛阳。孔融早就听说名士李膺在洛阳当官,这个李膺有很大的名气,当然脾气格调也非常奇怪,除了当世的名士和他家的亲戚,不相关的人根本见不到他。孔融一直想去会一会这位名士,一到洛阳,便迫不及待的登门拜访了。孔融对门人说:“我是李君的亲戚,今日特地求见李君,劳烦小哥通报一声了,多谢。”门人把有人上门拜访的消息传给了李膺,李膺听了很纳闷,心想最近这几天自己也没有哪个亲戚进京了呀,到底是谁呢,于是就接见了孔融。见到孔融的一刹那,李膺就意识到自己被耍了。他有些生气的问孔融:“请问你和我有什么亲戚关系?”孔融脸不红气不喘的说:“我的祖先是孔子,而你家的祖先是老子,几百年前他俩有师资之尊,所以我和你是世交。”李膺听了有些想笑,同时他也看出了孔融的与众不同,见...
· 孔融
生平天生神童孔融十岁那年随父亲到达首都洛阳。当时,著名的士大夫李膺也在京城,如果不是名士或他的亲戚,守门的人一般是不通报的。孔融只有十岁,想看看李膺是个什么样的人,就登门拜访。他对守门人说:“我是李膺的亲戚。”守门人通报后,李膺接见了他。李膺问他说:“请问你和我有什么亲戚关系呢?”孔融回答道:“从前我的祖先孔子和你家的祖先老子李耳有师资之尊(孔子曾向老子请教过关于周礼的问题),因此,我和你也是世交呀!”当时很多宾客都在场,对孔融的回答十分惊奇。后来太中大夫陈炜来到李膺家,宾客把这件事情告诉他,他却不以为然地说:“小时候聪明,长大了可不一定好。”(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孔融立即反驳道:“从您讲的话可以看出,想必您小时候一定是很聪明吧?”(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陈韪无话可说。李膺大笑,说:“锐气尽出,目无尊长,这么聪明的孩子将来肯定能成大器。”收留张俭东汉末期,发生“党锢之祸”。在这次事件中,...
· 孔融
孔子之后孔融是孔子的十九世孙。他的七世祖孔霸是汉元帝的老师,官至侍中。父亲孔宙,曾任太山都尉。他少年时便有突出的才能,受到名士李膺的赞许。一门争义孔融十三岁时,孔宙去世,孔融悲痛过度,需要人扶才能站起来,州里因而称赞他的孝行。他天性好学,博览群书。名士张俭为中常侍侯览所记恨,密令要州郡捉拿张俭。张俭与孔融兄长孔褒是好友,于是逃到孔褒家中,孔褒却不在。当时孔融年仅十六岁,张俭认为孔融年轻,并没有告诉他自己的处境。孔融看见张俭窘迫的样子,对张俭说:“哥哥虽然在外未归,我难道不能为您的东道主吗?”因此留张俭住在自己家。后来事情泄漏,自国相以下的人,都秘密的压下此事,张俭得以逃脱,孔褒、孔融则被逮捕入狱。但不知他们二人是谁获罪。孔融说:“收容匿藏张俭的是我,有罪归我。”孔褒说:“张俭来找我,不是弟弟的罪过,罪在我,我心甘情愿。”官吏问他们的母亲,母亲说:“年长的人承担家事,罪责在我。”一门都争着赴...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