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晚清"纳赀"成士人出仕正途:朝廷明码标价卖官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11
转发:0
评论:0
晚清"纳赀"成士人出仕正途:朝廷明码标价卖官,《复堂师友手札菁华》一书是晚清著名学者、词人谭献的师友书信集。我一看到“复堂

  《复堂师友手札菁华》一书是晚清著名学者、词人谭献的师友书信集。我一看到“复堂”,就感到亲切,并有“久违了”之感。《复堂词话》是我初学诗词时熟读论著之一。五六十年前,它与周济的《介存斋论词杂著》、冯煦的《蒿庵词话》合在一起,纳入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古典文学理论批评专著选辑》。

  谭献的学术视野很开阔,在经学、史学、诸子、校勘诸方面均有涉猎,而且有所发现。谭献一生功名仅至举人,数次会试都未能踏入进士的门槛,后来通过“纳赀”(通俗地说就是买官,但这是朝廷明码标价出卖的,并非私下买卖的)做了几任县一级的官员。其官位不高,但交际却很广泛,与他往来的虽然没有什么高官显宦,但硕儒名流确实不少。这与谭献的生活环境(江浙一带宋代以来就是文人渊薮)以及他的谦卑好学、为人随和有关。因此才有那么多名士与之书信往来,积存下大量的“手札”。

  所谓“手札”,就是亲笔书信。清代科举注重书法,有意进取的文人都要花大量时间与精力练习书法,留下的手迹大多楚楚可观。把朋友之间往来的书信保存下来,装成册页随时翻看,既忆及友情,又欣赏书法。前辈耆宿黄炎培先生的书信手迹极为秀美,听说毛主席晚年常常躺在床上翻阅黄先生的早年信札。

  “手札”是座宝库,不同的读者从中会有不同的发现。爱好书法的读者可以一见清代士人不是为了应付科举只会写“方大圆光”台阁体的字,书信中大多是行书或行草,不少如行云流水,美不胜收,读之令人心旷神怡。对于经学、儒学有兴趣的读者也可以看到谭献在这些方面的思考。从往来的书信中可以感觉到晚清今文学派的兴起、流传、繁荣是与西学东渐有关的。西学之来不是冲垮了儒学,而是启发了儒学在社会大变动时期再度兴起。关心世情民风的读者从中也许会有新的发现。例如,前面说到的“纳赀”就是“买官”,但这与读者熟悉的买官不是一回事,那是当时文士的一条出路。读书做官是古代通例,有些读书人有了一定的功名,如进了学,成了秀才,或再高一些成为贡生,甚至中举,有了这些功名一般还当不上官,如果再中了进士才能名正言顺地做官。但考中进士谈何容易?三年一科,每科中进士者一二百人,平均每年不到一百人。全国的读书人按照这个比例来算,每年出仕者一个省只有几个人。许多读书人一辈子一事无成。

  另外,晚清国家多事,战乱频仍,打仗需要钱,而清代年收入不过三四千万两银子,第一次鸦片战争如果包括《南京条约》赔款就花了二千多万两,清代祖制又是“永不加赋”,这些钱到哪里去找?无非是开源节流,而开源中就有一条是“纳赀”为官(名声好听,不是卖,而是对于为朝廷做贡献者的回报),朝廷划出一些官职可以卖给一些特定的人。这遂成为一些读书人的出路。

