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揭秘:贵族骑士传统为何会在中华大地消失?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293
转发:0
评论:0
揭秘:贵族骑士传统为何会在中华大地消失?,春秋时期宋国的国君宋襄公一向被视为蠢笨的象征。在历史故事连环画和央视1996

  春秋时期宋国的国君宋襄公一向被视为蠢笨的象征。在历史故事连环画和央视1996版电视剧《东周列国》中,都将他塑造为一副肥胖、憨痴、迂腐可笑的形象,这大致能代表这位先秦封建军事贵族在贵族时代之后的一般形象,正如堂吉诃德在早期近代西欧的喜剧色彩。

  根据《左传》记载,宋襄公的战败,是因为死守贵族骑士的传统,不伤害负伤者,不抓获老人与儿童,不在敌方未排好队形时发动攻击。他的这一军事贵族风度,却得到了儒书《公羊传》的极大好评,所谓“君子大其不鼓不成列,临大事而不忘大礼,有君而无臣。以为虽文王之战,亦不过此也”,将他的战士德性与周文王相提并论,显然是按照贵族精神的标准。吕思勉先生也高度评价了宋襄公遵守贵族战斗礼仪的风度,认为“则春秋时犹有能行仁义者”。

  《礼记·檀弓下》和《淮南子·汜论》记载,早期的封建贵族战争礼仪,包含了不攻击敌方的祖庙、不伤害敌方病人、不擒获敌方的老人和儿童。西周《禹鼎》中记载,周夷王专门强调战争中要“勿殄寿幼”,即不要伤害老人和儿童。《司马法》也记载说战争中要“哀怜伤病”,这些都是周代封建军事贵族最基本的战争修养要求。

  但出土的马王堆帛书《春秋事语·宋荆战泓水之上章》中记载,宋国的士匽就批评宋襄公坚守贵族军事礼仪,而认为战争的意义在于:“伐,深入多杀者为上,所以除害也。”随着封建军事贵族文化的渐次崩坏,对战争的理解也发生了变化,哀怜弱者和秉持战士风度的文化逐渐受到批评,战争的意义变为“多杀”。

  到战国时代,华夏“最后的武士”几近灭绝,代之而起的是官僚制国家动辄动员数十万平民参与长达数年的巨型焦土战,用顾炎武的话说,就是“春秋时,犹尊礼重信,而七国则绝不言礼与信矣”。封建军事贵族的战争礼仪,正是顾炎武所言春秋时代尚存“礼”与“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伴随着礼乐的崩坏,骑士的战斗风度最终被“多杀为上”所取代。

  不同文化中的贵族军事礼仪

  在很多不同的古代文化中,都出现过类似中古欧洲骑士传统那样的军事贵族礼仪。例如,古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中记载了雅利安军事贵族的战争礼仪:“遵守传统习惯,不会出现欺诈,即使战斗结束,双方都会满意。如果用语言挑战,就用语言应战;退出战斗行列的人,不应遭杀害。车兵对车兵作战,象兵对象兵作战,马兵对马兵作战,步兵对步兵。按照勇气、胆量和年龄,发出警告,不应杀害没有防备或惊慌失措的人。不应杀害与别人作战的人、疯癫的人、转过脸的人、兵器损坏或失去铠甲的人。不应杀害那些鼓手和号手、车夫、牲口或运送兵器的人。”

  吠陀时代的《摩奴法典》第七卷中也明文对刹帝利贵族武士的战争礼乐进行了严格的规定:“战士在战斗中决不应该对敌使用奸诈兵器,如内藏尖锥的棍棒,或有钩刺的,涂毒的箭,或燃火的标枪。自己乘车时,不要打击徒步敌人,也不要打击弱如女性或合掌求饶,或头发苍苍,或坐地,或说‘我是你的俘虏’的敌人。或在睡眠,或无甲胄,或裸体,或解除武装,或旁观而未参加战斗,或与他人厮斗的人,或武器已坏,或苦于忧伤,或负重伤,或怯懦,或逃走的敌人。”

