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拥兵280万的明朝 为什么奈何不了5万的倭寇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27
转发:0
评论:0
拥兵280万的明朝为什么奈何不了5万的倭寇,在明朝嘉靖时期,一时之间倭寇的问题成为明帝国的头等大事。就在这段时间内,北方的鞑

在明朝嘉靖时期,一时之间倭寇的问题成为明帝国的头等大事。就在这段时间内,北方的鞑靼部又开始不断的南下。按照明朝人自己的话说,当时的情况是南方抗倭、北抗鞑靼。但是问题出现了,当时明朝的军队号称280万。而南方的倭寇最多不过5万人,而北方的鞑靼也没有超过10万人。即便抛出北方防御鞑靼的部队,南方的明军也将近一百万。但朝廷养了这么多的军队,为什么奈何不了区区的5万松散的倭寇呢?

一、明朝军队的账面数字在不断增加,但实际人数在不断下降

公元1368年,不到40岁的朱元璋在南京登基称帝,建立了大明王朝。明朝建立之初,还面临着一系列的对手,朱元璋的负担很大。尤其是在位的前期,战事连续不断,当时由于长期的战乱,百姓的生活困苦。人民根本没有力量供养太多的军队,但是前方战事的需要,又不得不保持庞大的军队。最后朱元璋想到了卫所军制度,朱元璋曾经骄傲的说:朕养兵百万,不费民间一丝一毫。在朱元璋在位的前期,明朝军队的数量为120多万,到了朱元璋去世之前,这个数字又增长到了180多万。根据当时朝廷的情况,这个数字是绝对真实的。军国大事绝对没有人敢和朱元璋打马虎眼,而且这个时期的明军战斗力也是最强的。

到了朱元璋的儿子朱棣在位时期,明军的总兵力还在继续上升。到了朱棣在位的中期,明军的总兵力增长到了220多万。这主要是两方面造成的,首先是明军战斗力出现了下降,不得不增加军队的数量来弥补战斗力的不足。第二就是战事的扩大,当时明朝同时在南北开战,需要大量用兵。但有一个问题出现了,就是当时军队的实际数量问题。由于连年战争和军队腐败问题的滋生,当时卫所军中已经出现了军户逃往的情况。当时明军的实际数量应该在200万左右,其实的20多万属于空额。在明仁宗和明宣宗在位时期,这个情况出现了恶化。虽然明军账面的数字在不断的增长,但是实际兵力却在不断的下降。在明宣宗在位时期,由于太平日久,卫所军的战斗力也出现了明显下降。

二、号称280万,但是实际的军队数量却只有120多万

到了明英宗朱祁镇在位的初期,明军的总兵力达到了最高峰,明军号称拥有280万兵员。但是这仅仅是账面数字而已,熟悉明朝历史的人都知道土木堡之变。明英宗率领50万大军北征,结果被2万多瓦剌军队击败。其实当时明军的实际兵力连20万都不会到,明朝军队的空额问题达到了一个相当严重的地步。虽然明军号称280万,但实际的兵力最有120多万。在军队中有一个潜规则,就是将来吃空额的数量。在边关地区,一般情况下,将领会吃30%的空额,不仅战争要紧。但在京师和中部地区,将领吃空额的标准达到了50%。在江南地区就更为严重,甚至70%的士兵都是空额。而且随着战争年代的远去,士兵的战斗力出现了明显的下降。士兵战斗力不足、兵员又不足,在这样的情况下,能打胜仗就活见鬼了。

到了嘉靖皇帝在位的中期,由于朝廷关闭海外贸易带来了一系列影响大爆发。明朝的沿海地区出现了大规模的倭寇问题,面对数量不多但战斗力强悍的倭寇,明朝军队根本应对不及。一股70多人的倭寇一路杀人,直逼南京城下。当时南都告急,官府命令百姓上城抵御。南直隶明军的账面数字是12万,而南京城周边就有4万。而实际上南京城内的兵力只有1700多人,出现了大量的空额。这样的情况不仅出现在南京,江南各地比比皆是。表面上看明军的数量占据绝对的优势,但实际上不比倭寇多多少。而且战斗力远远不如倭寇,在这样的情况下,明军屡战屡败也就不奇怪了。最后直到俞大猷和戚继光两个大神一样的人物出现,在基本上扭转了局势,但是这仍然是治标不治本。

