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解密:文明的汉民族为何总被游牧民族所欺凌?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59
转发:0
评论:0
解密:文明的汉民族为何总被游牧民族所欺凌?,有史以来,汉民族比游牧民族“开化早”、文化程度高,这是不争事实,但却一再被游

  有史以来,汉民族比游牧民族“开化早”、文化程度高,这是不争事实,但却一再被游牧民族征服,这是为什么?

  要为这个问题找到简捷答案,必须要弄清一个词:文明。

  现在人一谈到文明,就很容易与文化混为一谈,其实,二者是有区别的。关于文明的组成,我们可以参考一下现代日本学界的划分。借鉴他们的划分,我认为,可以把文明分为两个部分:一为“才”,主要包括政治和文化;二为“魂”,主要指民族精神。究其原因,问题不出在文化程度——“才”,而出在“魂”上,是民族精神出了问题。正如西晋时代,整个民族精神状态出现了“乳糜血”,萎靡不振,所以才招致游牧民族侵袭,中原家园沦陷。

  但是游牧民族来了,就一定会给汉族注入新鲜的精神血液吗?我们知道,五胡先于李唐来到中原,他们给汉民族带来了什么?野蛮、杀戮。其时的汉民族精神,经过“五胡十六国”后,是更加衰萎了。

  而南北朝之后,继大隋之后的李唐来了,为什么就给汉民族“补血”了呢?

  如何看待游牧民族与汉族之间的“精神血液流通”?为什么“五胡”来了,是“乱华”?而带有半个鲜卑血统的李唐来了,却“兴汉”呢?

  这就回到一个万变不离其宗的核心问题——“文明主体”。就像后来中国人老生常谈的“中西合璧”问题一样,谁为“体”谁为“用”,是“中体西用”还是“西体中用”,差别巨大。

  可以说,在近代之前的中国,虽然遭受数次“华夷之变”,但这些“华夷之变”和后来的中英战争、中日甲午海战不同,不是“才”败,而是“魂”败。征服中国的游牧民族,没有一个开化程度超过汉民族,所以他们的“才”即政治文化是落后的,他们的优势在于“魂”,其民族精神比汉民族强悍。

  游牧民族征服汉民族,就像一个壮汉打败了文弱书生一样。但是,这并不证明壮汉体育之外的成绩比书生高。如果壮汉不向书生主动学习文化,以“大老粗”为傲,那么壮汉和书生都会一起走下坡路。五胡来了,汉族沦为被统治民族,失去了主体性,胡人视汉族为奴隶,没有一丝敬畏和学习,他们对汉民族采取的是灭绝态度,整个国家从政治到文化全从野蛮胡俗。如此,胡人之血与汉血何益?

  而李唐来了则不同。“持剑”书生征服了壮汉,壮汉为书生效力,互补教化,双方自然都进步。李渊和李世民不是鲜卑人,他们的母亲和妻子是,父系汉族,母系胡族,汉民族是主体。父主母辅,乃华夏文明主导下的优势互补。鲜卑对汉民族采取敬畏态度,从政治到文化主动汉化,余下鲜卑精神强悍之血,从容“补血”汉民族,所以起到的自然是良性作用。

