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量大地的故事 禹是用什么方法测量大地的?
禹量大地的故事禹是用什么方法测量大地的?,禹是夏朝的第一位天子,因此后人也称他为夏禹。他是中国古代传说时代与尧、舜齐名
禹是夏朝的第一位天子,因此后人也称他为夏禹。他是中国古代传说时代与尧、舜齐名的贤圣帝王,他最卓著的功绩,就是历来被传颂的治理滔天洪水,又划定中国版图为九州。后人称他为大禹。
网络配图
禹用了13年的时间,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治服了洪水,大地恢复了生机,人民又过上了安定的日子。禹想弄清楚中国大地究竟有多长多宽,就命天神太章步量大地,太章从东端走到西端,测得长度总共是二十三万三千五百里七十五步。
禹又命天神竖亥从北端走到南端,测得的长度也是二十三万三千五百里七十五步,一步不多,一步不少。原来我们中华民族居住的这块土地,在禹的时代竟是方方正正的,禹把它划分成九州。
网络配图
禹还测得三丈以上的洪水深渊共有233559个,便用治水时剩下的息壤去填塞这些深渊,息壤生长不息,把这些洪水深渊都填平了,那些高起来的地方,就成了四方的名山。
《淮南子·地形篇》云“禹乃使太章步(步量),自东极至于西极,二亿(古以十万为亿)三万三千五百里七十五步;使竖亥步,自北极至于南极,二亿三万三千五百里七十五步。
网络配图
凡洪水渊薮(sǒu叟湖泽)。自三仞(古时八尺为仞)以上,二亿三万三千五百五十有九,禹乃以息土填洪水,以为名山。”这是大禹治水工程基本完成时做的一件大事。古时有“天圆地方”之说,所以我们中华民族生息的这块土地竟是方方正正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打赏
私信
24小时热门
推荐阅读
· 大地测量学
历史大地测量学起源于土地的划分与地产的界定,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埃及时代。公元前240年,亚历山大学者埃拉托斯特尼进行了亚历山大城和赛尼城(Syene,今阿斯旺)间的大地测量工作。当日光直射赛尼城井底时,在亚历山大城日光南偏7度12分,若假设日光彼此平行,则可估计地球周长为252.000古埃及尺。11世纪阿拉伯帝国和纽伦堡的测量仪器的发展对大地测量学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样重要的还有角度函数的发现及荷兰科学家威理博·斯涅尔首创的三角测量法。从10年开始,通过精确的计算方法人们提高了地图的精度。在1740年,由法国科学家进行通过对北欧城市拉普兰和科鲁的大地测量,确定了地球椭球的半径,由此开始了大范围的大地测量。为了使不同的投影与大地测量的结果能够更好的结合,高斯发展了平差计算方法。它同样能够使局部地球参考系和全球参考系很好的统一。大地测量学在19和20世纪的发展:米制单位和格林威治起始子...
· 大禹治水的方法是什么大禹治水故事介绍

三皇五帝时期,大禹奉皇帝舜的命令,继承父业,负责治理黄河水患。大禹总结吸收了父亲鲧治水期间的经验教训,从堵截治水的方法中总结出了一套新的治水方法,疏导治水。大禹治水图大禹认为想要缓解黄河灾情吗,最佳的方式就是将其水量均匀分布,引导其顺利东流如海,也就是疏导的方法。并根据山川地理情况,将中原分为九个州,分别是冀州、青州、徐州、衮州、扬州、豫州、雍州、荆州,并由此将这片山山水水作为一个整体,欲治水先治山,将这九州的土地疏通平整,创造了大量肥沃的土地。经他治理过的山有岐山、荆山、雷首山、太岳山、太行山、王挝山、常山、砥柱山、碣石山、太华山、大别山等。通过治山,使得疏通水路,不造成堵塞泛滥的情况。接下来就是理通水脉的工程了,与水周旋需要的是智慧,水之理,遇柔则柔,遇刚则刚,刚柔并济,实难掌握其运理。大禹运用他的智慧,解决了黄河河段上的各类问题,最具代表的就是黄河上游的龙门山河段。龙门山处于梁山北面...
· 大地的成长
汉姆生代表作《大地的成长》(1917)开头:那条越过广袤荒野直达深山莽林的漫长大道——是谁最先将它走出来?人,一个最早来到这里的男人。他来之前,原来没有路。后来,一些野兽尾随一路浅浅脚印穿越茫茫旷野,加深了原有足迹。再后来,一些寻觅这一踪迹的拉普人又沿着此路在一片又一片草地上放养驯鹿。那条穿过无主森林无人地带的阿尔曼宁荒原大路就这样形成了——鲁迅名句: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1921《故乡》)源于此
· 大禹的生平故事
帝尧时,中原洪水为灾,百姓愁苦不堪。鲧受命治理水患,用了九年时间,洪水未平。舜巡视天下,发现鲧用堵截的办法治水,一点成绩也没有,最后在羽山将其处死。接着命鲧的儿子禹继任治水之事。禹接受任务以后,立即与益和后稷一起,召集百姓前来协助。他视察河道,并检讨鲧失败的原因,决定改革治水方法,变堵截为疏导,亲自翻山越岭,淌河过川,拿着工具,从西向东,一路测度地形的高低,树立标杆,规划水道。他带领治水的民工,走遍各地,根据标杆,逢山开山,遇洼筑堤,以疏通水道,引洪水入海。禹为了治水,费尽脑筋,不怕劳苦,从来不敢休息。他与涂山氏女名女娇新婚不久,就离开妻子,重又踏上治水的道路。后来,他路过家门口,听到妻子生产,儿子呱呱坠地的声音,都咬著牙没有进家门。第三次经过的时候,他的儿子启正抱在母亲怀里,他已经懂得叫爸爸,挥动小手,和禹打招呼,禹只是向妻儿挥了挥手,表示自己看到他们了,还是没有停下来。禹三过家门不入,...
· 大地
情节大纲中国安徽出生的贫苦农夫王龙,娶了地主黄家的奴才阿蓝。阿蓝并不美丽且沉默寡言,但是勤勤恳恳吃苦耐劳。因为娶了阿蓝,王龙的经济状况有所好转,还准备购买黄家的土地。后来有了孩子,但是因为洪水的原因必须逃亡南城,王龙一家在南城通过乞讨和当车夫才得以苟延残喘。南城也陷入战乱,王龙从有钱人家里偷了很多金银珠宝。靠着这些不义之财,王龙一家回到的自己的家乡。回来后,王龙通过努力,从没落的黄家购买了土地。王龙成了富豪。王龙终于忍受不了阿蓝,娶了莲华做位第二夫人。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