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古代孩子也分“快慢班”:学校考试不过也需要补考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238
转发:0
评论:0
古代孩子也分“快慢班”:学校考试不过也需要补考,又到秋季入学时。好多学龄孩子进入了人生的学习旅程,成为一名小学生。中国早在4

  又到秋季入学时。好多学龄孩子进入了人生的学习旅程,成为一名小学生。中国早在4000多年前就有了学校。

  那么,古代的孩子几岁入学?学制和现在有什么不同?怎么考试?如何评分?学校对学生的管理有哪些手段?

  古人几岁开始上学

  现在孩子一般六七岁入学,古代大体在8岁至15岁之间。现代家长忌讳的“八岁八糊涂”的入学年龄,在古代最主流。好多名人都是8岁入学的,如东汉哲学家王充、宋代文学家苏东坡等。

  《大戴礼记·保傅》称,“古者年八岁而出就外舍,学小艺焉,履小节焉”。但《尚书大传·略说》则称“古之帝王者,必立大学、小学……十有三年始入小学”,同篇中还有“十五始入小学,见小节,践小义”的记载。

  可见,先秦对入学年龄无统一要求。明清时期,“大龄入学”传统一直未改变。《嘉靖太平县志》载,明代太平县“令民间子冀盼八岁以上、十五岁以下,皆入社学”。《嘉靖香山县志》则称,有读书潜质的“八岁至十有四者,皆入学”。

  而唐代孩子的入学年龄比其他朝代提前一两岁,与现在差不多,即六七岁入学也可以,如唐代医学家孙思邈便是“七岁就学”。据《旧唐书·孙思邈传》,孙思邈虽是7岁入学,但当时已能“日诵千余言”,以至洛州总管独孤信见之大为惊叹,称“此圣童也”。

  具体几岁入学,古人也视孩子的心智发育情况而定。甚至20岁读小学的都有。明魏校《庄渠遗书·渝民文》称,“凡为父兄者,如有子弟年六七岁至二十岁未冠者,俱要送入社学。”社学,即地方官府奉朝廷诏令所设的“乡村小学”。

  还有30多岁读小学的特例。据《魏书·刘兰传》,北魏人刘兰,便是“年三十余,始入小学”。

  读书不学好会挨揍

  古代对学生的管理较严厉,大多家长也认同“不打不成器”。读书不认真或学不好,被打板子、抽鞭子、罚跪如家常便饭。王充《论衡·自纪篇》称,“书馆小僮百人以上,皆以过失袒谪,或以书丑得鞭”。可见,在汉代就流行体罚学生。

  体罚在古代叫“挞罚”。到明代,挞罚为乡村小学普遍采用,连学生家人都跟着受罚。明黄佐《泰泉乡礼·乡校》中规定:“无故而逃学一次,罚诵书二百遍;二次,加朴挞,罚纸十张;三次,挞罚如前,仍罚其父兄。”

  当然,也有的老师很人性,给“三好生”学生开“免打条”。明理学家沈鲤就主张,“学生勤学者、有进益者、守学规者,给免帖一纸,遇该责时,姑免一次”。

  古人还会直接请家长或长者坐进教室,参与班级管理。明代良吏叶春及在惠安办学时即如此,其《石洞集·惠安政书》中这样记载:“轮笃实老成者二人,平旦坐左右塾,以序出入。”

  古代还很注重对学生日常行为的稽考,以约束学生行为。如明代有的小学设立“扬善簿”、“改过簿”、“记过格”,好事坏事均记录在案,作为学生升学录取时的参考。

  这种“功过簿”并非都由老师填写,如明代儒学家刘宗周,其家塾修业课程中,要求学生早上起来第一事就是填“记过格”,上列数百种日常行为,有“微过”、“隐过”、“显过”、“大过”、“丛过”、“成过”等六项评语,让学生自己评价昨日表现。

  怎么考试如何打分

  古代小学主要是识字、写字、习经史、学六艺。据《宋会要·崇儒》,宋代国子监小学“条制”要求:“小学生八岁能诵一大经,日书字二百”;“十岁加一大经、字一百”;“十二岁以上,又加一大经、字二百”。

  古代检查学生的学业,也靠考试,俗话说“小考天天有,大考三六九”,在古代还真有。如宋代,老师会逐日测试学生的学习,这叫“日考”;另外还有“月考”、“季考”等。具体考试时间,各朝代、各学校都不同。

