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郭嘉为什么不如诸葛亮——我的三国谋略观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992
转发:0
评论:0
郭嘉为什么不如诸葛亮——我的三国谋略观,三国英杰集聚,能力各有短长,后世任评说。有英雄就有人评论,赞美诸葛的人太多了

  三国英杰集聚,能力各有短长,后世任评说。有英雄就有人评论,赞美诸葛的人太多了,就有人开始挖掘另一谋略界奇人郭嘉。郭嘉,字奉孝,青年才俊,智计不穷,有神鬼莫测之能。然而郭嘉真的有这么“神”吗?真的可以取代诸葛武侯的神坛地位吗?笔者认为郭嘉还达不到三国谋士界的一哥地位。且听笔者慢慢道来:

  “吾哭郭奉孝耳!若奉孝在,决不使吾有此大失也。”这是曹操赤壁之战失败后的一句感言,经常被郭粉们挂在嘴边,被奉为曹操对郭嘉能力的至高评价。极其相似的是,夷陵之战失败后,诸葛亮也有一句话“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这也算是对法正的最高评价了吧。我们从这两句话最直接想到的是什么?是说在各自阵营内郭嘉和法正的计略无人匹敌吗?非也!两句话实际只是表达了同一个意思:郭嘉、法正是自己君主最可信赖的人。信赖,有信任,信服,依赖的意思。既有主公对身边人能力的钦佩——对于明主来说是必然的,又有谋士自身的人格魅力对主公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二者缺一不可。

  赤壁之战,有远见看出曹军弱点的谋士大有人在,其中贾诩就是曹操南征的反对者,《三国志·魏书》记载,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太祖(曹操)破荆州,欲顺江东下。诩谏曰:“明公昔破袁氏,今收汉南,威名远著,军势既大;若乘旧楚之饶,以飨吏士,抚安百姓,使安士乐业,则可不劳众而江东稽服矣。”如果曹操听了贾诩的,可能就不会有赤壁之败了。,《三国演义》小说中两次提到了程昱的过人之处,一是劝谏曹操防备孙刘联军火借风势烧船,但曹操认为冬天没有东南风而没有听取。二是在黄盖率领战船来投降处看出了破绽:粮在船中,船必稳重;今观来船,轻而且浮,来船必诈,且休教近寨。这两点都说明程昱的细心之处。但是曹操却没有听取其防备火攻的合理建议,招致大败。包括《演义》中的徐庶也看穿了庞统的连环计,只是没有向曹操检举揭发而已——即使揭发,曹操也未必会信,因为曹操的决策力太强了,一般人是影响不了他的。所以曹操“若奉孝在,绝不使吾由此大失也”隐含着一层意思,就是“我有这么多谋士,可真正能够说动我心的只有你郭嘉啊!”。诸葛亮也表达了相同的感慨:“主公真正能听的进去的,也只有法正的话啊!”的确,对于刘备扎连营于山林之中的做法,马良是持反对意见的,只是刘备不听罢了!正所谓人微言轻啊!可见一个谋士成功与否,智慧是一方面,对主公的影响力是另一方面。对主公影响力大的,未必智谋排在第一。举个极端的例子,刘禅的宦官黄皓,相比姜维而言,对其主公更有影响力!当邓艾的奇袭军队攻过来的时候,黄皓却只蛊惑刘禅相信巫师的话,拒不退敌,最后把刘备的家底都赔完了。