  古代日耳曼军事贵族也有战争的礼仪,克洛维时代的法兰克人战争之前双方要首先指定一片战场,约定好再进行战斗。在加洛林时代的基督教国家,战争根据《圣经》的精神确立秩序,包括爱你的敌人和不可使用剑,战争的展开必须符合基督教的正义。在战争中,军事贵族必须遵守的原则是:不伤害俘虏、不攻击没有披挂整齐的骑士。有时还要遵守教会的“上帝和平”、“上帝休战”一类的规定。此外,也不能攻击非战斗人员,如妇女、儿童、商人、农民、教士等。按照西欧中古封建军事贵族的原则,他们有义务与破坏教堂、抢夺农民或穷人财产作为战利品的人对抗。

  在这种贵族战争的礼乐文化中,敌方首先被视为与己方分享了共同文化精神与荣誉感的贵族军人。如1356年英法普瓦捷战役后,英格兰大获全胜,俘虏了法王约翰(John of Clerment)。英军首领黑太子就根据贵族骑士精神,设宴款待被俘的法王,谦卑地说自己不够资格与如此伟大的领主同桌吃饭,因为他是战场上最勇敢的骑士。最后,还赠与法王英格兰人民的“奖金与花冠”。

  根据美国学者杰弗里·帕克在《剑桥战争史》中的观点,西方战争传统中贵族精神和礼仪传统的崩溃要迟至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时期。再以后,西方贵族骑士的战斗文化最终被全民动员的民族国家公民兵所取代,类似战国“争地之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的恐怖焦土画面,最终取代了骑士们的“奖金与花冠”。

  华夏骑士传统的消失

  在维护贵族战争的荣誉、礼仪与设定规则底线等方面,华夏先秦的军礼与古印度、中古日耳曼军事贵族传统极为相似。《司马法·仁本》中记载周人封建贵族在战争之前,要由冢宰向军队发布训令,内容包括:不破坏敌方的土木工程;不烧毁房屋;不砍伐林木;不抢夺牲畜、粮食与器物;不伤害老人、小孩;不抵抗的壮年人也不应被视为敌人;敌人如果受伤,则应得到治疗并被放回。这些精神也正是宋襄公坚持的贵族战争原则。

  包括雅利安印度、日耳曼封建军事贵族、中古日本等社会都出现过悠久的贵族战争礼仪传统,周代的华夏也孕育了雍容典雅的贵族骑士文化与彬彬有礼的战斗礼仪。这套传统中既有尚武精神,也有对弱者使用暴力的底线等一系列限制与规则。马克斯·韦伯《儒教与道教》中,便将先秦贵族君子称为“骑士”,认为华夏与中古西欧一样,存在着等级骑士风范,还有“车战骑士封臣”,不鼓不成列的文化,便是华夏“车战骑士”的礼仪。

  正如孔子所说,“杀人之中,又有礼焉”(《礼记·檀弓下》),周代华夏的贵族君子对于战争礼仪非常熟稔。余英时先生在《士与中国文化》中谈到:“周人当然也不能不依赖武力以巩固其统治。但他们毕竟是具有高度的文化教养;在他们价值系统中,赤裸裸地‘以力服人’是最不足取的。因此虽属征战之事也必须‘文之以礼乐’。”

  在贵族战争中,暴力的使用、攻击的对象与杀伤人数均被限制在一个较小的范围之内。例如,《左传·宣公二年》记载,郑国讨伐宋国获胜,活捉了宋国贵族华元与司寇乐吕,战果为“甲车四百六十乘,俘二百五十人,聝百人”,四百乘战车以上的大战,死者也不过上百人。《公羊传·宣公十二年》,楚国攻打郑国,围攻了三个月零十七天,损失军队不过是“诸大夫死者数人,斯役扈养死者数百人”。