  元代的上元县(今南京市内),便对小学考试时间作出具体规定。据《庙学典礼·行省坐下监察御史申明学校规式》,上元小学的考试,固定在每月的初三、十六两天。而且,出题和监考要分两班人。

  明代又有不同,明代理学家沈鲤称:“朔望日考试,分等第,行赏罚。”但不同的老师,对考试的要求并不相同。儒学家刘宗周便主张“三六九会课,以二题为率”。

  到清代,小学考试形成了制度,根据教学方式与内容的不同,采取不同的考试:公课、月课一月一考,朔望课半月一考,季课一年四考。另有会课的多次考,义学的抽考等等。若重要考试考砸了,还允许“补试”。

  古代考试评分方式较丰富,有“十分制”、“打勾制”、“评语制”等,但无“百分制”。以“打勾制”来说,优秀的打○,一般的打△,差的打×。

  教育不公现象也严重

  现代的“快慢班”,古代也有。如宋徽宗政和四年(1114年)十二月,颁小学条制,国子监实行“三舍升补法”,班级分“外舍”、“内舍”、“上舍”三种。新生皆分在外舍,成绩好的升入内舍;内舍生考得好的,升入上舍。

  实际上,这种快慢班,更有“留级”和“升级”的味道。“三舍法”一度成为当时全国小学的模式。这种对小学生进行分等的做法,很不合理,遭到反对,并没存在多久。

  古代没有中学,小学一般是“七年制”、“八年制”或“十年制”,最短的也要三年。所以,古代不是“小升初”,而是“小升大”,小学读完直接升入太学、国子监一类的高等学府。因此,13岁上大学在古代一点也不稀奇。

  但并非每个小学生都能“小升大”的,乡村小学生就不可能。即便是在国子监读书的“官二代”,也有名额限制,如宋代便将大学的升学率控制在50%。《宋史·选举志三》载,熙宁十年(1077年)推出面向宗室学生的“宗子试法”,规定“十取其五”。

  古代教育不公现象也很严重,宋代以后,教育不公问题受到重视。元明清三代,小学教育走向兴盛,特别是元代,大力推广乡村小学,要求“遍立学校”,五十为一社,“每社立学校一”,农村孩子受教育的机会大增。