  谭献是“纳赀”为官的,名臣张荫桓也是,龚自珍因为书法不好,久考不中,也“纳赀”为内阁中书(后来又中进士了)。晚清的士人做官又多了两条路,即“纳赀”与“从军”。社会对于“纳赀”者并不歧视。“手札”中第一封信就是当时浙江巡抚杨昌濬的,同治十三年久考不中的谭献已经四十三岁,决意“纳赀”为官,可是钱不够,作为顶头长官的杨昌濬(湖南人,功名仅至秀才,追随曾国藩等从军立功而为高官)从旁听说谭献经济困难,便送来二百两银子和这封信。信中称他为“仲修仁弟大人足下”,告诉他官场拥堵,人情险恶,不能凭性情做官行事,临行以“智圆行方,胆大心小”八字为赠。他的老师杭州知府薛时雨是安徽人,谭献也是到安徽做县官,也在信中告诉他,安徽远不及杭州繁华,特别是经战乱之后,日常很枯寂,了无生趣,但东西便宜,要他安于寂寞,认真做事,不要在“出处”(出仕与退隐)再兜圈子了,盼望他把这一任官好好当完。我们从这些书信劝诫与勉励中可见当时的社会风气,“纳赀”为官已经成为士人出仕的正当出路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卖官鬻爵
【成语】卖官鬻爵【成语】卖官鬻爵【拼音】màiguānyùjué【解释】鬻:卖。形容政治腐败,统治阶级靠出卖官职来搜刮财富,指当权者出卖官职、爵位以聚敛财富。爵:爵位,君主国家封的等级。【出处】《宋书·邓琬传》:“琬性鄙闇,贪吝过甚,财货酒食,皆身自量较。至是父子并卖官鬻爵,使婢仆出市道贩卖。”【近义词】卖官卖爵、卖官贩爵
· 汉灵帝卖官鬻爵汉灵帝为什么卖官?
卖官鬻爵,这个事情在古代常见。但是真正由皇帝出面,国家公开卖官,明码标价,应当还要算从汉灵帝时期起。在他之前,卖官鬻爵都是私底下的交易,价格不定。汉灵帝是东汉有名的昏君,不是他不聪明,而是因为他闭目塞听,宠幸小人。汉灵帝统治时期,宠幸宦官,他在位的20年是宦官在汉朝统治时间最长的时期。他曾一次性封十二位中常侍,史称“十常侍”。前后发生两次党锢之祸,朝堂大乱,一次死个六七百人不成问题。在汉灵帝时期,还公然卖官鬻爵,将官职和爵位公开出售,明码标价。自关内侯以下至光禄勋下属虎贲、羽林等部门职位都有相应的价格。地方官比朝廷观贵,县官价格不一。《灵帝纪》:“(光和元年)初开西邸卖官,自关内侯、虎贲、羽林,入钱各有差。私令左右卖公卿,公千万,卿五百万。”《山阳公载记》:“时卖官,二千石二千万,四百石四百万,其以德次应选者半之,或三分之一,于西园立库以贮之。”除了固定价位之外,汉灵帝还很有经济头脑的来了...
· 古代人是怎么买官卖官的?
古代卖官叫作“赀选”,即“卖官鬻爵”,向政府交纳一定的财货就能拜官授爵。“卖官鬻爵”这个词,最早记载于南朝梁朝沈的《宋书•邓琬传》:“琬性鄙闇,贪吝过甚,财货酒食,皆身自量较。至是父子并卖官鬻爵,使婢仆出市道贩卖。”最早的卖官人是皇帝。其实不用惊讶,整个王朝是皇帝的,皇帝想要做什么都行,卖官这种现象也就并不鲜见。从秦始皇首开卖官先河开始,许多朝代更将卖官公开化。随着朝代的变化,“卖官鬻爵”制度也不同。秦朝秦始皇首开卖官先河据史料记载,中国古代的卖官鬻爵最早始于秦始皇。《史记•秦始皇纪》中说道:“十月庚寅,蝗虫从东方来,蔽天,天下疫,百姓纳粟千石,拜爵一级。”秦始皇四年(公元前243年),当时蝗灾大疫,秦始皇下令,准许百姓交纳粟米够千石者,晋爵位一级。即每交纳1千石粟,可以授予爵位一级。秦孝公三年(公元前359年),秦国首次变法时制定20级爵位。秦朝时期的爵位在官场上的重要性是大于官,“爵”...
· 秦始皇首开卖官先河汉代卖官成风可打白条
在中国古代,卖官鬻爵并不鲜见。追溯起来,首开卖官先河的乃秦始皇嬴政。不过,古代封建王朝连天下都是皇帝的,卖个“官儿”算啥?秦汉时期,买官卖官名气最大的当属曹操的父亲曹嵩。当时已继袭了老爸曹腾“费亭侯”封号的曹嵩,为了“侯升公”,居然用两吨半黄金买了个太尉当!东晋以后,官员多头戴乌纱帽,演变到明代,“乌纱帽”一词便成了官员代称,卖官因此被民间讥为“卖纱帽”。秦始皇首开卖官先河——“缴粟千石拜爵一级”中国封建时代买官卖官应该自秦朝始。秦始皇时,有一年因飞蝗成灾,秦始皇下诏书,向天下公开出售爵位:凡百姓缴粟千石,可拜爵一级。秦汉时官吏制度分为爵位、秩品、职务3种。“爵”,用来区分社会地位的高低,贵族的标志,以别于“民”;“秩”是工资级别,收入多少依“秩”为准;“职”是行政位置,权力大小由“职”决定,现代干部等级制便受到了此制影响。秦孝公三年(公元前359年)秦国首次变法时制定20级爵位。所谓“授...
· 卖官最疯狂的皇帝:汉灵帝之下荒唐的卖官时代
卖官鬻爵,在中国可谓历史悠久,最早能追溯到秦代。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四年(公元前218年),“蝗虫从东方来,蔽天,天下疫;百姓纳粟千石,拜爵一级”。这意味着,百姓每缴纳千石粮食,可以授予一级爵位,朝廷借卖爵赈灾。汉武帝时期,由于对外连年征战导致国库空虚,朝廷决定缴纳钱粮者可以获得官爵或赎罪。秦汉以后,如若出现财政危机,一些王朝也会通过卖官鬻爵创收。到清代中晚期,官职买卖渐趋正规化常态化,捐钱买官已成为进入仕途的一大门径;不过,捐官的级别不得超过四品道台。网络配图综观历史,最热衷于卖官鬻爵的皇帝莫过于汉灵帝。光和元年(178年),在位10年的汉灵帝依然年轻,正处于人生的黄金时段,如能励精图治,或许有所作为。但这一年,这个年轻的皇帝却将注意力投向卖官,一门心思搞创收。《资治通鉴汉纪四十九》记载:“是岁,初开西邸卖官,入钱各有差:二千石二千万;四百石四百万;其以德次应选者半之,或三分...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