三、给人民活路才是发展国家的良策

嘉靖时期,倭寇大爆发的原因就是朝廷关闭了海外贸易。浙江地区是七山二水一分田,福建地区也差不多。这些省份人口众多,但所必须的耕地严重不足。由于没有河南、山东地区那样的耕地条件,这些省份的很多人是以海洋贸易养家糊口的。但是朝廷突然禁止了海外贸易,这就把这些人逼上了绝路。他们也想好好过日子,谁也不想冒着生命危险和官军厮杀,但是这都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所以戚继光、俞大猷等名将的一系列战斗只能治标不能治本,嘉靖皇帝去世之后,隆庆皇帝继位。在徐阶、高拱、张居正等名臣的主持下,名臣开始了隆万大改革。朝廷正式开放了海外贸易,这一政策颁布之后,长达20年的倭寇之乱基本消失。面对问题只能疏导而不能去堵,给人民最基本的活路才是国家的发展之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明朝为什么会出现“倭寇之乱”?“倭寇”是哪里来的?
明朝为什么会出现“倭寇之乱”?“倭寇”是哪里来的?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明朝嘉靖二年四月,此时的宁波城正是杨柳依依、春风醉人的好时节。由于独一无二的地理位置,宁波城自打明朝立国以来就是日本朝贡使团靠岸登陆的唯一地点。每隔几年,就会有一批数艘或数十艘舰船组成的庞大船队,携带满船贡品靠岸,在经过市舶司核查之后,这些船队会继续北上,朝见天子。上图_来华朝贡的商船明朝的朝贡外交会蜕变成朝贡贸易朝贡,朝在前而贡在后,目的是通过上贡这种方式重申各国的等级秩序,礼物多寡反在其次。明朝为了凸显强盛,回赐朝贡国的礼物数量经常是贡物的数倍。虽然明朝作为宗主国一直把朝贡的形式目的放在第一位,但各个朝贡国却早就实事求是的抓住了朝贡的贸易本质。为了获得经济利益,以朝鲜、琉球、日本为首的朝贡国不断向明朝加派朝贡使团。明朝中期时的朝贡外交已经蜕化变质为朝贡贸易。实际上接连不断的朝贡使团对明朝来说也是一个不...
· 什么时期出现倭寇?倭寇与元朝和明朝的关系?
元世祖忽必烈于1274年(日本文永十一年)和1281年(日本弘安四年)两次出兵攻打日本,但都遭到失败,无论是战争期间还是战争结束后,日本跟元朝都没有建立起官方稳固的外交关系。但是日本商船还是经常到元朝把的货物运回日本,这主要是因为元朝对外国贸易采取比较宽大的政策。但是文永之役以后,元朝采取了防范武装商人的措施,管理贸易的市舶司也时常有变迁,贸易统制日渐严厉,私人贸易被禁止,出入的内外船舶必须持有元朝发给的叫做公据的渡海证明书,按照货物数量进行课税。这些方针对日本船执行的特别严格,开了后来明朝实行的“勘合贸易”制度的先例。(勘合贸易制度:勘合是一种外国君主向明王朝朝贡的凭证,由明王朝礼部制定,上盖骑缝印信,一分为二,一半交给外国君主,一半留明王朝。明朝海禁后,规定外国君主遣使朝贡时,必须携带发给的半印勘合与留存明王朝的半印底簿比对朱墨字号是否相符。)从日本到元朝的贸易船有不少是以获得寺社营造...
· 明朝建国150年后为何奈何不了一个蒙古部落
关于明朝的历史,很多人都痴迷于洪武、永乐时期的赫赫战功或者万历时期的抗倭援朝战争。但是历史不是这么看的,每个王朝都有自己的兴衰荣辱,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对于明朝这个最后的汉家王朝也是一样,很多人夹杂这民族情感疯狂的美化明朝,这是一种不正确的民族观念。读历史是要以史为戒,而不是整一个朝代的高低上下。我们的眼光不能直盯着古人的好与坏,而是我们未来即将如何?一、明朝建立之后,建立了一系列重镇1368年正月,不到40岁的朱元璋在南京登基称帝,建立了大明王朝。随后朱元璋命令徐达、常遇春率兵30万开始了中国历史上又一次北伐,这也是唯一一次成功的北伐(蒋介石的北伐只能说完成了一半)。徐达进军的经过基本上属于势如破竹,元朝皇帝被元大都败退回蒙古草原,元朝作为一个完整朝代的历史结束。但是蒙古贵族们并不甘心失败,他们一次次率领军队南下。为了保证自己的统治,朱元璋命令名将们一再出击,这就是著名的八征蒙古。虽然这一...
· 宋朝经济比蒙古还要发达为什么却奈何不了呢
若要问哪个朝代的商品经济发达,那么宋朝绝对是榜上有名,并且是霸主级别的朝代,虽然在明清时期的资本主义萌芽开始的萌生,但是,相对于当时的整个世界来说,并没有很突出,但是宋朝在当时确实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经济强国,宋朝的疆域收缩,北部边界背压缩到黄河流域,这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疆域最小的朝代,甚至还没有秦王朝的大,但是,即使宋朝的疆域收缩严重,但是,也不妨宋朝成为世界性大国,宋代的海上丝绸之路是当时单量最大的海上贸易,从海上泉州,广州等地出发,途径东南亚地区,到斯里兰卡,印度,再到中东,非洲等地,丝绸之路都是世界绝无仅有的壮举。也只有当时中国这样有着强大国力的国家由此行为,其他的国家其造船技术与国力根本不能撑得起这样的国际远航贸易,中国的丝绸之路其实更多的宣扬国威,并不是真正的以赚钱为目的。宋朝的开封,扬州等地可以说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都市,其《清明上河图》就是最好的见证。宋朝的人口也是急剧增长,达...
· 抗倭英雄胡宗宪,没他根本平不了倭寇
胡宗宪,祖籍安徽绩溪,在东南倭乱时期任直浙总督,是明朝中期著名的抗倭能能臣。为官二十九年,忠心为国,抗倭有力,可以说如果大明朝没有胡宗宪的话沿海的倭寇根本无法摆平。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胡宗宪主持的抗倭斗争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胜利,渐次平息了浙江的倭患,并开始剿灭了福建的倭寇。在历经多年的血雨腥风之后,大明王朝的海疆终于有望恢复往日的平静了。可这也应了那句古话“飞鸟尽,良弓藏。狡兔窟,走狗烹”。胡宗宪作为可以节制数省军务的封疆大吏,一旦倭患平息了,他手中的重权反倒使自己处于不利的境地。与胡宗宪多年抗倭斗争相伴的是他多次遭到弹劾,但因其抗倭有功,嘉靖皇帝都一直保全他,所以每次都是有惊无险。可是,如果他卷进了政治斗争的旋涡,前景就不是那么美好了。嘉靖四十一年五月,内阁首辅严嵩被罢官,其子严世蕃被逮捕。胡宗宪是由严嵩义子赵文华的举荐而屡屡升迁的,在朝中很多大臣的眼里,他属于严党。赵文华已死,严...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