  郭嘉由于英年早逝,仅活跃于三国前期。其历史发光点体现在讨刘备、灭吕布、攻袁绍、征乌桓几个著名战役里。纵观这些著名战役,郭嘉实际没有遇到什么像样的谋略家能与其匹敌。刘备将不过关张。吕布虽有陈宫却输于自高自大,人手也比曹营单薄太多了。袁绍谋士虽多,却众口难调,绍多谋而少断,种下败因。征乌桓的困难更只在于自然条件艰苦而非对手的强大。所以看来,郭嘉的各种表现,即便能力很突出,但是真金没有放到火里炼,没有对手的衬托,很难把郭嘉放在一个高大上的地位。就拿周瑜为例,平定江东时计谋百出,可谓周郎妙计安天下。然而真正遇到对手——刘备、诸葛亮,却屡屡失利,在荆州问题上没有讨到一点便宜。所谓吕蒙白衣渡江,其对手不过一个方面军的军团长关羽。陆逊火烧连营,对手也不过是刘备加马良的组合而已。这些战役和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一样,是以少胜多的案例,历史的知名度很高罢了。几大智囊取胜的原因,一是对方统帅谋略低于自己,二是他们能抓住对方军势的致命弱点和破绽。真正的高手间较量,破绽是微乎其微的,甚至没有破绽。就像诸葛亮和司马懿的较量,打的精彩,打的平衡,既争斗于外,又争斗于内(反间计),这才是大师水平。想象一下,把郭嘉放到祁山战场上,感觉郭嘉很难打这种持久战。另外郭嘉没有单独统兵的能力,最多只有参谋之才。因此郭嘉从综合能力方面不及诸葛亮、司马懿。从这点来看,程昱的统兵能力,应该都在郭嘉之上。

  从战略大局观的角度来看,荀彧献策“挟天子以令诸侯”,奠定了魏国在北方的基业。鲁肃“榻上对”,奠定了东吴的基业。诸葛亮“隆中对”,奠定三分天下的格局,指引蜀营从无到有杀片一番天下。他们的伟大和高瞻远瞩令人称道。可惜郭奉孝,也许有这样的才华,却没得表现的机会。从实用主义角度来说,存在即合理,郭嘉既然没有这样的功绩,只能说他略逊一筹。

  再论处世之谋,郭嘉这方面也少有建树。贾诩在曹家立嗣之争中表现出他及其的老谋深算。司马懿圆于世故,假痴不癫避开曹操的疑忌,诈病欺曹爽夺得曹家大权。诸葛亮劝说刘琦远赴江夏避祸,在荆州的立嗣之争里也表现出他过人的处世哲学。以上种种,郭嘉似乎又输一筹。

