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最后被饿死的梁武帝生前为何三次选择出家?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491
转发:0
评论:0
最后被饿死的梁武帝生前为何三次选择出家?,佛教得以在中国传播,最大的贡献者之一就是梁武帝。梁武帝十分推崇佛法甚至到了痴

  佛教得以在中国传播,最大的贡献者之一就是梁武帝。梁武帝十分推崇佛法甚至到了痴迷的状态。正是因为梁武帝身体力行地推崇佛法,才得以让佛法进入中原,在中原有了很大的发展。首先,梁武帝将佛教定为国教。梁武帝遵从佛法对修行之人的要求。  

  梁武帝画像

  在生活习惯中,梁武帝不吃肉、不喝酒、不近女色,衣服和生活用品十分朴素。梁武帝不但严格要求自己,他还颁布法令不让百姓宰杀牛羊,不许吃肉类食物。要是到了祭祀场合,就用面团做成牛羊等形状,用来献给祖先。其次,为了让百姓们有祭拜场所,梁武帝花费了大量钱财在全国修建了很多寺庙,据不完全统计共有寺庙四百八十所,寺庙中共有十万多名僧人。到了佛教节日时,百姓们都会去寺庙中祭拜,这也让佛教精神深入人心。第三,梁武帝花费了大量时间和心血研究佛学,并著有与佛学相关的书籍,比如《涅萃》、《大品》、《净名》、《三慧》等。梁武帝著有的这些书籍,极大地丰富了佛教理论知识。除此之外,他还让懂佛学的大师研究和翻译外国的佛学经典著作,通过翻译成中文,便于修行之人的领悟和参透。值得一提的是,梁武帝是提倡素食主义的第一人,在衣食方面,梁武帝从不铺张浪费,倡导以朴素为主。正是因为梁武帝身体力行地推行佛法,短时间内才让佛教在中国有了较大的进步与发展。

  梁武帝出家

  梁武帝萧衍,史上关于梁武帝的一生概括和记录的最多的莫过于萧衍和佛教的关系,梁武帝更是在公元527年来到同泰寺出家,做了三天的和尚。相传梁武帝信佛,为了自己的信仰,不近女色,不食荤腥,这在中国历代的皇帝中是仅此一个。梁武帝多次脱下皇袍换上僧袍出家,难道此举,真的是因为他对佛教的信仰?  

  梁武帝出家图片

  史上对梁武帝出家一事各有说法,有的学者认为萧衍是真的对佛教有敬畏之心,因为结合萧衍的生平,比如说节俭,一日只吃一顿饭;再比如说不近女色,近四十年不去后宫;比如说一件衣服会穿很久。通过这些不难看出萧衍的确是个容易信仰佛教的人。但是也有学者认为,萧衍之所以信仰佛教,完全是出自于政治目的。联系萧衍登上皇位的历程,可以看出萧衍深藏功与名,不动声色的布局,然后如同拉网一样,将自己看重的猎物收入网中。皇位是这样,在这里,民心也是这样。历代中国人都会选择一个精神参照物去膜拜,去追求,佛教就是很好的信仰。首先,佛教与儒家思想中“仁,德”的思想相近,比较容易俘获民心;其次,出家人慈悲为怀,在梁武帝萧衍前面的两个皇帝,一个暴虐成型,一个昏庸无道,最后都被人所取代,萧衍不但推行佛法,更是大肆宣扬慈悲为怀,这样比较容易让百姓觉得自己处在的国家一派祥和;最后,萧衍本就勤政爱民,再加上本身也是极其的努力,所以很容易受百姓爱戴。

  皇帝出家,目的本就不会太单纯,更何况还是个心机城府颇深的皇帝,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梁武帝此举,的确让佛法得到了宣扬,也为佛教事业作出了贡献。

