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人类为何贪吃?人类史上大部分时期食物匮乏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630
转发:0
评论:0
人类为何贪吃?人类史上大部分时期食物匮乏,贪吃是人的一种本性,根据达尔文理论,特定的性状(功能、结构或行为)能够延续下

  贪吃是人的一种本性,根据达尔文理论,特定的性状(功能、结构或行为)能够延续下来,总有其适应性,而暴饮暴食显然不是一种适应性状,但人类为何难以杜绝贪吃的恶习?不仅如此,还需追问的是,人类到底是素食动物还是荤食动物?因为这涉及我们一日三餐食物种类的搭配问题。

  若从解剖结构上来看,人类似乎是荤食动物。比如,人类的大肠不如兔子之类的草食动物那样发达,大肠主要用于分解植物中的纤维素;但从生理功能上来看,人类消化肉食的能力又远远及不上如狮虎之类的肉食动物,对于肉食动物来说,顿顿有肉、暴饮暴食是它们的常态,但它们却不会遭遇血液指标的“三高”麻烦。那么人类的独特性在哪里?生物学家认为,人类是一种以素食为主的杂食动物。我们的大肠之所以退化,那是因为人类通过切割、烧煮等方式,把食物加工的物理过程转移到了体外,因而减轻了大肠的负担,但食物的化学消化依然得由人体自身来完成,过多的肉食对于素食为主的人体就会是一个额外的负担。

  从人类的进化史来看,数百万年来,人类一直处于狩猎-采集时期,一路走来一路吃。此后,人类发展出农业,由此进入文明社会。农业对于人类来说,是福还是祸?还真不好说。多亏新近兴起的“古病理学”,专家们可以了解原始人的身体状况——根据考古发现的骨骼。研究发现,希腊、土耳其出土的史前期人骨,男性身高平均为177.8厘米,女性为167.6厘米。然而在公元前4000年左右,男性却是160厘米,女性是155厘米。身高反映的是营养状况,显而易见,自从有了农业以后,人们反而吃得更差了。

  农业对于人类健康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史前期人类的食谱种类繁多,营养均衡;而农业时代的食谱,大部分是富含淀粉的农作物,热量有余,营养却不够均衡。现代人类消耗的热量中,小麦、水稻、玉米的供给就超过50%,它们提供的主要是糖原。其次,农业时代的人们面临更多的风险,由于仅依赖少数几种作物为生,一旦天有不测风云,人就会有旦夕之祸,如1942年的那场大饥荒。还有就是传染病的侵袭,病菌极易在拥挤不堪、营养不良的定居人群中蔓延。最后,农业文明还带来阶级分化和性别歧视。土地、粮食乃至财产都必须有某种分配规则,这就有了强势的统治阶层。

  当然,农业的好处无须赘述。在此我们想要关注的是,人类自古以来的食谱究竟如何搭配。若说回到农业时代,显然是淀粉为主,而淀粉主要是提供由糖原分解而得到的能量;但若说回到史前文明时代,食谱依然是素食为主,但搭配则更为丰富,各种果实类(包括坚果等)居多,甚至不乏昆虫之类(黑猩猩会食用蚂蚁,其实昆虫的蛋白质含量极为丰富),偶尔还有狩猎所得的小型动物。难怪狩猎-采集者的健康状况甚至好于农民。

  再回到本文开头提出的另外一个问题:人类为何贪吃?这是因为在人类历史上的绝大多数时期,食物总是相对匮乏。在狩猎-采集时代,边走边吃的生活状态决定了人们不可能餐餐过饱;农业时代不乏青黄不接的年份,因此逮着机会尽可能多吃就是一种适应性状,逢年过节更是大吃大喝的大好机会。但自从进入工业时代以来,人类一举告别食物匮乏年代,不仅衣食无忧成为常态,加工食物更是成为家常便饭,它们重色、重味,强烈刺激感官欲望,更令美食成为挡不住的。与此同时,现代人的运动量却远远及不上长年劳作的农民或到处流浪的狩猎-采集者。结果就是,营养失衡伴之热量过度成为当代人特有的疾病之源。本来尽可能多吃是一种适应性状,但当环境快速变化之后,原先有利的适应性状反而成为有害性状——计划不如变化快。