  行笔至此,我想大家对郭嘉应该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郭嘉,作为军事参谋这样的专业型人才,的确在三国英杰中处于出类拔萃的地位。但是作为综合性人才,郭嘉比较诸葛亮、司马懿、贾诩等仍略有不足。毕竟,光有才华是不够的,还要有人赏识。要有能力争取到施展才华的机会,以至于取得足够的权力去实现自己的价值。还要懂得政治斗争,在乱世中生存下来。就像诸葛亮、司马懿那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为什么诸葛亮出山郭嘉必死?郭嘉和诸葛亮谁的谋略更高
历史的发生行营交错,许多有趣的巧合让我们惊叹不已,在三国时期的郭嘉之死和诸葛亮的出山就很巧合,难道这个是命中注定他们不可一起切磋吗。这是什么原因呢,史书对于二人记载有什么不同呢,我们先来了解郭嘉,郭嘉这个人物一定要把他和诸葛亮这个人作比较,他的一生究竟有功绩呢,今天带大家来了解一下,郭嘉这个传奇人物的故事吧。郭嘉献出5卦助曹操,为何此人一出山,郭嘉必死?原因太现实一是郭嘉这个出生于公元170年是颍川人。在这个郭嘉没有出山之前啊他的才能已经被世人所传颂了,君子们更是垂涎三尺对于他来说,在郭嘉20岁的时候啊,相比其他人才都是迫不及待的出山来展示自己的才华干一番自己的大事业。但是郭嘉这个人却又不一样自己偏偏在20岁的时候去选择隐居,这时候你想这个郭嘉在隐居的时间里只是吃喝玩乐,不问世事这就是你想错了。其实在郭嘉的隐居的时候可是秘密结交一些谋士和一个英雄猛将,每一个人都可以说上不可多得的人才。其中...
· 都不如我
从前有一户人家,其父为翰林院大学士,但自已却屡试不第,后来没法,只好花钱捐了个秀才。但他的儿子却天资聪颖,读书能过目不忘。进京应试,一举夺魁,考了个状元。有一年清明,举家归故里祭扫祖莹。父亲和儿子都身具官服,唯独他是个布衣。言谈举止间大家都有点嫌他不装人(丢人),而他却不仅无半点羞色,而且还洋洋自得,父子俩都嗔怪他,他却不慌不忙地对他父亲说:你娃不如我娃!又对他儿子说:你爹不如我爹!
· 三国英年早逝的六大谋略家:鬼才郭嘉第一
三国时期英才辈出,文臣如云,武将如雨,袁绍和曹操的争霸,刘备和孙权的争雄,归根结底是人才和资源的战争。其中有着无数的智者或谋士,推动着历史车轮的滚滚前进。然而有一些谋略级人物,却天妒英才,英年早逝,不得不让人扼腕叹息。让我们盘点三国英年早逝的谋略级五大人物。网络配图top6马良马良(187-222)字季常,襄阳宜城(今湖北宜城南)人,蜀汉名臣,蜀将马谡之兄。兄弟五人,俱有才名。马良眉中有白毛,家乡人说:"马氏五常,白眉最良。"历官从事、左将军掾、侍中。221年,刘备称帝,任命马良为侍中。同年,刘备出兵攻打东吴,马良奉命到武陵招降五溪蛮夷,结果全部蛮夷接受蜀汉官印及封号归顺,一切都在马良掌握之中。可惜,刘备在夷陵之战被打败,马良也遇害身亡。马良死的时候,35岁。马良不死,或许不会有马谡的失街亭。top5法正法正(176年-220年),字孝直。也只活了45岁。帮助刘备攻下益州,汉中,干掉曹操的...
· 三国郭嘉和诸葛亮郭嘉和诸葛亮谁厉害
诸葛亮和郭嘉,是三国历史上最着名的谋士。诸葛亮是以他的三篇文章和辅佐蜀汉大业闻名的。郭嘉则是以他的十胜论和三次大的战略决策闻名于世的。郭嘉和诸葛亮谁厉害?有人说是诸葛亮。然而,尽管只有短短十一年,郭嘉却留下了辉煌的业绩。郭嘉在曹操军中时,曹操可谓凯歌高唱捷报频传,成功地统一了北方。郭嘉一去世,曹操的军事成就便显得乏善可陈。用周泽雄先生的话说,也就对付了马腾、韩遂几个"草寇型军阀".对付孙权、刘备这两大"枭雄",就有点力不从心,在赤壁还差一点就被烧得焦头烂额。当然,刘备反败为胜,并不仅仅因为有了诸葛亮;曹操事业受阻,也并非仅仅因为没了郭嘉。我们不可以过分夸大个人的作用。但郭嘉的去世,对于曹操确实是重大损失。因此,曹操败退赤壁时,曾仰天长叹,突然冒出这么一句话:"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网络配图郭嘉是古代历史上的军事天才。他"深通有算略,达于事情",总能随机应变,当机立断,而且神机妙算,出奇制...
· 三国英年早逝的六大谋略家:鬼才郭嘉排第一
三国时期英才辈出,文臣如云,武将如雨,袁绍和曹操的争霸,刘备和孙权的争雄,归根结底是人才和资源的战争。其中有着无数的智者或谋士,推动着历史车轮的滚滚前进。然而有一些谋略级人物,却天妒英才,英年早逝,不得不让人扼腕叹息。让我们盘点三国英年早逝的谋略级五大人物。网络配图top6马良马良(187-222)字季常,襄阳宜城(今湖北宜城南)人,蜀汉名臣,蜀将马谡之兄。兄弟五人,俱有才名。马良眉中有白毛,家乡人说:"马氏五常,白眉最良。"历官从事、左将军掾、侍中。221年,刘备称帝,任命马良为侍中。同年,刘备出兵攻打东吴,马良奉命到武陵招降五溪蛮夷,结果全部蛮夷接受蜀汉官印及封号归顺,一切都在马良掌握之中。可惜,刘备在夷陵之战被打败,马良也遇害身亡。马良死的时候,35岁。马良不死,或许不会有马谡的失街亭。top5法正法正(176年-220年),字孝直。也只活了45岁。帮助刘备攻下益州,汉中,干掉曹操的...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