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沈从文的“补白”生涯 署名时有时无文章位置不固定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460
转发:0
评论:0
沈从文的“补白”生涯署名时有时无文章位置不固定,60年后,抚读这十篇《封面图案说明》,不啻为晚年沈从文的观念转变说明书。

  60年后,抚读这十篇《封面图案说明》,不啻为晚年沈从文的观念转变说明书。

  1949年之后,沈从文长期从事文物研究工作,不再从事文学创作,宣称“搁笔”。从1953年开始,他的文物研究工作渐有起色,并开始频繁发表相关文章。

  沈从文于1953年3月28日在日记中写道:“为图案系一助教拟一百牡丹花纹图案,故宫清明宋瓷中即可得四一种。可能还是近于多事,因教授先生都不要那么多资料来教学,教学已廿卅年,一切都很觉得已足够,多事可能对他们即是一种搅扰。”就目前所知,他为别人提供研究资料草目,这是最早的文字记录。此后30年间,为各方面不同需要而起草相关参考资料草目,成为他实践“古为今用”和“为人民服务”的一种常用方式。因随写随送,多不留底稿,总量无从查考。

  近日,笔者在翻阅于1951年创刊的《历史研究》杂志时,无意中看到该刊1954年9、10、11、12四期刊物中有沈从文以“补白”形式发表的《封面图案说明》,这种情况延续到1955年上半年的该刊六期刊物之中,共计有10篇《封面图案说明》发表。应当说,这些文章承继着《文物研究资料草目》的卡片式信息,以简短的说明文方式,体现着沈从文在这一时期对中国文物研究的研究心得。而杂志社方面本着普及文物知识的目的,随意地将沈文以“补白”方式刊印出来,并不以栏目作者看待,所以目录页上有时署名有时不署名,文章刊印的位置也不固定,可前可后。

  如1954年9月首先发表的《封面图案说明》,刊于当期刊物封底,是对封面所印汉代青铜戈戟所刻鸟兽纹图案的解说。10月刊印于刊物正文第2页,11月刊印于刊物正文第55页,12月又刊印于刊物正文第18页……总之,纯属“补白”性质。虽明知是“补白”文章,沈从文却很珍惜这样的发表机会,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尽可能在文章中提供缜密细致的历史考证与文化总结。每一篇“补白”文章,都展现着沈从文这一时期的精神风貌;虽然文字简短近乎说明文,可他的文心才情还时有流露,有时甚至还颇有某种“洗心革面”的文化诉求蕴含其中。

  譬如刊载于1955年4月刊的《封面图案说明》,沈从文从一片唐代锦缎花纹谈起,溯至汉代锦类生产历史,又将这一纹饰与汉墓石刻花纹、唐代铜镜花纹相联系,体现了其缜密精湛的文物研究心得。最后一段“文化总结”,却又体现了他“与时俱进”、“改造思想”的最新动态。他这样总结道:“我们对于唐代丝织物的认识,花纹美术固然十分重要,但只是问题的一面……我们现代人都知道唐代艺术文化具有丰富的内容和复杂色彩,这个伟大的历史时代,不是凭空而至的,也不是三五帝王将相可以做成的,主要还是社会生产在一定程度上的全面发展的结果,是万千人民劳动的结果,出自万千人民手中……”又如刊载于1955年5月刊的《封面图案说明》,沈从文更从新近出土的河南白沙宋墓壁画中,解读出了阶级压迫的“微言大义”。他这样分析说:“历史进入北宋阶段,在生产上的发展,……无一不得到普遍而显著的提高。但是,劳动生产者依然忍受着严重的剥削,过着极为痛苦的生活。例如这个墓主‘赵大翁’,大致就是一个宗室地主,墓中除奏乐壁画外,还有作亲戚送礼的,作佃户样子送礼的。总之是反映宋代这种不劳而食的特权阶级,生前以剥削人民劳动生产果实为生,死后还得消费他的佃户一大笔财产。”显然,沈从文正在试图从史学研究角度融入当时的主流意识形态之中,虽尚处在“补白”阶段,但已尽可能开始使用与这个时代特征相符的措辞与史观了。

