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姜维的忠诚?魏人的忠诚?善!疑问重重!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686
转发:0
评论:0
姜维的忠诚?魏人的忠诚?善!疑问重重!,《三国志蜀书·费祎传》:(延熙)十六年岁首大会,魏降人郭循在坐。(费)祎欢饮

  《三国志蜀书·费祎传》:(延熙)十六年岁首大会,魏降人郭循在坐。(费)祎欢饮沈醉,为循手刃所害。

  费祎被刺是蜀国政坛的一件大事,它标志着蜀国自诸葛亮死后所采取的防御性国家战略再起了大变动,蜀国势力的抬头。这件事单从《费祎传》来看,只是一次偶发事件。但是如果和其他史料联系到一起,这起被刺事件就不那么简单了。

  刺杀费文伟的那个郭循,其实是个有来头的人。姜维在进攻西平的时候,将任魏中郎的郭循捉获,后来就把他吸收进了蜀汉的阵营。而且官位做到左将军!要知道,这可是马超、吴懿、向郎曾经做过的位置,足见蜀国对其殊遇之重,不亚于对待夏侯霸。

  但是这个人身在蜀营心在魏,资治通鉴卷七十五载:“循欲刺汉主,不得亲近,每因上寿,且拜且前,为左右所遏,事辄不果。”足见此人用心良苦,先以恭顺态度取得蜀国的信任,然后再企图刺杀刘禅。最后虽然刘禅没杀掉,总算也拼着性命干掉了蜀国的一名大员。最后连魏国都感动不已,追封郭循为长乐乡侯,使其子袭爵。

  郭循的费祎刺杀行动,无论时间、地点还是出手的时机,都拿捏的非常准确。很明显并非是心血来潮之举,而是经过了周密策划的。无论如何,这都并非是一起偶然事件。在这其中,有一个人非常值得怀疑,那就是姜维。

  姜维与费祎的不和是众所周知的,前者是主伐伐魏的,而后者则是坚持保守战略的。在费祎当政期间,“(姜维)每欲兴军大举,费祎常裁制不从,与其兵不过万人。”可以说姜维被费祎压制的很惨。费祎死后,能够获得最大政治利益的,就是姜维。事实上也是如此,陈寿在三国志姜维传里很有深意地如此记录道:“十六年春,祎卒。夏,维率数万人出石营”。短短一行字,姜维迫不及待的欣喜心情昭然若是,路人皆知。

  换句话说,费祎的死,姜维是有着充分的动机。

  《姜维传》裴注里有载:傅子曰:维为人好立功名,阴养死士,不脩布衣之业。就是说姜维这个人,对功名很执著,而且不象〈三国演义〉里一样是个楞青头,反而很有城府,好“阴养死士”。至于偷着搜罗这些死士是做什么用的,就不好说了。再回过头来仔细研究郭循的履历我们会发现。最初将他带进蜀中的人,恰好正是姜维,而郭循的所做所为,也完全符合死士的行为模式:他在众目暌睽的岁初大会上刺杀了费文伟,摆明了他自己就是拼个同归于尽,不想活着回去。这两条证据合在一起推测,再加上动机的充分性,结论就不难得出

  综合上述种种迹象不难发现,整个刺杀事件的形成是这样:最初是姜维拿获了魏中郎将郭循,并收罗了他做为自己的死士。而郭循出于自己的想法(刺杀汉主),也答应与姜维合作,于是两个人为了各自的目的达成了协议。郭循一面表面上表示恭顺,并得到了左将军的高位与高层的信任,一面暗中伺机刺杀汉主(这个想法姜维也许并不知道,即使知道,也未必会认真去阻止)。当他发现机会实在太少的时候,就把目标转向了“信新附太过”的政界一把手费文伟,而这正是姜维的初衷。结果岁末大会上,他们两个人都得到了各自想要的东西。

  虽然缺乏最直接的证据证明姜维与这起刺杀事件有什么牵连,历史资料也只给出了残缺不全的几个点,但从动机、能力、条件和其一贯作风中仍旧可以推测的出姜维与费祎之死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然而三国演义里看姜维,怎么看怎么一个忠志之士,怎么看怎么一个血染征袍为武侯。其实历史上的事是非非都只有那些写书的人的片面之词,人心叵测,姜维到底在想什么?到底有什么样的最终目的?

