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古代中国的陶瓷艺术的顶峰为什么是汝窑?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933
转发:0
评论:0
古代中国的陶瓷艺术的顶峰为什么是汝窑?,今天的主角,其实周董在同一首《青花瓷》中已经唱出来了当然,天青色不是青花

  今天的主角,其实周董在同一首《青花瓷》中已经唱出来了

  当然,天青色不是青花的颜色。周董这首《青花瓷》的词作者方文山自己承认。

  这就是我们今天的主角,

  汝窑天青釉。

  和国民瓷器青花瓷不同,汝窑在民间,可能很多人没听说过。

  但只要对中国古代瓷器稍微有了解的人心中。

  汝窑瓷器都毫无疑问是一种高山仰止的地位。

古代中国的陶瓷艺术的顶峰为什么是汝窑?

  明清时期,就已经有谚云:

  “家有千金,不及汝瓷一片”

  为什么这么金贵

  因为,它就是中国古代陶瓷艺术的顶峰

  虽然,按照上期我们介绍的知识,它只是低温软质瓷。

  那么,为什么它是古代中国陶瓷艺术的顶峰呢?

  还是先说答案

  汝窑瓷器身上体现的是古代中国哲学和审美的最高境界。故此,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是为顶峰。

  我们来看汝窑瓷的身世。

  我们说的汝窑,严格说来,应该叫“汝官窑”

  传说它是艺术皇帝宋徽宗一声令下创造出来的

古代中国的陶瓷艺术的顶峰为什么是汝窑?

  传说当大臣请宋徽宗指示要烧出什么釉色的瓷器时

  徽宗皇帝说:

  “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

  什么叫“雨过天青云破处”的颜色?

  皇帝一声令下,窑工们绞尽脑汁最终造出了汝官窑瓷器

  对此徽宗大为满意。

  能让大艺术家宋徽宗满意的艺术品,是这样的

  实际上,在宋徽宗的哥哥宋哲宗时代,汝窑已经开始烧造了,

  但大多出自徽宗时代。

  自然,贵为官窑,自然是。但不代表艺术水平高。


  比如我们都知道的“艺术杀手”乾隆爷

  乾隆爷一声令下,也造出来了瓷器

  是啥样呢

  一个字:俗

  两个字:太俗

  大哥,你能稍微上点档次不?能不能别那么暴发户土财主?

古代中国的陶瓷艺术的顶峰为什么是汝窑?

  这就叫武大郎玩夜猫子,什么人玩什么鸟

  当然,除了皇帝的艺术水平不一样,两者诞生的环境是另一个差别巨大的原因:

  被业内称为陶瓷“历史高峰”的宋代,

  它的根基是:百花齐放。

  就如在《清明上河图》系列第四篇中我们提到的,

  在宋代流动自由而鼓励商业的环境下,全民经商的氛围带来手工业产品的的大发展。

  陶瓷业也在全国各地蓬勃兴旺的发展起来。

  有统计,1949年后全国发掘的古代窑址遍布19省市自治区170县

  其中隋7省10县,

  唐12省50县,

  宋19省130县,超过10000座。

  遍布在全国各地的10000多座瓷窑,又各自发展,形成了宋代的七大窑系。

  七大窑系,各有绝活。

  定窑系的白瓷

  建窑的黑瓷

  钧窑系的颜色釉

  磁州窑系的釉下彩瓷

  龙泉窑系的青瓷

  景德镇窑系的青白瓷

  耀州窑系的刻划花青瓷

  各家各擅胜场,满足了民间多种多样的需求。


  在相互竞争中,瓷器制作的技术水平也水涨船高。

  最终形成了五大名窑:汝、哥、官、定、钧

  其中汝、官是官窑,其他三个都是民窑。而官窑的工匠还是来自民窑。

  但元之后就不同了,陶瓷技术发展得更高了,但明清各地民窑逐渐衰落,只有景德镇御窑厂的高手工匠被皇家垄断,形成了景德镇官窑一枝独秀的局面。

  为了维持官窑的优越地位,当时政府还限制民窑使用特定原材料和釉色。

古代中国的陶瓷艺术的顶峰为什么是汝窑?

  明清一连串的高精尖瓷器全是景德镇御窑出品,高温颜色釉、粉彩、五彩、斗彩、珐琅彩……全部来自景德镇的官窑,民窑维持在不高的水平面上,民间再无光辉与官窑比肩。

  而明清最顶尖的瓷器,也就只能并必须满足皇帝个人的恶趣味。

  作为顶峰的汝窑天青釉瓷器,

  它的来龙去脉,还得从唐代说起。

  上回青花瓷中,我们已经提到,

  晚唐时期北方发明出最早的高温硬质瓷:

  邢窑白瓷。

  而当时和邢窑白瓷并称驰名天下的,

  是南方越窑的青瓷,

  称为“北白南青”

  而越窑青瓷中最为精美的,是“秘色瓷”

  晚唐大诗人陆龟蒙在《秘色越器》中这么形容秘色瓷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一直以来秘色瓷因为没有流传存世是实物而扑朔迷离