  然而,即使甘于做“补白”作者,这样的待遇也并不长久。1955年下半年的《历史教学》杂志,不再采用一期一换的文物图片作封面图案,而采用统一纹饰做封面图案。从此,沈从文不必再做《封面图案说明》这样的文章,他的“补白”作者待遇也因之取消。60年后,抚读这十篇《封面图案说明》,不啻为晚年沈从文的观念转变说明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沈从文
人物生平沈从文青年时期1902年12月28日,沈从文出生于湖南凤凰县。1917年参加湘西靖国联军第二军游击第一支队,驻防辰州(沅陵)。1918年自家乡小学毕业后,随当地土著部队流徙于湘、川、黔边境与沅水流域一带,后正式参军。1922年,沈从文脱下军装,来到北京,他渴望上大学,可是仅受过小学教育,又没有半点经济来源,就在北京大学旁听。1923年去北京。报考燕京大学国文班,未被录取。在北京大学旁听。1924年,他的作品陆续在《晨报》《语丝》《晨报副刊》《现代评论》上发表。1928年从北京到上海。与胡也频、丁玲筹办《红黑》杂志和出版社。1929年去吴淞中国公学任教,爱上女学生张兆和。1930年后赴国立青岛大学(国立山东大学前身)执教,到抗战前,出版了20多个作品集,有《石子船》《虎雏》《月下小景》《八骏图》等。1931年陪同丁玲营救胡也频未果,护送丁玲母子回湖南。1931年至1933年在国立山东...
· 沈从文的故事:沈从文的文学成就是什么
沈从文是非常著名的作家,关于沈从文的爱情故事也是被后世人称道的。沈从文和张兆和合照沈从文曾经在多个大学做过老师,在上海大学第一次当老师的时候,就认识自己一生最爱张兆和。张兆和长得很甜美,高挑的鼻梁,清秀脱俗。他认识张兆和后写下了这样一段话“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由此可以看出他用情至深,用情的专心,他和张兆和又发生怎样爱情故事呢?沈从文的爱情很简单。沈从文第一次遇到张兆和就被她吸引,深深的爱上了她,用一见钟情来说一点也不过分。奈何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偏偏张兆和对他一点好感也没有,这并没有让沈从文变得气馁,他重新定位,开始了他的求爱之路,他很聪明想从张兆和的室友哪里打开了自己的求爱之门,可惜也无果,多次的写情书,张兆和都不理会,因为给她写信的人很多,追求她的人很多都比他优秀,她一天能收到十多封情书,她快被烦死了,她根本没时间理也懒得...
· 沈从文的故事:沈从文的文学成就是什么
沈从文是非常著名的作家,关于沈从文的爱情故事也是被后世人称道的。图片来源于网络沈从文曾经在多个大学做过老师,在上海大学第一次当老师的时候,就认识自己一生最爱张兆和。张兆和长得很甜美,高挑的鼻梁,清秀脱俗。他认识张兆和后写下了这样一段话“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由此可以看出他用情至深,用情的专心,他和张兆和又发生怎样爱情故事呢?沈从文的爱情很简单。沈从文第一次遇到张兆和就被她吸引,深深的爱上了她,用一见钟情来说一点也不过分。奈何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偏偏张兆和对他一点好感也没有,这并没有让沈从文变得气馁,他重新定位,开始了他的求爱之路,他很聪明想从张兆和的室友哪里打开了自己的求爱之门,可惜也无果,多次的写情书,张兆和都不理会,因为给她写信的人很多,追求她的人很多都比他优秀,她一天能收到十多封情书,她快被烦死了,她根本没时间理也懒得理。...
· 沈从文的墓地
沈从文墓地位于沱江畔的听涛山,其前身是清代曾任钦差大臣、云贵提督的凤凰籍苗族人田兴恕为孝敬其母杜氏修建的花园,也是文人墨客在凤凰休闲观光的场所。又名“杜母园”。人物介绍编辑沈从文先生是中国著名文学家、史学家、考古学家,凤凰县人,生于1902年12月28日,1988年5月10日病故于北京,终年86岁。先生一生中,著有五百万字的著作文章,《边城》、《长河》、《从文自转》是其代表著。他晚年专著《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一书,填补了中国物质文化史上的一页空白。先生从凤凰走向世界文坛,为家乡为民族争得了荣誉。家乡人民非常崇敬他,县委、县政府与其家属商议,决定将先生骨灰安葬在“听涛”山下。沈家主动自理安葬费。地理位置编辑沈从文墓地位于沱江畔的听涛山,从古城的东门城楼外的虹桥前沿江下行3华里路程,到得听涛山,从山道向右拾阶而上,不远处便能看见一块石碑,上写“沈从文墓地”5个遒劲大字。再不远处置有一块竖长的石碑...
· 沈从文的爱与不爱
沈从文写给张兆和的信: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其实,这段文字写得很普通的,但却被渲染成了“民国最美的情书”。当年沈从文作为上海公学的老师,不断地给女学生张兆和写情书,她跑到校长胡适那里去告状。胡适却说:他顽固地爱你!张兆和却说:我顽固地不爱他!胡适随后给沈从文写了封信说:这个女子不能了解你,更不能了解你的爱,你错用情了。你千万要坚强,不要让一个小女子夸口说她曾碎了沈从文的心。此人太年轻,生活经验太少……故能拒人自喜。张兆和虽然最后还是嫁给了沈从文,但始终是不懂、也不大欣赏沈从文。沈从文到他湘西老乡熊希龄的香山别墅去,遇上了在熊家做家庭教师的高青子,她也是文艺青年,原是西南联大的图书馆职员,她对沈从文充满了崇拜。一次,沈从文又去熊家,高青子特意穿上一件绿地小黄花绸子夹衫,还在衣角袖口染了一点紫,这样的打扮是源自于沈从文一篇小说中的...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