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置顶
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志向远大”的赫连王朝:只存活二十五个年头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28
转发:0
评论:0
“志向远大”的赫连王朝:只存活二十五个年头,大夏国主赫连勃勃统治末期,更加荒淫残暴,臣下有直视他的,立刻用刀上前捅瞎对方双眼

大夏国主赫连勃勃统治末期,更加荒淫残暴,臣下有直视他的,立刻用刀上前捅瞎对方双眼;臣下有上朝时不经意地笑一下的,他也会用刀把对方嘴唇划成两半。敢有进谏者,一律先割舌头然后处斩。

赫连勃勃“志向远大”,名其京城南门为朝宋门(意即使宋国来朝),东门为招魏门(意指使魏国怀服),西门为服凉门(意指征服西凉),北门为平朔门(意指一统朔北)。

赫连勃勃在世时,原来的太子是赫连璝。胡人喜幼子,他后来又想立小儿子赫连伦。赫连璝恼怒,兴兵攻杀弟弟赫连伦。赫连勃勃第三子赫连昌闻讯,立刻提兵杀掉赫连璝。赫连勃勃无奈,就立赫连昌为太子。

公元425年(北魏太武帝始光二年,南朝宋文帝元嘉二年)9月,夏国国主赫连勃勃暴死。

赫连勃勃死后,其子赫连昌即帝位。趁夏国内乱,北方雄主、北魏皇帝自率大兵,最终攻灭了赫连夏国。统万城高耸坚厚,坚不可摧,它的结局并非是被贡献的。面对高城,魏军设计,最终把赫连昌骗出城。而后,魏军乘乱,趁当时统万城内无主,又值天色已黑,坚城厚墙再也无用,最终攻克夏国。魏国军人尽俘夏国王公后妃,获马三十万匹,牛羊数千万头,珍宝无数。天亮后,魏主拓跋焘率大军进城,看着穷极文采、雕梁画栋的壮大台榭,再摸摸坚硬得可以磨砺刀斧的统万城墙,他叹道:“蕞尔小国,使用民力至此地步,怎么能不亡国?”

从赫连勃勃自己算起,一直到他的儿子,满打满算,梦想着“帝室徽赫、上与天连”的赫连王朝,才有二十五个年头的命祚。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灭了赫连夏国之后,在此设置统万镇。而后,统万城很长的时间内一直是中国北方最著名的军事重镇,北魏、西魏、东魏,一直到隋唐,都曾在这里置镇、州、郡。唐末,统万城是定难军节度使的治所。北宋初年,这座坚城为党项头酋李继迁占据,成为西夏的发迹地。北宋淳化五年(公元994年),宋太宗考虑到西夏军队常以此城为依托侵扰北宋疆土,下令将城内居民全部迁走,并且毁掉统万城。后来,由于气候因素,统万城逐渐淹没在茫茫的沙漠和历史之中。直到清末,才重新被清朝地方官员发现。