  明清时期,由地方官府或慈善人士开办的义学(义塾),得到进一步发展。义学是免费的,解决穷苦人家孩子的“上学难”问题,这可视为古代的“希望小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古代孩子上学晚小学也分“快慢班”
清代的私塾学堂。又到秋季入学时。好多学龄孩子进入了人生的学习旅程,成为一名小学生。中国早在4000多年前就有了学校。那么,古代的孩子几岁入学?学制和现在有什么不同?怎么考试?如何评分?学校对学生的管理有哪些手段?1.古人几岁开始上学现在孩子一般六七岁入学,古代大体在8岁至15岁之间。现代家长忌讳的“八岁八糊涂”的入学年龄,在古代最主流。好多名人都是8岁入学的,如东汉哲学家王充、宋代文学家苏东坡等。《大戴礼记·保傅》称,“古者年八岁而出就外舍,学小艺焉,履小节焉”。但《尚书大传·略说》则称“古之帝王者,必立大学、小学……十有三年始入小学”,同篇中还有“十五始入小学,见小节,践小义”的记载。可见,先秦对入学年龄无统一要求。明清时期,“大龄入学”传统一直未改变。《嘉靖太平县志》载,明代太平县“令民间子冀盼八岁以上、十五岁以下,皆入社学”。《嘉靖香山县志》则称,有读书潜质的“八岁至十有四者,皆入学...
· 古代孩子上学晚小学也分“快慢班”
古代孩子上学晚小学也分“快慢班”现在孩子一般六七岁入学,古代大体在8岁至15岁之间。现代家长忌讳的“八岁八糊涂”的入学年龄,在古代最主流。好多名人都是8岁入学的,如东汉哲学家王充、宋代文学家苏东坡等。清代的私塾学堂清代的私塾学堂1.古人几岁开始上学《大戴礼记·保傅》称,“古者年八岁而出就外舍,学小艺焉,履小节焉”。但《尚书大传·略说》则称“古之帝王者,必立大学、小学……十有三年始入小学”,同篇中还有“十五始入小学,见小节,践小义”的记载。可见,先秦对入学年龄无统一要求。明清时期,“大龄入学”传统一直未改变。《嘉靖太平县志》载,明代太平县“令民间子冀盼八岁以上、十五岁以下,皆入社学”。《嘉靖香山县志》则称,有读书潜质的“八岁至十有四者,皆入学”。而唐代孩子的入学年龄比其他朝代提前一两岁,与现在差不多,即六七岁入学也可以,如唐代医学家孙思邈便是“七岁就学”。据《旧唐书·孙思邈传》,孙思邈虽是7...
· 痱子也分很多种吗?
在夏季炎热的时候,人体处在高温闷热的环境下,大量的汗液不易蒸发,使皮肤角质层浸渍肿胀,导致汗管变窄或阻塞,汗液排出困难,压力增高,滞留的汗液使汗管破裂,汗液外渗入周围组织,引起刺激,从而产生炎症——就是我们常说的痱子。这是一种表浅性、炎症性的皮肤病。痱子有四种类型,依据的是汗管损伤和汗液溢出部位的不同。1.白痱由汗液在角质层或以下汗管溢出引起。常见于卧床不起、体质虚弱、大量出汗者,好发于躯干和间擦部位。皮损为成批出现的针头大小的表浅透明水疱,周围无红晕,易破。一般无自觉症状,1~2天内吸收,留有细小脱屑。2.红痱最常见,由汗液在棘层处汗管溢出引起。多见于幼儿、家庭妇女、高温作业者,好发于腋窝、肘窝、额、颈、躯干、妇女乳房下等处。皮损成批出现,表现为密集排列的针头大小丘疹、丘疱疹,周围绕以红晕,伴有灼热和刺痒感。皮损消退后有轻度脱屑。3.脓痱多由红痱发展而来。好发于皮肤皱褶处及小儿头颈部。皮...
· 也
也姓也姓,源于蒙古人姓,源于土家族人名,源于西夏人姓,源于西域人姓,源于鲜卑人姓,今河北承德、黄骅、三河,甘肃宁县,山西阳泉、昔阳,内蒙古鄂尔多斯,北京,天津,四川成都,湖北武汉、钟祥,湖南绥宁,江苏武进、苏州等地均有此姓。中文名也外文名Ye、Yee、Yeh目录1姓氏起源2姓氏分布3姓氏名人也姓姓氏起源①、源于蒙古人姓。如也可林合剌(伊可埒哈喇)、也可抹合剌(伊克穆尔哈拉)、也先(也鲜)、也里吉斤(伊勒齐勒)、也客巴鲁剌、也额等,取首字为汉姓。②、源于土家族人名。元甘肃行省佥事薛都尔丁,于明初率部归明,受指挥佥事,其子也里只今之后,以其名字首音为汉姓也姓、冶姓。③、源于西夏人姓。西夏姓有也未(也胃、也惟、也苇、也谓、叶胃)、也有(也酉、也祐、叶有)、也和(叶和)、也要(也腰、也药)、也马(也麻、也玛、叶玛)、也蒲(野蒲)、也蛮、也斯褒等,汉姓为也姓。④、源于西域人姓。也里可温,本基督教之称...
· 夏朝成也东夷败也东夷
夏后氏原居我国西部,大约是黄帝族向西发展的一支。至禹父鲧时,夏人在酋长鲧的率领下东迁,并与东夷大姓有莘氏、涂山氏联姻。鲧娶有莘氏女女志,禹娶涂山氏女女娲(一曰女娇)。有莘氏姒姓,大禹。尧舜时有男子从母姓的习俗。《史记.五帝本纪》言“帝禹为夏后而别氏,姓姒氏。”夏朝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是太昊后裔有莘氏和涂山氏的有力支持的结果。《左转.哀公七年》言“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把盟会的地点选择在涂山,大有就近获得涂山氏支持的目的。夏时有莘氏居“有莘之野”,相传即今天的山东曹县北之莘冢集。涂山氏居涂山,涂山氏居涂山,杜预《左传集解》谓其地“在寿春东北”,即今安徽怀远县当涂山。有莘氏和涂山氏对夏朝的支持态度和亲密的婚姻关系,无疑将促进太昊氏后裔诸氏族部落归附于夏朝。大禹乘南方三苗内部大乱之机,将早在尧舜时断断续续对三苗的战争,扩大为大规模的征服战争,结果三苗以亡。对三苗的战争,使南方和其他相邻...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