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解密:太平天国失败只因未听一个穷书生的建议?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05
转发:0
评论:0
解密:太平天国失败只因未听一个穷书生的建议?,从1860年到1862年,太平军分别三次进攻上海,全都失败,具体原因是什么呢

  从1860年到1862年,太平军分别三次进攻上海,全都失败,具体原因是什么呢?当今史学界的论断暂且不说,看看当时人的看法如何?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清军攻克上海附近和江苏一带太平军的七个堡垒,发现一个叫王畹的书生写给忠王李秀成的一封信,这封信看得清军的将领满头出冷汗,因为如果太平军采纳了这个王畹的建议,很可能就攻下了上海,甚至拿下了北方。

  王畹是一个不得意的读书人,曾要求面见清朝官员吴晓帆,有所呈见,结果被忽略。王畹气不过,找到太平军,上了这封建议信。具体内容就是劝说太平借助洋人对抗清廷,“略劝与洋人和,而藉其势以图中原。”

  王畹针对的就是洪秀全不愿意与洋人和谈的决策。洋人也曾派使者去南京劝说洪秀全停止攻打上海,洪秀全拒绝。王畹认为应该表面上答应,以稳定洋人,从而不会去援助上海。“而要令不得以军装火药资中国。”然后派水师渡过长江,经常骚扰江南河流运输,并在海道上劫持货运船只,让上海周边的水上运输陷入不安和停滞。

  王畹认为,如果物资运不到上海,导致“贸易不通,厘捐断绝”,清朝官兵的粮饷不能到位,“洋人坐困”,然后几百万难民聚集上海,生存都成问题。在内外断绝的情况下,洋人就会“俯首来求修好。”就算洋人一时不合作也没事,太平军可以派遣几千士兵假装难民,混入上海洋人的地盘,清朝官员也无法稽察,然后“中夜一呼,应者四起,纵火焚烧”。洋人措手不及,只顾坐船逃逸,太平军趁机拿下上海。得到上海之后,又可以将洋人叫回来,待之以礼,然后与之合作。

  清军将领对王畹此计的评价是“其虑甚周,其计甚毒”。他们都觉得李秀成不用这条计谋,实在太可惜。李秀成是难得的优秀军事将领,居然将王畹的献策置之不顾,确实便宜了清朝,“此真清廷之大幸也。”清军也知道忠王刘秀成求贤若渴,优礼士大夫,偏偏遗弃国士王畹,真是不可解,“殆不可解也。”当时的上海人,对王畹的这条计策,都耳熟能详。

  王畹的计策其实和曾国藩提出的“借师助剿”是一回事,至于能不能成,洋人愿不愿意合作,则不得而知。况且太平军不屑于与列强勾结。王畹在太平军失败后走入美国人办的书院,后来死在那里。

