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敦煌研究院莫高窟壁画 揭秘唐代女子“群像”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06
转发:0
评论:0
敦煌研究院披露莫高窟壁画揭秘唐代女子“群像”,女菩萨、飞天、乐舞伎、天女、开窟造像的女施主……3月8日,敦煌研究院在“三八

  女菩萨、飞天、乐舞伎、天女、开窟造像的女施主……3月8日,敦煌研究院在“三八妇女节”之际,以“大唐女神范儿”为主题了莫高窟中关于女性题材的经典壁画,揭秘唐朝女子“群像”,反映女性在唐代具有相当的社会地位。

  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的莫高窟,被誉为二十世纪最有价值的文化发现。现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

  当日的包括:莫高窟第57窟的《菩萨-初唐》、103窟的《菩萨-盛唐》、《飞天-盛唐》等经典女性题材壁画。敦煌研究院表示,敦煌唐代壁画中有非常多菩萨的形象,在印度佛教艺术中,菩萨的形象是有男有女的,随着佛教艺术传入中国,经过隋代演变,到了唐代时,敦煌壁画中的菩萨已经处处体现出了女性的柔美。

  敦煌唐代壁画中的“飞天”非常精美,几乎每窟都有。飞天又名“乾达婆”、“紧那罗”,起源于印度的古神话中的人物,专司娱乐和歌舞的神。而敦煌唐代壁画中女性乐舞伎主要包括天宫乐伎和舞伎。

  敦煌研究院分析,“艺术来源于生活”,敦煌唐代壁画中乐舞伎的形象,无论是从华丽的服饰,还是曼妙的舞姿,都反映出女性在唐代具有相当的社会地位。

  此次的莫高窟壁画中关于天女的形象,学界普遍认为她的原型就是古代现实生活中的年轻贵族妇女形象,如帝王的后妃、公主,或王公贵族的妻女等。文献解释,天女完美的外表,以及造福众生的广大神通,实际上也是古代人心目中理想女性形象的升华。