  梁武帝为什么会饿死

  梁武帝因信奉佛学,主张世人应有包容之心。朝中如果有人犯了错,他只是略施小惩来警告。梁武帝晚年间,更是屡次进入寺庙来修行,不顾朝中政事,王孙贵族和奸臣们借机以下犯上。当时,有个名叫侯景的将士,他来投靠梁武帝。  

  梁武帝画像

  朝中大臣都劝告梁武帝不要接纳侯景,此人是位反复无常不折不扣的小人,梁武帝不但接纳了侯景,还封任侯景为河南王。当时,梁武帝的侄子萧渊明被东魏俘虏了,为了解救侄子,梁武帝决定与东魏讲和。侯景知道后,担心会危急自己的性命,便决定起义反抗南梁朝。梁武帝知道后,便派遣萧正德率兵平反叛乱。萧正德是梁武帝的养子,是个凶残有野心的人。侯景借机联合萧正德反叛,并承诺萧正德说,推翻梁武帝之后,会拥护萧正德为皇帝。萧正德信以为真,便给侯景贡献物质,并在暗地里偷偷帮助侯景。侯景率兵进驻了建康,他担心梁武帝下达军事命令,便让军队包围了台城。居住在台城的梁武帝看着窗外一片混乱的景象才知道为时已晚。当时,没有人赶来救驾,任凭侯景将梁武帝关在台城之中。此时,梁武帝已经有八十六岁的高龄,他被幽禁在台城,没有食物来填充肚子。几天之后,梁武帝便这样活活饿死了。后人说,梁武帝是作茧自缚,他以“菩萨心肠”来饶恕官吏们的一切罪行,这才让大臣们更加放肆和张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中国史上最奇葩的皇帝,出家三次,最后竟是被饿死的
在中国古代,哪个职业最让人羡慕呢?非皇帝莫属。两千多年来,许多人为了能坐上皇位,几乎无所不用其极,甚至不惜冒着被诛九族的危险起兵造反。然而,却有这么一位奇葩皇帝,非常痴迷于佛教,一生多次出家做和尚,每一次都要朝廷花上亿元赎回。另外,他自从信佛之后,几十年都不近女色,而且只食,最终被活活饿死。他就是萧衍,西汉开国功臣萧何的后裔,南北朝时期梁朝的开国皇帝。由于父亲是齐高帝的族弟,当时的萧家属于名门望族,也正是借助着显赫的背景,萧衍的仕途一帆风顺,第一份工作就是在卫将军王俭办事。后来,萧衍被提拔为黄门侍郎,逐渐受到了皇帝的赏识。公元497年,北魏军队南下,萧衍被派往雍州支援,虽然打了败仗,却没有受到任何惩罚,并被任命为雍州刺史,他就趁机发展自己的势力,为之后的夺权积累了资本。公元502年,手握重兵的萧衍登基称帝,建立了梁朝。此后,他吸取了齐灭亡的教训,非常勤于政事,不管天气有多冷,他每天五更就起...
· 难以理解!梁武帝萧衍为何三次出家?
梁武帝萧衍是南北朝时期最有名的皇帝。作为南梁政权的开创者,萧衍一生有很多传奇之处。他多才多艺,是中国历史上最博学的开国皇帝;他在位四十八年,是南北朝时期执政时间最长的皇帝;他活了八十六岁,是仅次于乾隆的第二高寿皇帝。最值得一提的是,萧衍在有生之年不仅推崇佛教,广建寺庙,发展僧徒,而且还频繁地往寺庙里跑,甚至曾三次撇下皇位舍身为寺奴,由此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在位时出家的皇帝。萧衍为何老往寺庙里跑?有人说他一心向佛,是个虔诚的佛教信徒;有人说他看破红尘,不再留恋皇帝宝座;还有人说他敛财有方,通过赎身捞取好处。其实,这三种观点都经不起推敲。萧衍如果真心皈依佛门,他完全可以退位出家,没必要来回折腾;如果他真要敛财,堂堂皇帝根本用不着耍这点心眼。笔者认为,萧衍此举有着不可告人的政治原因。网络配图萧衍能成大事,既出于他的非同寻常的雄才大略,也归功于僧侣势力的支持。无论是出于论功行赏,还是出于个人信仰...