  在河南濮阳西水坡发现的东周时代排葬坑,是一场战争之后收葬的死亡士兵墓地。东西共四排,南北共八排,每个排坑多为18具士兵遗骨。按照材料推知,这里埋葬的死亡士兵大约为216人,整理者认为这是春秋时期某战役后一方死亡士兵的埋葬地。因此,这一战役双方死亡人数也不过是数百人,这与战国时代那种动辄暴师数十万的平民时代焦土战之间具有天壤之别。

  华夏军事贵族的军礼还包括了对敌方的敬意与风度,这是贵族君子高度重视的荣誉精神。例如《左传·宣公十二年》记载,晋国和楚国在郑国交战,楚将伯乐在一次军事行动中受到了晋国军队的追击,在逃跑过程中,伯乐用最后一根箭射杀了一头麋鹿,将之献给晋将鲍癸。鲍癸认为“其左善射,其右有辞,君子也”,因此停止了对楚将的追击。而在另一次楚军对晋将的追击中,晋将也射死了一只麋鹿谨献给追击者,楚将也因此而停止了追击。敌对双方即使在追击与战斗中仍然保持着对敌方“君子”的尊重与敬意,这与西欧中古骑士互赠礼物,并邀请被俘虏的对手一起进餐或共度圣诞节是非常相似的。

  《左传·成公二年》则记载,晋国讨伐齐国,双方发生了鞌之战。战斗中齐国的国君拒绝射杀对方驾车的“君子”,认为这是“非礼也”。而当齐国君主被晋国的韩厥俘获之后,这位晋国将领则向敌国君主恭敬地“再拜稽首,奉觞加璧以进”,这种表现与英格兰黑太子对待法王约翰如出一辙。