  据敦煌研究院,敦煌唐代壁画中还有一类非常重要的女性形象,尽管她们不是以“女神”形象出现在敦煌石窟中,但她们却是出资开窟造像的女施主。

  当日,敦煌研究院展出两幅“女供养人”壁画。其中,第一幅中的女供养人身着日常服饰,属唐代平民女性。第二幅中的女供养人是一组都督夫人礼佛图,表现的是古代贵族女性集体礼佛的场景。专家解析,这幅供养人组像造型真实,富于生活气息,人物丰肌腻体,展示出唐代女性自信端庄的一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敦煌研究院
历史1944年2月1日,成立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直属国民政府教育部,设考古组、总务组。1945年6月,撤销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1946年5月恢复,改隶中央研究院,1948年重属教育部。1950年8月,敦煌艺术研究所改名为敦煌文物研究所,直属中国文化部文物局,设美术、保管、资料、行政等组。1959年,改属甘肃省文化局。1966年,所内设有两部一室:研究部、保管部和办公室。1979年10月,所内设办公室、文物保管室、考古研究室、美术室、资料室、接待室。第二年,成立敦煌遗书研究室。1984年8月,敦煌文物研究所扩建为敦煌研究院,院内设保护研究所、考古研究所、美术研究所、敦煌遗书研究所、乐舞研究室、资料中心、接待部、摄录部、编辑部、办公室等十部门,成立学术委员会。1986年,成立的榆林窟文物保管所,由敦煌研究院代管。1994年8月,成立敦煌石窟文物保护研究陈列中心。1994年12月,敦煌遗书研究所...
· 敦煌文化―敦煌艺术―莫高窟唐代窟檐建筑
敦煌莫高窟现存窟檐建筑近30座,大多是清末民初时重新修建的。唐宋时期的窟檐仅存五座。其中晚唐第196窟,位于九层楼南边最上层,跑地面30余米,是莫高窟位置最高、面积最大的洞窟,也是窟檐建筑最早的洞窟。根据甬道北壁所绘归义军节度使索勋父子的供养人画像榜题推断,此窟建于晚唐景福二年至乾宁元年(公元893-894年),窟檐为单层,面阔三间,为横长方形。其结构是在洞窟通道前凿出平台为窟檐地面,平台前沿用木悬梁四道,挑出以承窟檐前的栏杆和栈道。四根窟檐柱竖在四根栈道梁的后尾上。柱高丈余,柱顶双层阑额。现栏杆、栈道、飞檐都已不存,仅存粗大的横梁、八角形的柱枋、直棂等构件。此窟由于建在悬崖最高处,后来栈道塌毁,后世人无法重修,也无法攀登,没有受到自然和人为的破坏,前后室保存得都比较完好。此窟主室为殿堂式窟形.洞窟长、宽、高均10余米、中央设佛坛,有高大的背屏直撑窟顶。坛上塑佛、弟子、菩萨、天王。现存五身...
· 敦煌文化—敦煌艺术—莫高窟唐代窟檐建筑
敦煌莫高窟现存窟檐建筑近30座,大多是清末民初时重新修建的。唐宋时期的窟檐仅存五座。其中晚唐第196窟,位于九层楼南边最上层,跑地面30余米,是莫高窟位置最高、面积最大的洞窟,也是窟檐建筑最早的洞窟。根据甬道北壁所绘归义军节度使索勋父子的供养人画像榜题推断,此窟建于晚唐景福二年至乾宁元年(公元893-894年),窟檐为单层,面阔三间,为横长方形。其结构是在洞窟通道前凿出平台为窟檐地面,平台前沿用木悬梁四道,挑出以承窟檐前的栏杆和栈道。四根窟檐柱竖在四根栈道梁的后尾上。柱高丈余,柱顶双层阑额。现栏杆、栈道、飞檐都已不存,仅存粗大的横梁、八角形的柱枋、直棂等构件。此窟由于建在悬崖最高处,后来栈道塌毁,后世人无法重修,也无法攀登,没有受到自然和人为的破坏,前后室保存得都比较完好。此窟主室为殿堂式窟形.洞窟长、宽、高均10余米、中央设佛坛,有高大的背屏直撑窟顶。坛上塑佛、弟子、菩萨、天王。现存五身...
· 敦煌壁画
种类绢本彩绘和白描绢本彩绘,佛、菩萨像,出自时是的绢本麻布绘件。其中供养像,具有鲜卑族的特色,最早已晋昌郡太守乐庭怀及妻子原王氏像为最早。佛像画佛像画这种宗教艺术作品是壁画的主要部分,当中包括各种佛像及菩萨,如三世佛、七世佛、释迦牟尼佛、多宝佛、贤劫千佛、文殊、普贤、观音、势至,还有天龙八部等等。这些都根据说法图而描绘的。莫高窟壁画中的说法图就已经有933幅,佛像12208身。故事画北朝时期是中国混乱的时代,当时的壁画盛行本生、本缘的佛教故事画,不少作画题材亦有受到西夏、印度,当地故事,如舍生成仁,突出思想、仁义的观点,以肉身换取弱小的鸽子,分衣马给穷困的人。唐朝时僧人善导提倡净土宗盛行,以观音、阿弥陀佛、大势至菩萨为中心,因砖红色和绿色的藕叶,细致的衣服,佛光的照耀,显示宗教的庄严。故事画是指在北魏晚期的洞窟里具有道家思想神话题材的壁画。西魏时期249窟顶部,除中心画莲花藻井外,东西两面...
· 敦煌文化―壁画故事―莫高窟佛像故事图双头佛像
这个故事绘于第237窟西龛顶西披上的瑞像图部分.不同瑞像之间用条带图案分隔.正中为"双头佛像",画中佛像双头四臂,造型奇特,脚下两角各有一人胡跪供养.此画构思巧妙,想象丰富.仅用双头四臂就表现了故事的主题,是莫斯科高窟题记最清楚的一幅佛像故事图.遥远的古印度犍驮罗国有两个穷人,靠卖力气打短工过日子。他们虽然贫穷,但都笃信佛教。他们看到有钱人家凿窟塑像画金佛,供养菩萨,心里寻思:我们虽然一贫如洗,但敬佛的虔诚心意一点也不比那些有钱人差,我们没钱凿窟,但愿有一天,能自己出钱请画工在寺庙里面一身佛祖的妙相。为了早日实现这个愿望,他们起早摸黑,餐风饮露,节衣缩食,拼命干活,辛辛苦苦地做了十几年,终于各自积攒下一枚小小的银币。他们就想用这枚银币请画工画佛像,以实现自己的夙愿。这一天,一个穷人怀揣着钱兴冲冲地寻到画工家里,请求画工为他画一幅佛像。他说:“好心的画工兄弟,我早年在佛面...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