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解密:西域古国车师国有着什么样悠久的历史?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72
转发:0
评论:0
汉武帝刘彻初通西域,车(音jū)师常替匈奴当耳目,并攻劫汉使。征和四年(前89),汉遣开陵侯率楼兰等国兵围交河,车师始降。昭帝、宣帝时,匈奴与汉争夺车师,连战不息。汉遣侍郎郑吉屯田渠犁,立军宿为车师王,迁其一部分国人于渠犁。匈奴另立兜莫为王,率馀众保博格达山北麓。自此车师分为前、后部(或称前、后国)。后部王驻务涂谷(今新疆奇台西南山谷中)。神爵二年(前60),匈奴分据西域的日逐王降汉,从此西域完全属汉朝统治,汉始置西域都护。元帝初元元年(前48),又置戊己校尉,屯田于车师前部国都附近。其后,前部王复还交河。当时前部国有户七百,人口六千余,胜兵一千八百余人;后部国有户近六百,人口四千余,胜兵一千八百余人。王莽时,由于西域都护和戊己校尉处理失当,车师前、后部王屡遭杀害,遂叛附匈奴。东汉光武帝建武二十一年(公元45),前、后部与鄯善等十八国遣子入侍,请复置都护,汉光武帝刘秀不同意,遣还其侍子。后...

  汉武帝刘彻初通西域,车(音jū)师常替匈奴当耳目,并攻劫汉使。征和四年(前89),汉遣开陵侯率楼兰等国兵围交河,车师始降。昭帝、宣帝时,匈奴与汉争夺车师,连战不息。汉遣侍郎郑吉屯田渠犁,立军宿为车师王,迁其一部分国人于渠犁。匈奴另立兜莫为王,率馀众保博格达山北麓。自此车师分为前、后部(或称前、后国)。后部王驻务涂谷(今新疆奇台西南山谷中)。神爵二年(前60),匈奴分据西域的日逐王降汉,从此西域完全属汉朝统治,汉始置西域都护。元帝初元元年(前48),又置戊己校尉,屯田于车师前部国都附近。其后,前部王复还交河。当时前部国有户七百,人口六千余,胜兵一千八百余人;后部国有户近六百,人口四千余,胜兵一千八百余人。

  王莽时,由于西域都护和戊己校尉处理失当,车师前、后部王屡遭杀害,遂叛附匈奴。东汉光武帝建武二十一年(公元45),前、后部与鄯善等十八国遣子入侍,请复置都护,汉光武帝刘秀不同意,遣还其侍子。后车师兼并邻近小国,仅余东且弥、卑陆、蒲类、移支,与前、后部共称车师六国。时前部有户一千五百余,人口四千余,胜兵两千人;后部户四千余,人口一万五千余,胜兵三千余人。明帝永平十七年(公元74),汉遣窦固、耿秉等出击车师,前、后部俱降。以耿恭、关宠为戊己校尉,分屯前、后部境。不久,北匈奴围攻恭等。章帝建初元年(公元76),汉遣兵击败匈奴,迎恭等还,复弃车师。和帝永元二年(公元90),窦宪大破北匈奴,车师前、后部王各遣子入侍。八年,后部王涿鞮怨前部王尉卑大,击破之。

  九年,汉遣王林讨斩涿鞮,立其弟农奇。安帝初(107),西域复附北匈奴。元初六年(119),敦煌太守曹宗遣行长史索班屯驻伊吾,前部王降汉。永宁元年 (120),后部王军就引北匈奴攻杀班,击走前部王。延光三年(124)﹐汉遣西域长史班勇击走北匈奴于前部境内。四年,勇进击后部,斩军就。顺帝永建元年(126),勇率农奇子加特奴、八滑等大破北匈奴,遂立加特奴为后部王,八滑为后部亲汉侯。勇屯田柳中(今新疆鄯善西南鲁克沁)。后北匈奴呼衍王屡攻后部,至永和二年(137),敦煌太守裴岑出伊吾攻杀呼衍王,后部遂安。桓帝永兴元年 (153),后部王阿罗多叛,其部众不从,阿罗多逃奔北匈奴,汉立军就子卑君。其后,阿罗多归降,汉赦其罪,使复位为后部王;迁卑君于敦煌,以后部人三百帐属之。帐者,如中原之户数。

