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最牛纵横家苏秦 仅凭一张嘴做上六国丞相?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382
转发:0
评论:0
最牛纵横家苏秦仅凭一张嘴做上六国丞相?,春秋战国时期最具明星光环的诸子非纵横家莫属,其代表人物就是大名鼎鼎的苏秦和张仪。

春秋战国时期最具明星光环的诸子非纵横家莫属,其代表人物就是大名鼎鼎的苏秦和张仪。

那时候,诸子百家各自奔走于列国之间,宣传自己的学说,同时也谋一份生计。孔子周游列国到处碰壁,孟子也好不到哪里去。庄子虽然有魏王想用他做丞相,他自己却看不上。墨子则在民间搞互助联盟。孙子潜心著书,同时也将其应用于实践,率吴国军队几乎灭了楚国。

可是,这些人统统没有苏秦和张仪牛。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二位简直是神一般的存在。天下纷争,多少人的命运都在他们的口舌之间。

这二位混江湖只凭一张嘴,没有文凭,没有工作经验,只靠三寸不烂之舌,就让天下大势的走向随着他们的念头走。

你说牛不牛?

这里,咱们先聊聊苏秦。

苏秦最著名的策略就是合纵。所谓合纵,就是联合六国抗秦。那时候,秦国在商鞅变法之后国力越来越强,秦国的国君一代代都吃了火药似的,一门心思想灭掉山东六国。

那个时候,间谍战、和亲战、歼灭战、攻城战,各种阴谋阳谋层出不穷,真是一个列国纷争的时代。

苏秦觉得自己生对了时代。他拜鬼谷子为师,学艺多年,然后出去游说列国国君,可是没一个人听他的。无奈之下,没了伙食费,只得灰溜溜地回家。苏秦的家人都嘲笑他,纷纷宣扬读书无用论,让苏秦大为郁闷。

苏秦也不分辨,关上门头悬梁锥刺股埋头苦读。一年后,终于有所收获,揣摩出合纵连横之术。

苏秦这次对自己信心满满。又到秦国去游说秦国灭六国。秦国的国君这时候是秦惠王,他觉得秦国国力还不够强大,就拒绝了苏秦。

这可把苏秦气坏了。本以为自己凭一张嘴必能成事谁知又不如愿。恼怒之下,苏秦转而到六国,游说六国联合起来对付秦国。

这里可以看出纵横家是没有节操的。也就是说,他们不是为天下苍生着想,而全是为自己的功名富贵着想,所以,纵横家虽然牛,却不如儒家、墨家的名声好听。

在六国,这一次苏秦却收获颇丰。他到燕国去死皮赖脸混了一年多,终于把燕国国王搞定,同意资助他金银车马去赵国,劝赵国国军与燕国一起抗秦。

这中间,还有一个故事,就是苏秦把他的一个老同学张仪激怒了。张仪气愤之下,对苏秦十分恼火。你不是合纵吗?那我就连横。我去劝秦王灭六国。

其实,这正中了苏秦的计。

也就是说,张仪也成了苏秦的一颗棋子。

有了张仪,苏秦的合纵大计就越走越顺。接下来,六国韩、魏、齐、楚纷纷答应联合起来,共同抵抗秦国的蚕食。

这六国的国军也够慷慨的,为了表示诚意,纷纷给苏秦封丞相职,让他挂上六国相印协调抗秦大计。按现在的世界格局来看,苏秦大概相当于联合国秘书长,不过,他可比联合国秘书长的权力大多了,属于实权派人物。

苏秦挂六国相印之后,可就威风了。房子车子金子都已不是问题。他再回老家,各个国家的国君都派出使者护送,车队浩浩荡荡,简直和帝王出巡一般。连当时周朝的国王都派人为他清扫道路。这待遇,你说有多牛?

回到老家,苏秦的家人跪在地上不敢仰视,这让苏秦颇多感慨,问他嫂子:“嫂何前倨而后恭也?”苏秦的嫂子也是个妙人,就说了这么一句:“见季子位高金多也。”哈哈,很现实,可也很真实。

苏秦倒也慷慨,分了很多金银财宝给老家的乡亲,然后继续奔走于六国之间继续他的合纵大业。

有张仪在秦国,苏秦的合纵进行得很顺利。因为秦国虎视眈眈,六国比秦国弱,为了不亡国,只得抱团。而苏秦也因此享尽荣华富贵。

那时候, 六国之间也经常闹一些矛盾,互相攻伐的事也时有发生,苏秦就经常仲裁协调,维持六国和平。可惜,后来苏秦和燕王的老婆勾搭上了,他待在燕国不自安,就跑到齐国,齐国国君也很重用他。可是齐国大臣觉得苏秦抢了他们的风头,就派人刺杀苏秦。