  不过,不管姜维怎么样,他在我心中永远都是英雄,历史容许阴谋,宽容阴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三国最忠诚的谋士:田丰却因太忠诚而丧命
三国的混乱历史里,被杀是一件在当时看来很正常的事,但是因为太耿直,太忠心说对话做错事被杀头的,最冤的当属田丰了。田丰智谋过人,可以说在袁绍这个大家庭里,没几个比他强的。但这个人的性格比较耿直,有什么说什么。当时曹操的谋士荀彧也曾说过:“田丰刚而犯上”,有事没事还数落下老大,总想让袁绍听他的指挥。网络配图可不管怎么说,袁绍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人家田丰出谋划策帮他打过很多胜仗,消灭公孙瓒,田丰的功劳就不小。在影视剧中田丰被塑造成的形象是个见风使舵的小人,甚至被捏造成一个不折不扣的反面人物。其实真正历史上的田丰是个尽忠职守,敢于直言的人。而且最早提出让袁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就是这位田丰,只不过由于袁绍的优柔寡断,才丧失了这大好的机会,让曹操得了先手。然而后来事实证明:“挟天子以令诸侯”是正确的方针,试想当时要是听了田丰的话,后来的格局又会是怎样的呢?有人会说,还是他田丰不够聪明,要是跟了曹操...
· 重修忠诚祖墓记
重修忠诚祖墓记岁乙酉(1825年),合族议修仲方祖坟墓,以位下子姓著、仁、仪、绎四房聚赀攘事桴源,仲方祖隐居地也,旧葬有远祖忠诚公墓。而居者远近百十里皆仲祖三世孙度公后裔,春秋醮扫不缺。二月中旬,溶清偕族人为仲祖事特来兹土瞻拜之余,见坟石崩散,荆竹丛生,山后龙脉被人挖削,恻然心伤。是时,著房溶清、星北,仁房集珍、拔真,绎房召咏等,仝聚雪溪公祠,乃议仲祖坟墓宜修,而所由来之祖,尤不可不修。遂商之四房家庭一齐择吉,均于十月鸠工,披榛斩棘,碑墓重新,坟之前后,用坚石罗固,并清四至山界,填补龙脉,诚要务也。夫公为仲方翁六世祖,一脉流传,渊源固有所自。后仲祖迁居雪竹坪,子孙蕃衍,皆所自出。故予族以仲方公为肇基之祖,第自七宣开衍,或散处各乡,或徙居他邑,几有疏典忘祖之虞,独长孙昭字宣著,留守雪竹坪坟茔,三孙度字宣仪,仍归桴源故地,长奉先灵。今日之举,合四房子姓踊跃将事,而赀财不计远迩,无殊家族和聚,殆...
· 和|:用情专一对妻忠诚的好男人
正史上没有关于和�|妻子的记载过去结了婚的女人没有名字,和�|的妻子的娘家姓冯,所以我们就只能称和�|的妻子为冯氏。冯氏是发现和�|是“人才”的“伯乐”刑部尚书英廉的孙女,她是和�|的情感世界中最为重要的女人。有的读者一看到这里,就会产生一些疑问:一般而言,我们都会有这样的想法,像和�|这样的满清第一大官,最起码也应该用上虽然家里三妻四妾、但仍然每天寻花问柳、生活糜烂一类的词汇才对。和�|的妻子冯氏居然是和�|的情感世界中最为重要的女人?不会是作者说错话了吧?作者还真的没有说错话。和�|这个人,他在颠覆着我们传统的观念。虽然,他是满清第一大官,可是在家里面,他真的是对妻子很忠诚的。虽然,他也有几个小妾,但是第一,这些小妾都是经过他的妻子同意的,有的还是他的妻子亲自给他说的;第二,在他身边的这几个女人中,他的妻子从来都是他心目中最为重要的女人,是谁都不能代替的。这是为什么呢?我们还要从头说起...
· 三国忠诚度最高的名臣是谁?
三国乱世,各大诸侯征战,不乏谋臣和武将的变节,背叛。然而,也有一些视死如归的忠臣,他们或的君主,或的信念,选择杀身成仁,成就忠心的名节。纵观三国,到底有哪些忠臣呢?那么如何评定这个“忠”呢?小编认为:忠臣的标准,应该是舍身忘己,为了他当时所处时代、所效忠的政权作出最有利于这个政权稳定和繁荣,所作出具体有效的建议和具体行为。以此为观点,不妨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top10王累王累,效忠对象是刘璋。担任益州从事,曾倒悬于城门劝谏刘璋不要迎接刘备入蜀,然而不被听从。于是其自断绳索,摔死。top9王允王允,字子师,效忠对象是大汉天子。董卓掌权时,担任司徒。后与吕布密谋刺杀董卓,成功之后,,王允与吕布共执朝政,但是董卓余党李唷⒐汜、樊稠等率军攻破长安,吕布出逃,王允被处死。吕布招呼王允一同逃走。王允断然拒绝,对吕布说:“如果天子祖先在天有灵,能赐福社稷,保佑我们的国家平安无事,我就心满意足了。如果这一...
· 惊!闻太师其实是自杀的?他是忠诚还是愚忠
闻太师派人向朝歌求教,又发火牌调邓九公来麾下听用,结果没等到援军,反而先等来了西岐军的溺战。一场大战下来,姜子牙用打神鞭打死菡芝仙,哪吒刺死彩云仙子,黄飞虎杀死张节。闻太师大败,夜间又被老神棍劫营,乱军中陶荣死于黄天祥之手,手下兵卒在西岐征战三年,屡战屡败,终于在这一夜迎来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兵势崩溃,军心散乱,一败如山倒,大军降的降,走的走,一夜败退七十里,终于回到岐山脚下。闻太师眼看手下只余三万人马,实在无法再战下去,只有先退回朝歌再做打算。结果一步步落入燃灯和姜子牙的圈套。先走桃花岭,被广成子打退,再走燕山,被赤精子阻拦,只能再走青龙关大道,这时一退再退,一败再败,别说军队,连闻太师自己的士气都已经低到极点。面对哪吒、黄天化的阻拦,闻太师虽奋勇向前,但战意不坚,在以多打少的情况下,稍一失利,闻太师便“无心恋战,夺路而走”,一路上连折邓忠、吉立、余庆。面对杨戬营造出的姜子牙武王的...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