  车师并非吐鲁番盆地的原居民,其原住地本为濒临大沙海而居的今鄯善县境,初译姑师,汉宣帝时期与匈奴激烈争夺西域,始出现了车师前后部的历史分化,新朝至东汉前期演变为车师后部为盟主的车师六部联盟,东汉再开西域,控制了车师前部,后部则隶属北匈奴,自此分道扬镳,分而不复合,自此,前、后二部各自走上不同的历史归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解密:西域古国莎车国有着什么样悠久的历史?
中国汉代西域都护府所辖诸国之一,也是莎车国都城。“丝绸之路”南道要冲。位今新疆自治区塔里木盆地西缘,莎车县、叶城县一带,东界塔克拉玛干沙漠,西邻帕米尔高原,南傍喀喇昆仑山。北魏称渠莎国。隋、唐至宋并入于阗(今和田一带)。元称鸦儿看。明称叶尔羌。清置莎车直隶州,后升府,辖蒲犁厅、巴楚州、叶城和两县,治所设莎车城。清先后建新、旧二城,旧城名叶尔羌,俗称回城,新城名莎车,俗称汉城。两城市街相接,组成双连城。莎车城地处叶尔羌河畔,东沿沙漠南缘达“美玉之乡”于阗,西北经疏勒(今喀什市)通大宛(前苏联费尔干纳盆地)。西南经蒲犁(今塔吉克自治县附近)可达天竺(今印度、巴基斯坦一带),是古代东西方陆路交通枢纽。境内河渠纵横,水草充足,宜牧宜农,是西域诸国中富庶地区之一,为汉与匈奴长期争夺之地。公元前48~前33年,莎车王延作为质子来到京师长安,长期的汉地生活使他“乐慕中国”,返回西域继莎车王之位后,他依汉...
· 西域古国莎车国有着什么样悠久的历史?
中国汉代西域都护府所辖诸国之一,也是莎车国都城。丝绸之路南道要冲。位今新疆自治区塔里木盆地西缘,莎车县、叶城县一带,东界塔克拉玛干沙漠,西邻帕米尔高原,南傍喀喇昆仑山。北魏称渠莎国。隋、唐至宋并入于阗(今和田一带)。元称鸦儿看。明称叶尔羌。清置莎车直隶州,后升府,辖蒲犁厅、巴楚州、叶城和两县,治所设莎车城。清先后建新、旧二城,旧城名叶尔羌,俗称回城,新城名莎车,俗称汉城。两城市街相接,组成双连城。莎车城地处叶尔羌河畔,东沿沙漠南缘达“美玉之乡”于阗,西北经疏勒(今喀什市)通大宛(前苏联费尔干纳盆地)。西南经蒲犁(今塔吉克自治县附近)可达天竺(今印度、巴基斯坦一带),是古代东西方陆路交通枢纽。境内河渠纵横,水草充足,宜牧宜农,是西域诸国中富庶地区之一,为汉与匈奴长期争夺之地。公元前48~前33年,莎车王延作为质子来到京师长安,长期的汉地生活使他“乐慕中国”,返回西域继莎车王之位后,他依汉之典...
· 解密:西域古国国有着什么样悠久的历史?
国丝绸之路南道小国。位于今新疆自治区县境内。西汉时国王都为城,有3500人,500余户,养兵500人。国王之下设左右将、左右都尉、骑君、译长等职官。从此向西南过桑株达坂即可抵达今日的喀喇昆仑山口,过山即克什米尔,亦为丝绸之路入宾、乌弋山离和印度的一条支线。东汉时国尚存,至唐时其国已并入于阗。历史记载汉书国,王治城,去长安万五十里。户五百,口三千五百,胜兵五百人。左右将、左右都尉、骑君、译长各一人。东北至都护治所四千二百九十二里,西南至乌秅国千三百四十里,南与天笃接,北至姑墨千四百五十里,西南当罽宾、乌弋山离道,西北通莎车三百八十里。魏书蒲山国,故国也。居皮城,在于阗南,去代一万二千里。其国西南三里,有冻凌山。后役属于阗。
· 解密:西域古国婼羌国有着什么样悠久的历史?
婼羌国原址位于新疆若羌县。婼羌国的地域较广。《汉书·西域传》记载:“出阳关(今甘肃玉门西南),自近者始,曰婼羌,婼羌国王号去胡来王,去阳关千八百里”,“西与且末(今新疆且末县)接”,“西北至鄯善(今新疆鄯善县)。《十三州志》云:“婼羌国带南山(今新疆昆仑山),西有葱岭(今新疆帕米尔高原),或虏或羌,户口甚多。”顾领刚《史林杂识·天山南路之羌》中指出:婼羌在古代分布于青海西北部及新疆南部昆仑山北面,最西直到(今印度)克什米尔北部。西域学专家苏北海先生亦认为:“西汉时代,婼羌部落就广泛地分布于昆仑山、喀拉昆仑山、帕米尔高原南北地区。”并将他们归入氐羌。《左传》襄公十四年记载后的杜预注:“四岳之后皆姜姓,又别为允姓。”四岳系姜姓炎帝后裔,帝誉高辛及尧帝时为大部落酋长,均为华夏族。允姓的一支居于若水而名若。《山海经》云:“南海之内,黑水之间,有木名若木,若水出焉。”《史记·五帝本纪》里有记载:黄帝...
· 解密:西域古国西夜国有着什么样悠久的历史?
西夜,古西域国名。西夜的分布区在今提孜那甫河东岸一带。属氐羌族。《汉书·西夜国传》载:“西夜国、王号子合王、治呼犍谷。去长安万二百五十里,户三百五十,口四千,胜兵千人。东北至都护治所五千四十六里,东与西南与乌秅、北与莎车、西与蒲犁接。蒲犁、依耐、无雷国皆西夜类也。西夜与胡异,其类羌氐行国,随畜逐水草往来。”西夜国是丝绸之路南道小国,又名漂沙。位置在今新疆自治区叶城县境,一说叶城县城西南的乌夏尔巴什即其国都所在地。西汉时其王在呼犍谷。有4000人,350余户,养兵1000人。人种与羌人相类。经济以游牧为主,地产玉石。东汉时人口达万余人,户增至2500,养兵达3000人。国分为西夜与子合两部。东汉初,为莎车所破,东汉末被疏勒所并。北魏时国名又改称“悉居半”。唐代称“朱俱波”或“朱居?”,国力且有发展,曾并吞帕米尔高原上的蒲犁国、德若国和依耐国。其王族为疏勒人,语言与于阗语大同小异。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