苏秦将死时,给齐王献了一计,让齐王以“帮助燕国在齐国从事反间活动”为名,将苏秦车裂于市,并悬赏行刺之人。

苏秦这一招够狠,也够奏效。齐王照计行事,凶手果然去领赏。苏秦死后还为自己报了仇。

纵横家苏秦,就是这么牛。因为他,秦国的统一大业延缓了十余年。他死之后,合纵破裂,秦国才找到机会对六国各个击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东周洛阳轩是战国时期著名纵横家六国丞相苏秦故里
战国时期著名纵横家苏秦是东周洛阳轩里人。据考证,轩里就在现今东郊太平庄一带。旧时太平庄村南曾有“苏秦故里”的碑刻,可惜“文革”期间毁掉。该村学校校园传为“苏家花园”遗址。洛阳市东郊汉魏故城遗址东南张苏寨寨内有一冢,当地传为苏秦冢,与古籍所载地点大体相符。《洛阳伽蓝记》载:“青阳门外三里御道北,有孝义里,里西北角有苏秦冢”。苏秦,字季子,虽出身寒门,却少有大志。据传他随鬼谷子学游说术多年,后见同窗庞涓、孙膑相继下山求取功名,也和张仪告辞鬼谷子下山。张仪去魏国,苏秦返故里。当时,苏秦家中,老母在堂;一兄二弟,兄已先亡,惟寡嫂在,家人团聚,自然欢喜。过了几天,苏秦想要出游列国,请求母亲变卖家产,以为路费。母亲、嫂嫂、妻子都竭力反对,劝阻说:“你不像咱当地人,种庄稼、做商贾,养家糊口,怎么竟想出去耍嘴皮子求富贵呢?那不是把实实在在的工作扔掉,去追求没影的事业呢?回头你生计无着落,不后悔么?”两个弟...
· 邴吉:西汉最牛丞相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小编带来的西汉最牛丞相处理政务的独特方式:问牛不问人!内幕太出人意料。话说地节三年(公元前67年),汉宣帝立刘奭为太子,忠厚的邴吉被立为太子的老师(太子太傅)。几个月后,他又连升三级,官达权倾朝野的“二把手”位置——御史大夫。权力几乎达到了顶峰(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年事已高的邴吉就认为自己将这样波澜不惊地过完自己的一生时,风波又起。以前在狱中曾“哺育”过皇帝的一个女婢因为生活所逼,向汉宣帝打了一个报告,请求汉宣帝看在“哺育”之恩上给予批准“最低生活保障”。结果就是因为这样一个小小的报告,引起了汉宣帝的高度重视。调查组的成员也不是的,结果查来查去,做了好事不留名的“活雷锋”——邴吉浮出了水面。结果汉宣帝不但批准女婢们的“最低生活保障”,而且还给了她们“一生生活保障”,与此同时,他也没有忘了大恩人邴吉,准备封他为博阳侯。就在这个节骨眼上,邴吉却病了,据说这一病不轻,大有“...
· 揭秘:纵横家苏秦是凭何实力掌管六国相印的?
战国时期因较为混乱的政治环境,产生了许多出名的能人志士,其中纵横家颇为有名。苏秦作为一个战国时期较为典型的纵横家,在历史上留下了特别深刻的一笔。苏秦学识渊博,口才了得,机智聪明,颇具纵横家所应该具备的特点。不论是用连横策略游说秦王还是在说服秦王失败后转以合纵游说赵王,都能看出他的机智以及思维运用的灵活性,同时从中还体现了他高度的政治敏感度。苏秦取得的成功来源于他的坚持与努力。在游说秦王失败后,失败的打击与身边周围人的冷漠,即使感叹世态炎凉,他也没有被彻底击倒,没有选择放弃而是选择重新努力地去研究、去读书,坚持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在这个过程中,他甚至造就了苏秦刺股这样让人非常震撼的故事,成为世人的楷模,被世人所敬仰。也正是因为苏秦的坚韧与刻苦,他才会在学习一年之后成为六国宰相,有了发挥自己才能的机会,实现了自己的理想。苏秦作为一个战国时期较为成功的历史人物,在历史上留下了诸多事迹,受世人敬仰...
· 掌有六国相印的纵横家苏秦为何会被五马分尸?
苏秦曾师从鬼谷子,向他学习游说君主的方法,并在学成之后决定凭借自己的学识游说各国君主。其中较为有名的苏秦连横的故事就是苏秦游说秦王实行自己的连横主张,说服失败后奋发图强,后功成名就的故事。战国时期,苏秦曾求见秦王并向秦惠王推行自己的连横主张,试图分析现下秦国所拥有的有利之处说服秦惠王,并多次向秦惠王呈递表达自己想法的奏折。遗憾的是,苏秦这次的说秦举动并没有成功,他的连横主张没有被重视和采纳。雪上加霜的是,苏秦的钱财被用尽,陷入穷困潦倒的情况中,至此,他只能无奈返乡。回到家之后,落魄的苏秦受到了家人的冷待与漠视。然而,苏秦并未被说秦的失败与家人的冷漠所打倒。他重新振作,开始重新阅读他所有的书籍,并认真研究书籍中的内容,感叹财势对一个说客的重要性。苏秦刺股令人感慨的故事就是在这个努力的过程中产生的,可见苏秦为自己的成功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在一年之后,苏秦终于研究成功,决定重新开始游说那些国家的君...
· 苏秦是怎样合纵六国的?苏秦合纵六国目的何在
智激张仪苏秦在赵国时,秦惠王派犀首攻打魏国,生擒了魏将龙贾,攻克了魏国的雕阴,并打算挥师向东挺进。苏秦担心秦国的部队打到赵国,盟约还没结缔就遭到破坏。于是决定智激同窗张仪入秦,维护萌芽期的联盟。苏秦派人去悄悄劝说张仪来投奔他,张仪到来后,苏秦却故意不理不睬,并当众羞辱后打发他离开。张仪又羞又气,想到各国诸侯中只有秦国才能威胁赵国,于是便前往秦国。苏秦暗中派人资助张仪到达秦国,并且帮助他见到秦惠王。秦惠文君十年(前328年),秦惠王用张仪为客卿,与他共商攻打各国诸侯的大计。这时,帮助张仪的人才说是苏秦故意激怒他,为的是张仪今后有更好的发展。张仪知道后,感叹自己没有苏秦高明,并许诺在苏秦当权时不攻打赵国。说韩苏秦到了韩国,游说韩宣王。苏秦先分析韩国的优势:地势坚固,军队几十万,且善于冶炼兵器;再陈述臣服秦国的弊端:侍奉秦国,秦必然要求割让宜阳、成皋,一旦同意,秦国就会变本加厉,土地有限,秦国的...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