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清代国旗“黄龙旗”的设计者竟然是他?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064
转发:0
评论:0
清代国旗“黄龙旗”的设计者竟然是他?,黄龙旗,即黄底蓝龙戏红珠图,是中国清末开始(1888年至1912年)采用的中

  黄龙旗,即黄底蓝龙戏红珠图,是中国清末开始(1888年至1912年)采用的中国国旗,亦是中国官方正式确立的第一面国旗。

  中国本无近代西方的“国旗”概念,最初黄龙旗呈三角形,为非正式的海上政府船旗,主要为政府船只和海军使用,民船不得悬挂。其后一些涉外官方机构也开始悬挂三角黄龙旗。

  而据五行学说,认为中央属土,黄色。以黄色代表中国。龙是中国文化的一个象征物,黄龙旗在清末成为中国的象征旗帜,和中国文化有密切关系。也认为黄色及龙都是清帝的象征,以黄龙旗做为国旗有“朕即国家”的意思。 

  那么这个清朝国旗是谁设计的呢?

  公元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随着西方列强的侵入,原来闭关自守的清王朝,同各西方列强的被迫交往日益增多。宰相李鸿章在同西方列强谈判、签约、通商、互派外交人员等外交活动中,看到西方列国均庄严悬挂国旗,而中国却无旗可挂,深感有失“天朝威仪”。于是上奏慈禧太后,提出在外交场合中需要有代表大清国的旗帜,请求颁制国旗。慈禧就命李鸿章负责设计图案。经过多方征集筛选,李鸿章上呈了八卦旗、黄龙旗、麒麟旗、虎豹旗等多种方案,供慈禧太后选定,最后决定使用黄龙旗为大清国国旗。最初用于作为北洋水师的军旗,并于光绪十四年(1888)《北洋海军章程》颁布与确认本为海军旗的“黄底蓝龙戏红珠图”为大清国旗(俗称“黄龙旗”)。

  清朝的国徽为“蟠龙”徽饰,其标志是“蟠龙”的图案,也是清皇室的徽饰象征,代表了清朝国家象征的徽饰。它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块国徽。

  回顾历史,中国在清代以前闭关锁国,对外交往不多,也就没有国歌。大清驻英国公使曾纪泽(曾国藩之子)在出使期间,看到西方国家在公共礼仪场合演奏国歌,甚为感动,觉得清帝国也应有本身的国歌,因此特地上奏并呈了一部“国乐草案”,但未得到批准。

  直到光绪三十二年(1906)大清帝国陆军部成立,谱制了一首陆军军歌,并在正式国歌《巩金瓯》未出前,暂成为国歌。每当在国际交往中需要演奏国歌时,便使用该首军歌代替。直至宣统三年(1911),那也是清王朝的最后一年,清帝国才正式制订了国歌《巩金瓯》。