  但,1986年,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发掘中,

  出土了唐代皇家供奉的秘色瓷原件

  于是,神秘的秘色瓷重见天日。


  从秘色瓷身上,我们已经能看出后来宋代名瓷身上的一些特点了。

  一方面,它的造型简洁挺秀,

  与之前盛唐时期的繁复风格形成了鲜明对比。

  另一方面,它以明净纯洁的单色青翠釉色取胜,不似盛唐时期浓艳色彩和繁复的纹饰。秘色瓷的优点被后来同样出产自浙将北部的宋龙泉窑继承和发展,宋代龙泉窑的梅子青釉瓷器成为后世难以复制的青瓷极品。

  但秘色瓷的釉色,是青绿闪黄,如陆龟蒙诗中所说“千峰翠色”,是绿色基调的。

古代中国的陶瓷艺术的顶峰为什么是汝窑?

  到了五代,北方的耀州窑开始烧出了高质量的青瓷,

  打破了唐代北白南青的格局。

  耀州窑烧出来的,除了常见的传统青瓷,

  最重要的就是首先烧出了最早的天青釉和粉青釉。

  虽然作为最早的天青釉,耀州窑天青釉的釉色还是偏绿,和后来汝窑纯正的青绿闪蓝的天青色尚有一段距离。但天青色釉的出现,是一个里程碑。

  而汝窑天青釉盯上艺术顶峰,是在于它不以繁缛的装饰纹样来美化器物,而是以釉质和釉色取胜。

  从釉色看,经过北宋100多年的发展,天青釉终于在北宋末年发展出汝窑那样青绿闪蓝的纯正青色。

  在光谱上,天青色介于蓝色和绿色之间。绿色是一种充满静谧感的温和色彩,而蓝色则是带有神秘感的冷色。

  天青色既有蓝色之冷,又兼具绿色之暖,是一种冷暖适中、优雅合谐的色调,是最适合视觉审美的一种颜色。

  这是汝窑瓷器走上古代瓷器顶峰的重要审美因素。

  很明显,相比于五代耀州窑的原始天青釉,汝窑的瓷器釉色更加接近于天空色。


  釉面也更加厚重,如凝脂一般的厚釉,使瓷器表面的玉质感更为强烈。这是汝窑的另一个特色。

  一般来说此前的瓷器,采用的高温釉是石灰釉,这种有在高温动性强,因此只在瓷器表面烧成薄薄一层

  但烧成后玻璃感强,通透性高。

  但到宋代,陶瓷工匠发明了石灰碱釉。汝窑瓷器就用的是石灰碱釉。

古代中国的陶瓷艺术的顶峰为什么是汝窑?

  和石灰釉相反,在烧制时,石灰碱釉的流动性差,因此合适层层堆叠烧成厚釉。

  汝窑瓷器的釉层,比起前辈唐秘色瓷,厚了将近一倍。

  石灰碱釉烧成后,釉质凝厚产生了乳浊感。有一种“似玉”的质感。

  而且汝窑的釉层极均匀规整,甚至在唇口、转弯拐角处,釉层都能保持厚薄一致。更保证了“似玉”的质感。

  似玉的质感,这是汝窑走上古代瓷器顶峰的另一个重要审美因素。

  加上汝窑瓷器造型大都多姿婀娜,又简洁古朴,线条优美挺秀,使得汝窑瓷器的器型优雅大方。

  这样,汝窑瓷器将形态、色彩、纹理乃至光亮均调合得恰如其分,从而达到了工艺美术表现的高峰。

  因为在中国古代审美尺度下,以汝窑为代表的宋瓷以瓷器自身的形质神韵为根本,体现出优美典雅

  而以青花、粉彩等为代表的明清瓷器以绘画装饰为表现主体,体现出华丽繁缛

  两者具有两种不同的美感。

  但,虽然各具美感,但两者却有着境界高低的不同。

  在审美上,古代传统上以道家老庄为主流。


  《道德经》有云“五色令人目盲”

  《庄子》云“且夫失性有五:一曰五色乱目,使目不明”

  老庄的审美观中,摒弃繁复炫目的色彩和纹饰,崇尚“自然”、“朴素”

  又经历了魏晋玄学的洗涤

  让传统中国人的美感表现出一种美的理想,那就是认为绝去雕饰的“初发芙蓉”比之于“错采镂金”,是一种更高的美的境界。

古代中国的陶瓷艺术的顶峰为什么是汝窑?

  汝窑等宋代名窑瓷器并非不注重人工的雕琢,但是成器之后却浑然天成、毫无人工雕琢之感,呈现出一种自然天成的审美特征。

  它以静谧优雅而又清净幽玄的天青色,似玉浑厚的质感和简洁古朴的造型

  直接将鉴赏者带进了

  道家“返璞归真”、“清静无为”、“顺应自然”的哲学境界。

  “初发芙蓉”的宋瓷自然比之于“错采镂金”的明清瓷更受推重了。

  古瓷之美,至此为最。

  而在此之后,元代是中国审美观整体由雅转俗的关键转折时代,如上期我们所说,元青花在艺术上展现了极高的技艺。

  但是以绘画装饰为表现主体,华丽繁复的风格都已经预示着以下明清时代的瓷器风格走向。

  虽然明清瓷器技术上更上一层楼,但艺术审美的顶峰,永远留在了宋代的汝窑瓷器上。

  当然,有人会有这样的反对

  不是还有一个甚至被称为“瓷皇”的柴窑吗?