· 梁武帝萧衍86岁享尽富贵为何最后被饿死
南朝梁武帝萧衍在历史上也算是响当当的人物,借着祖宗萧何的名声之后,加上善于干架,不经数年逐渐掌握了军中重权,随着形势的发展,逐渐取代了齐朝,在众人的山呼海啸般的“逼迫”下正式即皇帝位。刚刚开始皇帝生涯的萧衍表现得十分不错,完全可以用“励精图治”来概括他早期的工作状态,并且取得了很好的工作成效。他还能一边工作,一边搞点文学创作,身边聚集了谢眺、沈约、任眆、范云等人,时人称之为“竟陵八友”,一时堪称文治武功,全国上下弥漫着文艺气候。网络配图可是萧衍突然跟大家开了一个天大的国家玩笑,脱去了龙袍跑到了寺庙里做起了和尚来,这下子整个朝廷顿时慌作一团,众大臣哭哭啼啼跑到了寺庙前,跪求他赶紧出来工作。君臣彼此拗了三天,梁武帝终于算是出来工作,与此同时宣布大赦天下,改年号“大通”。大家以为皇帝的这次出家总该是过去了吧,孰料两年后再度披上了袈裟,死活不肯出来,并且成功地举办了“四部无遮大会”,披上袈裟的他站...
· 揭秘:梁武帝为什么要选择出家呢?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对历史上很多皇帝都当家出和尚有多少了解?小编不知道为什么很多皇帝都最后选择了出家这条路,其实小编也没有知道多少,但是今天小编想把自己知道的那个人给大家讲出来,能够从他的事迹上让大家了解更多东西。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这个历史的人物叫做梁武帝,梁武帝最后到底是一个怎样的结局呢?在历史上记载着梁朝就趁着北魏发生了窝里斗的时候就开始对他们发起进攻,但是当时的梁武帝出师非常的不利。最后没有占到任何的便宜,而且还死了很多的军人。从那以后,两个国家都没有再去打仗过,两个国家互补干扰,因此,世界就非常的安静。在萧衍他还没有当上皇帝的时候,就对百姓和那些士兵们非常的关心,等到他当上了皇帝以后,他就没有像当皇帝之前那样做了,就好像又重新换了一个面孔一样,他就对朝廷当中所有的皇亲国戚非常的宽容和松懈,但是他对老百姓却是非常的勒索和。小编就认为这样的人就是人面兽形一样。他的这样做只能让他的很多大臣...
· 中国唯一的“色戒”皇帝梁武帝为何被活活饿死
萧衍取得帝位后,陶醉兴奋不已,滋长出新的贪欲与幻想。他心里寻思:我萧某人既然能由所谓一介布衣而变成一国之君,也会有可能由凡胎之身变成佛国菩萨。在这种蒙昧意识的支配下,他才对佛教如醉如痴,信奉不已,并不惜“色戒”。网络配图红潮网综合:南朝时期的江南,佛教寺庙空前繁多,一度出现十余万僧民在香烟缭绕的殿宇内匍匐佛像前诵经忏悔的盛况。而这一佛事“大片”的总导演,便是历史上著名的“色戒皇帝”——梁武帝萧衍。梁武帝原本信奉道教,称帝后宣布“舍道归佛”,在无碍殿受戒,法名冠达。他任命法超为僧正,相当于全国佛教“大主教”。又亲自撰写《断酒肉文》,带头“色戒”禁断房事,不吃鱼肉,俨然像一个慈悲为怀的“大菩萨”。最富戏剧性的是,梁武帝觉得光当个导演不过瘾,还想出演佛事“大片”的主角。他曾三次“舍身”同泰寺,舍资财,加入寺庙为僧众服役。群臣花了数亿钱才将其赎回。梁武帝对佛教近乎疯狂的崇信,使江南大地佛寺佛像成林...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