赫连勃勃和他的大夏国随风而逝,但是,经过15个多世纪的风雨霜雪洗礼,统万城遗迹依旧巍然屹立,它绵延的白色城垣和耸立的角楼残迹依旧在如血的残阳中述说着往昔的辉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关于远大志向的诗句有哪些描写志向远大的诗词
关于远大志向的诗句有哪些描写志向远大的诗词1、长歌行唐代:李泌天覆吾,地载吾,天地生吾有意无。不然绝粒升天衢,不然鸣珂游帝都。焉能不贵复不去,空作昂藏一丈夫。一丈夫兮一丈夫,千生气志是良图。请君看取百年事,业就扁舟泛五湖译文苍天覆盖着我,大地承载着我,天地生养了我是有意还是无意?否则怎么会有人辟谷追求成仙,有人追求利禄游戏帝都。怎么能没得到富贵还不离去,做一个只有意气的男人呢?大丈夫啊大丈夫,生生世世追求志向精神才是深远的谋划啊。请你看看数百年间发生的事情,像范蠡一样在五湖泛舟才是妥善的最终结局。2、赋新月唐代:缪氏子初月如弓未上弦,分明挂在碧霄边。时人莫道蛾眉小,三五团圆照满天。译文新月如弯弓还没有到半个圆,却分明在天边斜挂着。人们不要小看它只像弯弯的眉毛,等到十五夜,它会团圆完满,光照天下。3、蝶恋花·送潘大临宋代:苏轼别酒劝君君一醉,清润潘郎,又是何郎婿。记取钗头新利市,莫将分付东邻...
· 南宋抗元名将张世杰:没有远大的志向的将军
张世杰简介上提到张世杰是涿州范阳人,即当今的河北范阳。张世杰是宋代末年的抗元名将,也是个民族英雄。年少的时候,跟着张柔戍守杞州,因为有了犯法的行为,所以逃到了宋州,进入淮兵,没有人知道他的名字。阮思聪见到他后,认为他是个奇特的人才,便把自己的看法告诉了吕文德。张世杰画像吕文德授他为小校。之后,张世杰多次立功,也因此升到了黄州武定诸军都统制。攻打安东州的战役过程中,因为战斗激烈,他和高达援救鄂州有功,被迁调到了官职十阶。之后,张世杰跟随贾似道到了黄州,在鬃草坪进行了战斗,夺回了敌人俘获的东西,又被升到环卫官。公元1268年,元朝的军队修筑了鹿门堡,吕文德向朝廷请求增加兵力。派了张世杰与夏贵前去。吕文焕带着襄阳军向元军投降,朝廷命令张世杰带领五千士兵驻守鄂州。张世杰用铁索封锁了两城,在这之间放上火炮、弓弩,在重要的地方都放置了木桩,设置了一系列的攻打工具。元军攻破新城后,长驱而下,张世杰率领士...
· 揭秘:司马懿师从于谁?司马懿有何远大志向
关于司马懿的老师,比较明确的一个说法是胡昭,字孔明,著名的三国时期隐士,书法家。这个人是完全不愿意当官的,袁绍让他做官他推辞了,曹操又去找他,不过他比司马懿好一点在于,他没装病,他是去了,但是通过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说服了曹操,居然就放他回家种地去了,而且邻里关系还特别和谐。他很有名,大家都知道他是贤能之人,有名到什么程度呢?人家无论是朝廷的,还是造反的都不去动他,都很关照这位隐士。胡昭就属于那种深山高人,并且还妇孺皆知。朝廷终究还是坐不住,召他去做官,这一次又天随人愿了,他没过两年就去世了,自然也就不用去做官。他跟司马懿比较明显的一次接触就是司马懿身陷危险之中的时候,他去救了他,据说当时绑架司马懿的人叫周生,不肯放人,结果胡昭居然哭,史书记载是哭着哭着就感动人家了。由此可见,这位胡昭,的确是位高人,曹操也能被他说服放他归隐山林,绑匪也能被他说服放人。此人情商应该是非常高的,另外他的字也写的...
· 元朝只存活90年?官吏竟是这样成风,不知廉耻?
元朝短命,只有90年时间。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腐败。那元朝到底有多腐败呢?在元末明初一个学者的笔记里,我们可以找到直观的感受。这个学者叫叶子奇,具体生卒年不详,现代学者推测约生于1327年,去世于1390年前后。字世杰,一名琦,号静斋。浙江龙泉人。自幼专心向学,且涉猎广泛,凡天文、历史、博物、哲学、医学、音律无不通晓,且多有造诣。在学术上,叶子奇和刘基、宋濂齐名。但官运却不如后两位好。明洪武十年春(1377年),有司祭城隍神,祭祀开始前,有一群小吏偷偷饮用祭祀用的猪脑酒,被县学生揭发,恰巧叶子奇来到城隍庙,因此受株连,被捕入狱。入狱后,叶子奇专心反思元朝统治,总结元亡的教训,用瓦磨墨著书,写成了《草木子》一书。他在书的序言中说:幽忧于狱,恐一旦身先朝露,与草木同腐,实切悲之。因思虞卿以穷愁而著书,左丘以失明,厥有国语,马迁以腐刑,厥有史记。是皆因愤难以摅其思志,庶几托空言存名于天地之间也。圄中...
· 宁远大捷的简介宁远大捷的历史背景
通过对宁远大捷简介,了解明军和后金的交战历史,也能对明朝末期的大将袁崇焕能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宁远之战发生在明朝最后第二个皇帝天启六年。当时的后金(后称满清)势力在辽东崛起,统一了女真族,并开始对明朝发动攻击,先后取得抚顺、清水堡、辽沈、广宁等大战的胜利,一路高唱凯歌。明朝方面派遣天启皇帝的老师孙承宗督师蓟辽,也颇有成效,令后金不敢再犯。但是孙承宗受到朝廷阉党的攻击,被罢免了职务。取代孙承宗的,是魏忠贤的党羽高第。后金听说明朝边关换帅,发动六万大军,再次入侵辽东。懦弱无能的高第下令全军撤入山海关之内,严阵以待。由孙承宗一手栽培出来的大将袁崇焕没有服从高第的命令,他发誓与他镇守的宁远城共存亡。后金大军兵临宁远城下,设计招降袁崇焕,但被袁崇焕拒绝。袁崇焕知道后金擅用间谍,因此采取坚壁清野的策略,还发动城内民夫,共同守城。后金皇帝努尔哈赤见招降不成,于天启六年正月二十三日下令攻城。努尔哈赤自起兵以...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