  不是说汝窑都不如柴窑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中国古代陶瓷艺术
精装加封盒八开516页全彩精印,收从元到清晚期的釉下彩以及釉裹红及其它釉下彩瓷,由耿宝昌、张n、刘亚楠、王鹏、杜卫民、杨峥、窦一民、陈华莎等撰文,每尊釉下彩均有正面、侧面及底部等不同角度照片,部分局部放大,附器名、尺寸、名家鉴赏文章。
·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毛丹阳的艺术人生
1966年5月生,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自幼随父——青瓷大师毛松林学艺,1983年工作于龙泉青瓷研究所,拜高级工艺美术师董炳华先生为师,从事陶瓷设计、雕塑、制作。她的作品大气不失精细,精巧又别致,以极富女性内涵韵味为特色,集玩赏与实用为一体,逐渐形成自己独有的个性和风格。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工艺美术精品展览并获奖,深受世人喜爱,被国内外馆藏机构和陶瓷爱好者广为收藏。1986年,“松竹梅花瓶”获丽水地区新品种三等奖。1988年,“金瓜儿童茶具”获丽水地区新品种二等奖。1988年,“龙泉青瓷陈设瓷系列”获浙江省优秀“四新”产品一等奖。1989年,被评为丽水地区科学青年三等奖。1989年,“麟龙兽纹炉”丽水地区新产品一等奖。1990年,“大吉瓶”获首届“瓷都景德镇杯”国际大奖赛创作奖。1991年,“碧螺春茶具”获中国杭州国际茶文化节金奖。2001年,“龙狮布雾熏炉”获首届杭州国际民间...
·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晋晓瞳
简要介绍:晋晓瞳,男,字亚平,1963年生,禹州市神镇人,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陶瓷工业协会陶瓷艺术委员会副会长,第十届全国陶评评委,现代柴烧钧瓷工艺的开拓者,首个赴欧洲进行个人作品展的钧瓷人。中文名晋晓瞳别名字亚平,号“小刘山人”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中国神出生日期1963年1月16日职业陶瓷艺术家毕业院校神陶瓷高中,禹州钧瓷创作高级培训班信仰佛教主要成就故宫、国博收藏钧瓷数之最“梦幻家园――晋晓瞳钧瓷艺术巴黎展”恢复推动现代钧窑柴烧工艺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晋佩章作品选》代表作品“花语”系列、四季“系列”、吉祥尊、长颈瓶师承杨文宪;徐国祯家承晋佩章人物介绍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晋晓瞳,高级工艺美术师,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钧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生导师,北京服装学院硕士生导师香港国际陶瓷艺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陶瓷工业协会陶瓷艺术委员...
· 汝窑瓷的新认知
汝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其之所以受到中外文物爱好者的追捧主要原因是:1.汝窑是北宋官窑,是供宫廷使用之器,在市场和民间中流传甚少。南宋时有文献记载:“汝窑……唯供御拣退方许出卖,近尤难及”。说明当时其身价已非同一般。其产品,首先最好者当然上供皇室,不合格者方许在市场出售,因此汝窑大部分产品是用来供奉朝廷使用的。2.烧造时间短,官汝窑大约共烧造了20年左右,传世品极少,所以物以稀为贵。根据目前的统计,汝窑器传世大约分布于以下几个地方:北京故宫博物院17件、台北故宫23件、上海博物馆8件、英国大维得基金会7件、天津博物馆1件、广东省博物馆半件、中国香港收藏家罗桂祥1件、日本现存4件、美国现存5件、英国私人收藏1件,共计67件半。3.汝窑的品位、神韵深深地吸引着广大藏家,即使造假的汝窑器也,卖出十万元,甚至百万元,当然出售者不会告诉买家说是仿品,只会说是“汝窑××而已”。...
· 耀州陶瓷艺术发展的思考
摘要:耀州窑遗址被誉为二十世纪陕西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和二十世纪中国百大考古发现之一,位于今陕西省铜川市黄堡镇南侧,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本文就耀州陶瓷艺术的历史文化、发展近况和发展设想作了详细的思考和阐述,以更好弘扬耀州窑文化艺术。关键字:耀州窑传统陶瓷绿色陶瓷艺术家园文化遗产引言中国陶瓷是古老而传统的产业,据史载和考古挖掘发现,在西周先秦时期,宝鸡岐山、凤翔一带就有作坊大批生产。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九十年代,我国陶瓷产业高速发展,形成了南有佛山、北有唐山、东有博山等一大批陶瓷产业集群。至2003年底,我国陶瓷产量已达到32.5亿m²,约占世界陶瓷总产量的50%,形成产值1500亿元,出口创汇5.2亿美元,成为促进城市建设、美化人民生活以及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一、从耀州窑遗址博物馆看耀州陶瓷艺术耀州窑遗址被誉为二十世纪陕西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和二十世纪中国百大考古发...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