  晚清名士容闳从美国回来,曾面见洪秀全,建议洪秀全与欧美外交并购买洋船,洪秀全拒绝,就此而言,太平军失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清朝密史:太平天国失败竟然是因一个穷书生
从1860年到1862年,太平军分别三次进攻上海,全都失败,具体原因是什么呢?当今史学界的论断暂且不说,看看当时人的看法如何?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清军攻克上海附近和江苏一带太平军的七个堡垒,发现一个叫王畹的书生写给忠王李秀成的一封信,这封信看得清军的将领满头出冷汗,因为如果太平军采纳了这个王畹的建议,很可能就攻下了上海,甚至拿下了北方。网络配图王畹是一个不得意的读书人,曾要求面见清朝官员吴晓帆,有所呈见,结果被忽略。王畹气不过,找到太平军,上了这封建议信。具体内容就是劝说太平借助洋人对抗清廷,“略劝与洋人和,而藉其势以图中原。”王畹针对的就是洪秀全不愿意与洋人和谈的决策。洋人也曾派使者去南京劝说洪秀全停止攻打上海,洪秀全拒绝。王畹认为应该表面上答应,以稳定洋人,从而不会去援助上海。“而要令不得以军装火药资中国。”然后派水师渡过长江,经常骚扰江南河流运输,并在海道上劫持货运船只,让上海...
· 商纣王是百战百胜天才军事家:失败只因未杀战俘
由于年代久远以及横看侧看之故,致使不少东西被以讹传讹误读了好多年,有的甚至竟谬以千里了。“昏庸无道”的商纣王是个失败的英雄纣王自古以来就是个昏庸无道的典型,一部《封神演义》以及后来的电影《封神榜》更是让他的丑陋不堪活灵活现地“活”在了人们的心中。其实,历史上的纣王帝辛与这个形象相差很远。《荀子·非相篇》就说纣王“长巨姣美,天下之杰也;筋力超劲,百人之敌也”。《史记·殷本纪》也说:“帝纣资辩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高大威武、英俊帅气、聪明绝顶、辩才绝佳、思维敏捷、武功盖世,真乃天生异才,一代雄杰也。《左传》也说他:“百克而卒无后”,打仗贼厉害,百战百胜,天才的军事家。当时的东夷常常侵扰殷商国境,掳去大量财物百姓,纣王的父亲帝乙曾大战东夷,可惜没有成功。后来纣王继位,大规模反击,取得重大胜利,开疆拓土,使中原地区的文化逐渐传播到了东南地区。纣王这个历史贡献是不应该抹杀的。那时,由...
· 听别人的建议不能听一半:韩信被杀的自身因素
韩信被杀,很多人都认为是刘邦卸磨杀驴。即使韩信自己也认为是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其实韩信被杀还有别的原因,这与手下谋士献计不无关系。常言道;庸医害死人呀,韩信就死在蒯通这个庸医手里。图片来源于网络大凡良医用药,往往对症。蒯通此人,不看病人,就下虎狼药。那韩信是何等样人,以前不过是当地被人戏弄的对象,在项羽手下位不过执戟郎,来到刘邦那里,因为有了夏侯婴、萧何等人的举荐,登台拜帅,做了大将军。就是因为刘邦给了他那样高的平台,才让他有施展才华的空间。由于韩信平时对军事问题看得很透彻,所以才对刘邦分析了楚汉双方的形势,举兵东向,三秦可以夺取。刘邦采纳了这一建议,立即作了部署,很快占取了关中,在楚汉战争中,韩信发挥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平定了魏国,又背水一战击败代、赵。之后,他又北上降服了燕国。当然刘邦对韩信也是官职提了再提,汉四年,韩信被拜为相国,率兵击齐,就在韩信攻打齐国的当儿,刘邦也在悄悄用招...
· 听别人的建议不能听一半:韩信被杀的自身因素
韩信被杀,很多人都认为是刘邦卸磨杀驴。即使韩信自己也认为是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其实韩信被杀还有别的原因,这与手下谋士献计不无关系。常言道;庸医害死人呀,韩信就死在蒯通这个庸医手里。网络配图大凡良医用药,往往对症。蒯通此人,不看病人,就下虎狼药。那韩信是何等样人,以前不过是当地被人戏弄的对象,在项羽手下位不过执戟郎,来到刘邦那里,因为有了夏侯婴、萧何等人的举荐,登台拜帅,做了大将军。就是因为刘邦给了他那样高的平台,才让他有施展才华的空间。由于韩信平时对军事问题看得很透彻,所以才对刘邦分析了楚汉双方的形势,举兵东向,三秦可以夺取。刘邦采纳了这一建议,立即作了部署,很快占取了关中,在楚汉战争中,韩信发挥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平定了魏国,又背水一战击败代、赵。之后,他又北上降服了燕国。当然刘邦对韩信也是官职提了再提,汉四年,韩信被拜为相国,率兵击齐,就在韩信攻打齐国的当儿,刘邦也在悄悄用招,手下...
· 被人卖了还帮人数钱的魏继宗,只因一个建议就得到王安石的提拔
他是中国北宋城市经济建设改革的奠基人。因为向朝廷上奏设立市易司(相当于现在的发改委)而名闻天下,从一介布衣挤身朝堂,成为王安石变法的高级顾问。后来卷入变法派的内讧,被曾布利用,成为政治斗争的。这位被人卖了还帮别人数钱的经济学家就是魏继宗。魏继宗,土生土长的开封人,出生年月已失考。从现有的历史资料记载,应该出生于宋仁宗年间。既没有任何功名,也非大富大贵之人,充其量只是一个喜欢读书和钻研学问的普通学者。魏继宗成名于熙宁年间(1068年至1077年)。当时宰相王安石为了变法,广开言路,向天下能人异士征集建议和策略。开封市民魏继宗将自己苦心研究了多年的城市市场管理规划建议上奏朝廷,获得了王安石和宋神宗的赞赏。魏继宗上奏的内容是什么呢?原来关乎当时京城开封的城市经济建设发展。早于宋真宗时期,北宋都城开封就发展成为一个有常住人口300余万的国际大都市。但是众所周知的原因,古代薄弱的物流运输能力,要维持...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