  如此说来,舌尖上的美食,令人心动却不能轻易行动,更不应成为节日的主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鸸鹋战争——人类史上最耻辱的战争
一谈起战争,总是让人联想起流血,死亡等残酷的词眼。但是下面发生的战争却一点都没有战争该有的严肃,充斥其中的则更多的是欢乐,奇葩以及满满的乐趣,这场战斗就是澳大利亚同鸸鹋间展开的。纵观古今中外的任何人类对动物战争,都没有败的这么惨过,可谓是人类一败涂地。鸸鹋战争一战过后,大量的士兵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因为澳大利亚地广人稀,很多地方还是一片荒地,于是这些退伍士兵们被派遣到了澳洲西部的荒野进行开荒。刚开始这些退伍士兵们的日子过得还可以,但是没过多久这种祥和的生活就被一群“傻狍子”们给打破了,这群傻狍子就是现在的澳大利亚珍稀动物鸸鹋,鸸鹋性格憨憨的,完全不惧怕人类,有时候遇上你还会过来打打招呼,交流交流。鸸鹋大军而且这些“傻狍子”胃口还巨大,成群结队的看见啥吃啥,在平原上仿佛一群无边无际的大号蝗虫。鸸鹋为王,席卷八荒!退伍士兵们好不容易种好的粮食转眼间就被这群“傻狍子”给糟蹋光了。而雪上加霜的是,一...
· 杜甫死因真相:非贪吃撑死而是死于食物中毒
“杜甫”在2012年突然蹿红,忙碌的身影出现在网络的各个角落。其实,历史上的杜甫也真的很忙,只是忙的内容并没有多么高雅,而是为了生计在奔波。虽然后世一提到杜甫,都将其与李白一并视为唐诗的代表与化身,但与许多伟大的艺术家一样,在其生前并没有得到足够的认可,更没有享受到创作带给他的荣耀与富足的生活。相反,杜甫的命运很不幸。与其文学才能相比,他的经世能力堪成反比,中年之后只能不断投靠他人来维持生计。而且他的个人性格似乎也有瑕疵,时人评价他“性褊躁,无器度,恃恩放恣”,这显然并不是什么褒义词。更糟糕的是,他生逢乱世,赶上了唐代盛衰的转折点——安史之乱……在这种种的因素下,他的一生几乎都是四处漂泊,居无定所,时常忍饥挨饿,甚至于他的死因,也与食物扯上了关系。网络配图最广为流传的说法是杜甫死于饮食过饱,唐代人编著的《明皇杂录》中描述:杜甫在漂泊至湖南耒阳的时候,为洪水所困,差不多十天都没有进食。后来幸...
· 揭秘人类史上最神秘悬案恐怖至极
第一:JimmyHoffa案1975年7月30日,62岁的工会运动家兼罪犯,JimmyHoffa在密歇根州奥克兰县,一家餐馆的停车场里消失了。他原本是到餐厅与两位黑帮老大会面的,所以很多人觉得他是被黑帮给做了。这个案子获得了广泛的媒体关注,因其曾任国际卡车司机协会主席,该协会是一个有名的工会组织。现在仍然有关于Hoffa到底去了哪里的流言,有人说他被烧死了,被埋在油桶里面了,被碎木机切了,甚至还有人说,他被埋在纽约巨人赛场的球门区了。第二:FrederickValentich案1978年10月21日,澳大利亚飞行员FrederickValentich正飞过巴斯海峡上空,突然他用无线电报告说,有UFO跟着自己。据记载,跟踪他的UFO先是停止在半空中,然后突然消失。从他的无线电中听到的最后一条讯息是那东西悬停着,而且不是航空器,然后就是一片白噪音。之后再没有发现Valentich以及他的飞机。...
· 人类史上首场现代战争:克里米亚战争
乌克兰地图,南部为克里米亚,网络图1853年,即美国内战爆发前8年,为了争夺对巴尔干半岛的控制权,英、法、奥斯曼土耳等国先后向沙皇俄国宣战,克里米亚战争爆发。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战争。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深入开展,手工工场被机器生产取代,西方国家的生产力取得了质的飞跃。同时,工业的进步也推动了军事领域的变革:飞驰的火车成为军队后勤供给的坚强后盾,日行千里的电报使战场即时通讯成为可能,而步枪等具有高杀伤力的新式武器也为大规模的创造了条件。战争所付出的代价便是见证:英国损失约2.5万人,法国10万,沙俄则达到了令人震惊的100万,其惨烈与残酷程度可见一斑。这是一场大刀长矛对阵枪炮火药、封建沙俄对阵英法等新兴资本主义国家的战争,参战各国军事实力发展的严重不平衡直接导致了其触目惊心的伤亡数字,而新的战争机器展现的令世人震惊的破坏力也注定克里米亚将载入史册。另一方面,这也是一次对世界的考...
· 杜甫死因探密:并非贪吃撑死的而是死于食物中毒
导读:“杜甫”在2012年突然蹿红,忙碌的身影出现在网络的各个角落。其实,历史上的杜甫也真的很忙,只是忙的内容并没有多么高雅,而是为了生计在奔波。虽然后世一提到杜甫,都将其与李白一并视为唐诗的代表与化身,但与许多伟大的艺术家一样,在其生前并没有得到足够的认可,更没有享受到创作带给他的荣耀与富足的生活。相反,杜甫的命运很不幸。与其文学才能相比,他的经世能力堪成反比,中年之后只能不断投靠他人来维持生计。而且他的个人性格似乎也有瑕疵,时人评价他“性褊躁,无器度,恃恩放恣”,这显然并不是什么褒义词。更糟糕的是,他生逢乱世,赶上了唐代盛衰的转折点——安史之乱……在这种种的因素下,他的一生几乎都是四处漂泊,居无定所,时常忍饥挨饿,甚至于他的死因,也与食物扯上了关系。最广为流传的说法是杜甫死于饮食过饱,唐代人编著的《明皇杂录》中描述:杜甫在漂泊至湖南耒阳的时候,为洪水所困,差不多十天都没有进食。后来幸亏...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