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六朝青瓷虎为古代夜壶? 曾被认为是盛酒器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136
转发:0
评论:0
六朝青瓷虎为古代夜壶?曾被认为是盛酒器,“纸上博物馆”将陆续介绍六朝博物馆中的青瓷器具。与“青花”不同,这是一种表面

  “纸上博物馆”将陆续介绍六朝博物馆中的青瓷器具。与“青花”不同,这是一种表面青绿色为主的瓷器。在六朝博物馆,青瓷是数量、种类最丰富的展品之一。我们先从颇具生活气息的青瓷“虎子”说起。

  青瓷之所以呈现这种颜色,是因为胎釉含有氧化铁,如果含铁纯度较低,还会出现黄褐色,但统一称为青瓷。六朝时期,青瓷还成为中国早期出口品,日本及朝鲜半岛,均曾出土过不少六朝青瓷。

网络配图

  青瓷虎子的造型基本趋同一致。它追求与虎形神相似,主体模仿“老虎”匍匐时躯干的姿态,下方亦有弯曲的四足,作为底座。“老虎”的头部被类似“瓶口”的圆柱体构件代替,虎背上有一段“提梁”作为把手。不过,青瓷虎子的细节设计千变万化,展现了古人的艺术天赋。

  六朝博物馆中,一件孙吴时期的青瓷螭虎柄的虎子,“把手”设计成一只小螭虎的造型,其躯干弓成一个弧形,虎头前爪搭在虎子的口部。整个虎子总体上形成一个“大虎背小虎”的造型。而西晋的“青瓷刻双翼纹虎子”,其“把手”简化成绳索纹饰,但虎子的躯干更加伸展,动作更加生动,而身体两侧也增加了飞翼的花纹。而到了东晋,一些“虎子”直接放弃了老虎的造型,主体变成了“圆壶”形状,仅口部、把手还保留原来形状与布局,因而被归为“虎子”一类。六朝博物馆的虎子,没有一模一样的,从花纹到大小规格、口部直径,几乎各不相同。

网络配图

  把动物造型做成生活用品,是中国先民的传统。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最早的虎子出现在先秦时期,为青铜与漆木器。而看到青瓷虎子的造型,十有八九会认为这是古代的“夜壶”。口部与把手的位置排列、主体空间的容量,如何操作更是不言而喻……而在考古发掘中,虎子都出现在男性墓或夫妻合葬墓的男性一边,同时放置在死者脚边或单置一处,也说明“虎子是一种不洁之物。”这是目前的主流观点。不过早些年,曾有观点认为虎子是盛酒器或盛水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六朝青瓷虎为古代夜壶?曾被当做是盛酒器
与“青花”不同,这是一种表面青绿色为主的瓷器。在六朝博物馆,青瓷是数量、种类最丰富的展品之一。我们先从颇具生活气息的青瓷“虎子”说起。网络配图青瓷之所以呈现这种颜色,是因为胎釉含有氧化铁,如果含铁纯度较低,还会出现黄褐色,但统一称为青瓷。六朝时期,青瓷还成为中国早期出口品,日本及朝鲜半岛,均曾出土过不少六朝青瓷。青瓷虎子的造型基本趋同一致。它追求与虎形神相似,主体模仿“老虎”匍匐时躯干的姿态,下方亦有弯曲的四足,作为底座。“老虎”的头部被类似“瓶口”的圆柱体构件代替,虎背上有一段“提梁”作为把手。不过,青瓷虎子的细节设计千变万化,展现了古人的艺术天赋。网络配图六朝博物馆中,一件孙吴时期的青瓷螭虎柄的虎子,“把手”设计成一只小螭虎的造型,其躯干弓成一个弧形,虎头前爪搭在虎子的口部。整个虎子总体上形成一个“大虎背小虎”的造型。而西晋的“青瓷刻双翼纹虎子”,其“把手”简化成绳索纹饰,但虎子的躯干...
· 小畠虎盛
经历远江国出身,在明应9年(1500年)因为父亲仕于武田信虎而跟随进入甲斐国。永正元年(1504年),父亲为了镇压今井信是的叛乱而出阵并被讨死,于是以14歳之龄继承家督。在信虎麾下以足轻大将的身份在甲斐国统一战以及与今川氏、后北条氏的战斗中活跃。大永元年(1521年),在今川氏配下的福岛正成进攻甲斐之际,与原虎胤一同担任先锋并成为迎撃的最前线。因为这些与今川、北条氏战斗的战功而接受信虎的偏讳“虎”一字,于是改名为虎盛,而亦因为武勇而被称为“鬼虎”。天文10年(1541年),在信虎被追放后跟随信玄而活跃着。天文20年(1551年),跟随信玄入道并与原虎胤和真田幸隆等一同剃髪并号“日意”。永禄年间以高坂昌信的副将身份进入海津城,在抑制上杉氏中活跃着。在永禄4年(1561年)6月病死。享年71岁。遗言“好好地认清自己吧”(よくみのほどをしれ)在日本相当有名。一生中参加过36次合战,获得感状36枚
· 青瓷
历史青瓷在西方亦有用于描述灰绿色。王仲殊(1982年)声称,这类的陶瓷釉碎片从浙江省一处东汉(25年-220年)古墓挖掘出土;他还声称,此类型陶瓷到了三国(220年-265年)已经家喻户晓。学者理查德·杜瓦(2002年)则不同意王仲殊的分类,指出真正的青瓷烧制技术──炉温至少需要1,260°C(2,300°F),匠人一般偏好炉温范围为1,285°到1,305°C(2345°到2381°F),并且经过降火过程──直至北宋(960年-1127年)初期才被发明。学者奈杰尔·伍德(NigelWood,1999年)指出,最早在北宋时期制造出的龙泉青瓷器皿,有着青、蓝绿及橄榄绿色釉,并且含有大量硅与碱的成分,在后来脱离了粗陶器的窠臼而造就了景德瓷与德化白瓷的辉煌。图集上海博物馆藏汝窑青瓷宋代青瓷宋代青瓷高丽青瓷高丽青瓷高丽青瓷明代青瓷相关参见
· 酒器
参考钱玄.《三礼通论》.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ISBN7-81047-065-5.参阅礼器中国青铜器
· 揭秘古代科举考试:才子唐伯虎曾“作弊”?
每年的高考为了防止作弊,管理非常严格,现代高考更是为了防止层出不穷的“高科技”作弊手段,而进行了极其严格的把控。其实高考作弊在古代也存在,古代高考为了防止考生作弊,也是如临大敌。贡院考生“装备”大全根据南京地方志资料显示,古代高考的考生们有“标准装备”:手提灯笼、书箱、食品等,胸前挂着一个卷袋,用来放置试卷笔墨。卷袋一般是用蓝布制成。档案显示,古代考生“装备”也大有讲究。秦淮区文化局局长赵久明告诉记者,即将建成的科举博物馆内的展品除了有科举书籍、试卷等等以外,还有大量考生的装备考生考试一共有四场,开考前一天下午,考生必须静卧休息,等到夜晚三更的时候,考场放头炮,店主或者家人就叫考生起床,然后梳洗吃饭,到了四更考场放二炮,考生就出发,到考场外面等候。等到考场放三炮,主考就坐,开始点名,这时候考生就鱼贯入内,领取卷子各自进各自的号舍,考场清场封门。五更开始出题,考生看题后开始答卷,一直要答到黄...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