  如此,答案就很明朗了——谁的文明程度高,谁就应为主体,这种情况下的互补是良性的;反之,文明程度高的,反受文明程度低者驱使践踏,则政治文化必然倒退,精神血流亦循于恶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解密:宋朝军队为何先后输给游牧民族的代表?
大宋王朝对外用兵屡屡受挫,原因除了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弱化武将权力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宋太宗赵光义的改革。赵光义改革的原因,一共有三条。原因一,国家需要,必须扩招。咱们都知道,宋朝篡夺了前朝的江山,赵匡胤更是全盘接受了后周的官员。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宋朝并不缺少官员,所以太祖也没有进行大规模的录用。然而,伴随着宋朝不断地统一天下,兼并的割据政权越来越多,官员数量不足的问题就凸显出来了。看看这张兼并天下的数据表吧:建隆四年(963年),宋灭荆南,得3州;同年(963年),宋灭湖南,得14州;乾德三年(965年),宋灭后蜀,得46个州;开宝四年(971年),宋灭南汉,得60州;开宝九年(976年),宋灭南唐,得19州。根据《宋史·地理志》记载,在灭掉上述政权后,到宋太祖末年,宋朝共有297个州,县1086个,而太祖一朝一共录取了188个官员,平均每州不到一人。因此,太宗登基即位的时...
· 冉闵挽救了汉民族濒临灭亡的命运为何会被历史所除名呢
还不知道:冉闵为何会被历史除名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西晋经过八王之乱,人民被杀者众多,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的破环,西晋统治阶级力量消耗殆尽,从而隐伏的阶级矛盾,民族矛盾随之爆发。之后五胡乱华更是汉民族的灾难,衣冠南渡后,留在北方的汉人命运悲惨。匈奴,鲜卑等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北方汉人的数量急剧下降,北方汉族的延续已经成为一个问题。而在这个紧急关头,他的出现拯救了汉民族,挽救了汉民族濒临灭亡的命运,他就是冉闵。一纸杀胡令救汉族于水深火热之中。冉闵是石虎的养孙,公元349年,石虎去世,后赵内部关于继承人的问题开始了无休止的争斗,经过了11年的争权夺势,政权落在了冉闵手中。虽然冉魏政权只有短短的2年,但是这关键的2年挽救了汉族人民。冉魏建立后,冉闵下令杀羯族。内外六夷,敢称兵器者斩之。此令一出,一日之内数万羯族人被杀,男女老幼无人可免,前后有二十多万人被杀。剩余的胡人私下...
· 游牧民族
游牧-采猎者在动物驯化的约数万年前,游牧-采猎者是当时主要的生活方式,他们从一处移居到另一处,目的是寻找猎物及野果。著名的游牧-采猎者种族非洲的匹格米人非洲的布须曼人在北美的印第安人澳洲土著中国历史上的游牧民族在中国历史上,中原地带的汉族人以农耕为生,将北方及西域(现今蒙古及新疆)的游牧民族统称为[[胡人]。在中国历史上出现过的游牧民族有:蒙古戎匈奴月氏鲜卑乌桓羯(不确定)氐(部分)羌(部分)柔然突厥回纥(回鹘)(西迁后部分转农耕)契丹容易被误认为属于游牧民族的民族女真(渔猎民族)满洲(渔猎民族)维吾尔(农耕民族):坎儿井即为维吾尔人为灌溉农田而修造的一种集水构筑物乌兹别克(农耕民族)普什图(农耕民族):《清史稿·属国传》记载阿富汗“人皆土著,业农,无游牧。”法兰克(农耕民族):《萨利克法典》有“擅自翻耕他人土地的罚款15金币,翻耕后又私自播种的罚款45金币”“如果有猪或其它牲畜跑到别人谷
· 历史解密:中原王朝为何屡屡受困于游牧民族?
对于研究历史,尤其是中国古代史的朋友们,有一处总是绕不过去的疑问,就是为何先进且富裕的中原王朝,为何屡屡受困于北方草原上落后的游牧民族。关于这一点,笔者从多个方面加以分析,来探讨这一问题。中国东南临海,受海洋季风影响较多,而遥远的北方草原则是大陆性气候。相对于中原地区湿润、温暖的气候,北方游牧民族所居住的环境更加寒冷、干燥。而气候的不同决定了生活在北方地区的少数民族,无法像生活在中原地区的汉民族那样进行大规模的农业耕作,只能转而发展狩猎、畜牧,从而人种的机动性更强,也更“嗜血凶猛”。网络配图北方的大草原虽然干燥贫瘠,但同时也是一个巨大的养马场,生活在这里的游牧民族拥有众多马匹,而恶劣的自然环境,也造就了草原人民强壮的身体和坚毅的性格,每个人都能随时跨上战马,摇身一变成为冷兵器时代战场上的主宰——骑兵。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兴盛一时,给中原王朝强大压力的游牧民族,无论是匈奴、鲜卑、柔然、,还是契丹...
· 北方游牧民族为何离不开中原的茶叶?
由于饮食结构的问题,北方少数民族对于茶叶的依赖性远远高于中原民族。茶叶成为中原王朝用来化解或控制北方游牧民族的武器。公元1575年,明万历三年。刚刚登基不久的大明万历皇帝还是个13岁的孩子,朝廷的政务由首辅大臣张居正主持。这一年明朝终于结束了一场历时三年的清河堡战争,这是一场典型的北方游牧民族攻击中原边境军事要塞的战争。进攻方是蒙古汗图们札萨克图率领的蒙古各部,以及女真族的建州部。打了三年,战争没有胜利者,蒙古各部死伤惨重,明军虽然最后守住了清河堡,但是主将裴成祖战死,军民伤亡不计其数。引发这场战争的,却是今天看来微不足道的茶叶。限饮,就是扼制生理需求三年前明万历皇帝刚刚登基,首辅张居正以万历皇帝的名义发出了一份诏书,下令关闭边境贸易。当时的茶叶贸易为官方垄断,官方所制定的交易价格太高,于是民间私茶、黑茶兴起。私茶、黑茶产量多,质量也更好。这对官茶贸易冲击很大,首辅张居正上任后决意打击民间...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