  东西方都不约而同地出现了发育成熟的贵族骑士战争文化,将战争这一暴力活动限定在礼仪的范围内,并与贵族荣誉、德性和风度紧密联系在一起。这些时代的战争对社会并不具有根本的毁灭力,荣誉和礼仪性的交锋将其限定在较小的范围内。但随着贵族社会的礼崩乐坏,代之而起的新型国家具备了超强度的资源动员力,能发起传统贵族无法想象的超大规模战争,将所及之处都化为尸山血海和焦土瓦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中华传统民间信仰——灶王爷
9月5日,老历八月初三,是灶王爷的生日,在‌这一天,汉族地区每家每户会点灶灯祭灶,以示庆祝和敬仰。灶神,又称灶王爷、灶君、灶君司命等,是中国传统民间信仰中的神祇之一。不同于西方宗教一神论,我国本土的道教神邸非常的多,如财神爷,文曲星,土地公公,门神等。灶王爷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认为能保佑家庭平安、迎祥纳福。因此,灶神爷的生日也很被重视,大家通过祭拜灶神来祈求平安和好运。‌灶王爷的起源与身份炎帝与祝融说:炎帝说:根据《淮南子》的记载,5000年前的炎帝(又称神农氏)教会百姓用火,因有大德于天下,死后被尊为灶神。祝融说:还有一种说法认为灶王爷是火神祝融,他是黄帝之孙颛顼的儿子,死后被百姓尊为灶神。当然了,我们可以判断,炎帝是和黄帝齐名的华夏始祖,祝融是传说中火神,性情暴躁,祝融和共工大战,共工撞不周天。炎帝和祝融是不太可能当这样的一个角色,这些说法和民间认可的灶神有一定的出入。然而灶离不开火...
· 中华传统美德•厚仁
中华传统美德真是博大精深,今天的“美德之行”,我们来谈谈“厚仁”。《管子·形势解》:“人主者,温良宽厚则民爱之。”《陈书·虞寄传》:“且圣朝弃瑕忘过,宽厚得人,改过自新,咸加叙擢。”所谓“厚仁”,是指宽厚仁爱、气量宏大,在待人接物及日常交际方面宽容厚道,不刻薄,能容人。这也是儒家思想的精髓。中国有句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这句话意思并不是说人人都能当宰相,而是告诉人们要应培养这种胸怀和气量。我们应当像养育万物的大地一般,具有宽厚的胸怀,惟有宽厚的胸怀才可以兼容万事万物,同各种各样的人友好相处,增进人际关系的和谐。要培养宽厚的美德,首先对待他人应该充分理解与体谅,不求全责备,要多看他人善良与友好的方面,做到宽以待人。但也要注意的是讲宽厚并不是无原则地原谅,掩盖他人的过失,而是主张以扬善去恶为基础,而非姑息养奸。中国传统道德自古崇尚质朴、朴素的精神。中国人在为人处事方面,以“实”为标准,反...
· 中华传统美德之爱国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悠久灿烂文明的历史。虽然经历了许许多多物是人非、沧海桑田的风云巨变,但爱国主义精神却代代相传。南宋爱国诗人陆游诗云:“位卑未敢忘忧国”,“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等表达了诗人至老不衰的爱国之志;曹植在《白马篇》中曰“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真可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自古以来,中国的爱国志士不胜枚举。岳飞一生践行“精忠报国”;文天祥在敌人面前宁死不屈,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言壮语表达了他崇高的民族气节;林则徐以无比的勇气和决心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尊严,他发起禁烟运动,亲自到虎门销烟,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勇敢、顽强的爱国篇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北宋名臣范仲淹在散文《岳阳楼记》中所表达的爱国抱负。他是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也是一位卓越的文学家和教育家。据《宋史·范仲淹传》记载,范仲淹为官清廉自持,正直敢言,不与世沉浮,生活节俭。他做官之...
· 符姓为何会在枋城村消失?你知道哪些符姓姓氏故事?
眼前的鹤壁市浚县新镇前枋城村和大多数村庄没什么两样,恬静而平凡。但历史上的枋城可不是一般的村庄。“东晋十六国时期,这里是前秦的始建都城,是历史上的交通、军事重镇,为兵家必争之地。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发生过许多重大历史事件:魏武帝曹操遏淇水入白沟(今卫河)、东晋十六国时后赵帝王石勒鏖战枋头、前秦初立都城在枋城,最重要的还发生过世上最离奇的一桩疑案—符姓消失案。公元350年,氐族首领、前秦王蒲洪在浚县境内黄河与淇河交汇处的枋头城建国称王,改蒲姓为符,始得符姓。枋头即今浚县新镇枋城村,故称符姓源起浚县。符洪原姓蒲,氐族,晋怀帝永嘉年间被部族首领推为盟主。公元333年,后赵王石虎攻占长安,蒲洪率二万户投降,被石虎封为龙骧(xiang)将军、流人都督,随氐族、羌族十余万人东迁枋头。公元349年,后赵帝石遵听从石闵进言罢免蒲洪,蒲洪大怒,降晋反赵,在枋头聚流民十余万。翌年2月,后赵姚襄领兵5万攻打枋头...
· 中华传统美德之公义
公义即公正的义理,是指人作事公道有义、不存私心,按正理而行。《荀子·修身篇》中言道:“书曰:‘无有作好,遵王之道;无有作恶,遵王之路。’此言君子之能以公义胜私欲也。”意思是说不要徇私偏好,应遵循古道(王道);也不要为非作歹,应走在正路上;这是说君子能够以公正的义理战胜自己的私欲。以此修身养性,树立美德。公义与私欲相敌对,大公无私的行为是公义的具体表现。春秋时,晋平公问祁黄羊谁可作南阳县令,祁黄羊推荐了自己的仇人解狐,认为此人最适合这个职位。晋平公采纳了祁黄羊的推荐,解狐上任后很有作为,受到人们的称许。又有一次晋平公叫祁黄羊举荐尉官,祁黄羊推荐自己的儿子祁午,祁午也非常称职,深受百姓爱戴。孔子十分赞赏祁黄羊,说他是个公正严明的人,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称得上是“大公无私”。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关乎公义的典故、成语比比皆是:天下为公、克己奉公、大公至正、廉洁奉公、铁面无私等等,每一个典故...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