  光绪二十九年(1903),慈禧太后以懿旨形式,将牡丹花定为国花。1915年中国最早版的《辞海》载:“我国向以牡丹为国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清代国旗“黄龙旗”的设计者竟然是他?
黄龙旗,即黄底蓝龙戏红珠图,是中国清末开始(1888年至1912年)采用的中国国旗,亦是中国官方正式确立的第一面国旗。中国本无近代西方的“国旗”概念,最初黄龙旗呈三角形,为非正式的海上政府船旗,主要为政府船只和海军使用,民船不得悬挂。其后一些涉外官方机构也开始悬挂三角黄龙旗。而据五行学说,认为中央属土,黄色。以黄色代表中国。龙是中国文化的一个象征物,黄龙旗在清末成为中国的象征旗帜,和中国文化有密切关系。也认为黄色及龙都是清帝的象征,以黄龙旗做为国旗有“朕即国家”的意思。那么这个清朝国旗是谁设计的呢?公元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随着西方列强的侵入,原来闭关自守的清王朝,同各西方列强的被迫交往日益增多。宰相李鸿章在同西方列强谈判、签约、通商、互派外交人员等外交活动中,看到西方列国均庄严悬挂国旗,而中国却无旗可挂,深感有失“天朝威仪”。于是上奏慈禧太后,提出在外交场合中需要有代表大清国的旗帜,请...
· 黄龙旗:中国官方第一面国旗
从原始社会末期,人们就开始以旗帜来作为族人聚集的标志。中国古代军队所用的军旗比较多,而且这些军旗都带有图腾崇拜的意思。《释名·释兵》里也讲到:“熊虎为旗,军将所建,象其如猛虎”。指的就是一种以虎为图案的军旗,代表了军队勇猛善战。古代军旗颜色、军旗大小、旗杆长短和装饰的不同,表明率兵者的地位和文化信仰。各朝代,也在军旗上打上了朝代的名字。比如:清,唐,明等。这是军队代表国家出战时,经常用到的旗子。除了这些旗子,还有在军旗上绣上主帅姓。比如郑成功用“郑”,岳飞用“岳”。别人一看就知道是谁的军队。满清八旗,也是用了不同颜色的旗子,来作为军队的旗帜。虽然,我们很早就有了各种军旗旗帜。但是,直到清朝末期,我们才有了真正意义上官方的“国旗”。清朝末期,随着与列强交往频繁。李鸿章在同西方列强谈判、签约、通商等外交活动中,看到西方各国都庄严的悬挂国旗,而大清朝却无旗可挂,深感有失“天朝威仪”。于是上奏慈禧...
· 清代满族旗鞋
清代皇后服饰——妇女的缠足之风,到了清代尤为盛行。汉族妇女以穿弓鞋为多。满族妇女不缠足,大多穿旗装穿木低的丝鞋,时称“高底鞋”。由于形似花盆,也有称为“盆底鞋”。有的像马蹄,称“马蹄底鞋”。鞋跟都用白细布裱蒙,鞋面用刺绣、穿珠等工艺,慈善太后穿的高底鞋,把鞋头做成一个凤头形,嘴衔珠穗,称为“凤头鞋”。此图为满族妇女所穿的高底旗鞋。
· 清代满族旗鞋
清代皇后服饰妇女的缠足之风,到了清代尤为盛行。汉族妇女以穿弓鞋为多。满族妇女不缠足,大多穿旗装穿木低的丝鞋,时称“高底鞋”。由于形似花盆,也有称为“盆底鞋”。有的像马蹄,称“马蹄底鞋”。鞋跟都用白细布裱蒙,鞋面用刺绣、穿珠等工艺,慈善太后穿的高底鞋,把鞋头做成一个凤头形,嘴衔珠穗,称为“凤头鞋”。此图为满族妇女所穿的高底旗鞋。
· 清代八旗兵甲胄
清代服饰清代一般的盔帽,无论是用铁或用皮革制品,都在表面髹漆。盔帽前后左右各有一梁,额前正中突出一块遮眉,其上有舞擎及覆碗,碗上有形似酒盅的盔盘,盔盘中间竖有一根插缨枪、雕翎或獭尾用的铁或铜管。后垂石青等色的丝绸护领,护颈及护耳,上绣有纹样,并缀以铜或铁泡钉。铠甲分甲衣和围裳。甲衣肩上装有护肩,护肩下有护腋;另在胸前和背后个佩一块金属的护心镜,镜下前襟的接缝处另佩一块梯形护腹,名叫“前挡”。腰间左侧佩“左挡”,右侧不佩挡,留作佩弓箭囊等用。围裳分为左、右两幅,穿时用带系于腰间。在两幅围裳之间正中处,覆有质料相同的虎头蔽膝。清代八旗兵的甲胄,用皮革制成。此服供大阅兵时穿用,平时收藏起来。清代除满八旗外,在蒙古设蒙古八旗,在汉族设汉八旗,参加大阅兵的实为二十四旗。本图为满清八旗服色,从左至右为:正黄旗、正白旗、镶红旗、正蓝旗、镶黄旗、镶白旗、镶红旗、镶蓝旗。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